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课标对接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地理实践力)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区域认知)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区域认知)知识导图第1课时知识梳理一、地球在宇宙中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地月系。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地月系是相对较小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 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自主探究下图是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A: 铅笔在水平木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 你看到的现象是铅笔渐远渐小, 始终能见全貌实验 B: 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及远移动时, 你看到的现象是铅笔渐远渐小, 最后消失不见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 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实验 B (填 “A” 或 “B”) 相似, 说明大洋面是 球面 。巩固发展基础巩固在浩瀚宇宙中,天体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3题。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是(C)A. 木星B. 水星C. 地球D. 海王星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B)A. 哈雷彗星B. 太阳系C. 北斗七星D. 织女星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D)A. 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B. 银河系一河外星系一太阳系一可观测宇宙C. 地月系一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一河外星系D.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下图是太阳系示意图(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围绕太阳公转有八颗行星,目前只有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这主要得益于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各大行星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读图,完成4~5题。八颗行星中, 表面温度最高的是 (A)A. 水星B. 火星C. 土星D. 海王星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C)A.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B.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C.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D. 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距离适宜2024年12月17日21时57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本次出舱活动用时9小时,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读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出舱画面示意图,完成6~8题。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 (D)A. 三角形B. 正方形C. 圆锥体D. 球体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围绕地球飞行,若飞行轨道近似于赤道,飞行一圈的距离约为 (C)A. 6371千米B. 12742千米C. 4万千米D. 12.7 万千米近年来,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有 (A)(1)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中国空间站②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3)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④高速铁路快速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月全食,即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影子,无法获得太阳光直射。读月全食变化示意图,完成 题。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是 (B)A. 地球一太阳一月球B. 太阳—地球—月球C. 地球一月球一太阳D. 以上都不对古代天文学家推测地球形状的直接证据是 (B)A. 月食每年发生 次B. 月食时地球影子呈圆形C. 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D. 月全食时月球变为红色素养提升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图中 A 是地球的 极 半径, B 是 赤道 半径。(4 分)由图可以看出, B (填字母) 线比 A (填字母) 线长 21 千米, 所以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8 分)一架速度 千米/小时的飞机, 绕赤道飞行一周, 需要 小时。(2 分)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依次经历了直觉推断—观察推断—实地考察—科学验证等阶段。简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或启示。(6 分)①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过程;②要有不怕困难、敢于实践、检验真理的精神;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条件。第2课时知识梳理一、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也就是地球仪。用手指拨动地球仪, 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人们称之为 “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 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 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二、纬线与纬度 经线与经度纬线和经线的比较(见下表)。项目 纬线 经线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相等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于极点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纬度和经度的比较(见下表)。项目 纬度 经度度数范围 0°~90° 0°~180°度数划分 赤道为0°,赤道向北称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向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 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本初子午线为0°,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用 字母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变化规律 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 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如 和 这两条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 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三、经纬网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作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自主探究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 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 北 半球,以南为 南 半球。例如, 属于 北 半球, 属于 南 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 和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东半球范围是 向东至 , 西半球范围是 向西至 (如下图所示)。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也不是所有的西经度都在西半球。例如, 属于东半球, 属于西半球。规律总结:“小小东”: 东经小于 , 西经小于 是_东半球。“大大西”: 东经大于 , 西经大于 是 。巩固发展基础巩固(2024·山东枣庄) 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读图, 完成 2 题。②3该同学经过反复调整, 最终制作正确的简易地球仪是 (D)A. ①B. ②C. ③D. ④该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A. 预测学校所在地明天的天气B. 认识地球的形状C. 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D. 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2024·四川内江) 下图是厄瓜多尔方柱形赤道纪念碑示意图。图中游客甲面向东方, 双脚跨在 M 线两侧拍照, 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读图, 完成 题。3.图中M线是 (A)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极圈D. 南回归线4.北半球在游客甲的 (A)A. 左手侧B. 右手侧C. 前方D. 后方读经纬网图,完成5~7题。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C)图中①②③④均位于 (D)A. 东半球B. 西半球C. 北半球D. 南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 ①②两地均位于低纬度地区B. 阴影区实际面积甲大于乙C. ④地位于②地的正西方向D. ③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读经纬网图,完成8~9题。南极图中①地位于③地的 (B)A. 东南方向B. 东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图中②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经纬度是 (C)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下图所示方向驶向 经线,若时速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 同时到达B. 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C. 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D. 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素养提升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乙地的经纬度是 , 其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向。(4 分)丙地位于丁地的 西北 方向,两地所在经线的长度与甲地所在经线的长度 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甲、乙、丙、丁所在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丙 所在纬线,最短的是 乙 所在纬线。(8 分)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有_乙、丁_,位于东半球的有_甲、丙_。(4分)从纬度位置来看, 丙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丁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填“高” “中”或“低”) (4 分)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课标对接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地理实践力)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区域认知)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区域认知)知识导图第1课时知识梳理一、地球在宇宙中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地月系。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地月系是相对较小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 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自主探究下图是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A: 铅笔在水平木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 你看到的现象是铅笔渐远渐小, 始终能见全貌实验 B: 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及远移动时, 你看到的现象是铅笔渐远渐小, 最后消失不见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 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实验 B (填 “A” 或 “B”) 相似, 说明大洋面是 球面 。巩固发展基础巩固在浩瀚宇宙中,天体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3题。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是( )A. 木星B. 水星C. 地球D. 海王星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A. 哈雷彗星B. 太阳系C. 北斗七星D. 织女星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B. 银河系一河外星系一太阳系一可观测宇宙C. 地月系一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一河外星系D.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下图是太阳系示意图(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围绕太阳公转有八颗行星,目前只有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这主要得益于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各大行星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读图,完成4~5题。八颗行星中, 表面温度最高的是 ( )A. 水星B. 火星C. 土星D. 海王星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B.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C.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D. 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距离适宜2024年12月17日21时57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本次出舱活动用时9小时,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读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出舱画面示意图,完成6~8题。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 ( )A. 三角形B. 正方形C. 圆锥体D. 球体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围绕地球飞行,若飞行轨道近似于赤道,飞行一圈的距离约为 ( )A. 6371千米B. 12742千米C. 4万千米D. 12.7 万千米近年来,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有 ( )(1)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中国空间站②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3)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④高速铁路快速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月全食,即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影子,无法获得太阳光直射。读月全食变化示意图,完成 题。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是 ( )A. 地球一太阳一月球B. 太阳—地球—月球C. 地球一月球一太阳D. 以上都不对古代天文学家推测地球形状的直接证据是 ( )A. 月食每年发生 次B. 月食时地球影子呈圆形C. 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D. 月全食时月球变为红色素养提升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图中 A 是地球的 半径, B 是 半径。(4 分)由图可以看出, (填字母) 线比 (填字母) 线长 21 千米, 所以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的不规则球体。(8 分)一架速度 千米/小时的飞机, 绕赤道飞行一周, 需要 小时。(2 分)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依次经历了直觉推断—观察推断—实地考察—科学验证等阶段。简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或启示。(6 分)第2课时知识梳理一、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也就是地球仪。用手指拨动地球仪, 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人们称之为 “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 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 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二、纬线与纬度 经线与经度纬线和经线的比较(见下表)。项目 纬线 经线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相等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于极点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纬度和经度的比较(见下表)。项目 纬度 经度度数范围 0°~90° 0°~180°度数划分 赤道为0°,赤道向北称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向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 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本初子午线为0°,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用 字母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变化规律 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 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如 和 这两条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 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三、经纬网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作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自主探究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 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 北 半球,以南为 南 半球。例如, 属于 北 半球, 属于 南 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 和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东半球范围是 向东至 , 西半球范围是 向西至 (如下图所示)。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也不是所有的西经度都在西半球。例如, 属于东半球, 属于西半球。规律总结:“小小东”: 东经小于 , 西经小于 是_东半球。“大大西”: 东经大于 , 西经大于 是 。巩固发展基础巩固(2024·山东枣庄) 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读图, 完成 2 题。②3该同学经过反复调整, 最终制作正确的简易地球仪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该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A. 预测学校所在地明天的天气B. 认识地球的形状C. 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D. 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2024·四川内江) 下图是厄瓜多尔方柱形赤道纪念碑示意图。图中游客甲面向东方, 双脚跨在 M 线两侧拍照, 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读图, 完成 题。3.图中M线是 ( )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极圈D. 南回归线4.北半球在游客甲的 ( )A. 左手侧B. 右手侧C. 前方D. 后方读经纬网图,完成5~7题。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图中①②③④均位于 ( )A. 东半球B. 西半球C. 北半球D. 南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均位于低纬度地区B. 阴影区实际面积甲大于乙C. ④地位于②地的正西方向D. ③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读经纬网图,完成8~9题。南极图中①地位于③地的 ( )A. 东南方向B. 东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图中②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经纬度是 ( )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下图所示方向驶向 经线,若时速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时到达B. 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C. 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D. 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素养提升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乙地的经纬度是 , 其位于北极点的 方向。(4 分)丙地位于丁地的 西北 方向,两地所在经线的长度与甲地所在经线的长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甲、乙、丙、丁所在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丙 所在纬线,最短的是 所在纬线。(8 分)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有 _,位于东半球的有 _。(4分)从纬度位置来看, 丙地位于 纬度地区, 丁地位于 纬度地区。(填“高” “中”或“低”) (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地球与地球仪 - 学生版.docx 2.1 地球与地球仪.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