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五上《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学习本单元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字里行间。
教学重点: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单元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字里行间。
第一课时
一、创设需要情境,明确习作目标
单元学习回顾: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郭沫若喜爱优雅的白鹭,琦君钟情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的珍珠鸟十分可爱,还有许地山心悦虽然不好看却很有用的花生。爱要大声说出来,对人如此,对物亦是如此。“走进童年岁月,分享心爱之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对它表达一下自己的爱意吧。
2.(板书课题:我的心爱之物)
二、活动一:聊聊“心爱之物”,确定习作对象
1.想一想,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拿出实物或者照片来,和大家分享。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对你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代表来全班交流。
原来大家的心爱之物都是有故事的。因为有故事,所以难舍;因为有故事,所以心爱。每种心爱之物都有特殊的价值,在同学们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小结:心爱之物也是是贵重之物,也可以是普通之物,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来说有意义。
三、活动二:创思维地图,梳理写作思路
1.示范思维地图。
现在我们要来写自己的心爱之物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预设:样子、来历、用法、功能、故事
2.仿做思维地图。
请大家学着刚才(课件出示)的样子,把你想写的心爱之物用思维地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选取自己最想写的部分标记一下,作为重点来写。
四、活动三:温故知新,点拨习作方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表达?下面我们来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内容,梳理单元课文中的写作智慧,合理运用到我们的文章中去吧。
(1)有序写外形
那雪白的羽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珍珠鸟》
认真读文字,你发现什么?
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对事物的外形和构造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组成。
(2)融情于故事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珍珠鸟》
(相处事例中有爱)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落花生》
(言语思想中有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中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比较反衬中有爱)
再回看《桂花雨》的第5自然段,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生动地描述了童年时代“摇桂花”时的欢乐场景,让读者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所以,要把“心爱”的事物写具体,抓住读者的眼球,就要像作家们一样,具体地介绍人和物之间发生的点滴故事。作者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故事中,内容具体,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是真情流露,令读者读了也感同身受。
(3)多种方法写活特点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落花生》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珍珠鸟》
作者运用哪些方法把事物的特点写活的?
在介绍物品外形、功能、来历等时,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把事物的特点写活,更加生动形象。
课堂习作:
万事俱备,只待书写。请同学们打开作文本,写一写自己的心爱之物吧。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何物?
何样? 特点
何来? 细节
何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特点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2.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从特点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教学难点: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习作自评,以读促改
1.好文章都是经过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已经写完的同学,小声地读一读自己的文章,对照老师出示的自评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用铅笔修改自己的文章。
温馨提示:注意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课件出示)
评价要求 自评 互评
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 ☆☆☆ ☆☆☆
写清楚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原因等。 ☆☆☆ ☆☆☆
生动形象写出心爱之物的特点。 ☆☆☆ ☆☆☆
借助具体事例表达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 ☆☆☆
2.对照自己的习作,边小声读,边修改习作。
二、活动二:小组互评,修改提升
1.按照要求,改一改组内成员的文章。
请小组内轮流交换作文,对照要求,重点检查一下组员是否写清楚了心爱之物的样子,是否写出了它的特点;是否写出了心爱之物的来历,以及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是否表达出了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如果你发现哪些描写需要修改,请你用黑色笔帮着同学提升一下。
要发现组员哪里有不足,更要学习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2.交流修改心得。
3.佳作展示。
三、班级分享评比,保持习作热情
修改完作文,眷写下来,给故事配上插图,制作《我的心爱之物》作品专栏,供大家阅读。
选优秀作品进行评比活动,评选出最富感染力的作文,最有意思的作文,并颁发奖状。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