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1. 面对 qīn lüè( )者的大肆进攻,他赶紧连夜zhào jí( )大家来 shāng yì( )对策。
2. 他 chéng nuò( )会改正 lǎn duò( )的坏习惯。
3.走搭石时不要 dǎn qiè( ),放开步子,走得越快越容易保持 píng héng(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绰约 桌椅 B.拒绝 柜子
C.挽救 晚霞 D.侵略 格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校长当众宣布了投票结果
B.写作时,我们不要抄袭别人的文章
蔺相如派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
C.他说的尽是些废话
面对困难,我们要想尽办法克服解决
D.这次作文竞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我们放松警惕,敌人就会乘机而入
3.“夬”有“破损、破裂”的意思,器皿破裂为“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心有不满为“快” B.玉有缺口为“玦”
C.与人分别为“诀” D.水冲破堤坝为“决”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列数字)
B.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只能传递声音信息,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作比较)
C.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
D.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搭石》一文是按照“摆放搭石——走搭石——介绍搭石——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的
B.《将相和》一文是根据西汉史学家司马光的《史记》相关内容改编而成的
C.《冀中的地道战》一文告诉我们,民兵指挥部的人员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有线电”
D.葛洪用“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告诫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浪费时间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2分)
2.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只好让赵王回去。(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3.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写出句子的主要意思)(2分)
4.仿照例子,用具体的情景将“焦急万分”表现出来。(2分)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焦急万分:
四、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5分)
1.《搭石》一文通过描写 、 等几个生活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 的传统美德。
2.时间是宝贵的,它无声地流逝着。不少名人都发出过对时间的感慨:葛洪说过“不饱食以终日, ”;岳飞写过
“莫等闲、 , ”;陶渊明吟诵过“ ,一日难再展。 , ”;毛泽东还说过“ ,只争朝夕”。这些句子都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3.右图中的人物是 和 ,他们都是 国人。图中故事发生在 时期,这个故事让我想到的成语是 。
五、综合性学习。(6分)
最近,五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阅读交流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分享了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经验。
1.在交流过程中,有两位同学在某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你认同谁的观点,不认同谁的观点 为什么 来说一说吧。(2分)
2.为了检验同学们的交流成果,老师给出了下面的语段,请根据阅读经验完成任务。(4分)
“新中式”的“新”,是相对于传统汉服而言的。不同于严格讲究形制的汉服,“新中式”在整体设计上更加灵活自由。但要说到底何谓“新中式”,其实尚无统一标准。只不过,这并不仿碍人们形成共识。那些把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被人们默契地统一归为“新中式”。或是旗袍、马褂类的独特版型,或是挺拔利落的小立领,或是彩绳编织的盘扣、古曲雅致的刺绣……这些国风元素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这就是“新中式”。
(1)我一眼看到了“ ”(1分)
(2)快速阅读语段,我发现其中有2个错别字,应把“ ”改为“ ”,把“ ”,把“ ”。(2分)
(3)我知道语段主要说的是 (1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翼中的地道战(节选)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每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 选文主要写了( )。(2分)
A.冀中的地道是如何连接村子的
B.冀中人民是如何互相帮助的
C.冀中人民利用地道让敌人尝尽苦头
D.冀中人民是如何利用地道防御敌人的破坏的
阅读选文时,你是通过哪些语句大体了解本段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的呢 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3.“冀中人民是如何应对敌人的攻击的呢 ”阅读选文时,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阅读选文,并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敌人的进攻 火攻 毒气攻 水攻
应对的方法
4.敌人想方设法来破坏,大家又想出许多妙法来防备,这叫( )。(2分)
A.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车到山前必有路 D.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5.阅读选文后,你想对冀中人民说些什么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七、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
周乾
①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紫禁城,有着无数吸引公众向往的能力,而其中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金碧辉煌、壮丽无比的琉璃瓦顶。
②琉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古人也叫它“五色石”。我国古人早在西周时期就具有琉璃制作技术,而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烧造建筑琉璃的制品,并逐渐应用到了皇家宫殿和庙宇建筑中。在明清时更是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应用。紫禁城屋顶上的琉璃瓦的使用,有着多方面的科学性。
③首先,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防水性是琉璃瓦的重要特性,也是琉璃瓦取代普通陶瓦的主要原因。《记砚·铜雀台瓦》有这样一段关于琉璃瓦的描述:“相州魏武帝故都,所见铜雀台。其瓦初用俗丹,杂胡桃油捣之治,火之,取其不渗,雨过干耳。”这说明当时对琉璃瓦的使用,正是利用其不渗水、雨后干燥快、不会增加瓦顶重量等优点。琉璃瓦表面施釉,不会吸水,因而不会增加屋顶的重量,从而保护了建筑的安全。
④其次,琉璃瓦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紫禁城的建筑冬暖夏凉,有着多种措施,而琉璃瓦的使用,则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琉璃瓦属于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其除了具有较好的强度外,还具有热阻大、导热系数小的特性。琉璃瓦的上述特性有利于反射夏天的太阳光,亦有利于阻隔冬天的寒气渗入,因而有利于保持建筑内部的恒温。
⑤再次,琉璃瓦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与普通陶瓦不同,琉璃瓦不存在风化的问题,能够长久保持完好。其主要原因在于瓦的胎体表面有釉面层。由于釉面层本身光滑且不吸水,当雨水落到釉面瓦上时,一方面,釉面层的封闭性使得空气中的水分无法渗入胎体;另一方面,琉璃瓦表面光滑,且在屋顶上有着明显的排水坡度,因而水流能够颇着瓦面迅速排向地面;基于以上两种因素,瓦件很快保持了干燥,因而不会渗水,避免了风化的产生。
⑥最后,琉璃瓦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紫禁城的琉璃瓦顶送常是明亮而又洁净的。在紫禁城的屋顶上,很少看见有乌桑,英主要原因在于琉璃瓦本身的光滑、明亮及鲜艳的色彩。紫禁城的皮璃瓦有着明亮的光泽,并且多为鲜艳的黄色,而大面积的鲜艳色彩对鸟类而言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效果,使得鸟儿避而远之。
⑦紫禁城屋顶采用琉璃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能丰富建筑之面效果,突出建筑的功能。我国古建筑专家林徽因女士认为,“本来轮廓已极优美的(古建筑)屋宇,再加以琉璃色彩的宏丽,那建筑的冠冕(miǎn)便几无瑕疵可指”,可充分说明玻璃瓦的装饰功能,从功能上讲,紫禁城里的琉璃瓦多用黄色,而在古代,黄色正是复权的体现。可以说,琉璃瓦也反映了我国古建筑丰富的艺术和文化。(有删改)
1.快速阅读文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第②段主要说明了有关 和 的内容。(3分)
2.读完第②段,思考带着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快速往下默读又章,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3.简要概括文章主要介绍了紫禁城琉璃瓦的哪些智慧。(3分)
4.说说文中第⑦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八、习作。(30分)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待身上总有些闪光点令我们印象深刻,请以“他/她身上的闪光点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②通过具体的事件来特点。③450字左右。
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
一、1.侵略 召集 商议 2.承诺 懒惰
3.胆怯 平衡
二、1. C 2. D 3. A 4. B 5. D
三、1.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秦王说,那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他指给秦王看。
2.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得不让赵王回去。
3.示例: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比火箭快。
4.示例:他发现钱包掉了,急忙跑回火车站,可是涌来的人潮阻碍了他的脚步。他急得满脸通红,不停地用手擦着豆大的汗珠,心都快要跳出来了,眼睛一直盯着刚刚站过的地方。
四、1.摆搭石 走搭石 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
2.不弃功于寸阴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一万年太久
3.廉颇 蔺相如 赵 战国 负荆请罪
五、1.示例:我认同亮亮的观点,不认同点点的观点。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不能一字一句地读。快速浏览是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式。虽然用这种方式阅读,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远不如一字一句地读时深,但经过练习之后,也能达到快速理解文章内容的效果。
2.(1)示例:‘新中式’的‘新’,是相对于传统汉服而言的。
(2)仿 妨 曲 典
(3)什么是“新中式”。
六、1. D
2.示例: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
3.准备土和沙 放吊板挡住 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4. B
5.示例:你们太伟大了,能够想出各种妙法来防御敌人的破坏,为保家卫国创下了惊人的奇迹,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也要学习你们那种机智勇敢、顽强斗争的精神品质,奋发向上,日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七、1.紫禁城的琉璃瓦 琉璃的定义 琉璃技术的发展史
2.示例:紫禁城屋顶上琉璃瓦的使用都有哪些科学性
3.提升建筑安全 防止瓦件风化 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
4、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承接了上文对琉璃瓦科学性的介绍,又开启了下文对琉璃瓦的建筑装饰功能及作用的介绍。
八、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