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
B.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4kg
C.此时我们所处的考场的大气压约为10000Pa
D.一个中学生在游泳池中游泳时所受浮力约为5000N
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关于质量的理解和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若把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它的质量会变小
B.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变小
C.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
D.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3.学习了力学知识之后,小明和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没有在受力
C.物理学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两个物体相互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捏橡皮泥 B.磁铁吸引铁球的吸引力
C.运动员将撑竿压弯 D.人压跳板的力
5.如图所示和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则图中两个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6.在斯诺克英锦赛决赛上,中国球员丁俊晖打出梦幻开局外加四杆破百,成功夺冠。如图是比赛中的情景,丁俊晖手推球杆撞击静止在水平球台上的白球,白球运动后再撞击黑球,白球立即停下来,黑球入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球撞击黑球后,白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B.白球撞击黑球后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
C.白球击打黑球时,白球对黑球的作用力大于黑球对白球的作用力
D.静止在水平球台上的白球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球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用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支架上的塑料吸管右端,发现它们互相吸引。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一定不带电
B.吸管可能带电
C.吸管和玻璃棒一定带异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可能带同种电荷
8.滑雪运动中运动员把宽大的滑雪板安装在靴底上,在雪地完成加速、跳跃或滑降的竞赛动作。如图所示,滑雪板能保障运动员在雪地表面快速运动而不深陷雪地。以下选项与此情景蕴含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加深鞋子底部的花纹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菜刀用久了需要打磨 D.饮料吸管有一端是尖的
9.图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吸盘挂衣钩
B.排水管
C.茶壶
D.船闸
10.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放入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均未触底),静止时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 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
C.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D.甲排开液体体积大
11.“我劳动,我快乐。”小明放学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盆底。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B.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C.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D.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
12.如图所示,取一个矿泉水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如图甲);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如图乙和丙),此实验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中,小球所受浮力相等
B.三次实验中,小球均受到浮力
C.丙图中,乒乓球在上浮时受到的浮力不等于水对球上下面的压力差
D.此实验原理可以进一步阐述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实验题
13.小明在学习了气体的压强一节后,他对课本和相关资料上几个小实验产生的兴趣:
(1)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当用一根吸管对着玻璃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玻璃管内的液面_____(升高/不变/降低);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增大/不变/减小)。
(2)如图乙所示,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_____。
(3)如图丙所示,取一根长约1m、一端封口的直玻璃管,装满水银,将玻璃管开口端浸在水银中,移开堵住管口的手指,发现管中水银柱会缓慢下降,但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了,由此证明了_____的存在,管内水银面上方是_____;用刻度尺量出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76cm,这说明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相等/不相等);将玻璃管倾斜,发现管中水银柱的高度_____(增大/减小/不变)。
14.如图是小明和小华“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在实验中小明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
(2)小明同学发现小明实际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如图乙,请写出一条改进后的优点:____;
(3)小华在图乙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实验,他通过改变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f及压力的大小,作出摩擦力f随压力的变化图像,如图丁中A所示,则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成____关系;若换用更粗糙的木板重复上述实验,作出摩擦力f随压力的变化图像,如图丁中____所示(B/C);
(4)图丙中,小华水平匀速拉动木板,测力计A的示数为6N,测力计B的示数为4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7N时,木板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N。
15.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通过____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实验中必须先检验压强计的气密性。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A/B/C),调节好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到结论:____;
(4)比较____两图,可以得到液体密度一定,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16.小明和小华利用身边的一些器材,根据所学知识来估测大气压强的值。实验器材:注射器(含橡皮帽,容积为V)、小桶、沙子、大量程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等。
(1)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前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______,并防止进气;
(2)在活塞上拴挂一个小桶,然后向桶里逐渐增加沙子,直至活塞刚好被拉动,停止向小桶中添加重物;根据_________的相关知识,这时活塞所受的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近似相等,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重物的总重为F。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上_________的长度L;
(4)则大气压强_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和所测物理量表示);
(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经过分析他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从粒子到宇宙”一章中出现的几个实验,请观察实验并完成相关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到充满。封闭玻璃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____。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铅块粘在一起后却很难压短它们,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
(3)图丙是实验室常用的验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当带电体与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就会传导到金属杆和金属箔片上,两片金属箔就会张开,此验电器的原理是____。
(4)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粘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如图丁所示,将____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选填“大等效法”或“类比法”或“转换法”)。
三、计算题
18.如图所示,中国商飞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最大起飞重量77.4t,飞机匀速直线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着陆后,飞机所有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g取。求:
(1)飞机匀速直线飞行过程中所受牵引力;
(2)飞机以最大重量起飞时所受重力;
(3)飞机以最大重量着陆后,飞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19.小华在学习了浮力相关知识后,利用相关器材,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请根据实验数据,求:(,g取)
(1)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的密度;
(3)液体的密度。
四、作图题
20.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中,有一个重为4N的小球在空中飞行,请画出该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木块静止在水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五、填空题
21.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以“全民足球”的新模式拉近了大众与足球的距离,也让很多学生喜欢上了足球。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体育课上踢足球时情景,他在踢球的同时脚也感到痛,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踢球的不同位置,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有关。
22.江都区各小区排水管网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图甲是改造工程中的压路机,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可以_____对地面的压强。图乙中运渣土的载重卡车车轮上有较深的花纹,主要目的是_____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由于卡车具有_____,不能立即停止,此时_____(选填“安全带”或“汽车头枕”)对驾驶员起到保护作用。
23.如图所示,用软管连接两根玻璃管构成连通器。向其中注入适量水,静止时两侧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将_____(选填“相平”或“左侧高”或“右侧高”);将左侧的玻璃管向上移动,当其中的水不流动时,两侧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将_____(选填“相平”或“左侧高”或“右侧高”)。
24.如图所示,橡皮筋下端系有两根细线,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1个钩码,在另一根细线上挂2个钩码,记录橡皮筋下端到达的位置O。撤去所有钩码,只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钩码,发现挂了3个钩码能使橡皮筋的下端仍到达位置O。由此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___。
25.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密度为的液体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4g液体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g水溢出。则物块放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N,物块的密度为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故A符合题意;
B.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
C.此时我们所处的考场的大气压约为100000Pa,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在游泳池中游泳时所受浮力等于他的重力,约为5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改变而改变,假若把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它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改变而改变,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不变,故B错误;
C.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改变而改变,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故C正确;
D.1kg铁和1kg棉花所含的物质一样多,都是1kg,质量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施力物体,一个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受到力的作用,故AB错误,C正确;
D.两个物体相互不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体之间的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了变化,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磁铁吸引铁球的吸引力使铁球的运动路径弯曲,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C.运动员将撑竿压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人压跳板的力使跳板变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B,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两个力作用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白球撞击黑球后,白球由运动变为静止,白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A正确;
B.白球撞击黑球后逐渐停下来,是因为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白球击打黑球时,白球对黑球的作用力和黑球对白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静止在水平球台上的白球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球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正电荷,将带正电玻璃棒靠近另一根塑料吸管的右端,发现它们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可知,吸管不带电或者带负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滑雪运动中运动员把宽大的滑雪板安装在靴底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A.加深鞋子底部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菜刀用久了需要打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饮料吸管有一端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 .吸盘挂衣钩是利用大气压来紧压在墙上,不是连通器,故A符合题意;
B.排水管是一个U形管,它是一个连通器,可以形成水封防止异味进入室内,故B不符合题意;
C.茶壶的壶嘴和壶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构成了连通器,方便水倒出,故C不符合题意;
D.船闸底部的阀门打开时,闸室和上下游可以分别构成连通器,有利于船只通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CD.由题意可知,相同的简易密度计放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相同,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而在乙液体中密度计浸入的体积更多,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大,由公式可得,乙液体的密度更小,故ACD错误;
B.因为甲液体的密度更大,且两者液面相平,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更大,故B正确。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A.茄子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不知道茄子和西红柿的质量关系,无法比较二者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西红柿沉在盆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即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西红柿下沉,说明西红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茄子漂浮,说明茄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甲图中,乒乓球下方没有水,水对乒乓球没有向上的压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此时乒乓球不受浮力;乙图中,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方有水,水对乒乓球有向上的压力,乒乓球受到浮力。所以甲乙两次实验中,小球所受浮力不相等,故A错误;
B.由上述对甲图的分析可知,甲图中乒乓球不受浮力,故B错误;
C.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丙图中乒乓球上浮时受到浮力, 所以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对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故C错误;
D.甲图中乒乓球不受浮力(下方无水,无向上压力),乙、丙图中乒乓球受浮力(下方有水,有向上压力,产生压力差),通过对比,能阐述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产生的,即可以进一步阐述浮力产生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13.
(1)答案:升高;减小
解析:对着玻璃管口上方吹气,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瓶内气压大于管口上方压强,推动液体进入玻璃管,故液面升高。
山顶高度更高,液面升高说明瓶外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外界气压变小,瓶内气压推动液体上升),故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2)答案:降低
解析: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气体遇冷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因为液体沸点随气压变化,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此时水的温度高于降低后的沸点,所以水重新沸腾,即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答案:大气压强;真空;相等;不变
解析:这是托里拆利实验,管内水银柱下降后不再下降,是因为外界大气压支撑着水银柱,证明了大气压(或大气压强)的存在。
管内水银柱下降后,上方是真空,没有空气。
玻璃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平衡,所以外界大气压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不变,能支撑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所以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不变(但管内水银柱长度会变长)。
14.
(1)答案:匀速
解析:应该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2)答案:拉木板时不需要匀速拉动
解析:图乙中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所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木块的运动速度无关,所以拉木板时不需要匀速拉动。
(3)答案:正比;B
解析:图丁中的A图线是一条经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成正比。
换用更粗糙的木板重复实验,则在压力相同时,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更大,所以此时作出的f随的变化图像应是图丁中的B图线。
(4)答案:4;2
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的测力计B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将木块和木板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小华水平匀速拉动木板,木板受到向右的拉力6N,受到向左的拉力4N,即
木板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
由于滑动摩擦力不会随拉力的变化而变化,则当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7N时,木板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还是2N。
15.
(1)答案: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解析: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压强大小,且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答案:B
解析: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说明液体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需要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解析:比较图丙和图丁,金属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用,且液体的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因此可得结论为: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4)答案:乙、丙
解析: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之间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探头所处的深度不同,因此比较乙、丙两图。
16.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二力平衡
(3)有刻度部分
(4)
(5)①④
解析:(1)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
(2)直至活塞刚好被拉动时可看作受力平衡,所以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活塞所受的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近似相等。
(3)已知注射器可容纳的容积为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则可求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活塞的横截面积为,根据得大气压
(5)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也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或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则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①④。
17.
(1)答案:小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析: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可以相互进入对方分子间的间隙,从而导致总体积变小。
(2)答案:引力;斥力
解析: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正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使得铅块能够粘在一起。
铅块粘在一起后很难压短它们,这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当试图压缩铅块时,分子间的斥力会阻碍这种压缩。
(3)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当带电体与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传导到金属杆和金属箔片上,两片金属箔张开。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为两片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会张开。
(4)答案:小金属粒;类比法
解析:在这个模型中,把小金属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因为宇宙是由众多天体组成的,就如同气球上的小金属粒一样。
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类比法。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把粘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小金属粒看成天体,通过气球膨胀时小金属粒的运动来类比宇宙大爆炸时天体的运动。
18.答案:(1)
(2)
(3)
解析:(1)飞机匀速直线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飞机匀速直线飞行过程中所受牵引力
(2)飞机以最大重量起飞时所受重力为
(3)飞机以最大重量着陆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飞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19.答案:(1)1N
(2)
(3)
解析:(1)第一个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读数为2.7N,根据称重法可得,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浸没,排开水的体积与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密度为
(3)据图可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金属快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则液体的密度为
20.答案:(1)
(2)
(3)
解析:(1)球所受重力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它的重心,作图如下:
(2)木块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它的重心,作图如下:
(3)木块所受弹力即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点画在它的重心,作图如下:
21.答案:足球;相互;力的作用点
解析:当小明用脚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了作用力,同时脚感到疼,说明球也对脚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脚感到疼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踢球的不同位置,即力的作用点不同,球的旋的转方向不同,即力产生的效果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2.答案:增大;增大;惯性;安全带
解析: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碾子对地面的压力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碾子对地面的压强,使地面被压实。
运渣土的载重卡车车轮上有较深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由于卡车具有惯性,不能立即停止,此时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前倾倒,安全带对驾驶员起到保护作用。
23.答案:相平;相平
解析: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且液体静止时,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题目中用软管连接两根玻璃管构成连通器,注入的是适量水(同种液体),静止时,根据连通器原理,两侧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将相平。
将左侧的玻璃管向上移动,此时连通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是装同种液体(水)且水不流动(静止),依据连通器原理,两侧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将相平。
24.答案:之和;相同
解析:在实验中,一根细线上挂1个钩码,另一根细线上挂2个钩码时,两个力方向相同。而当只在一根细线上挂3个钩码能使橡皮筋下端到达相同位置O,这表明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
因为两个力方向相同,它们的合力要起到和这两个力共同作用相同的效果,所以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5.答案:0.18;
解析:物块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排开水的质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
物块在密度为的液体,排开水的质量
物块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因为,且;假设物块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那么浮力都等于物块重力,浮力应相等,不符合题意;假设物块在两种液体中都浸没,根据,相同,
而实际
也不符合题意。所以物块液体中下沉,在水中漂浮。因为物块在水中漂浮,所以物块重力
由可得物块质量
物块在密度为的液体中下沉,物块体积
物块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