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漫画”老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漫画”老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五上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人物描写,能采用夸张、幽默的方法来描写人物。
能结合具体的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表达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关注人物细节描写,抓住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将事例写具体。
激发写作的兴趣,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有条理的叙述人物过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的事例,抓住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运用夸张、幽默的方法进行描写,写出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展示名家写老师的片段
江老师头上有一撮头发,经常顽固地竖起来,这使他在人头攒动的操场上,你都能一眼发现他。这撮头发是江老师的最大特征,我们都认为,江老师酷就酷在这撮头发上。可是,有消息灵通人士说,江老师谈了好几个女朋友,都嫌这撮头发。
于是,我们发现江老师头上这撮顽固立起的头发,有时会被强力定型摩斯压下去,据消息灵通人士报道说,那是江老师有女朋友了。但没过多久,那撮顽固的头发又顽固地立起来了,据消息灵通人士说,江老师又没有女朋友了。所以江老师的那撮头发,就像战争故事里的消息树,只要看一看,就知道他现在是有女朋友,还是没有女朋友。
——杨红樱《江老师头上的那撮头发》
贾梅班正宗的班主任姓柳,名丽娜,听起来像一个文弱苗条、富有浪漫情怀的小姑娘,其实柳老师是个中年人,很精干,眼睛咄咄逼人。
柳老师从第一堂课起,就让所有心存幻想的同学觉得钻不进空子,因为她狠狠批评了迟到了一分钟的邱士力,说他散漫,目中无老师;又对另一个尖子生提出警告,说骄傲是进步的大敌,因为他在老师训话时,瞥了一眼窗外的景色。
那两个都是男生,而且自称什么也不在乎,特别是邱士力,是个硬派男生。可这劈头盖脸的批评,弄得他一怔一怔的。教室内鸦雀无声。
——秦文君《女生贾梅》
师:江老师发型别致,头发好像会说话;雷鸣老师善于模仿,他的课堂就像一个超级模仿秀;柳老师很威严,令人闻风丧胆。让学生体会到抓住人物特点来写文章的好处。
三、启发思路
1.出示书上的插图,找找这三位老师的突出特点,简单描述一下。
小组讨论: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突出他什么特点?(出示班上几位老师的图片)(学生自由发言)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把我们可爱的老师“画”出来吧!(板书:“漫画”老师)各位小画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位老师为他“作画”呢?(学生自由讨论)   
2.同学们看过漫画吗,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漫画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漫画里的人,特点特别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要给你的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是总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是整天笑眯眯,走路像一阵风的数学老师?还是上课时“怪招”跌出,课后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体育老师?……
3.《“漫画”老师》是一篇写人的习作。要从外貌外貌、衣着、性格、爱好等方面选择一位有突出特点的老师,还要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来写,写出老师的可爱又有趣,写出你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板书:“漫画”老师 )
二.互相交流,掌握写法。
(一)审题指导
1.读题目,思考讨论:
(1)从题目里,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这次习作,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知道了这次习作是写一位老师,要用“漫画”的方式写。
生2:这次的习作是要像画漫画一样,采用独特和夸张的手法来描述。。
生3:我们可以通过外貌、衣着、性格、爱好等方面来突出老师的特点,抓住典型事例中体现老师特点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
师小结:要突出特点,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体现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绘、刻画,这样会使老师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画”这一主题。
思路导航:
1.想一想你最了解哪位老师?选择的老师特点非常突出,应怎样向大家展示“漫画”的风格呢?
(1)选择并抓住老师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2)要通过具体的一两件是来突出特点。
(3)通过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写出特点。
2.写出老师的特点,应该选择哪些事来写?
选择的事例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如写老师与别人的交往,与学生之间的相处,老师富有个性的课堂,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等。)
这些事例中,老师哪些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最能凸显老师的特点?(要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技法点拨:
1.抓特点,选人物。
如何选取人物呢?选取人物后我们接着怎样写?
写作时要抓住最有特点的一个方面写,哪一方面你觉得最突出就是你写作的对象了。比如外貌描写,要抓住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点具体描写。如写班主任的特点,抓住眼睛特点来写:
班主任有一双星星般的眼睛,眨巴两下,目光就像一枝利剑射进我的心。于是,我笑着向她打招呼,她点点头,星星般的眼睛盈盈地笑着。
这段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班主任的眼睛比作星星,把目光比作利剑,通过她盈盈地笑着,表现了老师目光犀利却又非常亲切的特点。
2.定事情,显特色。
(1)表现人物特点首先要考虑什么?接着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一两件典型的能够突出老师特点的事情,还要注意事情的选择一定是与人物的特点一致的。
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所以选择一两件典型的能够突出老师特点的事情,就是我们选定人物后首先要考虑的。事情的选择一定是与人物的特点一致的。
(2)凸显人物特点,如何写典型呢?
1.选择典型事例。反映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事例很多,通过一两件事写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来写。
2.要把事情写具体。应该把这个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
比如表现性格的典型事例: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在别人的课本上乱涂乱画,导致那位同学的笔记都看不清了,老师十分生气并严厉批评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帮别人补好了笔记,从此以后也学会了爱惜别人的东西。
表现喜好的典型事例:老师上课很有趣,因为她很喜欢跟我们开玩笑,我们的课堂既精彩又活跃。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上课时喷花露水,搞得整个教室都是奇怪的味道 ,老师说了一句歇后语:你这是在公共厕所里跳高——引起公愤(粪)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是细节刻画:语言幽默)
4.重描写,表情感。
通过具体的事情突出一个人特点,必须对事情进行细致的描写,如何对事物进行细致地描写?
(1)通过人物在事件中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使它构成整个情节最典型的部分,凸显人物的特点,使文章显得生动真实,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2)比如动作描写要准确运用动词;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等等,能突出人物的特点,表达老师可爱又有趣的一面。
5.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不过心理描写一般是用在刻画自己的心理哟。
三.范文引路 掌握技巧。
出示范文《我的老师老师》。
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小组交流。
范文抓住老师的哪个特点来写?是如何介绍的?
为了能突出特点,作者用了什么具体实例?
在具体事例中,哪些人物描写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5.总结交流:定好特点,选好事例,抓好细节,凸显特点。
四.“画”老师。
小组同学玩“画老师“的游戏,让学生自主练说,互相评议,提出合理的建议。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抓住事例是否典型,学生遗漏的细节给出建议。五.学生习作。
习作要求:你的老师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位老师?在学校你与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拿起你的笔,给自己的老师用文字“画”一幅漫画吧!
1.写清楚老师的特点;
2.叙事做到详略得当;
3.题目自拟;
4.400字左右。
六.课堂总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漫画”老师》这样的文章。我们知道了写人的文章要结合具体的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细节描写,抓住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将事例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做到重点突出,感情真挚。课后完成下列作业:
1.把文章写完整,并修改好。
2.多观察其他老师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外貌
穿着 形象突出
细节描写 性格 一目了然
“漫画”老师 喜好
典型事例 凸显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详略得当,通过“放大镜”放大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事例写具体。
2.妙用夸张,用“哈哈镜”把体现老师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绘、刻画,突出老师可爱、有趣的一面,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猜一猜,抓准特点
1.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用文字“漫画”了身边老师的特点,老师选取了几位同学的速写片段,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是哪位老师。(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2.学习小锦囊一:抓准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生答)
小结:是的,这几位小作者用文字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了一幅肖像漫画,突出了老师的典型特点。(板书:抓准特点)
二、改一改,写好事例
师:老师在批改大家的习作时,发现同学们很会观察,把老师最突出的特点抓得特别准确,事例也选得好,美中不足的是在用事例“漫画”老师上下的功夫还不够。(板书:写好事例)
修改一:详略得当
1.学习小锦囊二:详略得当。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位同学的习作片段。
别看白老师那么淑女,她可是一个大顽童呢!一天,我们照例
去小山坡玩,孙小炮一看见树上的蝉壳马上大叫一声,转身就想跑,一边跑一边鼻子里还发出“哼哼哼”的声音,那难受劲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几个调皮的男孩纷纷拿着蝉壳,追着她跑。这时,一个同学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白老师。哪知,白老师也怕蝉壳。不过,她是故意逗我们的。她故意蹭到孙小炮的旁边,说:“孙小炮,给你一个好东西……”白老师把手往孙小炮眼前一伸。孙小炮只瞄了那蝉壳一眼,便吓得哇哇直叫。边上看热闹的同学早已笑得人仰马翻,那笑声跳出了小山坡,飞上了天空。再看那孙小炮,哪儿还见得着身影。
(1)这个片段描写的是哪位老师?写了她的什么特点?
(2)用了什么事例?这个事例与老师的特点相符吗?
(3)哪些句子是直接描写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
(4)同学们,“漫画”老师谁是主角?像这样写其
他人的部分比写老师的还要多,大家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小结:所以在描写的时候要把体现老师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绘、刻画,详略得当。(板书:详略得当)
2.集体修改。
(1)师:同学们,那我们该怎么改?哪个部分可以删掉?
(2)我们来读一读这一部分(出示“孙小炮一看见……追着她跑”)。同学们,这一部分描写的是孙小炮怕蝉,和“漫画”老师关系不大,我们可以把它直接删除。
(3)原文中是用哪句话过渡的?
(4)现在还可以用这句话过渡吗?因为删除了孙小炮怕蝉的部分,同学们来告诉老师就变得很“忽然”了。怎么改?(预设:“忽然,一群同学奔向白老师,七嘴八舌地告诉她,孙小炮最怕蝉壳了。”)
3.修改自己习作草稿中详略不当之处。
修改二:妙用夸张
1.回顾刻画人物的方法。
师:删改后“老师”已经成主角了,你们觉得老师满意了吗?(预设:不满意,因为笔墨太少。)
师:我们曾经学过刻画人物要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师:我们再来看这个删改后的片段,有没有具体描写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哪些地方还可以加上对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呢?
2.聚焦画面,学习小锦囊三:妙用夸张
出示:哪知,白老师也怕蝉壳。不过,她是故意逗我们的。
(1)师:刚才同学们关注到了这个画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读着这句话,同学们眼前有没有浮现老师装出害怕,故意逗你们的样子?
(3)观看视频。
师:我们一起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在观看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老师是主角,重点观察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
(4)指名交流。
师:同学们都被老师逗笑了,描述得也很详细。是啊,白老师尖叫着,双手抓着耳朵,转身逃走了。
像这样用上“放大镜”,放大老师的动作、神态,把它们清楚地写出来,就把老师“漫画”好了。习作前,我们观看了一些人物的肖像漫画,平时大家也很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那漫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预设:用文字“漫画”老师也是如此,不仅要突出老师,还要用上夸张的语言描写。板书:妙用夸张。
3.再次观看视频,用上“夸张”的语言修改。
(1)师:老师的尖叫让你想到了什么?老师抓着耳朵,转身逃走的样子又像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观看视频,用上“放大镜”写清楚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再用上“哈哈镜”夸张地写一写老师害怕的样子。
(2)展示交流,围绕“夸张”评改。
(3)同学们用上“放大镜”“哈哈镜”这么一改,白老师害怕的样子跃然纸上。小作者也用了这个法宝进行了修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夸张的妙处。
(4)修改后的文章哪些地方夸张用得妙?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草稿。
师:同学们,用上“放大镜”,把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放大,更能凸显老师的特点。如果再用上“哈哈镜”,会让文章更有趣。请你用这节课学到的三个小锦囊,改一改自己习作草稿中描写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三、评一评,展示佳作
1.个人反馈。
(1)指名读一处把老师“漫画”得很精彩的片段。
(2)围绕三个小锦囊进行评价。
2.小组互评。
(1)组内轮流读一处“漫画”得很精彩的片段。
(2)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修改。
3.全班展示。(略)
小结:
同学们,这次习作让我们观察到了老师们可爱有趣的一面,更看到了老师们可敬的一面。大家通过用文字“漫画”老师,不仅表达了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更表达了我们的敬爱之心。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送给老师,也可以自己珍藏这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板书设计:
习作:漫画老师
猜一猜
改一改
评一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