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四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减数分裂I前期可以观察到四分体
B.人类造血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多可观察到23个四分体
C.减数第一次分裂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内四分体个数也减半
D.存在四分体的细胞中,必然存在染色单体
2.下图为4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对这4种疾病遗传方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系谱图1是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图2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系谱图3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系谱图4一定是伴Y染色体遗传
3.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 假说—演绎法内容
A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正反交,F1均表现为高茎 作出假设
B 若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可表现出1:1的性状分离比 演绎推理
C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实验验证
D F1自交,F2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 得出结论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遗传基本概念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指杂合体相互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B.表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同或相对性状的基因
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长发和短发
5.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6.皱粒豌豆的形成是由于编码SBE1蛋白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800bp(碱基对)的Ips-r片段(如图所示),从而使豌豆种子内淀粉合成受阻,使淀粉含量降低,当豌豆成熟时不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导致种子皱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BE1基因中插入了800bp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外来DNA序列的插入,导致相应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变长,但终止密码提前出现
D.过程①还未结束,过程②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7.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基因b决定,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D决定。一个正常男性与一个既患红绿色盲又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结婚,生了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BdY、XbDXbd
B.若再生一个男孩,其患色盲的概率为50%
C.若再生一个女孩,其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50%
D.依靠基因检测技术,他们也能生出健康的孩子
8.某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会引起男性患病。结合遗传系谱图和家庭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电泳图谱(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遗传方式可能为伴 Y 遗传
B.条带 1 的 DNA 片段含有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C.II - 3 号与 II - 6 号的基因型相同
D.II - 5 号与 II - 6 号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 1/4
9.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进行随机传粉至F2,则F2植株中花粉败育植株占比为( )
A.1/9 B.1/4 C.1/2 D.1/6
10.环境因素可通过下图所示途径影响生物性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B.①②都会引起DNA的碱基序列改变
C.②引起的变异也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④可引起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
11.活检是在可疑病变部位取小部分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癌症诊断与分期的最可靠依据,要通过活检标本鉴别出癌变细胞及癌变程度,需要对正常组织学特点及癌细胞形态结构有很深的认识。下列关于细胞癌变错误的是( )
A.细胞发生癌变是某个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B.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C.发生癌变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其形态结构和正常细胞不同
D.目前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手段
12.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一些指标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图丙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图丁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13.已知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有所不同,如环丙沙星能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利福平能够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等。请结合下面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图解,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细胞不会进行④⑤两个过程
B.细菌在人体内繁殖涉及到⑤①②③过程
C.环丙沙星能显著抑制酵母菌体内的①②
D.利福平是通过抑制⑤过程来抑制细菌繁殖
14.有一种罕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和水泡,因此常被称为“吸血鬼病”,据研究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现有一男性“吸血鬼病”患者,已知其母亲正常,他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已知该女性父母均正常,但是有一个血友病弟弟。只考虑上述两种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正常女性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C.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男孩只患“吸血鬼病”的概率为7/16
D.这对夫妇已生育一个血友病孩子,再生一个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8
15.如图为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的某家族系谱图,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不考虑X和Y的同源区段。已知6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Ⅱ-5与Ⅱ-6的后代男孩中,两病皆患的概率为1/16
C.Ⅲ-10的乙病患病基因来自Ⅰ-2
D.Ⅲ-7与一正常男子婚配,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303
二、解答题
16.人类眼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眼白化病是白化病的一种,患者仅眼色素减少或缺乏,具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低下、畏光等症状,而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图1所示为代谢途径;图2为某一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该家系中患有眼白化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和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代谢途径分析,眼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均是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据图2推测,眼白化病的遗传方式是 ,则5号的基因型是 ,8号个体患病的概率是 。
(3)若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 (父亲或母亲),其理由是 。
17.中国是世界上首个种植水稻的国家,也是首次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水稻育种专家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下列中国水稻育种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1:袁隆平利用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首次培育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稻,平均每年多解决6000万人的粮食问题,实现了我国水稻的第2次大幅增产。
材料2:20世纪90年代,育种工作者利用亲缘关系较远的籼稻和粳稻杂交培育出杂种优势更明显的超级籼粳稻,再增产20%以上。
材料3:搭载航天卫星培育的“五工稻1号”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透、香味浓郁、口感绵软,成为餐桌大米的首选。
材料4:2015年,我国培育的四倍体水稻成功突破结实率低的技术瓶颈,使多倍体水稻育种成为新世纪绿色革命的助推器。
(1)材料1、2利用的育种原理是 。材料3需要大量处理供试材料的原因是 。
(2)材料4中四倍体水稻的优点是 。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 。
(3)水稻是两性花,花多且小。材料1中的雄性不育个体,在育种中的优点是 ;研究人员将该雄性不育植株与正常株杂交,F1均可育,再让F1自交,F2中正常株:雄性不育株=3:1,若让F2自由交配,F3中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是 。
18.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转录过程中需要的原料和酶分别是 和 。
(2)据图甲分析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 (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个铁蛋白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
(3)据图乙推测该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若指导铁蛋白合成的mRNA碱基数为N,则可推测铁蛋白由 个氨基酸组成(考虑终止密码子,填“等于3N”或“小于3N”或“等于N/3”或“小于N/3”)。
(4)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其机理如图丙所示。试分析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 ,从而抑制了 过程,阻遏铁蛋白合成。

19.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5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 。
(3)Ⅱ4的基因型是 ,Ⅲ16的基因型是 。
(4)我国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2与Ⅲ13结婚,仅考虑甲病和乙病,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 。若Ⅲ15与人群中某正常男子结婚,则所生孩子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 。
20.科学家们在培养抗虫棉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重要的抗虫基因A和B,把A和B同时导入到某棉花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得到了抗虫棉。假设基因A和B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团队为了确定基因A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甲、乙、丙中的哪种情况,采用的最简单的研究方法是: 。
①若 ,则基因A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甲图;
②若 ,则基因A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乙图;
③若 ,则基因A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丙图;
(2)经研究发现,基因A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丙图所示情况。丙图所示植株自交得到的F1,让F1中所有抗虫植株自交,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将丙图所示个体与普通棉花进行杂交,该杂交相当于测交,理由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D C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C D
16.(1)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bXaY 5/8
(3) 母亲 此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2号个体基因型是XaXa,1号个体基因型是XAY,父亲正常,所以5号个体的两条含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只能都来自母亲
17.(1)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2)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 二者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不可育
(3) 在杂交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操作,可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流程 1/6
18.(1) (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2) 从右到左 少量的mRNA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3) GGU 小于N/3
(4) 核糖体与铁蛋白mRNA结合 翻译
19.(1) 常 显 伴X
(2)Ⅰ1
(3) aaXBXb 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
(4) 5/24 0
20.(1) 让抗虫棉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子代都表现为抗虫 子代中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的比例为3:1 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5:1
(2) 7/15 普通棉花不含抗虫基因,基因型可视为 aabb,丙图所示个体产生的配子为 AB、Ab、aB、ab,与普通棉花(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aaBb :aabb= 1:1:1:1,这种杂交方式与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结果相同,所以该杂交相当于测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