4.2 让家更美好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让家更美好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让家更美好
—通过《家有儿女》探索建设美好家庭秘籍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家庭美德,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伦理观;
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关系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家庭法治观念
政治认同
培养学生对家庭深厚的情感,热爱家庭,践行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健全人格
掌握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同理心和家庭责任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树立家庭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责任意识
体味——家庭亲情
关爱——家庭尊重
传承——家庭美德
升华——家庭责任
总议题:建设美好家庭的秘籍
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50年代“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
我国生育政策变化
1980年,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三孩生育政策落地
人口多
老龄化加剧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儿孙满堂的大家庭(联合家庭)
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
1.现代家庭有哪些变化(特点)?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孔繁森的故事
两次进藏工作
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地区和党的事业。1979年,他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跑遍全县乡村,与牧民同吃同住,在零下20多度的雪夜,把自己的棉被让给藏族老人;1988年,他再次主动申请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解决孤儿上学问题四处奔走,直至1994年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用生命诠释了“一腔热血洒高原”。
与女儿的书信往来
他和女儿通过书信交流,这些信件展现了他对家庭深深的爱。尽管工作繁忙,他总会挤出时间给女儿写信,在信中叮嘱“要好好学习,帮助妈妈做家务”“做人要正直,不要占小便宜”,还会画简单的笑脸图案让女儿放心。有封信中他写道:“爸爸虽然不能常陪在你们身边,但爸爸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你们是爸爸工作的最大动力。”
孔繁森给女儿的信
明信片带来的幸福
1994年1月16日,孔繁森在信中提到收到女儿的明信片后,几乎天天看两遍。那张明信片上,女儿画了一家人手牵手站在太阳下的简笔画,背面写着“爸爸,西藏冷不冷?我们等你回家过年”。他在信中说:“爸爸虽在高原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缺氧、寒冷、工作繁忙),但看到你的画和字,就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女儿的思念成动力
信中还表示看到女儿们想着他、盼着他,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充满愉快。他写道:“你在信里说‘爸爸是我的英雄’,其实爸爸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但这句话让爸爸在牧民帐篷里调研时,即使头痛欲裂也坚持记录;在为孤儿筹集棉衣时,即使跑遍全城也不觉得累,女儿的思念就是爸爸克服困难的神奇力量。”
女儿给孔繁森的信
清明的思念
孔繁森去世多年后,小女儿在清明时写信表达思念,字里行间满是对父亲的牵挂:“爸爸,今天我带着孩子去了您的墓前,他指着您的照片问‘这是爷爷吗?’,我说是的,爷爷是个伟大的人。现在姐姐当了老师,哥哥成了医生,我们都听您的话,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惜您不能看到我们的小家,不能抱抱您的外孙,这是我心里最遗憾的事。”
西藏的变化
信中还讲述了西藏的变化,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爸爸,您当年牵挂的西藏现在越来越好啦!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初中都免学费,还有营养午餐;牧区的老人们有了社保,生病能报销;您当年工作过的矿区,建起了新的学校和医院,牧民们住上了安居房,家里有了自来水和暖气。如果您能看到,一定会笑着说‘真好啊’,我们都很想您,希望来生还是一家人。”
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 ★
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做法: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孝亲敬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相关链接
孝亲敬老
一、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情景:夫妻矛盾
1、视频中妈妈为什么脾气差?
是妈妈的错吗?
2、该怎样协调爸妈的关系呢?
1、⑴琐碎的家务与爸爸的不作
为让妈妈脾气变差
⑵并不是妈妈的错
2、①理解妈妈的辛苦。
②告诉爸爸: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④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1、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知识归纳
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学会爱、奉献爱。
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
庭美德。
④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传承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
是每个人的道德义务,更是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尊老尤其要注重“敬、礼、诚”,爱幼要注重“慈、爱、扶”。
男女平等
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男女都能保持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反对歧视和迫害女性。
夫妻和睦
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夫妻关系应以平等互爱为基础。双方应该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谅、互勉。
勤俭持家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强化奋斗观念、强化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培育合理的消费观念。
邻里互助
是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要与人为善,少争高低,小事忍让,大事劝解,和睦相处。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家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应学习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家庭美德。
2.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原因及做法
传统家庭美德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精忠报国
鞠躬尽瘁
一诺千金
兄友弟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因: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
做法:①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③追求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让家更美好
做法
课堂小结
1、下列有关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 )
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是相同的
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
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不同
C
2、如下图,漫画中儿子正确的做法是( )
A.盲从妈妈决定,放弃休息时间
B.合理调控情绪,及时交流沟通
C.不屑妈妈要求,实际与她冷战
D.正面顶撞父母,坚定走向自主
B
3、“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设美好家庭,需要( )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间消除差异
②家庭成员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③家庭成员学会爱,奉献爱
④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庭责任,相互协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4、国家重视文明家庭创建,大力表彰全国文明家庭,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对此,我们青少年可以( )
①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庭
②放弃学业、挣钱养家,减轻家庭生活负担
③专心学习,等长大后再孝敬父母
④对待兄弟姊妹应相携相助,学会换位思考,化解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