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试题2025.10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20分)1.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列对古代世界各国的文明成就叙述错误的是( )A.古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种姓制度是在古印度出现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影响深远D.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2.国家和法律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迄今发现最早、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代某一国家的法律文献,该国家位于如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3.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上画了这样一幅示意图。该示意图描述的是(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C.基督教传播的路线 D.古罗马疆域扩张的情况4.在雅典历史上,特米斯托克利因出色指挥萨拉米斯海战而被誉为全希腊的救星,但雅典人不满他自我吹嘘,终将其放逐。伯里克利深得公民信赖,但当雅典城在战争期间爆发大瘟疫时,雅典人立刻迁怒于他,罚他的款。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B.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C.民主只是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D.保证了贫穷公民参政5.下列古罗马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罗马帝国建立 ③进入黄金时期 ④称霸地中海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6.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7.如图反映的是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其中,颁布于④时期,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件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8.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这说明欧洲庄园(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C.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发展 D.领主占有庄园全部土地9.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中世纪的欧洲并成为一名大学生,你不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A.大学有免赋税的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B.大学课程设置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C.学生有言论自由,可以发表与基督教会教义不一致的见解D.学生先学习基础课程,后学习专业课程10.如表是小明学习世界古代某一部法律文献时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判断,他学习的是( )时间:公元6世纪二十年代 内容: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A.《查士丁尼法典》 B.《新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理概要》11.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打开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B.哥特式教堂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代表C.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的计数法 D.古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12.亚里士多德称《荷马史诗》为古典史诗的典范;马克思称其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作为史诗“典范”,《荷马史诗》的“魅力”在于( )A.描绘了早期希腊社会生活 B.成为罗马和欧洲法学渊源C.记录了法兰克王国的兴起 D.是阿拉伯地区文学的瑰宝13.公元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并于646年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此次改革是( )A.卡德纳斯改革 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14.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出现了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人翻译的作品中,有波斯的《列王纪》,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天方夜谭》中的一些故事,直接来自印度故事。这主要反映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是( )A.兼收并蓄 B.源远流长 C.承上启下 D.独树一帜15.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体现了( )A.农业生产更多是为了推向市场 B.庄园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封建农奴制的进一步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16.欧洲名画《波尔戈的火灾》描绘了面对火灾时人们的不同反应,或惊恐,或祷告,或奋不顾身救人,真实再现了灾情与人性。在该画作中,人类自救灭火的比重大于教皇的祈祷,对世人的怜悯之情大于对神权的仰赖。由此判断,该画作创作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与如图示意图相关的史事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扩张 C.文艺复兴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18.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并在海外扩张殖民地。下列关于英国扩张和崛起的史实有误的一项是( )A.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无敌舰队”,开始海外扩张B.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C.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D.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19.如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①处应填的是( )A.第一国际 B.工业革命 C.巴黎公社 D.宪章运动20.下面图片反映了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②中作品忠实再现了古希腊文化 B.①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③中事件最早发生在法国 D.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21.(共10分)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材料二:(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如图)(1)请将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的数字内容填写完整。(2)材料二中的“它”是哪一事件?“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3)写出一位与材料三中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综上所述,请你概括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22.(共10分)学习历史要有大单元观念。17—18世纪,一些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试举一例现在仍然实行该政体的国家。(3分)材料二:在那个距今200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最终赢得了胜利。——《大国崛起》解说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什么文献“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获得独立?请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该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3分)材料三: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的业绩。——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3)材料三中的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影响。(2分)(4)以上材料所指的三个事件有什么共同影响?请给这三个历史事件拟一个主题。(2分)23.(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马克思材料三: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作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名字和他的事业一样,流传千古、彪炳史册,永远被后人铭记与景仰。——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人类进入资本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必将被没有剥削阶级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所评论的这场“变革”的名称是什么?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举出这场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便利的事例(发明),这场变革使用的能源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工厂生产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中说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与谁一起创立了什么理论?该理论诞生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