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下列细胞器或结构不会出现核酸分子的是( )
A.高尔基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端粒
2.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其合成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代表不同的物质,酶X能催化甲和乙转变为丙,“(-)”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X为甲和乙的活化提供了能量
B.与甲、乙结合后,酶X会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
C.血红素浓度过高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酶X 的活性
D.随着甲和乙的浓度提高,酶X 催化反应的速率不断提高
3.内质网将抗体分子正确装配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通过识别、停靠和融合将抗体分子运入高尔基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形成囊泡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B.内质网中正确装配的抗体分子无免疫活性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基本骨架是蛋白质
D.囊泡可与高尔基体的任意部位发生膜融合
4.生长于NaCl浓度稳定在100 mmol/L的液体培养基中的酵母菌,可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a+,但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超过30 mmol/L时会导致酵母菌死亡。为避免细胞质基质Na+浓度过高,液泡膜上的蛋白N可将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转运到液泡中,细胞膜上的蛋白W也可将Na+排出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在液泡中的积累有利于酵母细胞吸水
B.蛋白N转运Na+过程中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C.通过蛋白W外排Na+的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D.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5.利用病毒样颗粒递送调控细胞死亡的执行蛋白可控制细胞的死亡方式。细胞接收执行蛋白后,若激活蛋白P,则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膜突起形成小泡,染色质固缩;若激活蛋白Q,则诱导细胞发生焦亡,细胞肿胀破裂,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焦亡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C.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受不同蛋白活性变化的影响
D.通过细胞自噬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6.调查结果显示,野生郊狼种群数量不断锐减、颜临灭绝。科学家利用种间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来增加郊狼数量,一般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郊狼耳廓组织细胞培养需要无菌无毒、适宜温度、适宜pH等
B.流程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为第一极体、透明带
C.供体郊狼、供体家犬和代孕家犬都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与胚胎细胞核移植相比,体细胞核移植难度相对较大
7.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网球花胚乳细胞分裂,视野中(如图)可见( )
A.细胞质分离 B.等位基因分离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8.下列与实验操作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先将剪碎的叶片迅速、充分研磨,再加入碳酸钙保护色素
B.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沿凹槽边缘滴加培养液
C.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先将培养液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澄清石灰水
D.观察叶绿体时,先用镊子取一片藓类小叶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9.科学家将两株不同的杂交瘤细胞A和B融合形成双杂交瘤细胞AB。双杂交瘤细胞AB能够悬浮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AB(简称双抗)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双杂交瘤细胞时,需提供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
B.双杂交瘤细胞AB无需识别抗原A、B,就能产生双抗
C.双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必须用胰蛋白酶分散处理
D.同时用抗原A、B刺激,可使小鼠产生能分泌双抗的B淋巴细胞
10.2009年2月9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卫生中心研究所杰纳斯 雷克研究小组认为,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气泡”让肿瘤与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交流,并改变这些内皮细胞的行为。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内皮细胞融合,它们所携带的这些“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并为它们提供生长所需营养。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其作用过程也是细胞间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
B.微泡与内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癌症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关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与细胞分裂有关,而与细胞的分化无关
11.细胞坏死性凋亡是一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形式,它既以坏死的形态为特征,又与细胞凋亡类似,由确定的信号通路控制。如病毒侵染能够激活细胞中的蛋白激酶RIPK以促使MLKL磷酸化,使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物质释放,从而导致细胞坏死性凋亡。研究发现,Nec-1是一种可抑制RIPK活性的小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侵染引起细胞坏死性凋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Nec-1的存在可抑制细胞坏死性凋亡
C.细胞坏死性凋亡过程中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D.细胞坏死性凋亡时细胞内容物流出,不会引发机体出现炎症
12.斑马鱼幼鱼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引起Piezol离子通道开放,进而诱导表面上皮细胞(SEC)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进行分裂。这种“无复制分裂”能保障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解旋酶失活会影响SEC的无复制分裂
B.基因突变导致SEC具有了无复制分裂的能力
C.无复制分裂有利于幼鱼的快速生长
D.Piezol离子通道抑制剂可促进无复制分裂的发生
13.在饥饿胁迫条件下,体外培养细胞中的线粒体会转化形成Swell和Donut两种形态(如图)。Swell失去膜电势后会发生自噬降解;Donut可保持膜电势,若使用药物使Donut失去膜电势,其便不能再为细胞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胁迫解除后,Donut能恢复正常状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噬体生物膜可能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保持膜电势是其抵抗自噬的前提条件
C.Swell自噬能提供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物质和能量
D.线粒体两种形态的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14.研究发现p53蛋白是细胞中的一种转录调控因子,可被DNA损伤激活,引起相关蛋白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以修复损伤。如果DNA受损过于严重而无法修复,p53蛋白可诱导细胞衰老、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53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属于原癌基因
B.分裂的细胞出现DNA微小损伤后,会因p53蛋白的作用而使细胞周期延长
C.染色体端粒缩短可能会使细胞中的p53蛋白含量增加,从而引起细胞衰老
D.p53基因突变型肿瘤可以通过靶向药物恢复p53蛋白的正常功能进行治疗
15.研究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Mad2蛋白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其机制是:Mad2蛋白提供二个“等待”信号,延缓后期的起始,直到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该蛋白才消失。若染色体受到两极相等拉力时该蛋白也会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ad2蛋白的存在会延缓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Mad2蛋白异常可能导致子代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细胞发生整倍数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C.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排列的双附着染色体上Mad2蛋白会消失
D.Mad2蛋白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
二、解答题
16.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消化系统病变的一剂药方,也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为探讨半夏泻心汤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半夏泻心汤作用下体外食管癌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不同时期细胞占比,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半夏泻心汤的浓度(g·mL-1) 细胞增殖抑制率(%) 不同时期细胞占比(%)
处理时间为24 h 处理时间为48 h 处理时间为72 h G1 S G2、M
a 0 一 一 一 54.2 19.9 25.9
b 1 22.5 24.1 72.5 57.2 20 22.8
c 2 37.9 78.1 80.7 66.1 16.2 17.7
d 4 51.8 80.7 85.6 71.2 14.4 14.4
注: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包括G1(DNA 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 (DNA合成后期)和M(分裂期)四个时期。
(1)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实验中,自变量为 ,由实验结果可知,半夏泻心汤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具体影响为 。
(2)G1期细胞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为 和细胞适度生长等。用碱性染料染色后进行显微观察,M期区别于其他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答一点)。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半夏泻心汤会使食管癌细胞停滞在 期,可能是由于半夏泻心汤抑制了食管癌细胞的 过程。
17.研究发现线粒体外膜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D以下的分子通过,1000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线粒体的内膜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高于3:1,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时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物质跨膜运输时所需的能量可由ATP直接提供,也可借助H+浓度梯度。如图为小鼠细胞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中部分物质跨膜转运过程。请回答:
(1)线粒体内膜与外膜相比较,蛋白质的种类更丰富、含量更多,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原因: 。
(2)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电子传递链中的能量转换形式依次为:NADH和FADH2中的化学能→ →H+电化学势能→ 。
(3)由图中可以看出,过程④丙酮酸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研究发现,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所携带的电子经电子传递链最终传递给O2。据图分析,O2浓度的降低将 (填“促进”或“抑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原因是 。
18.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为C4植物,其碳同化途径如图1所示。玉米在籽粒形成期会受到热胁迫(HS)的影响,研究人员以玉米SYN5品系为实验材料,设置白天/晚上分别为28℃/20℃(T0、对照组)、32℃/24℃(T1、轻度HS)、36℃/28℃(T2、中度HS)和40℃/32℃(T3、重度HS)4个组别,探究不同程度热胁迫对受粉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片进行卡尔文循环发生在 细胞,在特定酶的作用下,1分子与 结合后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
(2)热胁迫下玉米叶片气孔开度减小或关闭,导致叶片吸收 含量下降,但短时间内光合作用继续进行、植株继续生长,据图1分析,其原因是 。
(3)随着热胁迫程度加重,玉米叶片气孔开度减小或关闭、叶绿素含量降低,玉米的单株产量(有机物积累) (填“增加”或“减少”),除上述原因外,结合已学知识,还可能的原因有 (答两点)。

19.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海岛棉中抗草铵膦除草剂基因 Bar导入陆地棉中,经培养筛选获得抗草铵膦除草剂的棉花。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 。扩增Bar基因,需要设计 种引物,扩增3次需要 对引物。
(2)图1质粒中TetR基因的作用是 ,与单酶切相比,双酶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优点是 (答出两点)。
(3)Bar 基因缺少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确保目的基因正确连接到质粒上,需要在引物的 端添加限制酶EcoRⅠ和BamHⅠ的识别序列。
(4)培育转基因棉花的过程中,除了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还可利用 法。检测 Bar基因是否在陆地棉细胞中翻译常利用 技术。
(5)提取 T 代转基因棉花的基因组 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提取到的 DNA样品进行检测。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DNA分子的大小有关外,还与 (答出两点)有关。
三、实验题
20.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展小麦高产研究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下列是磷肥施用量对小麦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将试验田中的小麦分成3组,分别进行低磷(P2O5 75kg/hm2,LP)、中磷(P2O5 225kg/hm2,MP)和高磷(P2O5 375kg/hm2,HP)3种处理。三组小麦从旗叶(麦穗下面的第一个叶片)全展时开始,每隔10d测定一次叶片的希尔反应活力和净光合速率(Pn),直至叶片黄枯。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从磷肥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叶绿体中的 (2种小分子有机物),作为反应物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2)希尔反应活力测定通常是在有光照、 的条件下,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Fe3+后测定O2的释放速率。该过程中Fe3+的作用是: 。
(3)10d后HP和LP组小麦希尔反应活力均低于MP组,经检测是由于HP和LP都会导致旗叶中叶绿素b含量减少,若用纸层析法验证该结论,预期结果是:相比于MP组,HP和LP组的滤纸条 (答2点)。
(4)图2结果表明HP组小麦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但研究人员发现产量却低于MP组,推测原因是旗叶将光合产物输出到秸秆用于营养生长的比例:HP组 (填“>”“<”或“=”)MP组,这提示人们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注意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D
6.C
7.D
8.C
9.B
10.D
11.B
12.C
13.B
14.A
15.D
16.(1) 半夏泻心汤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在一定浓度内,半夏泻心汤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且浓度越高,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
(2) 合成蛋白质(如DNA聚合酶、解旋酶等) 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形成棒状的染色体
(3) G1 DNA复制
17.(1)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多种呼吸酶并且有特殊的转运蛋白
(2) 电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3) 主动运输 抑制 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膜时需借助膜两侧建立的H+浓度梯度,而O2浓度的降低不利于膜两侧H+浓度梯度的建立
18.(1) 维管束鞘
(2) 叶肉细胞内的苹果酸()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分解为参与光合作用
(3) 减少 热胁迫使细胞呼吸速率增强、光合产物向玉米粒运输减少(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降低/叶片萎蔫,受光面积变小等)
19.(1) 已知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 2 7/七
(2) 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反向接入质粒
(3)5'
(4) 花粉管通道 抗原-抗体杂交
(5)凝胶的浓度和DNA分子的构象
20.(1)ADP、NADP+
(2) 无CO2 作为氧化剂(接受水光解产生的电子、电子受体等)
(3)最下面的色素带颜色浅、带形窄
(4) > 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