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一)10月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B.该超声导盲手杖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C.该导盲杖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佩戴耳塞 B.禁止鸣笛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在学校周围植树造林3.小刚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其中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A. B. C. D. 4.4月20日寿光蔬菜博览会隆重开幕,我市某文艺团体举办公益庆祝活动,活动中一名男中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中音比女高音(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5.短道速滑,全称是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冬季奥运会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这是运动员比赛时的场景。比赛时,运动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看台的观众B.自己穿的冰刀鞋C.跑道D.旁边的运动员6.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 )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6minB.在B点是液态,C点是固态C.在B点和C点的内能一样大D.在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小7.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在循环中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C.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D.积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9.一位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兔子奔跑的速度是8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兔子、汽车B.汽车、运动员、兔子C.兔子、汽车、运动员D.汽车、兔子、运动员10.我们平阴县四季分明,景色宜人。下列描述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初春,冰雪渐渐消融汇成小溪 B.盛夏,清晨草叶上会形成露水C.金秋,雾气在光照下渐渐散去 D.寒冬,堆积的雪人会慢慢变小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及早撤离危险区域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流星赶月 B.一江春水向东流C.骏马奔腾 D.花朵绽放13.如图所示,在北方的冬天,屋檐处常常会出现冰溜子。原来是屋顶上的积雪,在太阳照射下部分雪化成水,水从屋顶流下时又遇冷结成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化成水需要放热 B.雪化成水是熔化C.水冷却成冰需要吸热 D.水冷却成冰是凝华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B.2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8m/s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15.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C.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 D.超声清洗仪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6.《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跑步比赛,兔子开始就超过乌龟好远,兔子不耐烦了,并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冠军,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最终兔子先到达终点B.T3—T4时间内,乌龟的速度大C.0—T2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一样大D.T3时刻,兔子追上了乌龟17.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小明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B.课间操的时间约为C.教室门框的高度约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8.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天津市冬天最低气温会达到-35℃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5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19.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0km/h B.一根签字笔的长度约为15cmC.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为-18℃ D.人眨一次眼所用时间大约为10s20.下列“二十四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立春——冰雪消融 B.寒露——露珠晶莹C.霜降——霜挂枝头 D.大寒——千里冰封21.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丁图 D.乙图和丙图22.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其频率是多少?人耳能听到吗( )A.700Hz能听到 B.700Hz不能听到C.350Hz能听到 D.350Hz不能听到23.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答卷时,一次心跳的时间约为 B.物理试卷的宽约为C.教室石英钟的电源电压为 D.教室内舒适温度约为24.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 )A.在时间内的速度比在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D.在内物体的速度为25.生命因运动而精彩,在一次体育课上,初二年级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他们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全程相遇3次;②在6.5s时,;③在8-19s内,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④19s-30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⑤t=0时刻,乙在0点,甲在距离O点24m处。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④⑤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⑤正确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6.如图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 )A.探测海深 B.扬声器前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2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B.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C.内,小车以2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内,小车是静止的28.下列做法中,能改变音调的是( )A.甲图: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B.乙图: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鼓面C.丙图: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丁图: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29.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如图所示,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农舍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B.A车向左运动,b车向右运动C.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D.a、b两车可能都向左运动30.下列知识结构正确的是( )A.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晶体 放热 温度不变 有凝固点非晶体 放热 温度降低 无凝固点B.声音的特性 C.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D.蒸发 沸腾相同点 都是汽化,都要放热不同点 发生部位 表面 内部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沸点剧烈程度 平缓 剧烈A.A B.B C.C D.D31.中华古诗词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附地枕子,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32.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胃“白烟”时就开始计时。如果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造成的效果是( )A.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B.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C.记录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时间过长 D.记录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时间过短33.表格中熔点和沸点都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熔点/℃ 沸点/℃锡 232 液态氧 ﹣183铜 1083 液态氮 ﹣196固态酒精 ﹣117 酒精 78固态水银 ﹣39 水 100A.1083℃铜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B.-20℃氮是液态C.测量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D.采用逐渐升温的方法使液态空气中含有的液态氮和液态氧依次分离出来,则液态空气中氮比氧先分离出来34.刚学完物态变化的小郡,观察厨房中的物态变化相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灶台上锅子里正在沸腾的水,温度在不断上升B.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加快了积水表面空气流动,从而加快蒸发C.从冰箱里拿出冻肉,不一会儿冻肉外面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D.夏天为了喝到冰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几块冰,其利用的是冰熔化时吸收热量35.秋季运动会上,“4×100”是一个展现团队合作水平的重要项目,参赛组成员的速度整齐与否是一个影响胜利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模型简化成“2×100”,若第一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均为v;而第二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和v-a(a>0)。则跑完全程( )A.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 B.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C.两个小组完成比赛的时间之差与a成正比 D.水平整齐的参赛组更容易赢得比赛三、实验题(共7分)3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音叉、钢尺、真空罩做系列声音实验。(1)第一组同学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如图甲所示,这个现象说明 。敲击的力不同,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不同,同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也不同,此现象可用于探究声音的 与 之间的关系;(2)第二组同学实验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它振动的快慢,如图乙所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它振动的快慢。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的越 ,钢尺发出声音的 越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3)第三组同学实验时,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丙所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四、计算题(共4分)37.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1,小明一家利用周末到湛江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1所示标志。(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湛江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先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60min,再以90km/h的速度到达湛江,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大?五、作图题(共3分)38.有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2m/s,请完成该物体运动的图像和图像。39.图a为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请在图b中画出甲、乙两物体的v-t图像。六、综合题(共6分)40.物理学伴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居家中的物理。①小涛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是 (填“热水管”或“冷水管”);②用水壶向热水瓶中注开水时,小涛父母在一旁提醒他:“水快满了。”他的父母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2)航天中的物理。①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态燃料是通过既降低温度同时又 (限填4个字)的方法使燃气液化而形成的;②运载火箭搭载卫星发射过程中,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3)运动中的物理。图甲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图乙是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行驶的v﹣t图像。①求出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只写数字,不带单位),它实际上表示了这段时间内A物体通过的路程;②以其他形式运动的物体的v﹣t图像也有①中的规律。那么在图乙中,这辆汽车在50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C B D B B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B B D C B B B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C C B C D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ACD CD ABC AD AC ABD AD CD CD AD36. 发声体在振动 响度 振幅 慢 音调 声音没有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或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 真空37.(1)1.1h(2)38.该物体运动的图像该物体运动的图像39.40.冷水管 音调 压缩体积 静止 150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