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提优卷(B)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每一片花瓣的舒展,每一声鸟鸣的回响,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在这浩瀚的自然界中,花草树木摇曳生姿,鸟兽虫鱼欢歌笑语,共同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万物画卷。基于此,同学们计划制作名为《万物皆有灵》的手抄报,请你也共同探寻并体验这万千生命的奇妙与美丽。介绍词一、请阅读手抄报的介绍词、并完成相关问题。(17分)白鹭(lù nù)是一首 yùn wèi( )十足的诗、桂花是一首思乡的曲。清晨,白鹭从幽(yōu yāo)深的林中飞出, gūdú( )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似乎在望 ,这是它的一种嗜(sì shì)好;黄昏时,白鹭低飞,这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 患。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像有些植物那样有婀娜的垂蔓(màn wàn),使人一见就生àimù( )之心,然而也不会遭人 弃,人们dǒng de( )它的好。晒干的桂花可以用来 pào chá( ),用桂花做的gāo bǐng( )味道好极了,远在异乡的游子时常会想起故乡用桂花做的食品的甜香。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4分)2.看拼音,写词语。(6分)3.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梢 恩 谦 B.哨 恩 嫌C.哨 思 嫌 D.稍 思 赚4.语段中加点词“姿态”应选第 种解释(填序号),请用“姿态”的另一个意思写一句话。(4分)姿态: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板块一 探寻万物生灵的每一个角落二、在阅读手抄报中的文章时,亮亮对一些字词感到困惑,请你帮帮他。(9分)1.下列选项中的词语都与“香飘十里”一样含有夸张成分的一项是( )。A.胆大包天 背水一战 B.如胶似漆 耀武扬威C.百里挑一 挥汗如雨 D.震天动地 如鱼得水2.阅读下面的语段,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亮亮 数码摄影,他展示了自己平时用镜头记录下的 瞬间;点点有一双灵巧的手,她制作的手工艺品十分 ,令同学们赞叹不已;优优 设计了一组彩绘,那 的图案让人越看越喜欢……A.精彩 精心 精通 精美 精巧B.精通 精美 精巧 精心 精彩C.精通 精彩 精巧 精心 精美D.精心 精巧 精彩 精通 精美3.下列描写自然万物的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天,山坡上的桂花开了,香飘十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B.甲虫站了起来,扬动着触须,不动声色地走上讲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C.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D.珍珠鸟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三、在手抄报的字里行间,自然万物的绝美佳句不断涌现,下面是天天摘录的部分佳句,请你品鉴。(6分)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段话运用了 的手法,我会用这种手法再写一个句子:2.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 从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梅花 蜡烛 白杨 荷花四、自然界中万物生灵的魅力,同样能够通过图画这一形式来展现。请根据手抄报内的插画,完成相应的任务。(6分)1.看到右图中的场景,天天不禁想到了《白鹭》中所描绘的景象:“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 。”这真是一幅优美的 图。2.右图让点点想到了虞世南的《蝉》,诗中“ . ”借助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品行的赞赏。板块二 汇聚万物生灵之美文篇章五、阅读选文,从不同的事物中感受蕴含的感情。(12分)【选文一】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选文二】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热,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棕。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我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未冲灰汤呢 (选自琦君的《粽子里的乡愁》,有删改)1.根据选文,完成桂花茶和灰汤粽的制作流程。(3分)2.阅读两篇选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文一中的“浸”字,将桂花香气写得可触可感B.选文一中母亲的话表明家乡的桂花品种与杭州的桂花品种不同、家乡的桂花更香C.从选文二中的“一口气”可以看出“我”对灰汤粽的喜爱D.读选文二中画横线的句子时,应读出失落、惆怅之感3.对比两篇选文,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填空。(6分)(1)两篇选文表达的感情相同,无论是桂花还是灰汤粽,都蕴含着作者琦君 之情。(3分)(2)两篇选文表达情感的主要方法相同,都是 (A.直接抒情 B.借助具体事物抒情)。(填序号)(3分)六、阅读短文、从季羡林的笔下感受荷花的品质。(11分)清塘荷韵(节选)季羡林①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茅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②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可是,我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③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④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⑤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有删改)1.文章以“荷的生长”为线索,荷的生长影响着“我”的心情,请阅读选文,补写下面的表格。(4分)2.本文标题侧重“荷韵”二字,理应详写荷的韵味,却侧重写了荷的生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了表现荷旺盛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性B.作者家的荷叶与众不同,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惹人怜爱C.为下文写作者看到满塘荷叶的狂喜和对荷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作铺垫D.通过写投入莲子后到第三年才看到荷的生长,凸显荷生长得不易3.荷,是古往今来文人吟咏的对象,请你仿照下面的资料链接,说说季淡林笔下荷的形象,并说明原因。(4分)【资料链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板块三 传递万物生灵之墨香韵味七、同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可贵,想要在手抄报中安排一份“保护动植物公约”,请你根据下图中的情景,帮他们补全内容。(9分)八、郭沫若笔下的白鹭、许地山笔下的落花生、冯骥才笔下的珍珠鸟,既是自然生灵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的心爱之物。你有没有心爱之物 写一篇文章向大家介绍吧。(30分)以“我心爱的 ”为题,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等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400字。第一单元综合提优卷(B)一、1. lù yōu shì mòn2.韵味 孤独 爱慕 懂得 泡茶 糕饼3. B4.①示例:我们应该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二、1. C 2. C 3. B三、1.对比 示例:小溪的水真清真绿啊,清得可以看见水里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小虾,绿得仿佛被周围的树木浸染过,比那波涛汹涌的大海可爱多了。2.示例:蜡烛 看到蜡烛,我会想到老师,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点亮了学生的求知之路。四、1.站着钓鱼 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镜匣 示例:白鹭 垂钓2.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五、1.晒上几天 稻草烧成灰 浸泡白米粽2. B3.(1)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2)B六、1.①播撤下莲子 ②完全灰了心 ③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 ④心中狂喜B3.示例:荷,花之顽强者也。原因: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生命历程让我们感受到其顽强的生命力。七、示例:①保护树木,禁止乱砍滥伐;②禁止打猎,要与动物和谐相处;③爱护花草,禁止践踏。八、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