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答案1.【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C项对伟大抗战精神四方面内涵之间关系的推断有误。材料一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并列关系来闸述,共同构成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虽然四者都与爱国有关,但文本并未表明“爱国情怀”是核心并“统领、涵盖”其他三者。该选项做出了文本未支持的层级划分,逻辑不够严谨。A、B、D三项均能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2.【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C项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有误。在论述“民族气节”时,作者引用马本斋母亲的事迹和马本斋的誓言,二者之间是因果承接关系(母亲殉国是因,儿子承志是果),而非对比关系。3.【参考答案】①精神力的强健与发扬②数千年未中断的文明历史(或:中国的脊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③激发这种潜能的催化剂(或:激化矛盾的外部因素)【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本论证逻辑的精准把握。解题关键在于定位原文中阐述抗战精神成因的段落(第3、4段),并按照作者反驳“唯物质论”的思路进行信息提炼。①处应填写能够弥补物质劣势的核心要素;②处是这种精神要素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据:③处则是激活这种内在根据的外部条件。【评分标准】每写对一处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4【参考答案】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从抗战烽火到复兴伟业,伟大抗战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本次展览旨在追寻先辈足迹,感悟其爱国情怀与必胜信念。愿我们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筑起我们这一代的精神长城。〖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信息整合与情境写作能力。作答时,需综合材料一(抗战精神的内涵)和材料二(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围绕“传承与发展”的主题构思。内容上应包含三个层次:点明精神主旨、阐释展览意义、发出青春号召,语言要精炼并符合“前言”的文体特征。【评分标准】能准确概括两则材料的核心观点,点明展览主题。(2分)能关联现实,体现对当代青年的启发与号召。(1分)语言流畅,有文采,符合前言语境。(1分)5.【参考答案】示例一:结合《长征胜利万岁》①精神力量是超越物质困乏的强大意志和乐观主义情怀。②长征中的红军物质极度匮乏,但凭若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党的坚强领导,战胜了无数限难险阻。吴起镇战斗的胜利,更是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取得的。③这充分证明了“钢少气多”的红军,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克服物质困难、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与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核一致。示例二:结合《大战中的插曲》①精神力量是超越战争残酷的人道主义光辉和政治智慧。②在“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孤女,体现了超越国绝密★考试结束前2025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阅读(72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小题。材料一: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侵略者,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伟大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蜘国地位,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精神层面而言,中华民族经过抗战血与火的洗礼,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共同体认识深入人心,爱的国主义空前高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长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华民族经由抗战而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内涵丰富、三意蕴深远,不仅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也一直激励着后人勇毅前行。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近代中国积弱积贫,物质基础都薄弱。以钢为例,20世纪30年代,中国钢的年产量大约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一,军队装备远不及日本军队。物质基础薄弱,也导致国人精神世界受到侵蚀,“一盘散沙”似乎成了当时中国人的代名词。杯但是,中国有着数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历史。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致中国于“亡相国灭种”的危机,强烈地激发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并焕发出无敌的力量。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被全面激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并且以精神力的强健与发扬,在相当程度上弥补着物质力的短缺与不足。中国共产党人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杰出代表。抗战时期牺牲的共产党人千千万万,他们无不体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赵一曼,这位貌似柔弱的女子,有着“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的抗日情怀。她在被日军关押期间,成功地以爱国心民族情打动看守和护士,于是他们帮她逃出了关押地,虽最终未能成功,但使日本人也不得不感叹共产党人的意志感染力和普通中国人内在的爱国情怀。借用毛泽东形容抗美援朝之语,抗战时期的中国,是“钢少气多”,但就是这样的“气”,也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国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抵抗,不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且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伟大抗战精神包含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近代以来,列强压迫激发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感。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让中华民族精神“像一道现代的新万里长城似的矗立了起来”。个个争先,义无反顾,团结在抗战的旗帜下,“恨不抗日死”,这是令侵略者胆寒的精神力量。高二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日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二语文试题.pdf 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