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1839年6月,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一历史事件( )A.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C.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D.推动了清政府与英、美等国开展和平贸易2.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棉花 24.19 5.56 77.02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白洋布 29.93 6.95 76.78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投资设厂3.下列是近代史学者夏笠一部遗著的部分目录,可见这几章研究的是( )第一章鸦片战争以后十年间国际国内形势与中外关系 第二章英、美、法“修约”交涉 …… 第四章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第五章第一次大沽口之战与《天津条约》、《瑷珲条约》的签订A.中法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俄国没有花费一颗子弹,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却在这场列强瓜分中国的盛宴中获得了最丰厚的战利品。”材料中的“战利品”是指( )A.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C.鸦片贸易合法化 D.获得领事裁判权5.《资政新篇》的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这表明它( )A.满足农民利益需要 B.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改变军事不利局面 D.具有资本主义色彩6.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是近代成功的农民起义 B.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深远7.如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金田起义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8.1885年3月,清军在镇南关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这场胜利是中国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中的一次著名大捷,也被誉为“中法战争第一大捷”。该著名战役的指挥者是( )A.关天培 B.曾国藩 C.冯子材 D.刘铭传9.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晚清掀起了一场“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主张“(西北)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防,利害攸关,亟宜熟思审处者也。"李鸿章则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该争论( )A.说明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无能B.体现出清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C.致使清政府开始重视边疆地区D.反映出清朝边疆危机促使观念转变10.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就首开了屠杀中国平民的先河。《日军残杀记》中写道:在那里进行了整整四天的大屠杀,以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材料中的“那里”是指( )A.威海卫 B.天津 C.平壤 D.旅顺11.1899年,美国企图通过“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保持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为实现其目的,美国提出了( )A.“门户开放”照会 B.公使进驻北京 C.割让九龙半岛南端 D.强租租借地12.下表是1895-1913年部分列强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额在10万元以上的)统计表。其中内容可以说明( )行业名称 食品 矿业 水电 纺织 机械造船企业数量 39家 32家 19家 16家 7家资金合计 1.3亿元投资额大小排序 英国、日本、德国、俄国A.日本成为了侵华的急先锋 B.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C.中国近代工业基础很薄弱 D.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较迅速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 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广东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材料一图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签订时的场景。图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 大水法遗址。材料二英商停泊在广东珠江口外的鸦片走私船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英国取得了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等特权,并享受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等开始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发展成为另一个主要矛盾,并且日益尖锐。——摘编自《鸦片战争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带来的危害。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哪些新危害?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早期列强侵华的史实中,你有什么感悟?14.甲午战败的屈辱,彻底唤醒沉睡的国人,推进近代中国探索的步伐。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战争惨败】材料一邓世昌 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士兵大多缺乏系统训练,射击、拼刺等军事技能生疏。将领们军事素养参差不齐,部分将领不懂近代战术,指挥混乱。例如在平壤战役中,清军统帅叶志超指挥无方,面对日军进攻惊慌失措,弃城而逃,导致平壤轻易失守。同时,清军后勤保障混乱,武器弹药供应不足,士兵甚至出现有枪无弹的情况。——摘编自王汝丰《中国近代史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人物的英勇事迹。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军事原因。【屈辱条约】材料二 1895年冬,俄国以“还辽”有功为借口,迫使清政府订立了《中俄密约》,把中国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此后,德、法、英、美、日等国纷纷向中国勒索,在中国划界租地、争夺势力范围达到高潮。《马关条约》规定的巨额战争赔款和后来所谓的“赎辽费”,清政府无力偿还,只得以海关税、盐税、厘金作抵押,大量举借外债。——摘编自柳长毅《论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寻救国】材料三1903年建立的大生纱厂分厂 19世纪末,外国资本加速涌入中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同时,一些爱国人士目睹民族危机,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主张中国人自办铁路、开采矿山、设立工厂以抵制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这种思潮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的政策相结合,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兴办工矿企业的浪潮。 ——摘编自董少辉《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材料三图中企业是由哪一爱国人士创办?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出现兴办工矿企业浪潮的因素。(4)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逻辑清晰、语言凝练)三、材料题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然而,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内部。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自私性、狭隘性、分散性和保守性。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太平天国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应对革命后期复杂的内部和外部挑战。——摘编自《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探析》(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为平均分配土地颁布了哪一文件?简述导致该文件未能推行的因素。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材料二 左宗棠(1812—1885年)年表1829年 开始涉猎经世致用之学,如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1850年 与林则徐(被贬戍新疆伊犁)相见,畅谈“西域时政”(例如屯政、水利)等1866年 筹建福州船政局;同年调任陕甘总督1871年 设置兰州机器局,生产枪炮1875年 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征新疆,讨伐阿古柏1878年 奏请清政府批准,在兰州建立织呢局(2)根据材料二,分析左宗棠能够实现收复新疆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材料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炮房 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的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但是甲午战争的战败,也就标志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洋务运动虽然没有挽救大清王朝,但其对中国的近代史,在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步伐。——摘编自《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3)材料三图中企业是在哪一口号下创办的?根据材料三文字,概括洋务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未能实现其目标的原因。参考答案1.A2.B3.B4.A5.D6.D7.C8.C9.D10.D11.A12.B13.(1) 1840 南京条约 圆明园(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感悟: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造成了罄竹难书的罪行;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等。14.(1)事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下令鼓轮怒驶,欲撞日舰与其同归于尽,因敌炮丛集,未至而沉没,与全舰官兵一起壮烈牺牲。原因:士兵缺乏系统训练,军事技能生疏;将领军事素养参差不齐;后勤保障混乱,武器弹药供应不足。(2)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爱国人士:张謇。因素:外国资本入侵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结构;“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主题名称:民族危机下的探索等。15.(1)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因素: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未能推行。原因: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条件:自身博学与才华;对新疆情况的了解(林则徐的经验传授);洋务工业的支持。意义: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3)口号:“自强”。影响: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培养了我国近代化的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步伐。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