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能辨别词语的感彩并恰当运用。
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4.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5.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点】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
2.能辨别词语的感彩,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难点】
1.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2.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辨别词语的感彩,并能恰当运用。
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整体导入
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爱国情怀永传承,时空不同情相融,我们感受了课文中的爱国情怀,还掌握了结合资料来体会思想情感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本单元的学习,走进快乐的“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回顾方法
1.结合课文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四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谁能结合文章说一说。
预设1:我感受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让我印象深刻。
预设2: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还感受到了在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多人作出了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比如《小岛》中那些驻岛守卫的战士。
预设3: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不然就会像《圆明园的毁灭》中所讲的那样,遭到列强的欺凌。而只有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国家才能越来越好。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都很到位。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学会了结合资料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查阅资料对我们理解文章都有哪些帮助呢?请你阅读书中“交流平台”的内容,跟我们说一说你的收获。
预设1:通过查资料,我可以知道古诗的创作背景,这样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情感。比如《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在北宋灭亡,失去中原土地,但当权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背景下创作的,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陆游的悲痛和林升的愤慨。
预设2:是的,比如《少年中国说》(节选)刚一开始我不理解什么是“少年中国”,后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言论,就更能感受到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美好祝福和深切盼望。
引导:我们可以借助资料来了解写作背景,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除了有助于我们了解写作背景外,查阅资料还有哪些作用?
预设:查阅资料可以让我了解更多文章内容。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很多圆明园内的建筑、书画、文物,通过资料和图片,让我感受到圆明园有着很高的价值,从而为它的毁灭感到痛惜。
师点拨:查阅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资料是我们学习的好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感受情感。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有很多千古传诵的经典诗篇,我们还要会朗读会背诵。如何才能通过朗读,将课文中的情感读出来呢?你有什么好建议?
预设:比如《古诗三首》我们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不能读得太着急,同时还要体会着作者的情感,比如悲痛的、气愤的。
教师引导:想要读出悲痛的、气愤的情感,应该如何读呢?
预设:可以语调稍微低沉一些,语速缓慢一些。
师点拨:是的,想要通过朗读来体现课文中的情感,首先就要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充满希望的,还是悲痛、哀伤的。比如《古诗三首》表达的是诗人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深切的热爱之情。在把握好感情基调之后,还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感情。谁再来结合着本单元其他文章说一说?
预设1:《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是充满朝气的,蕴含着梁启超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而且是对我们中国少年说的话,我觉得读的时候要读出气势、读出豪情来。语调应该是越来越高的,节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预设2:《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让我感到很悲痛,所以我觉得在读到最后一段的时候,应该语速放缓,语调低沉一些。
2.学练结合
师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请你来体会着刚刚说的方法,读一读这几段话吧!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1)读这个自然段的时候,要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痛的心情。
(2)语调高一点,读出节奏,才有气势。
小结:通过回顾,我们对这个单元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记得常常巩固和运用,这样才会对我们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三、“词句段运用”,体会词语感彩
(一)体会情感色彩
1.引导: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以及学习方法,我们再来看一看本单元“词句段运用”的练习。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
3.师提问: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预设:我发现每组的两个词语在意思上是相近的。但一个是褒义词一个是贬义词。
师引导:你有一双火眼金睛,每组的第一个词语是褒义词,第二个词语是贬义词。有的词语中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的情感,比如“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有的词语含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情感,如“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
4.小组合作交流词语的意思。
教师点拨:谁来和我们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生解释词语,师相机指导。
(1)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可以用在非常著名的人或事物上,比如故宫、长城。
(2)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一般用在做了坏事的人身上。
(3)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是一种很热烈、很开心的心情,可以用来形容同学们,比如我们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就兴高采烈的。
(4)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一般形容高兴得忘乎所以了。(5)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
(6)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
(7)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一般是说费尽心血做好事。
(8)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一般是说挖空心思做坏事。
教师组。织活动:大家说得都很好,接下来就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成语,写一段话吧,写完之后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的句子,其他同学听一听句子中词语的感彩运用是否准确。
学生造句,小组交流。
预设: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国家的国民。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爱养育了我10年的土地,她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古国,她是有着浩大历史神秘的国家,她是如此美丽,如此伟大。我因为生在养在这片土地的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教师小结:运用恰当的词语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变得更生动更准确。其实还有很多像书上这样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的词语。同学们课下去搜集一些分享给大家,看看谁找的最多。
(二)体会顿号的用法
1.师引导:除了词语外,标点符号在我们的阅读、写作中也很重要。今天我们要认识“标点符号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顿号。请同学们默读书中的前两个句子,把顿号用笔圈出来,想一想,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使用顿号。
2.学生默读,圈画顿号。
3.师提问:谁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要在这里使用顿号?
预设1:圆明园和绮春园都是园林,东、西、南都是方位,它们是同一类事物,所以中间要加顿号。
预设2:桃子、石榴、苹果,也都是同一类事物。
4.师点拨并引导:顿号表示句中的停顿,一般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长的停顿则用顿号。接下来我们练习一下,试着给书上的第三段语段加标点。
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5.生练习,师出示答案。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师小结:平时在阅读时同学们要多留心,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让自己在写作时标点使用越来越规范。
顿号表示句内停顿。
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
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
6.当堂练习,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标点。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秋天 各种山果子都熟了 榛子 野枣 山里红 野葡萄 说也说不完
预设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预设2:秋天,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野葡萄,说也说不完。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对本单元学过的文章以及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此外,还积累了一些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的词语,了解了顿号的使用方法。
1.基础性作业:任选“词句段运用”中的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2.拓展性作业:制作本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方法的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结合资料、朗读体会
词句段运用:体会词语感情、学习顿号用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硬笔练习,正确书写
1.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练习书写。
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对本单元学过的文章以及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除此之外,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的词语,了解了顿号的使用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园地。“提笔就是练字时。”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书上的两组书写,结合着旁边的“书写提示”,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观察思考。
预设:古诗不仅可以横向书写,还可以竖向书写。
启发:横向或竖向书写时,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是怎样的?
预设:横向书写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竖向书写时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师点拨:你观察得真仔细!当横向书写时,落款要写在右下角。当竖向书写时落款在左下角。也就是“陆游诗”和“王之涣诗”的位置。“书写提示”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预设: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师点拨:在书写时字距、行距要适当、匀称,不能太松散,也不能太紧密。还有吗?
预设: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师点拨:只有把每一个字写规范、写好看,整篇才美观。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保证书写规范的同时提高书写速度,你都有哪些好方法呢?
预设:一次可以多看几个字,不要写一个字看一下。
师点拨:要学会一词连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接下来就请你按照书写提示,仿照着将两首古诗写一写吧。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
教师组织活动:同学们写完了吗?大家写得都很认真,下面请小组内进行评价,选出本组的“小小书法家”,并针对同学的书写提出你的建议。
小组分享、交流。
教师组织活动:接下来请你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再次书写两首古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教师小结:课下可以把你练写的两首古诗拿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进行点评。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写字规范哦!
日积月累,学习成语
教师引导:这个单元我们围绕着“爱国情怀”这一主题学习了许多经典诗篇,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板块又给我们整理了一些成语。自己先来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生自由读成语。
教师组织活动:这些成语都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请小组合作,借助词典,交流成语的意思。给大家5分钟,开始吧!
小组合作交流成语的意思。
教师提问:这两组成语都和什么有关?
预设;和国家、社会有关。
教师点拨:这两组成语都和国家兴衰有关。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
预设1:第一组成语写的是国家非常富强,百姓生活得很幸福。
预设2:第二组成语是说社会不稳定,人们生活得很不好。
教师引导:看到这些成语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1:看到“安居乐业”我就想到了古时候繁华的街道,人们在做生意、买东西,非常热闹又安定。
预设2:看到“兵荒马乱”“生灵涂炭”我就想到了战争的场面。
师引导:你能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结合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时代背景,用上其中的成语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吧。
预设: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但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的掠夺、毁坏、放火的罪恶行径。要牢记我们国家曾经遭受侵略者入侵的屈辱历史,发愤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布置作业:
1.基础性作业:结合书写提示,练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
2.拓展性作业:积累更多描写国家、社会的四字成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书写提示:居中、对齐、笔画、结构
日积月累:与国家、社会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