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太仓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史学界将1840—1949年划分为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当时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绝望的道光帝被迫派人与英军签订屈辱条约,他也就成为中国唯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材料中的“屈辱条约”指的是(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3.“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A.领事裁判权 B.航海与贸易主权C.领土主权与完整 D.关税自主权4.从1842年后,帝国主义列强片面规定“值百抽五”(即5%的税率)的低税率,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五口通商 B.闭关锁国 C.协定关税D.战后赔款5.鸦片战争后,外患接踵而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下列属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侵华过程中罪行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大片领土C.旅顺大屠杀 D.洗劫紫禁城6.仔细观察下面地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俄国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B.俄国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俄国通过战争侵占中国领土 D.中俄友好协商划定了北部边界7.1859年6月,清军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重创英法联军,取得了大沽口之战的胜利。咸丰皇帝决定“乘胜议抚”,允许英、法按照新章程纳税,减轻税负,以示“宽大”。由此可见清廷( )A.军事人才众多 B.缺乏国家观念C.武器装备先进 D.御侮决心不足8.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每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把增设通商口岸作为“必备条款”,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中国先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多达16个。这反映了列强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是( )A.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B.在中国开设工厂C.建立军事基地,侵略亚洲他国 D.打开中国市场9.思维导图有助于掌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下面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得知( )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B.“扶清灭洋“获得清政府支持C.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10.“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虽然失败了,但它先后攻克600余城,席卷了半个中国,建立了政权,并与腐朽的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之久。”材料说明“它”(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C.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 D.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11.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C.1864年,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D.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12.在威海湾原北洋海军基地附近,通过水下考古发现了定远舰、靖远舰和来远舰,这些重大考古发现有助于我们研究(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A.①③ B.②④ C.①④D.②③13.李鸿章曾上书给皇帝说:“我朝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下列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C.湖北织布局 D.开平煤矿1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C.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15.制作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边思维导图横线处最适合填(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16.下图漫画《“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CHINA“被撕裂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D.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7.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见下图)。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李云:我接台湾巡抚来电,闻将让台湾,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伊云:听彼鼓噪,我自有法。李云: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伊云:我亦闻此事。李云:台民戕官聚众,视为常事,他日不可怪我。伊云:中国一将治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A.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割占台湾B.清朝官员为虎作伥加速台湾沦陷C.台湾已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D.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18.造成如图所示通商口岸开放的原因在于清政府被迫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思想启蒙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20.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变法的具体措施存在问题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维新派急于求成 D.社会没有广泛支持21.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强调“变亦变,不变亦变”。这种转变反映出(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民族意识的觉醒C.武装起义的失败 D.救亡策略的调整22.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决依条约保护”。材料体现出清末( )A.中央权力式微与地方权力扩大 B.地方割据势力兴起C.帝国主义策动中国分裂 D.洋务派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23.义和团揭帖“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义和团( )A.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主义 B.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C.存在明显反清复明行为 D.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24.1900年底,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材料充分体现了(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C.清政府捍卫了民族利益 D.列强与清政府关系的友好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中国输出茶叶和生丝,生丝价值在一百万镑以上,没有生丝,我们这一门极重要的、迅速增长着的制造业便将大大地瘫痪了。(因此,备忘录提呈人)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和中国最高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曼彻斯特商会上首相迈尔本与外交大臣巴麦尊备忘录(1836年)材料二鸦片战争海战 《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对英国政府的建议及其理由。(2分)(2)点燃材料二中所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南京条约》中中国割让了什么地方给英国 (2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影响。(2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1840 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 “合法” 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1)材料一中的 “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指的是什么? (2分)(2)材料二中 “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为什么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分)(3)材料三中的 “两个强盗” 分别指谁?“夏宫” 指的是什么? (3分)(4)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27.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让我们透过李鸿章的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目睹了而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饱,战守攻具,灭下无敌。”————摘编自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使用建议:诊断区·检测薄弱(上分区·标足控制:检收区·稳步提分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1872年 委请建中国轮船招商公司:1873年,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排商局成立1876年开始 派福建超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粉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材料三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洋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控败洋商,这在当时营被视为“创建之事”。(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在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2分)(3)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2分)2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中国进出口货物关税变化(如下图)材料二 1895年3月,李鸿章赴日本谈判,并于4月和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制地、黯款、增开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等。《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亲约。————摘编自章开元、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这一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2分)(2)材料二中的《马关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中作者认为《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注意史论结合。(2分)(3) 开放性,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感悟。(2分)参考答案1-10 ABCCB BDDDA11-20 DCBBB DACCD21-24 DABB25.(1)建议:向中国最高政府施压。理由:中国输出的茶叶和生丝是英国极重要的必需品。(2)虎门销烟。香港岛。(3)政治:电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26.(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英国和法国;圆明园。(4)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7.(1)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2)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民用企业:轮船扭商局(或上海机器织。举措:筹划海防,建立海军;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3)在抵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8.(1)条约:《南京条约》。影响: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论证:《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赔款白银2亿两,增开商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所以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3)感悟: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