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文明有礼》课件(33张幻灯片)+内嵌视频+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文明有礼》课件(33张幻灯片)+内嵌视频+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文明有礼》
一、教材解析 《文明有礼》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一框,教材先借生活画面唤醒学生日常经验,再以“人无礼则不生”点明个人、社会、国家三层意义:社区里低速行车、垃圾分类、邻里问候的微场景,与外事迎宾、升旗致敬的大礼仪并列,形成“小切口—大主题”的螺旋,让学生体认文明不仅是个人修养,更是大国软实力的外化。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引导学生从“感受”走向“行动”,实现学礼、明礼、守礼的价值落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以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礼仪素养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地了解和掌握,但是缺乏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八年级学生对文明礼仪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社会与国家的作用认识高度还不够。大部分同学在待人接物时能做到文明有礼,但有些同学由于良好习惯和规则意识未养成,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做不到文明礼貌,甚至由于正处青春叛逆期,可能出现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而故意违反文明礼仪的行为。所以,学习本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礼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践行文明礼仪。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懂得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弘扬文明有礼的中华传统美德。 2.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践行以文明礼貌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4.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 5.责任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以礼待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案例资源、豆包AI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清华大学礼仪研究中心——坐、立、行、走 1.播放《中华礼仪坐姿》视频 2.要求:请你跟随视频讲解,端正坐姿! 3.初步介绍“礼”的表现。 1.认真观看视频。 2.按要求完成任务。 3.初步感受“礼”的表现。
议题一:什么是文明有礼?
教学内容:文明有礼的含义
预设过程(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从本义、象形、引申义、主要表现等方面介绍“礼”字。 教师播放“六尺巷”的视频,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礼”字的概念。 结合P34文明有礼的各个场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生活中还有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这些场景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有益作用。 结合名人名言,教师总结文明有礼的含义: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从本义、象形、引申义、主要表现等方面认真理解“礼”字的含义;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礼”的含义。 谈一谈自己生活中有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这些场景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有益作用。
议题二: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教学内容:文明有礼的意义
预设过程1(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播放两则案例邀请学生进行对比,结合两个情境谈谈文明有礼对个人有什么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生成“礼貌一句话”互动活动:教师发互动小卡,背面写:“我今天要对____说____,因为_____,并邀请学生把做到的礼貌瞬间拍照或文字发班级群。 邀请学生与AI豆包进行互动,常见的文明用语有哪些?他的应用场景有什么?看看谁积累的礼貌用语更多。 教师进行总结: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认真阅读案例,对比分析“文明”与“不文明”对个人的影响。 积极参与“礼貌一句话”互动活动。 积极与AI豆包进行互动,PK常见的文明用语有哪些。
预设过程2(8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看一段《文明就在你我身边》动画视频,询问学生三个问题: 在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场景? 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的社区中,我们却都置之不理,会造成什么后果? 在你生活的社区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建设? 结合P35中的案例,总结社区中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建设的事项,同时邀请同学们谈一谈文明有礼对社区建设的意义。 在社区中遇到这些情境,遇到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做才能有礼貌的回应。你会怎么说?写出你的“邻里文明一句话” 场景1:周六上午 8:15,电梯门开了,对门李奶奶带着未拴绳的泰迪正要进电梯,狗先冲了进去。这时候你正推着准备去回收的旧纸箱。 场景 2:周三晚上 9:20,洗衣机刚启动强力脱水,楼下 301 的婴儿开始啼哭,家长在微信群里@你的家人。 场景 3:周日傍晚 6:30,你在一楼楼道给山地车轮胎打气,气筒“嘶嘶”作响,把整辆自行车横在了通道中间,邻居下班高峰陆续上楼。 场景 4: 周五下午 4:45,你约了 5 名同学来家里做科学实验,需要开音乐计时,隔壁高三学长正在家上网课。 教师进行总结: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结合书中案例,总结社区中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建设的事项,同时谈一谈文明有礼对社区建设的意义。 思考在社区中遇到教师所述情景,会怎么说?写出“邻里文明一句话”。
预设过程3(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欢迎宴会上我国的祝酒辞,提问:如果你是外国友人,你有什么感受? 2.结合P36的情景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明有 礼体现国家形象。 3.开展AI 明信片·把“文明中国”画给世界活动:邀请学生描述‘文明中国’明信片,教师现场利用豆包AI进行文生图。例如:“大运会志愿者身穿汉服,手持熊猫指路牌,弯腰帮外国运动员提行李箱。” 4.教师进行总结: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1.认真观看视频,结合书中案例,理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积极参与AI 明信片·把“文明中国”画给世界活动。
议题三: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内容:践行文明有礼
预设过程1(6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链接P37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问学生有什么启示? 结合情境,让学生谈一谈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会怎么说,你会怎么做? 链接P37阅读感悟,让同学们结合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进行自查自纠:你符合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吗?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及议题一中讲述的礼貌用语进行总结: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认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思考讲话的内容。 结合情境,谈一谈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会怎么说,你会怎么做? 结合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学生进行自查自纠。
预设过程2(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展“发现-定格-传递”文明挑战活动: 邀请学生环顾教室,寻找一处“不够文明”的小细节,随后进行整改。 其他同学分析“整改前”和“整改后”的对比。 由其他学生进行接力,继续寻找其他“不够文明”的小细节。 2.通过实操活动,让同学们感知: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积极参与“发现-定格-传递”文明挑战活动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这主要强调( A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表现为态度谦和、仪表整洁 ③文明有礼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 ④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等古语深刻体现了中国乃礼仪之邦。下列名言古语与之寓意一致的是( A ) ①不学礼,无以立 ②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③德不孤,必有邻 ④首孝悌,次谨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学校号召学生“当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礼”。下列言行符合这一倡议的是( A ) ①地铁入口,小瑞赶时间,她对周围乘客说“劳驾,请让一下” ②小冯看望生病在家的小李,小李对他说:“谢谢你来拜访我” ③生日聚会上,小恺要提前回家,他向大家说“失陪,先告辞” ④小美参加演讲比赛,对帮忙修改文稿的语文老师说“请包涵”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文明礼貌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文明礼貌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马路上,在教室里,在公交车上,文明礼貌往往从一些细微之处得到体现。这表明( A )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②礼貌天生就有,无需后天培养  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④礼貌体现民族的尊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