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图的阅读同步练习(解析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地图的阅读同步练习(解析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地图的阅读
一、单选题
外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外卖员通过电子地图导航和小区平面图可以将顾客点的外卖快速准确送达。下图为小区及周边地区平面示意图和楼号指示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找到该小区,外卖员在手机导航界面进行放大操作,手机导航中的电子地图( )
A.比例尺更小,表示的内容更简单 B.比例尺更大,表示的内容更简单
C.比例尺更小,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D.比例尺更大,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2.当外卖员根据手机导航从大门进入小区后,看到如图2所示的指示牌,则该指示牌的位置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下列关于该小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离东门最近的居民楼是1号楼 B.2号楼位于外卖员的东南方向
C.图中的比例尺类型属于线段式 D.3号楼位于4号楼的西北方向
暑假里,贝贝同学一家计划前往河南省安阳市红旗渠风景区进行自驾游,去感受红旗渠凿渠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下图为红旗渠风景区导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贝贝一家来到红旗渠风景区售票口后,首先要考虑停车问题。请查找停车场并判断停车场位于售票口的什么方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5.测得售票口距道德讲堂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6米 B.60米 C.600千米 D.6000米
暑假期间,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进行了研学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去了位于南充的朱德故里景区,小明同学还绘制了朱德故里景区的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图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中国交通图 B.四川省交通图
C.南充市交通图 D.朱德故里景区平面图
7.地理老师在指导小明画图时强调:绘平面图应该具备地图最基本的三要素,即( )
A.方向、比例尺、图名 B.方向、图例、单位
C.比例尺、注记、图名 D.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8.如图所示的经纬网图中,图幅大小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常德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国庆期间,玲玲想绘制一幅常德市旅游地图向网友推荐全市的风景名胜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图例不会出现在玲玲绘制的常德市旅游地图上的是( )
A.A B.B C.C D.D
10.玲玲将自己绘制的地图与同大小的湖南省地图相比,发现( )
A.常德市旅游地图比例尺大 B.两幅图比例尺相同
C.湖南省地图比较详细 D.无法进行比较
二、解答题
11. 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布局合理、绿化适宜的校园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方法,对校园进行合理规划。
任务一:了解校园绿地
为了尽快熟悉校园绿化情况,阅读校园平面图(图1),完成下列任务。
(1)校园平面图中所出现的符号和注记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 。
(2)学校的绿化面积主要包括草坪面积、花坛面积和林荫道面积。其中花坛均分布在办公楼的 方向,若办公楼与实验楼间的两个花坛在图上量得长为2厘米,宽为1厘米,则实际面积是 。
任务二:调查校园植物
(3)请设计图例,并在图中标明榕树可能分布的区域。(画出一处即可)
任务三:提出改进方案
(4)教学楼、停车场等各种功能的活动场所称之为功能区。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有些功能区的布局不太合理。请选择一个你认为布局不太合理的功能区,并简要说明理由
12.【校园绿意巧规划】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布局合理、绿化适宜的校园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对校园进行合理规划。
【主题】美化校园
任务一:了解校园绿地
为了尽快熟悉校园绿化情况,阅读校园平面图(图1),完成下列任务。
(1)校园平面图中所出现的符号和注记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 。
(2)学校的绿化面积主要包括草坪面积、花坛面积和 面积。其中花坛均分布在办公楼的 方向,若办公楼与实验楼间的两个花坛在图上量得长为2厘米,宽为1厘米,则实际面积是 。
任务二:调查校园植物
分别对学校的广场、操场、花坛、车棚周边四个区域开展植物种类大调查,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3)根据统计结果,植物种类数量最少的区域是 ,最多的区域有 种植物。
(4)在选择校园种植的植物时,无须关注植物的( )
A.花期长短 B.形态特征 C.生长环境 D.经济价值
福州因广植榕树别称“榕城”,在校园也是处处可见。它不仅能够为校园环境增添绿色和美感,还能提供阴凉空间。但也需要注意其发达的根系可能对房屋地基造成威胁。因此,在种植榕树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5)请设计图例,并在图中标明榕树可能分布的区域。(画出一处即可)
任务三:提出改进方案
(6)教学楼、停车场等各种功能的活动场所称之为功能区。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有些功能区的布局不太合理。请选择一个你认为布局不太合理的功能区,并简要说明理由 。
13.市中区某中学校园,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硬化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现象,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硬化路面通常是指由水泥、柏油、沥青等铺设的不渗水或渗水性较差的道路)。为解决该问题,地理小组围绕“积水治理校园美化”主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如下,请你帮忙完成探究过程。
任务一绘制校园平面图
具体过程:
第一步测量学校各要素(教学楼、操场、道路、植物等)的空间数据(方位、平面形状及长宽、各实物之间的实地距离相对位置等数值);
第二步确定比例尺及方向;
第三步绘制校园平面图(如图1)。

(1)某小组同学在确定图1比例尺时,分别测得图中A、B段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纸张大小),结果如下表,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纸张大小) 比例尺
A 960m 9.6cm(纸张宽度) ①____
B 1200m 15cm(纸张长度) ②____
请你结合测量结果,分别计算上表中比例尺① 、② ;并从①、②中选择 作为该图的比例尺,说明理由: 。
任务二实地调查,探明原因
具体过程:
第一步实地走访,将积水区绘制到校园平面图中;
第二步查找当地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结果如图2所示;
第三步对比图中积水区域,分析积水区域的共同特征;
第四步对比积水区域与非积水区域,分析两者的差异;
(2)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
I.有植被覆盖的绿化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 ;
II.有下水井布局的区域积水现象 (明显/不明显);
III.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月份是 ,试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原因 ;
IV.校园积水区域多位于同一区域内地势相对较低处。
任务三我是学校小主人,我为校园美化献计策
(3)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你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14.【巧识地图】手机导航日渐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读手机导航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始有终】
(1)据图判断,终点泉州市舶司遗址位于起点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的 方向。
【路线选择】
(2)从起点到终点,导航提供了两种方案,如果希望路途耗时最短,应选择方案 (一/二);当汽车行驶到图中①处时,如果要按导航中方案一来行驶,到路口时应 (左转/直行/右转)。
【地图变化】
(3)当我们双指放大地图时,屏幕上能看到的实地范围越来越 (大/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越来越 (详细/简略),比例尺在变 (大/小)。
(4)用手机数字地图来导航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请简析数字地图的优点。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B D D C A A
简答:
11.(1)图例
(2) 正北 800平方米
(3)榕树图例设计,可以用象形符号、形状符号等;图例标明分布区域,标明区域附近不要靠近学校房屋建筑即可,可标区域如学校南北两侧草坪附近的空地、小广场和车棚之间等处。如:
(4)垃圾处理站布局不太合理,距离教学楼和图书馆太近;停车场布局不太合理,离大门、侧门太远,车辆经过教学楼、宿舍楼会产生噪音、存在不安全隐患等。
【分析】本大题以校园平面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地图的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读图可知,校园平面图中所出现的符号和注记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图例。
(2)读图例可知,学校的绿化面积主要包括草坪面积、花坛面积和林荫道面积。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花坛均分布在办公楼的正北方。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若办公楼与实验楼间的两个花坛在图上量得长为2厘米,宽为1厘米,则实际长为40米,宽为20米,实际面积=40×20=800平方米。
(3)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榕树图例设计,可以用象形符号、形状符号等;比如画一个简化的榕树树冠形状,用类似云朵状且有分叉的线条来表示榕树茂密的树冠;也可以画一个象形的榕树图案,突出榕树的气生根等特征。图例标明分布区域,标明区域附近不要靠近学校房屋建筑即可,可标区域如学校南北两侧草坪附近的空地、小广场和车棚之间等处。用设计好的榕树图例进行标注即可。如下图:
(4)垃圾处理站布局不太合理,垃圾处理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距离教学楼和图书馆太近,影响师生正常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停车场布局不太合理,离大门、侧门太远,车辆进出校园就需要行驶较长的距离;车辆经过教学楼、宿舍楼会产生噪音、干扰楼内师生的教学、休息等活动;而且车辆在校园内行驶距离长,存在不安全隐患等。
12.(1)图例
(2) 林荫道 北面 800平方米
(3) 车棚周边 10
(4)D
(5)榕树图例设计1分,可以用象形符号、形状符号等;图例标明分布区域1分,标明区域附近不要靠近学校房屋建筑即可,可标区域如学校南北两侧草坪附近的空地、小广场和车棚之间等处。如:
(6)垃圾处理站布局不太合理,距离教学楼和图书馆太近;停车场布局不太合理,离大门、侧门太远,车辆经过教学楼、宿舍楼会产生噪音、存在不安全隐患等
【分析】本大题以校园平面图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地图的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校园平面图中所出现的符号和注记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图例。
(2)读图例可知,学校的绿化面积主要包括草坪面积、花坛面积和林荫道面积。根据指向标指向北判断,花坛均分布在办公楼的北面。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图上花坛长为2厘米,实际长为40米;图上花坛宽为1厘米,实际宽20米,实际面积=40×20=800平方米。
(3)从图2的柱状图可以看出,植物种类数量最少的区域是车棚周边。植物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是操场,有10种植物。
(4)在选择校园种植的植物时,花期长短会影响校园不同时段的景观,形态特征影响美观,生长环境决定植物能否在校园良好生长,而校园种植植物主要目的不是获取经济价值,所以无须关注植物的经济价值,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对于榕树图例设计,我们可以发挥想象。比如画一个简化的榕树树冠形状,用类似云朵状且有分叉的线条来表示榕树茂密的树冠;也可以画一个象形的榕树图案,突出榕树的气生根等特征。总之,要让看到图例的人能明白它代表榕树 。像学校南北两侧草坪附近的空地,这里空间开阔,适合榕树生长,且不会对建筑物造成诸如根系破坏地基等影响;小广场和车棚之间的区域也可以,既不影响主要建筑的使用功能,又能为校园增添绿化景观 。我们在选定的区域,比如学校南侧草坪附近的空地上,用设计好的榕树图例进行标注即可。如下图:
(6)以垃圾处理站为例:垃圾处理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滋生蚊虫等。如果距离教学楼和图书馆太近,难闻的气味会飘散到教学楼和图书馆内,影响师生正常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同时,蚊虫也可能传播疾病,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不利。所以垃圾处理站布局不太合理。以停车场为例:停车场离大门、侧门太远的话,车辆进出校园就需要行驶较长的距离。车辆经过教学楼、宿舍楼时,发动机的声音、鸣笛声等会产生噪音,干扰楼内师生的教学、休息等活动;而且车辆在校园内行驶距离长,与行人交汇的机会增多,存在不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停车场这样的布局不太合理。
13.(1) 1:10000 1:8000 ① 比例尺①较小,可以更准确地表示实际距离。
(2) 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 不明显 7~8月份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多暴雨,降水强度大;降水频率高等。
(3)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雨季到来之前,清理下水井等。
【分析】本大题以校园平面图和气候资料图为材料,共设置3道小题,涉及比例尺的计算、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将数据代入公式:比例尺①=9.6cm/960m=9.6cm/96000cm=1/10000,比例尺①为 1:10000。比例尺②=15cm/1200m=15cm/120000= 1/8000。比例尺②为 1:8000。从①和②中选择比例尺时,通常选择较小的比例尺,因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表示实际距离。因此,选择比例尺① 作为该图的比例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的地表是泥土,雨水的下渗速度快;并且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下水井可以迅速排除地面积水,因此有下水井布局的区域积水现象通常不明显。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是7~8月份(夏季);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频率高,且多暴雨,排水不畅,当降水量大于排水量时校园容易出现积水。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减少校园积水,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雨水下渗;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雨季到来之前,清理下水井,防止下水井堵塞等。
14.(1)西南
(2) 一 右转
(3) 小 详细 大
(4)定位精确,查找方便,信息更新快,有多种智能服务,等等。
【分析】本题以“手机导航地图”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方向、地图的阅读、比例尺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图中没有指向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判断,终点“泉州市舶司遗址”位于起点“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的西南方向。
(2)通常导航中方案一会优先考虑耗时最短等因素,如果希望路途耗时最短,一般会选择方案一。观察图中①处的路口和路线走向,按照方案一行驶,在路口处应该右转。
(3)当我们双手放大地图时,相当于比例尺变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因为分母变小,分数值变大,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变小了,所以能看到的实地范围变小),而显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因为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4)可以快速查询特定地点等信息,相比纸质地图查找速度快,比如快速查找某个景点、学校等。能实时更新交通等地理信息,方便用户选择最佳路线,如实时显示道路拥堵情况。操作方便,放大、缩小、导航等功能可以通过手指操作轻松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