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2.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 C. 公元前206年D. 公元前140年3. 秦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4. 秦始皇统一文字,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字体是( )A. 大篆 B. 小篆C. 隶书 D. 楷书5. 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 方便交通B. 防止匈奴南下C. 显示国威D. 促进经济发展6. 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 繁重的徭役B. 沉重的赋税C. 严酷的刑法D. 轻徭薄赋7.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B. 黄巾起义C. 黄巢起义D. 李自成起义8. 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 )A. 刘邦B. 项羽C. 刘秀D. 刘备9. 汉初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政策是(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穷兵黩武 D. 重商抑农10.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B. 推恩令 C. 禅让制 D. 世袭制11.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立刺史B. 废除郡县C. 分封诸侯D. 设立行省12. 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 开辟丝绸之路B. 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C. 进行贸易往来D. 传播佛教13.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 洛阳B. 长安C. 敦煌D. 龟兹14. 东汉的建立者是( )A. 刘邦 B. 刘彻 C. 刘秀D. 刘备15.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成就包括( )A. 《伤寒杂病论》B. 《齐民要术》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朝的都城在________。2. 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通行________钱。3. 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4. 西汉时期,________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5. 东汉时期,________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三、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50分)第一题(16分)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问题: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根据材料二,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6分)3.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6分)第二题(16分)材料三:“汉兴,接秦之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史记·平准书》材料四:“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问题:材料三描述了汉初怎样的社会状况?(4分)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3.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6分)第三题(18分)材料五:“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材料六:“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诗句问题:根据材料五,描述丝绸之路的路线。(6分)材料六中的“佳种”指的是什么?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的重要举措。(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CACBB6-10:DAABB11-15:ABBAA二、填空题1. 咸阳2. 圆形方孔半两3. 董仲舒4. 张骞5. 蔡伦三、材料解析题第一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4分)2. 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6分)3. 功: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过:实行暴政,严刑峻法,焚书坑儒,大兴土木。(6分)第二题1. 汉初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贫困。(4分)2. 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原因: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奠定基础。(6分)3. 政治: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经济:盐铁官营,统一铸币;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分)第三题1.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6分)2. 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物产;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6分)3. 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汉朝:开拓疆域,发展经济,开通丝绸之路,促进民族交融。(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