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满分:54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2小题,共48分)钍元素衰变时会放出β粒子,其中β粒子是( )(4分)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光子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和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别表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 )(4分)A.Z=1,A=1 B.Z=1,A=2 C.Z=2,A=3 D.Z=2,A=4某元素可表示为 ,则下列可能为该元素同位素的是( ) (4分)A. B. C. D.用“中子活化”技术分析某样品的成分,中子轰击样品中的 产生 和另一种粒子X,则X是( )(4分)A.质子 B.α粒子 C.β粒子 D.正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A.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D.α射线经过置于空气中带正电验电器金属小球的上方,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大硼(B)中子俘获治疗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时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随后用中子照射,硼俘获中子后,产生高杀伤力的α粒子和锂(Li)离子。这个核反应的方程是( )(4分)A. B.C. 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分)A.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C.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100年前,卢瑟福猜想在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粒子X,后来科学家用α粒子轰击铍核证实了这一猜想,该核反应方程为: ,则( ) (4分)A.m=1,n=0,X是中子 B.m=1,n=0,X是电子 C.m=0,n=1,X是中子 D.m=0,n=1,X是电子一个镭Ra的原子核中有( ) (4分)A.226个核子B.226个质子C.138个质子D.88个中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一个质子带有( ) (4分)A.10﹣19C的正电荷B.10﹣19C的负电荷C.10﹣31C的正电荷D.10﹣31C的负电荷物理学中,将如同是这样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原子核互称为“镜像核”。已知和 的质量分别为m3H=3.016050u和mHe=3.016029u,中子和质子质量分别是mn=1.008665u和mP=1.007825u,则关于“镜像核”,及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A.和 互为“镜像核” B.和互为“镜像核” C.互为“镜像核”的两个原子核的结合能是一样的 D.核反应的生成物中有α粒子,该反应是α衰变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110271Ds并辐射出中子。下列可能合成该超重核的原子核组合是( ) (4分)A.2864Ni,82208Pb B.2864Ni,83209Bi C.2864Ni,82207Pb D.2864Ni,83210Bi 二、多选题(共1小题,共6分)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6分)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离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第2页第2页23.1原子核的组成满分:54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2小题,共48分)1. 钍元素衰变时会放出β粒子,其中β粒子是( )(4分)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光子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β粒子是电子。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 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和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别表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 )(4分)A.Z=1,A=1 B.Z=1,A=2 C.Z=2,A=3 D.Z=2,A=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题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两方程可简化为: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14+7=A+177+3=Z+8解得:Z=2,A=4,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 某元素可表示为 ,则下列可能为该元素同位素的是( ) (4分)A. B. C. D.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同位素的质子数相等且中子数不相等,即左下角的数值相等,而且左上角和左下角的差不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4. 用“中子活化”技术分析某样品的成分,中子轰击样品中的 产生 和另一种粒子X,则X是( )(4分)A.质子 B.α粒子 C.β粒子 D.正电子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核反应方程为:可知X是质子,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A.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D.α射线经过置于空气中带正电验电器金属小球的上方,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大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减小光的强度,让光子通过双缝后,光子只能一个接一个地到达光屏,经过足够长时间,发现干涉条纹。单个光子所到达哪个位置是随机的,大量光子却表现出波动性,这表明光的波动性不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故A错误;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故B正确;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但是不能证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子具有动量,故C错误;D、α射线经过置于空气中带正电验电器金属小球的上方时,会使金属球附近的空气电离,金属球吸引负离子而使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小,故D错误。故选:B。6. 硼(B)中子俘获治疗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时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随后用中子照射,硼俘获中子后,产生高杀伤力的α粒子和锂(Li)离子。这个核反应的方程是( )(4分)A. B.C. D.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硼俘获中子后,产生高杀伤力的α粒子和锂(Li)离子,核反应过程中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所以该核反应方程为: ,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分)A.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α 射线C.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由 及德布罗意波长 ,得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得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动能的开方成反比,故A错误;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故B错误;C、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截止的频率无关,故C错误;D、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电子束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D正确。故选:D。8. 100年前,卢瑟福猜想在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粒子X,后来科学家用α粒子轰击铍核证实了这一猜想,该核反应方程为: ,则( )(4分)A.m=1,n=0,X是中子 B.m=1,n=0,X是电子 C.m=0,n=1,X是中子 D.m=0,n=1,X是电子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因此:4+9=12+m,2+4=6+n解得:m=1,n=0,X是中子,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 一个镭226Ra的原子核中有( ) (4分)88A.226个核子B.226个质子C.138个质子D.88个中子正确答案: A 226答案解析: 88 Ra的原子序数是88,故原子核中有88个质子,质量数是226,故中子数为226﹣88=138.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 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一个质子带有( ) (4分)A.1.6 × 10﹣19C的正电荷B.1.6 × 10﹣19C的负电荷C.9.1 × 10﹣31C的正电荷D.9.1 × 10﹣31C的负电荷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质子带正电,带电量的绝对值是1.6×10﹣19C,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 物理学中,将如同 是 这样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原子核互称为“镜像核”。已知 和的质量分别为m3H=3.016050u和mHe=3.016029u,中子和质子质量分别是mn=1.008665u和mP=1.007825u,则关于“镜像核”,及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A. 和 互为“镜像核” B. 和 互为“镜像核” C.互为“镜像核”的两个原子核的结合能是一样的 D.核反应 的生成物中有α粒子,该反应是α衰变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 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互换后质子数变为8,质量数应仍为15,则 和 不是“镜像核”,故A错误;B、 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6,互换后质子数变为6,质量数仍为13,则 和 互为“镜像核”,故B正确;C、质子和中子质量不同,所以镜像核结合能不同,故C错误;D、核反应 是核聚变,生成物中虽然有α粒子,但该反应不是α衰变,故D错误。故选:B。12.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 271110 Ds并辐射出中子。下列可能合成该超重核的原子核组合是( ) (4分)A. 6428 Ni,20882 Pb B. 6428 Ni,20983 Bi C.2864Ni, 20782 Pb D. 6428 Ni,21083 Bi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有Z1+Z2=110,A1+A2=271+1=272,将选项代入检验只有A符合合。故选A。二、多选题(共1小题,共6分)13.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6分)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14 17B.查德威克用α 离子轰击7 H 获得反冲核8 O ,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答案: A C 答案解析: 解:A、根据物理学史可知,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故A正确;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产生中子和碳12原子核,故B错误;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C正确; D、卢瑟福通过对α射线散射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故选:AC.23.1原子核的组成满分:54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2小题,共48分)1. 钍元素衰变时会放出β粒子,其中β粒子是( )(4分)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光子2. 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和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别表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 )(4分)A.Z=1,A=1 B.Z=1,A=2 C.Z=2,A=3 D.Z=2,A=43. 某元素可表示为 ,则下列可能为该元素同位素的是( ) (4分)A. B. C. D.4. 用“中子活化”技术分析某样品的成分,中子轰击样品中的 产生 和另一种粒子X,则X是( )(4分)A.质子 B.α粒子 C.β粒子 D.正电子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A.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D.α射线经过置于空气中带正电验电器金属小球的上方,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大6. 硼(B)中子俘获治疗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时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随后用中子照射,硼俘获中子后,产生高杀伤力的α粒子和锂(Li)离子。这个核反应的方程是( )(4分)A. B.C. D.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分)A.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α 射线C.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8. 100年前,卢瑟福猜想在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粒子X,后来科学家用α粒子轰击铍核证实了这一猜想,该核反应方程为: ,则( )(4分)A.m=1,n=0,X是中子 B.m=1,n=0,X是电子 C.m=0,n=1,X是中子 D.m=0,n=1,X是电子9. 一个镭226Ra的原子核中有( ) (4分)88A.226个核子B.226个质子C.138个质子D.88个中子10. 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一个质子带有( ) (4分)A.1.6 × 10﹣19C的正电荷B.1.6 × 10﹣19C的负电荷C.9.1 × 10﹣31C的正电荷D.9.1 × 10﹣31C的负电荷11. 物理学中,将如同 是 这样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原子核互称为“镜像核”。已知 和的质量分别为m3H=3.016050u和mHe=3.016029u,中子和质子质量分别是mn=1.008665u和mP=1.007825u,则关于“镜像核”,及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A. 和 互为“镜像核” B. 和 互为“镜像核” C.互为“镜像核”的两个原子核的结合能是一样的 D.核反应 的生成物中有α粒子,该反应是α衰变12.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 271110 Ds并辐射出中子。下列可能合成该超重核的原子核组合是( ) (4分)A. 64Ni, 20828 82 Pb B. 64Ni, 20928 83 Bi C.2864Ni, 20782 Pb D. 6428 Ni,21083 Bi二、多选题(共1小题,共6分)13.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6分)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14 17B.查德威克用α 离子轰击7 H 获得反冲核8 O ,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1原子核的组成.docx 23.1原子核的组成.pdf 23.1原子核的组成教师用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