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友善待人 课件(共25张PPT)+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友善待人 课件(共25张PPT)+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五课 第三框《友善待人》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过马路的小朋友向主动礼让行人的司机鞠躬致谢,这温暖的画面让人感动,同时也说明司机的礼让行为( )
①赢得了他人尊重 ②促进了社会和谐
③改善了司乘关系 ④改进了交通规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以下名言警句解读正确的有(  )
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文明有礼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④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诚实守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最近各地热传的一些“暗语”:在成都的一家面馆,顾客只要说“牛肉面不要牛肉”,就可以免费吃碗面;济南的一家餐馆,求助者只要说“A套餐”,就不用再掏腰包……这些“暗语”启示我们关爱他人要( )
①心怀善意②尽己所有
③讲究策略④保守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们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礼待人,态度谦和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有礼,从小做起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换位思考,理解宽容
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互敬互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网络热词“情绪价值拉满”指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一系列行为和表达,使他人感到被理解和重视,进而增强与他人的情感连接。为他人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需要我们学会( )
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 ②积极沟通,避免矛盾分歧
③真诚关心,回应所有需求 ④服从他人,全面接纳认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5年某市中学生“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学生引用名言警句阐述对生活的思考。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不强加于他人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做文明有礼的人,与人交谈时,要尊重对方
③单则易折,众则难摧——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名言警句与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
A.人无礼则不生——文明有礼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B.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态度谦和,严于律己
C.敬人者,人恒敬之——彼此尊重,互敬互爱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8.2025年某中学开展“宽容文化月”活动,通过“同学矛盾调解案例展”引导学生理解“君子和而不同”。下列对“君子和而不同”的解读,最符合教材中“宽容待人”理念的是( )
A.所有人的观点必须完全一致,不能有任何差异
B.尊重他人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和观点看法
C.对他人的错误观点要坚决反驳,不能包容
D.只和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交往,避免产生分歧
9.2025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中学生友善教育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开展“善意传递活动”,鼓励学生向身边人表达友善。下列行为中,最符合教材中“友善相待”要求的是( )
A.只对熟悉的同学友善,对陌生人漠不关心 B.为了获得他人认可,刻意讨好他人,违背自己的意愿
C.把内心的善良转化为微笑、温暖话语和友爱的举动 D.友善只体现在言语上,无需用实际行动证明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
A.诚信原则 B.尊重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11.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告诉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对待朋友。但这种宽容不能表现为( )
A.发生争执时,允许朋友保留自己的意见 B.朋友无意伤害到自己,能在事后原谅朋友的过错
C.朋友取得进步,超过自己时,能为朋友感到高兴 D.朋友的缺点,最好不要提出批评,以免伤了朋友之情
12.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行为体现友善的是( )
A.小孙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 B.小钱嘲笑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C.小孙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D.小周在背后说同学的坏话
二、简答题
13.临近毕业时,班委会决定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班长小耿认为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会影响自己的中考。于是,他以班长的身份将任务指派给了学习委员小芳,并频繁催促小芳,结果导致了一些不愉快。小芳生气地对小耿说:“你为什么自己不做?”班主任李老师知道后找小耿谈话,小耿说出了其中的原委。班主任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是小芳,你会怎么想……”
(1)材料中的小耿与小芳发生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个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三、综合探究题
14.某校八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关于“中学生友善行为”的调查,请你参与其中。
经过调查,小组得出了如下调查结果:
现象 人数
经常主动帮助同学或者陌生人的同学 28
为了“作秀”,偶尔帮助他人的同学 9
别人求助,才会帮助别人的同学 20
从来没有帮助过他人的同学 5
(1)该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2)在分析整理数据时,有同学感叹“宽容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宽容”。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请你说说你打算怎样将友善待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参考答案
1.A2.A3.B4.C5.A6.B7.C8.B9.C10.B11.D12.C
13.(1)原因是小耿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在小芳身上。
(2)启示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14. (1)该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同学具有友善行为,但也有部分同学缺乏主动性和真诚。
(2)宽容与讲原则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3)①宽容他人。②换位思考。③助人为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1)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①增强诚信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②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③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兑现承诺,不逃避、不推脱,争取他人的谅解。
(2)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 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信发生冲突应遵循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着想,又恪守诚信的要求,做一个有智慧的诚实守信者。
(3)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珍惜个人信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温故知新
5.3 友善待人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学习内容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友善的含义、地位
2.为什么要友善待人?
3.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友善的内涵、地位
01
生活观察
友善就是人与人传递温暖的善意。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思考:结合情境,谈谈你对友善的理解。
情境一:小薇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排在她后面的求职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回程的火车票,可面试排序靠后。回程时间将近,这位求职者非常着急。见此情形,小薇主动提出互换位置。
情境二:小宇步行经过停车场出口时,一辆小汽车正要驶出停车场,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小汽车驾驶员见状连忙减速,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让小宇先行。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友善温暖了彼此。
问题思考
思考:你知道有哪些关于友善的名言警句或典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名言警句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典故
这体现了: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观察图片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笔记区
1.友善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 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地位: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02
材料分析
对话古今,寻找“友善的价值”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思考:总书记的感触,体现了友善有何社会价值?
①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
②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笔记区
2.友善待人的意义?
①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
②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03
欣赏视频
思考:视频对我们有何启示?
①学会宽容他人
探究与分享(P43)
友善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友善。
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怀善意,学会包容。
友善意味着事事都要忍让。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同学甲:这一观点有误。友善和讲原则并不冲突。
同学丙:这一观点太绝对。友善并非无原则的忍让,若他人的行为违反道德或法律,如校园欺凌,就不能忍让,而应采取恰当方式制止。
同学乙:这一观点较为正确。心怀善意是友善的基础,但包容也需有底线。
问题思考
思考:以下行为,应该获得宽容吗?
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这警示我们:
故事分析
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了过去,却没注意到把笔头那端放在了父亲手里。父亲看着手中的笔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过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
这启示我们要学会:
②换位思考。
欣赏视频
思考:视频中留一盏灯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③助人为乐
①宽容他人。
②换位思考。
③助人为乐。
笔记3: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活学活用
在以下生活情境中,我们应如何做到友善?
对于他人无心的小错误
不过分计较,给予理解和宽容。
他人正在倾诉时
他人的观点或生活方式与自己不一致
他人身处困境需要帮助时
耐心聆听,不随意打断或批评。
尊重他人的观点或生活方式。
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课堂小结
友善待人
友善待人的含义、地位
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友善待人的重要意义
(1)宽容他人
(2)换位思考
(3)助人为乐
传递温情与爱心
加深信任
促进社会和谐
1.爱心助学,为85名贫困学子圆梦的八旬退休教师梅家瑞;只因一句嘱托,照顾邻居母子30年的好夫妇崔月女、张流明;联手勇救六名落水儿童的三位好心村民黄日清、陈德全、李金龙。这些江西好人值得我们点赞,因为他们( )
A.善于欣赏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B.懂得宽容他人,赢得社会认可
C.待人热情友好,努力践行诚信
D.关心帮助他人,传递美好情感
D




2.对下图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原则面前不应让步 ②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
③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④人人都能做到孝老爱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3.下雨了,楼下住户的被子还晾在外面,楼上的住户在自家阳台的晾衣架上支起了三把伞。“三把伞”撑起的是( )
A.“真诚老实,笃守诺言”的良好品质
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行为准则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之道
D.“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美好品德
D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以下名言警句解读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