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遵守规则》(课件+教案)(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遵守规则》(课件+教案)(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遵守规则》
一、教材解析 《遵守规则》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二框,起着由“知规则”到“守规则”的桥梁作用,既承接第一框对规则意义的认知,又为后续“勇担社会责任”奠定道德与法治基础。教材以“问题链—案例链—任务链”三线并进,设置四目:1.增强规则意识(知)2.他律与自律(情)3.坚定维护规则(意)4.积极完善规则(行),形成“知—情—意—行”完整德育闭环,突出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的融合。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公共生活准则,如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随意破坏环境等。但是部分学生在没有他人监督或者大多数人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容易迷失自己,缺乏自律意识,做出一些破坏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遵守好规则就足够了,他人是否遵守规则和自己无关,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生动的、真实的案例,触发学生内在的感官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发自肺腑地敬畏规则,尽己所能地维护规则,同时关注社会生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社会规则的改进建言献策。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树立维护规则的意识,理性参与公共生活,为原有规则的完善和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法治观念: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读,提高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自觉性;锻炼参与公共生活,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能力。 道德修养: 认识到具备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遵守规则 教学难点: 如何坚定维护规则 如何积极完善规则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案例资源、豆包AI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小游戏:每人一笔。组织学生参加游戏,多元化点评学生,并出示大熊猫的图片。 播放大熊猫视频,创设情境,提问学生:看到大熊猫有何感想?如何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 引出本课主题,说明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学生积极参与课前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言语导入,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议题一:如何增强规则意识?
教学内容:遵守规则,要增强规则意识。
预设过程(8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进行案例讲解,询问同学们该案例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某初中学生小郑因嫌学校“不得在教学区玩球”的规定“太麻烦”,抱着篮球绕开值日生,独自在四楼走廊拍球、做胯下运球动作。篮球脱手,撞碎走廊尽头的消防栓玻璃,碎片飞溅划伤路过女生小赵左小腿,伤口缝 7 针;同时触发消防系统,整层楼道瞬间喷水,导致两间教室的电脑、投影仪进水报废,直接经济损失 3.8 万元。事后学校调取监控发现,小郑拍球时间仅 42 秒,却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毁和全校消防演练中断。小郑在检讨书中写道:“我没想到走廊不能拍球,也没想到篮球会砸到东西。” 教师结合四幕场景,讲解在不同情景下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情景 1 图书馆:私自携带奶茶→洒漏短路→整室电脑停机一周
情景 2 实验室:不穿防护服→试剂溅臂→皮肤三级灼伤留疤 情景 3宿舍:深夜大功率煮火锅→跳闸起火→烟雾呛醒全楼层 情景 4 楼梯:课间逆向奔跑→撞倒低年级→对方手臂骨折 教师结合P29页书中的案例进行讲解,引发学生思考,让同学们谈一谈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规则。 教师进行总结:“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认真分析案例,理解没有规则意识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谈一谈自己应怎样对待规则。 根据案例和情景讲解,理解“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议题二:如何理解他律和自律?
教学内容: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预设过程(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合P30页教材中的情景,让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提出几个问题: 不能闯红灯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应遵守的规则? 如果有警察在指挥交通,你敢闯红灯 吗? 如果没有警察在指挥交通,你会闯红灯吗? 2.教师进行讲解,引出他律和自律的概念,他律即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3.教师提出问题:以‘晚上 10 点前必须交手机’这条家庭规则为例自律和他律分别是什么?
他律是什么?——爸妈把路由器定时断网、手机放到客厅充电盒并上锁。
自律是什么?——即使路由器没关、手机就在床头,到10点我自己关机睡觉。 4.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回答:针对规则,他律和自律分别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5.教师进行总结,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6.探究与分享,作为课后思考布置给学生:某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撰写“参观须知”。 1.结合P30页教材中的情景,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情景分析,理解他律和自律的概念 3.思考教师案例中的家庭规则中,他律是什么?自律是什么? 4.积极回答问题:针对规则,他律和自律分别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议题三: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教学内容:遵守规则,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出示几则案例,让学生分析是对或错? (1)地铁车厢里,一少年把脚蹬在座椅上; (2)看到红灯还有 20 秒,身旁阿姨欲闯红灯; (3)在动物园参观,旁边的小朋友要掏出自己家里带的食物准备喂食。 2.教师追问:大家都知道是错的,那么你会积极制止吗?如果会的话,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3.小组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结合一则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提问: (1)林同学的做法避免了什么后果? (2)他用什么方式维护了规则? 来源:2024 年 3 月 12 日《新京报》A10 版《地铁里的“小手拦一下”》
“昨日早高峰 8:17,地铁 4 号线人民大学站。车厢门即将关闭,一位乘客的耳机被挤落在地,弯腰去捡时头部探入安全线。中关村中学初二学生林宇轩(13 岁)立即伸手拦住车门,提醒:‘叔叔,先退回黄线,等下一趟’乘客退回后,列车正常发车。林宇轩事后说:‘车门灯闪就要停住,这是规则,我自己先做到,也提醒别人’”
5.结合上述案例和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表的建议,教师进行总结: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议题四:为何要积极完善规则?
教学内容:遵守规则,要积极完善规则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结合课本中儿童优惠购票更新的例子,让同学们知晓为何要积极完善规则。 2.通过三个例子,让同学们理解“立,改,废”的概念,并邀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改进的规则,教师利用豆包实时为同学们提出的规则生成AI海报。 ① 2023.4.15 北京地铁取消“口罩强制令”公告
② 2024.2.1 上海首推“外卖骑手限速 25 km/h”新规
③ 2024.3.12 教育部废止《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等级证书》旧文 3.小组进行讨论,以下案例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完善规则: 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迅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了一些特殊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络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但如何在保障消费者“后悔权”的同时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也值得人们深思。 4.教师进行总结: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1.认真阅读书中案例,初步了解为何要积极完善规则。 2.结合教师分析的案例,理解“立,改,废”的概念。 3.谈一谈自己还知道哪些改进的规则,教师辅助生成海报。 4.小组进行讨论,结合网购案例分析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完善规则: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武汉金银潭大道上的一个路口人行横道线旁,安装了人行道闸机通道,闸机会随红绿灯切换来打开或关闭,防止行人闯红灯。红灯时关闭,绿灯时打开,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启示我们要(B)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积极破坏规则 ③坚定维护规则 ④敢于对抗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D) A.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B.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C.车辆多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 D.“红灯停、绿灯行”既是规则,也是对生命的守护,我们必须遵守 4.“取消预约”是众多景区的改变。杭州宣布景区取消预约的第二天,安徽陆女士成功“打卡”了雷峰塔等多处景点,行程安排更灵活,旅行更舒心。景区从预约到取消预约体现出(B) A.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规则需要改进完善 C.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D.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共28张PPT)
课前小游戏
每人一笔:
每个小组派一位同学参加,根据老师所说的词语,每个代表依次画一笔,禁止写字。台下同学根据所画,猜测该词语。
课前小游戏
每人一笔,词语:
熊 猫
看到大熊猫有何感想?如何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
FOLLOW THE RULES
学习目标
为何要增强规则意识?

如何理解自律和他律?

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为什么要积极完善规则?

案例解析
某初中学生小郑因嫌学校“不得在教学区玩球”的规定“太麻烦”,抱着篮球绕开值日生,独自在四楼走廊拍球、做胯下运球动作。篮球脱手,撞碎走廊尽头的消防栓玻璃,碎片飞溅划伤路过女生小赵左小腿,伤口缝7针。事后学校调取监控发现,小郑拍球时间仅42秒,却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毁。小郑在检讨书中写道:“我没想到走廊不能拍球,也没想到篮球会砸到东西。”
思考:
案例暴露出什么问题?
情境快闪
情境 1 图书馆
私自携带奶茶→洒漏短路→整室电脑停机一周
如果具备“阅读场所禁饮品”的规则意识,就不会让一杯奶茶耽误 600 人使用电脑。
情境 2 实验室
不穿防护服→试剂溅臂→皮肤三级灼伤留疤
如果具备“实验先防护”的规则意识,就不会让皮肤留下化学灼伤的疤痕。
情境 3宿舍
深夜使用大功率电器煮火锅→跳闸起火
如果具备“宿舍禁用大功率”的规则意识,就不会因跳闸起火惊醒整栋楼。
情境 4 楼梯
课间逆向奔跑→撞倒低年级学生→对方手臂骨折
如果具备“楼道单向靠右”的规则意识,就不会逆向奔跑导致同学手臂骨折。
生活观察
针对遵守规则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我爸爸在工厂上班,他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要求完成任务。
我们村村民积极践行村规民约,弘扬新风正气,培育文明乡风。
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公约》,所有业主都很自觉地遵守。
思考:结合上述交流,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规则。
笔记总结(P29)
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探究与分享
思考:
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他律即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他律和自律
以“晚上 10 点前必须交手机”这条家庭规则为例,自律和他律分别是什么?
他律是什么?
爸妈把路由器定时断网、手机放到客厅充电盒并上锁。
自律是什么?
即使路由器没关、手机就在床头,到10点我自己关机睡觉。
思考:想一想,针对规则,他律和自律分别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笔记总结(P30)
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阅读感悟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探究与分享
在我国,公共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文明参观,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然而,也有极少人存在大声喧哗、随意触摸展品等不文明行为。
参观须知
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某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撰写“参观须知”。请你参与。
案例分析
思考:这些行为是对是错?
(1)地铁车厢里,一少年把脚蹬在座椅上;
(2)看到红灯还有 20 秒,身旁阿姨欲闯红灯;
(3)在动物园参观,旁边的小朋友掏出自己家里带的食物准备喂食。
小组讨论:针对错误的行为,你会积极制止吗?如果会的话,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案例分析
思考:
1.林同学的做法避免了什么后果?
2.他用什么方式维护了规则?
“昨日早高峰 8:17,地铁4号线人民大学站。车厢门即将关闭,一位乘客的耳机被挤落在地,弯腰去捡时头部探入安全线。中关村中学初二学生林宇轩(13岁)立即伸手拦住车门,提醒:‘叔叔,先退回黄线,等下一趟。’乘客退回后,列车正常发车。林宇轩事后说:‘车门灯闪就要停住,这是规则,我自己先做到,也提醒别人。’”
来源:2024 年 3 月 12 日《新京报》A10 版《地铁里的“小手拦一下”》
1.乘客被夹伤、列车紧急制动
2.先示范 + 礼貌提醒
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1)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劝导的技巧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案例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一情况,铁路部门多次对儿童优惠票购票适用标准进行调整。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不断完善规则?
施行时间 儿童优惠票购票适用标准
1997年12月1日 身高为 1.1米至1.4米的儿童
2008年12月21日 身高为1.1米至1.5米的儿童
2010年12月1日 身高为1.2米至1.5米的儿童
2023年1月1日 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
理解“立,改,废”的概念
① 2023.4.15 北京地铁取消“口罩强制令”公告(废)
② 2024.2.1 上海首推“外卖骑手限速25 km/h”新规(立)
③ 2024.3.12 教育部废止《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等级证书》旧文(废)
思考:
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改进的规则。
启思导行
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迅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了一些特殊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络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但如何在保障消费者“后悔权”的同时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也值得人们深思。
有位顾客购买了几件衣服,穿去旅游、拍照后,又以不喜欢或不合适为理由要求退货。为了息事宁人、避免差评纠纷,我只好同意退货,真是有苦难言。
我在七天无理由退货期内退货,这么做合法合规。
启思导行
思考:
你如何看待网店顾客的上述行为?
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点拨:“七天无理由退货”是有具体规定的。违反规定的,有可能侵犯商家的合法权益,应不予退货。
建议:应该对“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7天无理由退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笔记总结(P33)
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知识归纳
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武汉金银潭大道上的一个路口人行横道线旁,安装了人行道闸机通道,闸机会随红绿灯切换来打开或关闭,防止行人闯红灯。红灯时关闭,绿灯时打开,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启示我们要( )
1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积极破坏规则
③坚定维护规则 ④敢于对抗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训练
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2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训练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小明劝说一女士不要插队, 自觉排队购票 提醒、监督他人
遵守规则
② 小王酒后主动找了代驾, 避免酒驾 遵守社会规则
需要自律
③ 小李利用业余时间参加 安全施工学习培训 积极改进规则
④ 小亮提醒他人要有序上下地铁 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3
A.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B.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C.车辆多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
D.“红灯停、绿灯行”既是规则,也是对生命的守护,我们必须遵守
D
课堂训练
“取消预约”是众多景区的改变。杭州宣布景区取消预约的第二天,安徽陆女士成功“打卡”了雷峰塔等多处景点,行程安排更灵活,旅行更舒心。景区从预约到取消预约体现出( )
4
A.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规则需要改进完善
C.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D.遵守规则需要他律
B
课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