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空中飞行的飞机 B.流星体
C.地球上的陨石 D.待发射的人造卫星
2.近年来,多家航空公司宣布开通了飞往北极地区的航线,乘客在飞行途中有机会从万米高空欣赏到极光的美景。然而,太阳活动剧烈时,部分航线可能会出于安全考虑调整甚至取消。这主要是因为太阳活动剧烈时( )
A.导致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雷暴天气频发
B.抛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
C.释放的强烈X射线和紫外线导致极地冰川融化
D.太阳黑子增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异常
从人类踏入太空至今,已经产生了上亿个、总重量超过8400吨的太空垃圾。据统计,目前直径超过10厘米的各类人造废弃物及其衍生物大概有34万个,直径1~10厘米的废弃物超过90万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废弃物超过1.28亿个,它们环绕地球高速运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太空垃圾绕地球运行形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为净化太空环境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航天员在太空收集垃圾,带回地球 B.改变垃圾运行轨道,使其坠入大气层燃烧
C.严禁产生太空垃圾,违者罚款 D.增加航天器的重量,提高其抗碰撞能力
我国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建有圆环阵太阳望远镜,其由313台直径6米的天线呈环形均匀分布于直径1000米的圆周上,用于观测太阳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射电辐射,探究太阳活动机理,监测相关空间天气事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的重要影响之一,我国少见极光现象,主要原因是我国( )
A.气候多变,气象复杂多样 B.平均海拔高,空气稀薄
C.整体纬度低,离极地远 D.河网密布,空气湿度大
6.我国建设圆环阵太阳望远镜的目的是( )
A.加强区域电信信号 B.减少太阳活动发生
C.收集太阳辐射能量 D.预测宇宙空间灾害
在距今约3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只有一块巨大的陆地,称为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在约2亿年前开始分裂,并向各个方向漂移,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分布格局。下图示意地质历史时期大陆漂移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Ⅰ时期,地球上可能大量存在的生物有( )
A.鱼类 B.猛犸象 C.始祖鸟 D.被子植物
8.大陆漂移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 ②物种灭绝与更新进化 ③海陆变迁与地貌变化 ④物种的隔离与多样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位于内蒙古乌达煤田的远古森林,被火山喷发产生的巨量火山灰掩埋而封存于火山凝灰岩内,故称为“植物庞贝城”。下图示意地质史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变动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形成“植物庞贝城”的主要植物是(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
10.推测发生生物大灭绝的地质年代是( )
A.寒武纪前期 B.石炭纪 C.二叠纪末期 D.侏罗纪
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如下图。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地层( )
A.记录了46亿年的地球历史 B.自上而下形成的年代渐早
C.自下而上反映完整生物进化史 D.反映出不同宙的地层特点
12.图中地层反映的环境特征是( )
A.甲层——气候冷干,植被稀少 B.乙层——哺乳动物最为繁盛
C.丙层——海洋生物保持繁盛 D.丁层——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
读下图第五套人民币20元的背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 )
A.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总称 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C.最活跃且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 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在2025年7月30日发生一场强烈地震,震级经修正后定为8.7级,这次事件迅速成为全球焦点,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当地,还波及太平洋周边多个国家。震中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约144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底,震源深度仅有17公里,这种浅源特性让能量释放得特别猛烈,导致地面剧烈晃动和海啸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16.地震发生后,正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2025年3月,我国勘探研究团队利用压缩空气枪在北部湾盆地发现了首个花岗岩潜山油气田,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代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放置在海水中的压缩空气枪作为震源激发地震波,并采集、分析穿过海水进入地层地震波的变化信息来掌握油藏分布,被称为深海勘探黑科技。下图是地球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大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丙在地球环境中的意义不包括( )
A.主要成分是气体和悬浮物 B.深刻影响着大气圈、水圈
C.促进太阳能向生物能转化 D.改造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2020年1月4日,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一座火山爆发,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喷发出来,灰烬直冲约6096米的高空,引发航飞警报。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①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
C.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D.莫霍面存在于②③之间
20.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13年5月24日13时44分,西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1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确定地球内部不连续面的主要依据是( )
A.距离地球表面深度 B.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C.地球内部物质组成 D.地震波传播方向的突然变化
22.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 )
A.向地面方向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波速慢,纵波波速快
B.向地面方向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波速快,纵波波速慢
C.向地心方向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消失,横波波速下降
D.向地心方向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与纵波都突然消失
在亚洲户外用品展上,某企业的一款太阳能烧烤炉吸引了众人围观。太阳能烧烤炉是利用反射板吸收捕捉到太阳光集热,将管内食物烤热的一种装置。它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新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假如在我国销售太阳能烧烤炉,理论上最不适合选择在( )
A.拉萨 B.海口 C.成都 D.呼和浩特
24.下列关于人类对太阳辐射的利用,说法合理的是( )
A.人类建设的风电站与太阳辐射有关 B.人类开发的石油资源与太阳辐射无关
C.太阳辐射是人类唯一的能量来源 D.太阳能清洁且能量集中,利于开发
一则关于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无论风霜雨雪,气象员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准时携带探空仪升起,探空气球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可以直接探测大气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并实时传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在下列四地同时释放的探空气球以同样的速度上升,可最先获得平流层气象数据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重庆 D.海口
26.下列有关探空气球爆裂时所在大气层的状况,可信的是( )
A.杂质较多 B.水汽含量大 C.适合航空飞行 D.雨雪等天气多发
27.下图是某老师出差至江苏拍摄的日出图。读图,完成问题。
日出霞光万丈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被大气反射 B.阳光被大气吸收
C.阳光被大气散射 D.阳光被云层遮挡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2022年12月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2月10日 星期六 12月11日 星期日 12月12日 星期一
1—3℃ 0—5℃ -1—6℃
28.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与前两日相比,12月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弱 B.①增强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增强
30.为抵御农作物冻害,该地区农民通过在农田里燃放烟雾来保暖,原理是( )
A.增加② B.减少③ C.增加④ D.减少①
31.除了燃放烟雾,该地区农民还在冬季搭建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太阳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提高大棚内部的温度 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二、填空题
32.读太阳系示意图(图甲)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要求。
(1)八颗行星中,F表示 ,小行星带位于 (填字母)和 (填字母)轨道之间。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性、近圆性和 性。
(3)太阳黑子发生在图乙中的 层(填字母),B层的太阳活动表现为耀斑和 。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霜冻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伤害的一种自然灾害。霜雪形成于秋冬季节晴天的夜晚。为减少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常采用燃放烟雾、洒水、地膜覆盖等方式保护农作物。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霜冻景观图。
(1)左图中甲为 和戊为 。
(2)晴朗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 减弱,且大气逆辐射 (强/弱),地面和近地面空气 (易/不易)保温,温度迅速降低至0°C以下,易形成霜冻。
(3)洒水后,水汽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 ,并通过 将热量返还地面,增强 作用;同时,水汽凝结时 (释放/吸收)潜热,直接为作物和地表提供热量;此外,水的导热性优于干燥土壤,可使深层土壤热量 (向上/向下)传导,补充地表热量损失,从而减少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科罗拉多大峡谷崖壁上裸露着跨越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如下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分布示意图。
(1)依据三叶虫化石可推断其当时生存的地理环境是 ,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代。
(2)乙地层中可能含有 (填“鱼类”或“鸟类”)化石。
(3)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化石空间分布看,生物演化经历了由 扩展的过程,其中的重要标志是 类动物的出现。
(4)科罗拉多大峡谷属于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的 部分,该圈层的平均厚度为 千米。
三、综合题
35.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 ,③ ,⑥ ,⑦ 。
(2)与①比较,②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 作用。
(3)倡导低碳生活,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使图中 和 (填序号)减弱。
36.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 向 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 (填地形区),低值中心在 (填地形区)。
(2)图中M点的取值范围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C D A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B D A D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A A C C C A C
题号 31
答案 C
32.(1) 土星 D E
(2) 同向 共面
(3) A 日珥
33.(1)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
(2) 吸收 弱 不易
(3) 吸收 大气逆辐射 保温 释放 向上
34.(1) 海洋 古生
(2)鱼类
(3) 海洋向陆地 两栖
(4) 地壳 17
35.(1) 太阳辐射 反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削弱(或答吸收、散射和反射)
(3) ⑥ ⑧
36.(1) 东南(东部沿海) 西北(西北内陆)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2)3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