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水》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水》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二单元《水》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明明倒了两杯热水,一杯没有盖盖子,一杯盖了盖子,但是他一直忘记喝,过几天他会发现水杯里的水( )。
A.盖了盖子的杯子内的水比没有盖子的多
B.盖了盖子的杯子内的水比没有盖子的少
C.两个杯子水一样多
2.制作好的面包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又干又硬,原因是( )。
A.面包中奶油凝固了 B.面包中水分蒸发了 C.制作面包的材料不好
3.夏天,人们穿着深色的衣服,大量出汗后,衣服会出现许多印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汗水中含有无机盐,水分蒸发后,无机盐便留在衣服上
B.空气中的尘土吸附在衣服上
C.制作衣服时用的原料发生了变化
4.明明在使用电热水壶的时候,发现壶内壁有“最多”的标记且低于壶口,原因是( )。
A.水沸腾后的水位会变高
B.水沸腾后的水位会变低
C.水沸腾后的水位没有发生变化
5.当冬天的气温低于0摄氏度后,未加保护的水管经常因为管内水结冰胀裂,原因是( )。
A.水太冷了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水是液体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面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结成冰的过程是凝固过程
B.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
C.水力发电站是把水能转化为电能
7.在相同的条件下,冰激凌比冰熔化得( )。
A.更慢一些 B.更快一些 C.一样快
8.下雪时明明感觉不冷,但雪熔化时却感觉很冷,原因是( )。
A.雪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热量
B.雪熔化时的温度低于下雪时的温度
C.雪熔化时要释放大量热量
9.设计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时,水要一样多的原因是( )。
A.使实验能够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B.为了节约用水
C.为了让盐和小苏打充分溶解
10.你认为下列哪种现象是溶解?( )。
A.烧汤时给汤里加入了味精、盐等调味品
B.炒糖色时,白糖在锅中加热成为糖浆
C.焯水时候,往水里加入油
11.在溶解实验中,当加入第19勺食盐时,食盐不能全部溶解,则记录能够溶解食盐的量为( )。
A.19勺 B.18勺 C.17勺
12.感冒冲剂一般都制作成细小颗粒,原因是( )。
A.可以加速溶解 B.口味更好 C.更美观
13.将混合的木屑和铁屑分离比较好的方式是( )。
A.磁铁吸引 B.用火点燃 C.过滤
14.水变成水蒸气或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的是( )。
A.用橡皮泥制作动物 B.将纸剪成窗花 C.木头燃烧后变成了灰
1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二、填图题。(共18分)
1.请用“→”在图中表示它们的转化关系。(12分)
2.实验: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6分)
(1)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水搅拌,直至食盐完全 。再用滤纸 把沙分离出来。然后将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 (填“过滤”“蒸发”或“溶解”)的方法分离盐和水。(3分)
(2)最后只有食盐留在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3分)
三、科学拓展。(共52分)
1.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做过以下三个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每空3分,共21分)
实验一:水蒸发实验 二:水结冰实验 三:冰熔化
(1)在“水蒸发”实验中,有关酒精灯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2)在“水蒸发”实验中,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变 (填A“鼓”或B“扁”),这是因为水沸腾后变成了水蒸气,体积变 (填A“大”或B“小”)。(均填字母)
(3)在“水结冰”实验中,在试管外的碎冰里加食盐,主要是为了让( )。
A.冰咸一些 B.碎冰更多 C.试管外的温度更低
(4)观察实验二,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
A.5℃ B.0℃ C.-5℃
(5)“水结冰”和“冰熔化”实验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
A.固定温度计的位置 B.固定试管 C.标出原来水和冰的高度
(6)可观察到,实验三的冰全部熔化后,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研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时,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但排列顺序已经被打乱了。(每空2分,共16分)
A.取一小份食盐加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B.取一份大约50克的食盐,把它平均分为20小份
C.食盐溶解后,再加人一小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
D.通过计算,得出总共溶解的食盐的质量上.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
(1)正确的步骤:(B)→( )→( ) →( )→( )。
(2)实验中把食盐平分成20小份的目的是 ,同时还要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两空选填“好控制实验”或“能加快溶解”)
(3)有一个小组为了加快实验用开水代替冷水,他们的实验结果明显与其他小组不同,于是他们猜想:食盐的溶解能力还与温度有关。他们进一步做实验,得出不同温度下100毫升水溶解食盐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食盐的质量/g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分析数据得到: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食盐的溶解能力 (填“增强”或“减弱”)。
(4)因此,比较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时,一定要使水的温度 。
3.图甲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第(3)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水的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的现象,判定水开始 。
(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气温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4)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说明水沸腾前体积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体积 。
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二单元《水》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明明倒了两杯热水,一杯没有盖盖子,一杯盖了盖子,但是他一直忘记喝,过几天他会发现水杯里的水( A )。
A.盖了盖子的杯子内的水比没有盖子的多
B.盖了盖子的杯子内的水比没有盖子的少
C.两个杯子水一样多
2.制作好的面包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又干又硬,原因是( B )。
A.面包中奶油凝固了 B.面包中水分蒸发了 C.制作面包的材料不好
3.夏天,人们穿着深色的衣服,大量出汗后,衣服会出现许多印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汗水中含有无机盐,水分蒸发后,无机盐便留在衣服上
B.空气中的尘土吸附在衣服上
C.制作衣服时用的原料发生了变化
4.明明在使用电热水壶的时候,发现壶内壁有“最多”的标记且低于壶口,原因是( A )。
A.水沸腾后的水位会变高
B.水沸腾后的水位会变低
C.水沸腾后的水位没有发生变化
5.当冬天的气温低于0摄氏度后,未加保护的水管经常因为管内水结冰胀裂,原因是( B )。
A.水太冷了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水是液体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面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水结成冰的过程是凝固过程
B.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
C.水力发电站是把水能转化为电能
7.在相同的条件下,冰激凌比冰熔化得( B )。
A.更慢一些 B.更快一些 C.一样快
8.下雪时明明感觉不冷,但雪熔化时却感觉很冷,原因是( A )。
A.雪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热量
B.雪熔化时的温度低于下雪时的温度
C.雪熔化时要释放大量热量
9.设计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时,水要一样多的原因是( A )。
A.使实验能够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B.为了节约用水
C.为了让盐和小苏打充分溶解
10.你认为下列哪种现象是溶解?( A )。
A.烧汤时给汤里加入了味精、盐等调味品
B.炒糖色时,白糖在锅中加热成为糖浆
C.焯水时候,往水里加入油
11.在溶解实验中,当加入第19勺食盐时,食盐不能全部溶解,则记录能够溶解食盐的量为( B )。
A.19勺 B.18勺 C.17勺
12.感冒冲剂一般都制作成细小颗粒,原因是( A )。
A.可以加速溶解 B.口味更好 C.更美观
13.将混合的木屑和铁屑分离比较好的方式是( A )。
A.磁铁吸引 B.用火点燃 C.过滤
14.水变成水蒸气或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的是( C )。
A.用橡皮泥制作动物 B.将纸剪成窗花 C.木头燃烧后变成了灰
1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C )。
A.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二、填图题。(共18分)
1.请用“→”在图中表示它们的转化关系。(12分)
2.实验: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6分)
(1)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水搅拌,直至食盐完全 溶解 。再用滤纸 过滤 把沙分离出来。然后将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 蒸发 (填“过滤”“蒸发”或“溶解”)的方法分离盐和水。(3分)
(2)最后只有食盐留在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3分)
水蒸发散失到空气中了。
三、科学拓展。(共52分)
1.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做过以下三个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每空3分,共21分)
实验一:水蒸发实验 二:水结冰实验 三:冰熔化
(1)在“水蒸发”实验中,有关酒精灯操作正确的是( B )。
A. B. C.
(2)在“水蒸发”实验中,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变 A (填A“鼓”或B“扁”),这是因为水沸腾后变成了水蒸气,体积变 A (填A“大”或B“小”)。(均填字母)
(3)在“水结冰”实验中,在试管外的碎冰里加食盐,主要是为了让( C )。
A.冰咸一些 B.碎冰更多 C.试管外的温度更低
(4)观察实验二,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B )。
A.5℃ B.0℃ C.-5℃
(5)“水结冰”和“冰熔化”实验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C )。
A.固定温度计的位置 B.固定试管 C.标出原来水和冰的高度
(6)可观察到,实验三的冰全部熔化后,体积( B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研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时,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但排列顺序已经被打乱了。(每空2分,共16分)
A.取一小份食盐加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B.取一份大约50克的食盐,把它平均分为20小份
C.食盐溶解后,再加人一小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
D.通过计算,得出总共溶解的食盐的质量上.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
(1)正确的步骤:(B)→( E )→( A ) →( C )→( D )。
(2)实验中把食盐平分成20小份的目的是 好控制实验 ,同时还要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能加快溶解 。(两空选填“好控制实验”或“能加快溶解”)
(3)有一个小组为了加快实验用开水代替冷水,他们的实验结果明显与其他小组不同,于是他们猜想:食盐的溶解能力还与温度有关。他们进一步做实验,得出不同温度下100毫升水溶解食盐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食盐的质量/g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分析数据得到: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食盐的溶解能力 增强 (填“增强”或“减弱”)。
(4)因此,比较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时,一定要使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
3.图甲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第(3)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水的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的现象,判定水开始 沸腾 。
(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气温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4)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 ℃: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说明水沸腾前体积 变大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体积 变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