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安友实学校高 2025 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卷
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说明:本试卷分 I、Ⅱ两卷,I 卷为客观题,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Ⅱ卷为主观题,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在相应答题框内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19 世纪,非洲的布须曼人围猎巨兽时,总是全体出动,男子当猎手,妇女、儿童、老人在旁边呐喊助威、围截。这所体现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了奴隶社会
B.他们在劳动中是相互合作的关系
C.他们在劳动中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生产资料都归集体共同所有和支配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
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
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
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
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这段话表明:
( )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因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
C.建立了国家就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D.有了国家就有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3.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
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
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不可缓和
B.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C.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
D.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占有
5.新冠病毒的迅速传播正在造成金融市场恐慌、资本外逃、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下跌,进而
导致全球迎来大萧条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引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
①大批企业将面临破产,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工人失业率上升
②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劳动人民将会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③以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
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其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
义的产生,需要两大历史条件,它们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④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1917 年 11 月 7 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
于:(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
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体系,既是一种理论设计,同时也是
一种实践设计。马克思主义诞生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设计,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
计则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不断探索。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说法,正
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产生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思想来源
③十月革命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中国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
任务是( )
①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推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20 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
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1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斗,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 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 )
①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之路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飞跃
④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习近平在建党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鸦片战争后,国家蒙难、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从那时候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我们最伟大的梦想”。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
的路,在艰辛探索中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基于:( )
A.鸦片战争后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1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百年党史精神谱系中的一座永恒丰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
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真正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
顶天立地,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 )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②召开了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
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
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中国革命的完成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级阶段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过渡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1953 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务,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下列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
①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
②在这一时期里,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
④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 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由此可知,这次 会议上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
①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④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8.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的,相较于之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
①就领导权来说,革命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
②就斗争形式来说,革命的形式就是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
③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某校高二年级三班以“回望历史飞跃”为主题,制作一期黑板报。下列材料中可以选用
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的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 20 多年披荆斩棘的开创性探索。对于这段艰
辛的探索历史,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是因为这段时期:( )
①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产生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共 40 分)
2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
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
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
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济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
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
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奴隶主进行耕种,同时全年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
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生活苦不堪言。
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在
生产关系上有哪些变化。(12 分)
2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终于在 1949 年夺取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
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
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12 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
目。
第一集《千年局变》,时间跨度:1840 年-1911 年。本集展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期间,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欺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复兴之路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充
满艰辛的历程。
第二集《峥嵘岁月》,时间跨度:1912 年-1949 年。本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结合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6 分):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QQABCYq8ggAQgoSACLwqFQXECUoQkJCjJQoMwVCYKARCSBFIBAA=}#}月考答案:
1-20:
B A C C A A B A B A A B D A D B D A D A
21.①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少量土地;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②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与地主之间不存在完全的依附关系;在奴隶社会,奴隶完全依附奴隶主,毫无人身自由。
③在封建社会,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农民在缴纳地租之外,自己可以保留一部分劳动成果;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及其创造的劳动成果。
解析:本题分别从生产资料的占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即可。
22.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③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3.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