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中华民族精神 导学案- 中华民族大团结七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中华民族精神 导学案- 中华民族大团结七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卡
合作探究一:中国古老神话
1.请前三组同学课前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古老神话故事,并分析各自所蕴含的主要精神品质。
2.请各小组代表分享本小组的预习成果,其他组同学做补充。
(1组: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2组: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
3组:仓颉造字、神农尝草、炎黄始祖、龙图腾等。)参考
3.群议:中国神话蕴含着怎样的民族精神?
合作探究二:爱国诗句
1.请第5组同学课前搜集整理表达爱国情怀的经典古诗词,每组不少于五句。
2.请第6组同学课前搜集整理古往今来爱国的方式。
3.请各小组代表分享本小组的预习成果,其他组同学做补充。
4.群议: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爱国?请在鱼骨图上写下关键词,小组代表分享成果。
一件白衬衣
田间地头的那一抹白
1953年8月,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来到沅江之畔、雪峰山下的安江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袁隆平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农业科研。1960年的大饥荒让袁隆平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向杂交水稻进军。袁隆平走进了稻田的茫茫绿海,那段时光,袁隆平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早出晚归、没日没夜地扑在试验田里,插秧、踩田,常常一干就是一天。像个苦行僧。但在他的内心里,却是无比快乐的。于是为了拿出科学根据,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利用假日,或顶着烈日,或冒着严寒,节衣缩食,不辞辛劳,用一双沾满了泥巴的双脚几乎走遍了整个南中国。1964年7月5日,经过连续十六天在农场稻田的苦苦寻找,袁隆平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随后他又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此文的发表,迈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
披星戴月的那一抹白
从1964年到1970年,六年时间里,袁隆平不顾个人得失,只管埋头耕耘,靠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简陋的工具,用一千多个品种作了三千多次杂交试验、上万次测验!1970年10月的一天,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在海南一个农场的沼泽地里,终于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从而宣告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成功!三亚搞育种时,袁隆平总是自己带着铁桶、草席、蚊帐。每次一到,先提一桶冷水,冲掉身上的臭汗,再卸一块门板,铺一张草席,挂一顶蚊帐,便和当地农民睡在一起;为防止田鼠偷吃稻种,有时他还要睡在稻田里。所以,半夜三更爬起来驱赶田鼠和蚊子,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1988年,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达12.56亿亩,累计增产水稻1000多亿公斤,为国家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到2001年,全国累计增产3500亿公斤!
众志成城的那一抹白
198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曾赠送中国一个人口钟,该钟显示:中国每分钟增加人口25人,每小时净增加人口1459人,每年净增加人口1500万人!而地球上可耕地资源的开发和开采,早已超过限度,粮食的生产将大打折扣!此外,中国还是一个耗粮大国,一是中国人每天口粮消耗巨大,二是食品加工业每天也要耗费大量粮食。何况,与人类竞相耗粮的还有老鼠!中国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全国农田鼠害面积已高达4亿亩!面对种种问题,袁隆平希望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1996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850亿公斤,增产超过200亿公斤!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推广1.6亿公顷,增产稻谷2.4亿吨,相当于每年增加了一个中等省份的粮食产量。2000年培育出了亩产700公斤的超级稻品种,2005年又培育出了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品种。袁隆平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中国碗里装着中国粮!
漂洋过海的那一抹白
袁老曾经说最大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在稻穗下乘凉,二是把杂交水稻的成果推向世界,让全世界人民不挨饿!”1990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获得了重大提升,亩产已经提高到了近800斤,中国人民开始解决了吃饭的难题,而在非洲很多国家,人们还是吃不饱。袁隆平先生和他的团队开展了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为非洲人民带去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培训项目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1.5万名水稻种植专家。这些人回到非洲后,开始按照袁隆平先生所教授的方法种植水稻。非洲农民说种了几十年地,终于能吃饱饭了。如今非洲尼日利亚有60%的水稻都是来自于中国的杂交水稻,而袁隆平杂交水稻致富的大名更是传遍了非洲。日本人说:“中国的杂交水稻给日本带来了风暴!”美国人说:“杂交水稻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汤·巴来伯格说:“袁隆平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合作探究三:
1.袁老先生的奋斗史分别体现着怎样的精神信念?为什么?
请结合学习卡的相应版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四:
1.请第一、三大组同学探究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2.请第二、四大组同学1949—202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3.四人一组,分组选题,选择所探究时期的一个具体民族精神,讨论其历史背景及时代意义。
合作探究五:
群议: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而不衰的精神力量是什么?请从民族精神角度分析,将关键词写在鱼骨图上,小组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合作探究六:
恰同学少年,正值青春年少,白衣飘飘!
你觉得该如何做才能“穿”好这件“白衬衫” ?
请结合学习卡,合作完成“我是传承人”承诺书。
教师寄语:
精神不朽,代代传承。青年是国家之青年,是民族之青年,是时代之青年,是青年之青年, 站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之我们当不忘来时路,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担当,走好新征程,以青年之热血、青年之担当、青年之勇气、青年之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建好国,圆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