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六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六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D A D A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A A C A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7. (1)甲;15;(2)西;(3)等于 18. 次声波;信息
19. 125;0.4;1cm 20. 1mm,0.16
21. 运动;静止 22. 6;西
23. 振动;空气 24. (1)空气;音调;(2)B
25. 响度;声源处;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1分)
26. (1)响度;一;方案一中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即可保证敲击力度相同,而方案二很难保证敲击力度相同;(2)dB;(3)聚酯棉;(4)材料是否环保
27. (1)减小;(2)5;80.0;0.16;(3)>;大;(4)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28. (1)振动;转换法;(2)不会;(3)不能;C;(4)固体;(5)能量
四.计算题(共24分)
29. 解:(1)如图丙所示,汽车行驶速度为v=90km/h,所用时间t=30min=0.5h,
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s=vt=90km/h×0.5h=45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时间为:
(3)汽车从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路程s总=s1+s2=60m+24m=84m,
汽车从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时间t总=t1+t2=4s+6s=10s,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45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为6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4m/s。
30.解:(1) 潜水器下潜40s的深度:s=vt=20m/s×40s=800m;
(2)从发射超声波到9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s1=v声 t1=1500m/s×9s=13500m ;
潜水器下潜的距离:s2=v潜水器t1=20m/s×9s=180m,
收到信息时潜水器距海底的距离:s3=(s1-s2)=×(13500m-180m)=6660m;
(3)此海域的深度:h=s+s2+s3=800m+180m+6660m=7640m。
答:(1)潜水器下潜40s的深度是800m;
(2)“奋斗者”收到回声距海底的距离是6660m;
(3)此海域的深度是7640m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
(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2cm的是(  )
A.橡皮的厚度 B.铅笔的长度 C.物理书的宽度 D.课桌的高度
2.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时,以静止在行李架上的物品为参照物,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列车头 B.路边的树木 C.车厢内的座椅 D.行李架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则0~t1时间内(  )
A.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4.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2.84cm、12.86cm、12.85cm、12.3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85cm B.12.9cm C.12.725cm D.12.73 cm
5.如图所示,人体中藏有很多“尺”可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
A.1 拃长约20cm B.1步长约0.6米
C.1庹长约1.7米 D.1拳长约20cm
6.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到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朱自清的文学作品《荷塘月色》,月亮被赋予了多种寓意。“飞天”兴趣小组依照张九龄的诗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一幅画,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是(  )
A.升起的明月 B.海边的礁石
C.站立的诗人 D.海边的房屋
7.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5,那么,甲、乙两个物体通过各自的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  )
A.1:5 B.3:5 C.5:1 D.5:3
8.如图所示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将小车从A点静止释放,B点为AC的中点,下列情况会导致测量误差的是(  )
A.斜面的坡度较缓一些
B.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
C.先释放小车,后启动停表
D.在B点放金属片,测小车在AB段运动的时间
9.对着笔帽轻轻吹气可以发出声响,这里的声源是(  )
A.笔帽 B.空气 C.嘴唇 D.声带
10.在下列情景中,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的是(  )
A.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儿吓跑
B.汽车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判断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C.用手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受到振动
D.大象可以利用次声波来交流
11.“喊泉”是一种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人们在泉口喊叫时,声音传入泉洞内的水池进而产生“共鸣”,激起水波,形成泉涌。喊声越大,流出的泉水也越多越急,控制泉水流量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12.关于图中利用声音的特性工作的现代科技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通过调节电流大小控制扬声器振膜的振幅,产生不同响度的声音
B.智能门锁通过分析声音的音调,识别特定用户的声音
C.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其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超声波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该声音也可以被人听到
13.如图,汽车利用AI(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人与车”全场景自然交互。在使用该语音助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音量的实质是降低音调
B.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C.切换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
D.识别语音指令,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
14.以Deepseek为代表的智能AI系统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终端、可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车辆导航等领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I系统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AI系统发出声音不需要振动
C.对系统发布“大点儿声”的指令、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系统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5.下列和声现象有关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情景:跳动的纸片,说明鼓锤在振动
B.乙情景: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短,可以改变尺发声的响度
C.丙情景:机房上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丁情景:抽出罩中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
1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B.乙:出舱后的航天员可以互相交流——因为真空可以传声
C.丙:通过敲击判断西瓜是否成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7.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是 m/s;
(2)若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选取甲车为参照物,前20s内乙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3)在0-4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8.地震时产生的声人听不到,而一些动物能听到,原因是地震产生的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地震后,被困在废墟里的人员采取敲击固体的方法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不仅节省体力,还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19.测得一木板长125.4cm,这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 cm;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20.如图所示,为了测这种细铜丝的直径,我们要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图中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出了细铜丝的直径为 cm。
21.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梦天实验舱靠近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 的;对接完成后,仍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 的。
2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两车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可知,乙车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 m;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行驶(选填“东”或“西”)。
23.如图所示的风铃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此声音是由风铃 产生的,人耳听到的风铃声是通过 传播的。
24.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1)”、“re(2)”、“mi(3)”三个音阶,则do(1)这个音阶与 图位置对应。
25.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轻声”是指声音的 ;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 减弱噪声;我们仅凭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对方是谁,是依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1分)
26. 优美的声音为生活增色,嘈杂的声音却带来困扰。了解和研究声音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声音服务生活。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隔声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塑料和海绵)分别做成了大小相同、一侧开口的隔声盒(如图甲所示),并将玻璃杯作为声源置于盒内再将整个盒子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子相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固定一个手机,利用手机软件记录敲击玻璃杯所发出的声音的响度。
(1)现有如图乙所示的两种方案,方案一: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去敲击玻璃杯;方案二:手拿小锤,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玻璃杯。这两种方案都是为了控制声音的 相同;对比,方案 (选填“一”或“二”)更合理,理由是 ;
(2)选用合适的方案,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塑料 海绵
手机记录的响度/① 45 68 56 50
隔音性能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表中①处响度的单位应该是 ;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隔声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材料的是 ;
(4)如果小明要选取材料对家中的房间进行隔音改造,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写出一个即可)
2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2)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tAC= 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3)实验中,上半程sAB的平均速度为vAB,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为vBC,则vBC (填“>”或“<”、“=”)vAB。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
28.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实验中乒乓球起到放大实验现象的作用,这个研究方法叫 。
(2)如果将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小球 (“会”或“不会”)弹起。
(3)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这个实验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4)图④中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5)如图⑤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四.计算题(共24分)
29.( 13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后到达收费站。进入60m长的ETC通道减速行驶,通过ETC通道用时4s,然后再以4m/s的速度匀速通过24m长的ETC收费岛,不计车长。求:
(1)(4分)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路程;
(2)(3分)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6分)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0.( 11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若潜水器匀速下潜的速度为20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40s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9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3分)潜水器下潜40s的深度;
(2)(5分) “奋斗者”收到回声距海底的距离;
(3)(3分)此海域的深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