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35-38,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1.文明有礼的内涵?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视频中哪些举动感染了你?5.1 文明有礼总议题:文明有礼为何重要?环节一文明有礼内涵何在?请用一句话和一个词概括这些图片共同传递的核心信息?这些行为在调整什么?体现什么?事关什么?1.文明有礼的内涵 P35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环节二文明有礼有何重要性?情境一:成都世运会的“小青椒”给外国运动员递水时,总会微微欠身说声“请”,指尖从不越过瓶口;赛场外引导排队时,他们会把“您”字说得轻轻的;帮观众找座位时,总不忘加一句“这边请。”情境二:成都世运会期间,外国运动员拿着场馆照片在路口张望,志愿者会笑着上前用英语指路,还帮他们拎包,运动员笑着道谢。比赛结束后,观众起身离场时,纷纷捡起身边的垃圾带走,散场后的看台干净整洁,外国朋友们看了都很赞许。情境三:在世运会上升他国国旗、奏他国国歌,观众也像尊重本国国旗、国歌一样肃立,行注目礼;进入观赛场地后,将手机关闭或设置为振动、静音状态……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分析三个情境中文明行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P35①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②文明有礼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P35①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②文明有礼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3)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P36①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②文明有礼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环节三如何做文明有礼之人?情境一:成都世运会期间,小区电梯里,有人边吃麻辣兔头边打电话,骨头掉在电梯里。另一住户轻声说:“电梯里吃东西味大,下次在外边吃完再进来吧?” 对方不好意思地收起食物,还用纸巾擦了骨头。情境二:超市收银台,一位来观看比赛的阿姨因排队对着收银员抱怨:“你怎么这么慢!会不会做事?” 收银员笑着回应:“抱歉让您等久了,我尽快,您先看看购物袋够不够?” 阿姨的语气慢慢缓和了。情境三:志愿者小周在赛场入口处,会主动向每位入场观众微笑点头致意;看到看台上有散落的空瓶,顺手捡起扔进分类垃圾桶;有观众询问座位方向时,他双手递过场馆指引图并说 “您慢慢看,不清楚再叫我”。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言谈文明、举止端庄从小事践行,学礼守礼议一议:这三个情境中的人物,分别运用了哪些“高情商”的文明策略化解矛盾或传递善意?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共同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P37-38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首场校园文明宣讲活动期间,同学们举办了“礼仪大使”的评选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下表。遵循的文明礼仪餐桌礼仪校园礼仪节日礼仪待人礼仪其他场景课堂小结文明有礼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践 行言谈文明举止端庄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随堂练习1.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文明有礼的有( )①小飞在校内外遇见老师都会主动问好②小丁观看学校篮球赛时,为落后球队喝倒彩③小谷在学校餐厅就餐时,主动排队买饭④小蓝参加家庭聚餐时,让长辈先行入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2.学校拟定了几条“文明行为守则”,其中你赞同的有( )①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②多说好话,不得罪人③不留情面,正面指正④态度谦和,用语文明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C3.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谦虚恭敬的言谈举止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而傲慢粗鲁的言行则会导致敌意、妨碍沟通、恶化关系、降低自身的吸引力。这说明( )A.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等方面B.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C.文明有礼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B4.在秘鲁首都利马连续会见6位外国领导人,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会见英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德国、法国、玻利维亚、阿根廷的领导人……在这些场合,习近平主席表现出了亲切与友好,显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担当。上述材料体现出( )A.中华民族是最讲礼仪的民族B.文明有礼是世界各国立身处世的前提C.文明有礼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D.文明有礼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D5.杨时(1053年-1135年)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一天,他约同学游酢(1053年-1123年)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门口时,适逢先生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门口静静等候。过了良久,他们的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程颐觉察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于是赶忙起身迎他们进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杨时和游酢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5.(1)诚恳、谦逊;尊重老师、友善待人等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文明有礼.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