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周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练习(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周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练习(有解析)

资源简介

第2周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组成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C.脑和脊髓在结构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神经细胞能够完成各项复杂功能,离不开神经胶质细胞对其的支持、保护、修复和营养等作用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支配
B.紧张时消化不良,是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抑制了胃肠蠕动导致的
C.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能使心脏对刺激做出更精确的反应
3.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
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C.通过该图中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4.(2023·北京卷)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 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
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 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
5.某饲养员长期给大熊猫喂食,大熊猫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大熊猫喂食,大熊猫分泌唾液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食物属于条件刺激,饲养员的脚步声属于非条件刺激
C.条件反射消退不是简单丧失,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无关信号
D.大熊猫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食物的不断强化
6.肌肉之所以在运动时出现酸痛,是因为反复用力收缩产生了很多代谢物,其中一部分可以与受体结合,激活肌肉中的疼痛传入神经元,然后将疼痛信号传入大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肌肉酸痛感的产生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以电刺激器直接刺激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
C.除神经细胞外,肌肉细胞也可以产生兴奋
D.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7.人体膝跳反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膝跳反射中,先是脑感觉到膝盖下方被叩击,然后小腿踢出
B.中间神经元在膝跳反射中没有兴奋,不发挥作用
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只位于伸肌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伸肌内既有效应器也有感受器
8.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作用于大鼠的声音信号属于非条件刺激
B.经过训练后气流信号不再引起大鼠眨眼反射
C.经过训练后大鼠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
D.若反复只给予声音信号刺激,已形成的反射不会消退
9.牵涉痛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患者内脏病变却感到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如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这是由病变的内脏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导致的,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其神经传导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牵涉痛过程发生时,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
B.牵涉痛的产生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属于非条件反射
C.体表的痛觉传入纤维断裂,对应体表痛就会消失
D.图中c神经元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元,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1) 动脉血压/mmHg
正常时 90 110
仅阻断神经甲 180 190
仅阻断神经乙 70 75
10.为了研究支配心脏的神经及其作用,某小组以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正常时、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前后的心率和动脉血压,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甲、乙分别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均为自主神经
B.剧烈运动时神经甲的兴奋性会升高,神经乙的兴奋性会降低
C.神经甲和神经乙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自主神经不受意识支配,持续高度紧张有助于其功能加强
11.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     结合,机体感觉神经向神经中枢传递信号,进而让人产生热辣的疼痛感,此时如果喝热饮会  (填“加重”或“减轻”)疼痛。
(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量出汗以散热,原因是在下丘脑的        中枢作用下汗腺分泌加强。
(3)辣所带来的痛,会促使心跳加速,这时    神经兴奋,    神经的作用与之往往相反,这种调节的意义是   。
12.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色香俱佳的美食常常让人垂涎欲滴,食物进入口腔后,刺激相应感受器使之兴奋,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入到延髓唾液分泌中枢,通过脑神经传达到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这种反射是与生俱来的。
(1)食物进入口腔后还会刺激味蕾,最终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味觉,该过程    (填“是”或“不是”)反射,原因是                       。
(2)请写出进食引起唾液分泌的调节过程: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狗不会分泌唾液。如果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形成过程中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而铃声由    刺激转化为    刺激。若反复摇铃而不喂食,条件反射会消退,该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A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2.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紧张时消化不良,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蠕动导致的;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相反,双重支配能使心脏对刺激做出更精确的反应。
3.D 图中,②所在上面含有神经节,故②是传入神经,①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该反射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通过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4.B 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反射,反射弧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司机看到红灯踩刹车这一反射是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因此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可增加散热,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其与生俱来的行为,该反射弧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5.D 进食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饲养员的脚步声引起大熊猫分泌唾液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饲养员的脚步声属于条件刺激,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的消退是大熊猫中枢神经系统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不断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
6.C 机体产生肌肉酸痛是一种感觉,产生感觉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以电刺激器直接刺激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据题干信息可知,除神经细胞外,肌肉细胞也可以产生兴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7.D 膝跳反射中,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元数量较少,完成该反射所需要的时间短,而产生感觉的过程中还需要向大脑传递信息,大脑皮层对信息分析形成感觉,需要的时间长,所以先是小腿踢出,后是大脑产生感觉;位于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导致屈肌舒张,在膝跳反射中发生了兴奋并传递了信息;据图可知,膝跳反射发生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共同配合,因此伸肌和屈肌都属于效应器;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伸肌除了作为效应器,伸肌中有感觉神经元末梢,能发挥感受器的作用,因此伸肌内既有效应器也有感受器。
8.C 非条件刺激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声音信号引起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所以不属于非条件刺激;由图可知,经过训练后气流信号依旧能引起眨眼反射;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声音信号和气流信号能引起大鼠发生眨眼反射,经过训练后,只有声音刺激,大鼠眼眨肌还能出现电信号,说明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地强化,否则就会消退。
9.A 牵涉痛过程发生时,皮肤被误作为“感受器”,因为a和c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牵涉痛的产生涉及的是痛觉的产生,不涉及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体表的痛觉传入纤维断裂,结合题干,还能产生因内脏病变导致的牵涉痛,故对应体表痛不一定就会消失;根据图中神经节可分析,a和c都是传入神经,而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传出神经构成的。
10.C 阻断神经甲后,心率提高,由此可判断神经甲使心跳减慢,是副交感神经,阻断神经乙后,心率降低,由此可判断神经乙使心跳加快,是交感神经,神经甲和神经乙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心脏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因此神经甲的兴奋性会降低,神经乙的兴奋性会升高;神经甲是副交感神经,神经乙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自主神经持续高度紧张,不利于其功能加强,如可能造成心脏、血管损伤。
11.解析:(1)由题意可知,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使人产生热辣的疼痛感,而较高温度也能激活该受体。如果此时喝热饮,人体会把热刺激和辣椒素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从而加重疼痛。(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出汗散热有利于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下丘脑中具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增强汗腺分泌,以增加散热。(3)心跳加快时,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这种“油门”与“刹车”并存的调节方式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1)(香草酸)受体 加重 (2)体温调节 (3)交感 副交感 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12.解析:(1)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该过程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没有经过传出神经,也没有效应器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2)进食引起唾液分泌属于反射的过程,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即食物→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唾液分泌中枢→传出神经→唾液腺→分泌唾液。
(3)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将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联系,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铃声的出现不再预示着食物的到来。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1)不是 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未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食物→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唾液分泌中枢→传出神经→唾液腺→分泌唾液 (3)无关 条件 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