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降落伞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降落伞》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五课。《降落伞》是本单元的重点一课。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操作、研究降落伞的机会(通过引学生进行观察、猜想、设计制作、验证、总结提升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在科学课和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力和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增进参与意识和交流意识。2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3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降落伞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下落速度与降落伞的哪些因素有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2、开展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并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3、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多媒体出示一个跳伞员跳伞的图片提问:是什么使这个人安全着落的呢?你能描绘一下跳伞员跳伞的情景吗?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2、讲述:那么,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收到哪些力的作用呢?这些力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观看录像片段)小组讨论交流(相机在图上标出各种力的方向)【评:是做好的老师。课始,通过图片以及录像直接将学生引向对降落伞的研究。通过本活动,同学们将认识到降落伞降落过程中因收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产生了向下的重力但由于其穿越了空气,又产生了摩擦力即空气阻力,这个力是与降落伞下降方向相反的。借助箭头表示降落伞受到的各种力,使学生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二、制作降落伞并展示1、谈话:我们可以利用桌子上的材料动手做一个降落伞。教师利用材料制作一个降落伞,并向学生进行详细介绍制作过程。2、学生分组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适当指导3、展示降落伞①谈话:现在,请每组组长准备试飞,老师喊“一、二、三,抛!”你们就用力将降落伞抛向天花板,其他同学一起来欣赏降落情景。②活动:师发口令,组长演示降落伞的下落。降落伞降落前,请组长简单介绍降落伞的材料、形状③谈话:谁能描述降落伞下降的情景?能将这些降落伞分类吗?分组讨论分类交流(伞面材料、形状、伞绳长度)④再次按材料演示降落伞的降落⑤谈话:你们的头脑里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学生讨论汇报。【评:生自己制作、试飞、分析、思考后讨论交流,巧妙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应用其中,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降落伞的结构、伞面、绳子等。“你们头脑里会产生什么问题?”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而且也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课的课题。】三、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一)做出假设1、谈话:你们认为降落伞下降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2、学生提出假设。生1:可能与伞面材料有关。生2:可能与伞面大小有关,伞面越大,降落伞就落得慢。生3:可能与伞的线长短有关。生4:可能与下面挂的重物的关。生5:可能与风有关,如果有风降落伞就可能下降比较慢!3、谈话:你们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可能与降落伞降落快慢有关的因素。我们的这些假设是不是正确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可以先从伞面大小、伞线长短、悬挂物体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4、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来研究哪个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呢?小组讨论研究方向(二)制定方案1、讲述:那你们组想研究哪个问题,打算怎样研究?需要什么材料?请与你们组的同学商量一下,每组确立一个主要研究的问题!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填写研究计划表)3、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其他组边听边思考并提出建议。教师适时提示:你们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改变了?哪些条件没变?为什么?组1:我们想研究“伞面大小”这个问题,我们打算做两个降落伞,伞面一大一小,但绳子和重物都是一样,然后从同样的高度同时放手,看谁先落地。组2:我们这个实验主要是研究“伞面大小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所以只能改变“伞面大小”这个条件,而其余条件都不能变,包括伞绳的长短、重物、下落的高度、时间、场地等。组3:我们准备研究“伞绳的长短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这个问题,我们打算改变伞绳的长短,用一长一短两组线来做降落伞,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组4:我们小组经过商量决定研究“重物的轻重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这个问题,我们打算做两个一样的降落伞,一个伞挂一个金属夹子,另一个伞挂四个夹子。4、看来同学们对实验的方法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大家在实验中能遵守规则,这样实验的结论才更有科学性!(学生选取材料,再次进行制作和实验。)(三)学生探究1、学生活动: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按自己的方案独立探究。2、教师巡视,并在需要时给学生以帮助。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与伞绳长短有关系的小组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由于降落伞下落时的高度不够,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个建议:到二楼去放降落伞,同时叮嘱学生注意安全。四交流体会1、谈话:每个组都按自己的计划去研究了有关降落伞的问题,谁愿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一下?2、小组讨论,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3、汇报交流生1:我们组研究了“伞面大小与降落伞下降快慢”的问题。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降落伞降落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伞面大的降落要慢一些,伞面小的降落就快一些。生2:我们组研究的是“伞绳长短与降落伞下降快慢”的问题。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降落伞降落的快慢与伞绳长短有关,伞绳长的降落伞下降比较慢,伞绳短的降落伞下降比较快。生3:我们主要研究“重物的轻重与降落伞下降快慢”的问题。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降落伞降落的快慢与重物的轻重有关四、全课总结1、谈话: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对“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做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这次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2、学生交流汇报。3、关于降落伞你还想研究什么?如:我想到室外有风的地方去做实验,看看是不是风越大,降落伞降得越快。还想用其他材料来做伞面,试试它们下落的速度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表达 谈话:大家课后可以继续进行研究,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及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评:通过图片以及录像直接将学生引向对降落伞的研究。通过本活动,同学们将认识到降落伞降落过程中因收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产生了向下的重力但由于其穿越了空气,又产生了摩擦力即空气阻力,这个力是与降落伞下降方向相反的。借助箭头表示降落伞受到的各种力,使学生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教学反思:教师的正确引导,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做一名科学老师,我们都深,感触,孩子的问题往往很多,面很广,让我们不知从何说起,有时候一个问题的争执,就会让整堂课停滞不前,大大影响了课堂效率,而这往往与老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在本节的设计中,我就非常注重了这一点,在各个环节,都对学生的问题给与了比较明确的引导,使得课堂进行的比较顺利。如在了解降落伞的结构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记录表,这样就让学生的讨论有了明确的范围,整个讨论时间只有几分钟完成了。再比如在学生设计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的方案这一环节前,我先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进行铺垫,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对比实验。这样也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设计方案时的速度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