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随堂练习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请准备好必要的答题工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 本试卷包含两道大题,19小题,满分7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说明: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古埃及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这体现了古埃及A.宗教信仰影响深远 B.建筑文化独具特色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祭司掌握最高权力2.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下图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分布图。图中“太阳历”诞生的流域是A. B. ② C. ③ D.3.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城邦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内容涵盖土地买卖契约、税收记录和神话传说等。这一发现可以佐证古代两河流域A.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较为活跃 B.已经建立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C.租赁经营形式多样且较为普遍 D.契约成为历史记录的唯一形式4. 两河流域的乌尔城遗址出土了两款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棋类游戏,上面记录的规则与公元前2世纪埃及的一款游戏有着明显的相似性。这一发现说明A.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B.亚非文明相互交流C.文明具有相同的起源 D.两地文明趋于统一 (装线订线)5. 印度前总理曼莫汗·辛格坦承:“尽管60年来印度已经制定宪法和法律禁止种姓制度和种姓隔离,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印度许多地方,达利特(贱民)依然面临着社会歧视。”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证明A. 印度等级来源于佛教理念 B.种姓制度的社会影响深远C.封建迷信思想的严重危害 D. 印度中央政府权力的弱小6. 如表所述内容,表明古代亚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 (见)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 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建立起众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公元前24世纪, 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小国家;孔雀王朝统 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A.农村走向城市 B.分立走向统一C.繁荣走向衰落 D.孤立走向全球7.希腊城邦的一个特征是“小国寡民”,多数城邦都是弹丸小邦,人口不过1万。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其面积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这可以用来说明古希腊地区A.民主政治实行的条件 B. 战争频繁发生的原因C.等级森严的现实基础 D. 城市自治的发展方向8. 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据此推知,这一古代文明最有可能是A. 古代巴比伦 B. 古代埃及C. 古代斯巴达 D. 古代雅典9.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A.波斯帝国 B. 罗马共和国C.亚历山大帝国 D. 罗马帝国10.下面材料是某历史教师教学PPT展示的学习内容。这体现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文明成果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的梵文和种姓制度等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欧洲的爱琴海地区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掷铁饼者》等A.差异性 B. 共容性 C. 多元性 D. 趋同性11.年代尺是帮助学生掌握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处应是A. 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 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C. 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 D.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12.屋大维执政期间不仅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而且还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据此可判断屋大维执政时期罗马建立了A. 城邦制 B.议会制 C.联邦制 D.元首制13. 阅读素养是重要的史学素养之一,由以下材料可知A. 罗马帝国经济的发展 B.罗马帝国文化的辉煌C.罗马帝国政治的安定 D.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源14.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历程中,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有着独特贡献,其哲学成就为A.提出“原子论” B.创立著名的逻辑学C.提出地圆学说 D. 主张“认识你自己”15.马克垚在《何为封建主义》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这体现了A.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B.封君与封臣之间权利与义务互相交织C.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D.封君与封臣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40分)16.(10分)人类文明呈现出多元特点,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宗教文明】宗教 佛教 基督教时间 公元前6世纪 ① 世纪地点 ② 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 释迦牟尼 ③(1)请将表格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3分)【思想光辉】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材料二 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认识你自己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正确地思考。-苏格拉底(2)材料一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3)依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他的哪一主张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有重要意义?(2分)【建筑魅力】帕特农神庙 大竞技场(4)图1建筑类型的特点是什么?图1、图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17.(9分)世界古代文明以独特的方式构建社会秩序与文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种姓划分等级—— 折射古印度秩序】等级 职责 特权限制婆罗门 掌管祭祀 垄断宗教、文化权力刹帝利 掌管军事、行政 可参与国家管理吠舍 从事农业、商业 需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首陀罗 从事低贱职业 无政治权利,受歧视(1)表格呈现的内容反映了古印度哪一社会制度?结合表格,概括该制度在等级划分与权力分配上的特点。(3分)【神话交织智慧—— 彰显古希腊文明】材料一 古希腊人完全按人的形象创造了神:神与人同一形象、同一性格,神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同人一样有勇敢、残忍、嫉妒等品行,同样会犯错误,甚至不克于循私护短、挟嫌报复。希罗多德《历史》(2)材料一反映了希腊神话怎样的特点?哪部作品被称为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分)【城邦迈向帝国—— 见证古罗马扩张】材料二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扩张成为大帝国,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古罗马]李维《罗马史》(3)材料二中罗马“解决内部矛盾”,涉及的关键历史事件有哪些?(列举两点)扩张的“大帝国”,其版图范围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18.(8分)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对赐给他一块封土。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君与封臣之间的纽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之间关系的特点。(答出两点)(3分)材料二 当时,教皇对世俗政治有着重要影响力,不平借助教皇的宗教权威,于751年成功取代墨洛温王朝,建立加洛林王朝。作为回报,不平两次率军远征意大利,迫使伦巴德国王将侵占的罗马地区城市及拉文那总督区让渡给教皇,助力教皇国得以确立。随后,教皇为丕平举行加冕仪式,以宗教仪式赋予王权神圣性,此即“君权神授”传统的重要实践。摘编自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欧洲中世纪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封建社会中教皇和国王之间的关系。(2分)材料三查理大帝统治期间,连年征战,法兰克王国成为统治西欧大部分地区包括多种部族的大帝国——查理曼帝国。由于境内各地区缺乏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封建主割据势力强大,查理大帝死后不久,帝国继承人之间为争夺权力进行了大规模混战,强盛一时的查理曼帝国最终分裂。《试论查理大帝与加洛林文艺复兴》(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原因。(答出两点)“分裂”的结果是什么?(3分)19.(13分)历史学习小组以“文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回答问题。【文明的多元特征】图1金字塔 图2雅典卫城遗址【文明的延续发展】匈 奴 西 玉门关 大月氏 安 丝绸之路主要线 远山大道 重要性交地点 百 大通兵 任 亚历山大 型集图3(2)为图3道路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使者是谁?图3和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的影响?(3分)【文明的创新贡献】(3)请你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论证“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治实践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分) ((1)依据图1、图2从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角度,比较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不同之处。) (装) ((4分)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