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周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C.消费者 D.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分类依据是( )A.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组成生物的细胞结构C.生物的代谢类型D.生物个体中含有能量的多少3.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B.生物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4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中只体现了2种成分4.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是22%,呼吸量是38%,则牛的同化量是( )A.60% B.78%C.62% D.40%5.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6.某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能量流动关系图如下,a、b、c、d、e表示相关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入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d+eB.图中未显示各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植物除了能固定太阳能,还能获得塘泥里腐殖质中的能量D.鱼种乙同化的能量值可能大于鱼种甲同化的能量值的20%7.假设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3/5来自兔,1/5来自鼠,1/5来自蛇。若猫头鹰增加了10 g体重,则最多需要消耗植物( )A.2 800 g B.1 400 gC.5 600 g D.900 g8.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C.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9.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Ⅰ为生态系统的基石,代表生产者B.Ⅳ为三级消费者,为该生态系统的顶级营养级C.E1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D.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10.“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出自《诗经》。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禾苗要茂盛生长,需要拔除荼蓼等杂草,杂草腐烂后可作为绿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中所有的杂草和禾苗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杂草和禾苗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和互利共生的关系C.腐烂后的杂草作为绿肥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除草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11.如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是 。 (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 营养级。 (4)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 关系。 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箭头 (填序号)是不应存在的。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是 。(填序号) (3)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箭头 (填序号)。 (4)图中所指的是 ,E代表的成分是 。 (5)④中的能量只有③中能量的 。 (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1.D 解析:“春江水暖”涉及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竹外桃花三两枝”“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了生产者成分;诗句中的鸭和河豚属于消费者;诗中没有涉及分解者。2.A 解析: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分析题图食物网,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青蛙4种;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B 解析:牛粪便中的能量(22%)为上一营养级的能量,牛的同化量=牛的摄入量-其粪便量=100%-22%=78%。5.C 解析:图中的农作物的能量可以传递给鸡、猪、牛和人,而鸡、猪、牛的能量也可以传递给人,这是由食物链的方向决定的。因此,题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①③④。6.C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入的饲料中包含的化学能,即a+d+e;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未显示各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不能获得塘泥里腐殖质中的能量;分析题图可知,鱼种乙的能量可以来自鱼种甲和饲料,故鱼种乙同化的能量值可能大于鱼种甲同化的能量值的20%。7.A 解析: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要计算消耗植物的最大值,应按照传递效率为10%来计算。已知猫头鹰的食物有3/5来自兔,1/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10 g体重,根据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最多需要消耗植物3/5×10÷10%÷10%=600(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最多需要消耗植物1/5×10÷10%÷10%=200 (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最多需要消耗植物1/5×10÷10%÷10%÷10%=2 000(g)。综合以上可知,最多需要消耗植物600+200+2 000=2 800(g)。8.A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食物链;生态金字塔中的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按其所占的能量数值大小依次排列,但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中的营养级不一定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9.D 解析:初级消费者越多,同化的能量越多,则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10.D 解析: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该地域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杂草和禾苗都是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会竞争光照、水分、养料等环境资源,所以杂草和禾苗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不存在互利共生关系;腐烂后的杂草作为绿肥,能为禾苗提供矿质元素和二氧化碳,有利于禾苗的光合作用,但腐烂杂草中的能量不能被禾苗利用,不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除草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光能最大限度流向农作物,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1.解析:(1)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生物群落。(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该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是绿色植物。(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兔、田鼠、蚱蜢,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4)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都以绿色植物为食,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答案:(1)生物群落(2)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 绿色植物(3)兔、田鼠、蚱蜢 第三、第四、第五(4)种间竞争12.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E为分解者,生产者不能从分解者中获得能量,故箭头不应存在。(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①,初级消费者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为⑤。(3)食草动物的粪便中残留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过程属于。(4)为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E为分解者。(5)④中的能量为③中的10%~20%。(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1) (2)① ⑤ (3) (4)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分解者 (5)10%~20% (6)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