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节 物质的分类考点一、物质分类的方法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1)单质概念: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Fe、S等。特征:a.是纯净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判断依据:a.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b.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分类: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2)化合物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P2O5、NaOH、Na2CO3等。特征: a.是纯净物;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判别依据: a.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b.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分类: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1 机化合物:一般是指由除碳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类:根据组成分为氧化物、酸、碱、盐。②有机化合物概念: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等除外)。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一般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加热时易炭化,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③氧化物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特征: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必含氧元素。判断依据:先确定是不是化合物;是否由“二元一氧”(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组成。分类: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典例1:(2024九上·南湖期中)下列物质中:①空气 ②生理盐水 ③碳酸钙 ④汞 ⑤生铁 ⑥冰水混合物 ⑦熟石灰 ⑧氢气 ⑨二氧化碳 ⑩甲烷 石墨 硝酸钙。属于氧化物有 盐有 有机物有 (本小题三空都填序号)变式1:(2025九上·衢州期末)11月24日,衢州马拉松鸣枪开赛。如图所示为马拉松奖牌(主要为锌合金)。从物质分类角度看,金牌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变式2:(2025九上·杭州期末)右图X、Y、Z各代表纯净物中的有机物、单质、化合物中的一种,则物质Z有可能是( )A. B. C. D.变式3:(2025九上·鹿城期末)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取绿矾五斤,硝五斤于铁锅内,铁锅置于炭炉上,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强水即硝酸。据此回答问题。(1)根据物质的分类,硝(KNO3)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2)制备过程中有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2025九下·浙江开学考)服用药物“洛哌丁胺胶囊"可以缓解感染诺如病毒造成的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其主要成分洛哌丁胺的分子式为C29H33ClN2O2。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洛哌丁胺属于( )A.氧化物 B.盐 C.有机物 D.混合物2.(2025九上·嘉兴期末)如图是小嘉构建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图,图中圆圈大小直观地体现了物质类别间的包含关系。图中灰色部分表示的是A.单质 B.化合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3.(2024九上·杭州期中)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醋酸、干冰 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C.氨气、空气、消石灰 D.水银、河水、水4.(2024九上·龙湾月考)如图符号“●”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模型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5.(2024九上·杭州期中)分类与建模是重要的科学学科素养。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概念 X 单质 氧化反应 碱溶液 合金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碱性溶液 合成材料A.A B.B C.C D.D6.(2025九上·椒江期末)现有铝、氧化铁、氢氧化钠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某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制作了检索表 (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B.乙表示的是铝C.“”为白色固体D.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7.(2024九上·钱塘期中)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8.(2021九上·淳安期中)某物质只含两种元素,该物质( )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是化合物C.不可能是单质 D.不可能是混合物9.(2024九上·嵊州期中)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氧化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均填图中容器下的代号)10.(2022九上·新昌期末)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填写空格:(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酸和碱属于________关系。(2)转化关系:右图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锌化合物R.。图中物质R属于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转化②涉及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1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___________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2.(2024九上·钱塘期中)今后学习常见物质时会从“价”和“类”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如图表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1)X的物质类别是 ;(2)请写出图中含铁化合物a的化学式 ;(3)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上图中的 (填“c”或“d”)。13.(2023九上·萧山月考)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1)战国《韩非子 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繁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铁釜”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则可得到铜。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①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 。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③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节 物质的分类考点一、物质分类的方法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1)单质概念: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Fe、S等。特征:a.是纯净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判断依据:a.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b.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分类: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2)化合物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P2O5、NaOH、Na2CO3等。特征: a.是纯净物;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判别依据: a.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b.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分类: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机化合物:一般是指由除碳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类:根据组成分为氧化物、酸、碱、盐。②有机化合物概念: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等除外)。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一般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加热时易炭化,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③氧化物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特征: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必含氧元素。判断依据:先确定是不是化合物;是否由“二元一氧”(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组成。分类: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典例1:(2024九上·南湖期中)下列物质中:①空气 ②生理盐水 ③碳酸钙 ④汞 ⑤生铁 ⑥冰水混合物 ⑦熟石灰 ⑧氢气 ⑨二氧化碳 ⑩甲烷 石墨 硝酸钙。属于氧化物有 盐有 有机物有 (本小题三空都填序号)【答案】⑥⑨;③ ;⑩【解析】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盐:由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解答】①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③碳酸钙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④汞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⑤生铁是含有铁、碳等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⑥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⑦熟石灰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⑧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⑨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⑩甲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硝酸钙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属于氧化物有⑥⑨;盐有③ ;有机物有⑩。变式1:(2025九上·衢州期末)11月24日,衢州马拉松鸣枪开赛。如图所示为马拉松奖牌(主要为锌合金)。从物质分类角度看,金牌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答案】B【解析】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马拉松奖牌主要由锌合金构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B。变式2:(2025九上·杭州期末)右图X、Y、Z各代表纯净物中的有机物、单质、化合物中的一种,则物质Z有可能是( )A. B. C. D.【答案】A【解析】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中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由图可知,X、Y、Z 的关系为Z包含于Y,Y与X并列,则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有机物。【解答】A、甲烷是有机物,有机物属于化合物,若Z为甲烷,则Y为化合物,X 为单质,符合图示关系,符合题意;B、氧气是单质,若Z为氧气,则Z为单质,那么 就无法是与单质并列的其他类别,不符合图示关系,不符合题意;C、碳酸是化合物,且是无机物,若Z为碳酸,则Y为化合物,X为单质,但与分析中Z物质类别不符,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是化合物,且是无机物,若Z为碳酸钙,则Y为化合物,X为单质,但与分析中Z物质类别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变式3:(2025九上·鹿城期末)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取绿矾五斤,硝五斤于铁锅内,铁锅置于炭炉上,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强水即硝酸。据此回答问题。(1)根据物质的分类,硝(KNO3)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2)制备过程中有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1)D (2)A【解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为盐,据此分析。【解答】(1)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2)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025九下·浙江开学考)服用药物“洛哌丁胺胶囊"可以缓解感染诺如病毒造成的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其主要成分洛哌丁胺的分子式为C29H33ClN2O2。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洛哌丁胺属于( )A.氧化物 B.盐 C.有机物 D.混合物【答案】C【解析】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化物,盐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有机物是含碳元素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分析。【解答】洛哌丁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故选C。2.(2025九上·嘉兴期末)如图是小嘉构建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图,图中圆圈大小直观地体现了物质类别间的包含关系。图中灰色部分表示的是A.单质 B.化合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答案】B【解析】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碱、盐等。【解答】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碱、盐等,而有机物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灰色部分是纯净物中氧化物所在的区域,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灰色部分表示的是化合物。故选B。3.(2024九上·杭州期中)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醋酸、干冰 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C.氨气、空气、消石灰 D.水银、河水、水【答案】D【解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可分为 金属单质 、固态 非金属单质 、气态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通常情况下,化合物可以根据其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 有机化合物 和 无机化合物。【解答】A、冰是固态的水,属于氧化物;醋酸是纯净物(化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不符合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故该选项错误。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纯净物(化合物);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顺序排列,故该选项错误。C、氨气是由氮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消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纯净物(化合物)。不符合顺序排列,故该选项错误。D、水银是汞,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河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符合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4.(2024九上·龙湾月考)如图符号“●”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模型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通过微观模型图来判断哪种模型表示的是单质;(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A、图中含有一种分子,且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即该物质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B、图中含有两种分子,一种分子表示一种物质,即该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图中含有两种分子,一种分子表示一种物质,即该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图中含有一种分子,且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即该物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5.(2024九上·杭州期中)分类与建模是重要的科学学科素养。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概念 X 单质 氧化反应 碱溶液 合金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碱性溶液 合成材料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解答】A. 物质分为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是并列关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有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有的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C. 碱溶液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它们之间是包含关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与合成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25九上·椒江期末)现有铝、氧化铁、氢氧化钠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某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制作了检索表 (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B.乙表示的是铝C.“”为白色固体D.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分析物质的分类标准,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甲含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而石灰石由碳酸钙和杂质构成,则甲为石灰石,故A正确不合题意;B.铝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乙为铝,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氯化铁为红棕色固体,而铝、氢氧化钠和石灰石都是白色固体,则“”为白色固体,故C正确不题意;D.铝中没有氧元素,因此不能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7.(2024九上·钱塘期中)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有机物指的是含碳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和碳酸。【解答】A、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碳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外,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和含碳化合物是包含关系,含碳化合物和有机物是包含关系,故A选项符合题意;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和化合物,纯净物和化合物是包含关系,化合物和氧化物是包含关系,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酸是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和化合物,酸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2021九上·淳安期中)某物质只含两种元素,该物质( )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是化合物C.不可能是单质 D.不可能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根据氧化物、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判断。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但必须含有氧元素,因此它可能是氧化物,故A错误;BD.某物质含有两种元素,可能是两种物质构成,因此可能为混合物,故B、D错误;C.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该物体肯定不是单质,故C正确。9.(2024九上·嵊州期中)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氧化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均填图中容器下的代号)【答案】A;D;BCE【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解答】A.氧气和液氧是同一种物质,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冰水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H、O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E.过氧化氢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那么属于单质的是A;属于氧化物的是D;属于混合物的是BCE。10.(2022九上·新昌期末)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填写空格:(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酸和碱属于________关系。(2)转化关系:右图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锌化合物R.。图中物质R属于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转化②涉及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答案】(1)并列 (2)盐;置换反应【解析】(1)酸和碱属于并列关系;(2)硫酸铜加锌可生成硫酸锌,氧化锌与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锌,硫酸与锌能反应生成硫酸锌,所以R可以是硫酸锌,属于盐, 转化② 为硫酸铜与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___________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盐 分解 【解析】(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都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同属于盐;(2)由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12.(2024九上·钱塘期中)今后学习常见物质时会从“价”和“类”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如图表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1)X的物质类别是 ;(2)请写出图中含铁化合物a的化学式 ;(3)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上图中的 (填“c”或“d”)。【答案】(1)单质(2)Fe2O3(3)d【解析】(1)单质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零,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2)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结合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零,确定a的化学式。(3)铁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物质分类属于盐。【解答】(1)X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因此X物质类别是单质.故答案为:单质。(2)a是+3价的铁的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答案为:Fe2O3。(3)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硫酸亚铁属于盐,属于上图中的d。故答案为:d。(1)X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因此X物质类别是单质,故填:单质;(2)a是+3价的铁的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填:Fe2O3;(3)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硫酸亚铁属于盐,属于上图中的d,故填:d。13.(2023九上·萧山月考)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1)战国《韩非子 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繁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铁釜”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则可得到铜。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①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 。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③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答案】(1)单质(2)Fe+CuSO4=FeSO4+Cu(3)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还原性;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解析】(1)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来分析;(2)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分析;(3)①根据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来分析;②根据该反应中碳夺取了氧化锌中的氧来分析;③根据锌在较高的温度下会重新被氧化来分析。【解答】(1)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2)在“铁釜”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则可得到铜。则“铁釜”中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3)①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碳夺取了氧化锌中的氧,体现了碳的还原性。③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第二章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举一反三(原卷版).doc 九上第二章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举一反三(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