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沙市周南中学 2025 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生产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其中目的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2. 下列属于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B.C. D.3. 下列应用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 )A. 与 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B. 用 与 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C. 氯化钠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D. 实验室盛放 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4.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 构成,它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 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C. 三种物质中 最稳定 D. 反应中5. 对于反应 。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① 升温 ②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③ 增加 浓度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6.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 工业上合成氨要用高温, 催化剂C. 红棕色的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D. ,降温增压可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7. 在一个温度恒定、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s)+nB(g) pC(g)+qD(g), 已知 ,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③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⑥单位时间内 断键反应,同时 也断键反应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④⑤⑥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水的 ,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 的醋酸溶液,稀释至 10 倍后C.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忽略两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变化)D. 的醋酸溶液,与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9. 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加少量酸,可实现 点向 点移动B. 纯水 的电离度是 时的 10 倍C. 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D. 时,将 的硫酸与 的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10. 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 H-O键能 436 463 750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计算表中的 为( )A. 484.5 B. 969 C. 872 D. 193811. 常温下,浓度均为 的 溶液、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 随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强酸,溶液每稀释 10 倍, 始终增大 1B. 常温下 的电离常数为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点大于 点D. 消耗同浓度的 溶液体积: 点大于 点1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 的物质是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 结合质子的物质是碱,结合质子能力越强,碱性越强。下表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依据上表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性强弱顺序:B. 向 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 和C.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性强弱顺序:D. 向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可生成大量的 气体13. 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 该图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于反应 对于反应 可以表示 的百分含量在 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平衡逆向移动A B C D14. 常温下,用 溶液滴定 溶液,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定终点 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B. 点溶液中C. 点溶液中D. 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 共 58 分。)15.(16 分)某学生用 的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A. 量取 待测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 滴酚酞B. 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 记下读数C. 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 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 取标准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 “ 0 ” 刻度以上E.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2~3 次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若无上述 E 步骤操作,则测定结果会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3)上述 A 步骤之前,若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5)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 ,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mL。(6)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 数据记录如下: 选取下述合理数据, 计算出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实验序号 待测 溶液的体积/ 0.1000mol 的 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 满足后刻度1 25.00 0.00 25.332 25.00 0.00 30.003 25.00 1.00 25.67(7)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为了测定产品 纯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 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 的碘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 。① 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② 已知实验中消耗碘标准溶液体积为 ,则该产品的纯度为(设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16.(14分)I. 减弱温室效应的方法之一是将 回收利用,科学家研究利用回收的 制取甲醛,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已知:① ;②则 _____。(2)一定条件下,将 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① 下列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A. 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 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② 下列措施既能提高 的转化率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A. 升高温度 B. 使用高效催化剂C. 缩小容器体积 D. 扩大容器体积(3)实验室在 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上述合成 的实验。 时,将体积比为 的 和 混合气体充入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如表所示: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压强/kPa 1.08 0.96 0.88 0.82 0.80 0.80 0.80已知: ,则反应开始 内,用 的压强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II.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1)在 , 条件下,将 的 与 的混合气体充入 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2) 时,将 、 和 充入容积为 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_____。A.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B.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 处于平衡状态 D. 无法判断(3)图为在容积为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和 时经过相同时间甲醇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中 C 点甲醇的产率低于 B 点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A. 反应活化能增大B. 催化剂活性低C. 副反应多D. 平衡逆向移动17.(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 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单位省略)醋酸 碳酸 氢氰酸(HCN)① 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① 溶液、② 溶液、③ 溶液,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填序号)。② 向 溶液中加入明矾溶液,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2)请用有关电解质溶液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 某温度下纯水中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 , 则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_____mol/L。②在常温下,亚硝酸 的电离常数 的电离常数 。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常温下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 25°C时,若 的 100 体积某强酸溶液与 的 1 体积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则 _____。18.(1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取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 。试回答以下问题:① 混合溶液的pH=8 的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 _____(填“>”“<”或“=”)0.1 mol·L 液由水电离出的 。③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_____mol 。( 2 )能证明 溶液中存在 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_(填字母, 下同)。A.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 溶液红色褪去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 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再加氯水后红色褪去(3)已知: 。 时,浓度均为的 溶液和 溶液中 _____(填“>”或“=”) 。若要使两溶液的 相等应_____。A. 向 溶液中加适量水B. 向 溶液中加适量C. 向 溶液中加 固体D. 向 溶液中加适量的水(4)在空气中直接加热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 ,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 的合理方法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市周南中学 2025 年下学期高二年级 化学科第一次月课时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答案】 【解析】A.地窖中浓度小,粮食氧化速率慢,项符合题意;B.酒曲是一种酶,相当于酿酒过程中的催化剂,可加快产生乙醇的速率,项不符合题意;C.高温可加快烧陶过程的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提升陶瓷固化硬度等性能,项不符合题意;D.风箱鼓风可增大空气与燃料的接触面积,且增加了浓度,可加快燃料燃烧的速率,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 【解析】A.是的电离方程式,A错误 B.水解的程度很微弱,离子方程式中不写沉淀符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亚硫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醋酸是弱酸,醋酸根离子水解生成醋酸和氢氧根离子,D正确。3.【答案】 4.【答案】 【解析】A.由图示知,的能量高于,故A为吸热反应,的能量低于的能量,故B为放热反应,A错误;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故对反应焓变无影响,B错误;C.三种物质中,的能量最低,故最稳定,C正确;D.的反应焓变等于与能量的差值,故,D错误;故选C。5.【答案】 【解答】升温能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增加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减压,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加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故正确;恒压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组分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所以B正确。故选B。6.【答案】 【解析】A. 工业生产硫酸使用过量氧气,,增大了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了另一种反应物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 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高温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不利于平衡的正向移动,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 红棕色的加压后,浓度瞬间增大,但随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颜色先变深再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 ,降温增压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答案为:。7.【答案】 【解答】为固体,,即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根据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压强不变,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不符合题意;容器为恒容,气体体积始终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向正反应向进行,气体质量增大,依据密度的定义,当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符合题意;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气体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符合题意;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符合题意;没有指明反应速率的方向,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不符合题意;断键反应,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断键反应,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消耗和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因此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8.【答案】 【解析】A、加热促进水的电离,但纯水一定显中性,A错误;B、醋酸是弱酸,稀释倍,增大数值小于,B错误;C、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氢离子浓度变为,,C正确;D、的醋酸溶液,与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剩余,小于,D错误;故选:。9.【答案】 【解析】A.在水中加少量酸,增大,减小,即便温度是,也不可能实现点向点移动,不正确;B.纯水电离产生的,时电离产生的,所以时的电离度是时的倍,B正确;C.点对应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 能将氧化,不能大量共存,不正确;D.时,将的硫酸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溶液呈碱性,不正确;故选B。10.【答案】B 【解析】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求得,项正确。故选B。11.【答案】 【解析】【解答】A. 图象中的溶液说明为强酸,加水稀释溶液最终接近,溶液每稀释倍,增大不一定是,故A错误;B.溶液,,结合定量平衡常数,故B正确;C.为强酸,为弱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点小于点,故C错误;D. 由于两个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不明确,故点和点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无法比较,故D错误。故选:。12.【答案】 【解析】A.依据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 ,选项A错误;B.酸性: ,向 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两者发生反应生成 和 ,选项B错误;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结合质子能力: ,因此碱性强弱顺序为 ,选项C正确;D. 的酸性弱于 ,因此不能生成大量的 气体,选项D错误;答案选C。13.【答案】 【解析】A. 达到平衡状态后,在 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逆反应速率迅速增大,正反应速率在 时刻不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 时刻后,体系中三个物质共存,为可逆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错误;C.根据图像、曲线,可知先达平衡,故 ,根据图像、曲线,可知先达平衡,故 ,C正确;D.对于反应 ,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含量增加,D错误;故选C。14.【答案】 【解析】A.磷酸是三元弱酸,用NaOH溶液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a时溶液呈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所以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A正确;B.c点时NaOH与H3P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3PO4,分析其质子守恒式,所以,B正确;C.b点时NaOH与H3PO4反应生成Na2HPO4,HPO42-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和电离,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c(H2PO4-)>c(PO43-),且c(HPO42-)最大,C错误;D.比较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α点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b点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C点溶液呈碱性,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D正确。15.(16分,每空2分)【答案】(1)E→D→C→B (2)偏高 (3)偏高(4)当最后半滴标准液滴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5)24.80 (6)(7)①由无色变蓝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 %【详解】(1)根据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要求,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E→D→C→B→F。(2)若无上述E步骤操作,滴定管内残留的水会稀释标准液,使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所需标准液体积偏大,造成滴定结果偏高。(3)上述A步骤之前,若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导致盐酸偏多,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偏高。(4)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最后半滴标准液滴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5)如图所示,滴定后读数为27.40mL,则此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27.40mL-2.60mL=24.80mL。(6)第2组实验数据误差太大,舍去不用,根据第1、3两组数据求得消耗标准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25.00mL,设盐酸浓度为c,则:,因此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滴定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8.10 mL。由2S2+I2===S4+2I-可知,n(S2)=2n(I2),所以W g产品中的n(Na2S2O3·5H2O)=0.100 0 mol·L-1×18.10×10-3 L×2=3.62×10-3 mol,则产品的纯度:×100%=%。16.(14分,每空2分)【答案】 I. (1)-6kJ/mol (2)①BD ②C (3)0.024 II. (1)4 (2)B (3) A(12分,每空2分)【答案】(1)① ②>③>① ②3+2Al3++3H2O=2Al(OH)3↓+3CO2↑(2) ① 8.0×10-10 ② c()>c()>c(H+)>c(OH-) 1.4×10-11 ③16(1)①依据图表数据分析.醋酸电离常数大于氰酸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等浓度的三种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CN溶液,水解程度等浓度的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溶液pH为Na2CO3溶液的>NaCN溶液的>CH3COONa溶液的,故答案为:②>③>①;②明矾Al3+与Na2CO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2Al3++3H2O=2Al(OH)3↓+3CO2↑;(2)①某温度下纯水中c(H+)=4.0×10-7mol·L-1,,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2.0×10-4mol L-1,则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等于溶液中的c(OH-),;②亚硝酸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大于NH3 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mol L-1,0.1mol L-1NH4NO2溶液中水解程度大,溶液显酸性,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c(H+)>c(OH-);常温下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 ;③pH=a的100体积某强酸,pH=b的1体积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解得a+b=16;(16分,每空2分)【答案】 (1)① ②> ③1×10-8 (2)B (3)> BD (4)CuCl2·2H2OCu(OH)2+2HCl 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解析】 等体积混合后,为溶液,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水解,反应为:;故答案为:;抑制水的电离,促进水的电离,则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较大;故答案为:;溶液中质子守恒为:,则(3)H2SO4可以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酸性增强,红色褪去不一定是发生平衡的移动,A不符合题意;Na2SO3属于正盐,在Na2S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说明存在SO的水解,再加入BaCl2溶液,Ba2+和SO反应生成BaSO3沉淀,而Ba2+和HSO不反应,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存在平衡的移动,即溶液中存在 SO+H2OHSO+OH-的水解平衡,B符合题意;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加入氯水后发生反应SO+Cl2+H2O===SO+2Cl-+2H+,溶液酸性增强,红色褪去与平衡移动无关,且氯水中含有具有漂白性的HClO,也可以使红色褪去,C不符合题意。(4)Ka(HClO2)>Ka(CH3COOH),所以酸性:HClO2>CH3COOH,其对应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ClOc(CH3COO-);两溶液均显碱性,且NaClO2溶液的pH小于CH3COONa溶液,若要使两溶液的pH相等,向NaClO2溶液中加适量水,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a不符合题意;向NaClO2溶液中加适量NaOH,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可以使两溶液pH相等,b符合题意;CH3COON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会使醋酸钠溶液的pH增大,c不符合题意;向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的水,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可以使两溶液pH相等,d符合题意。(5)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加热过程中Cu2+水解生成Cu(OH)2和HCl,HCl易挥发而脱离体系,使得水解完全,因而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相关化学方程式为CuCl2·2H2OCu(OH)2+2HCl;为抑制铜离子的水解,应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长沙市周南中学 2025 年下学期高二年级 化学科第一次月课时作业.docx 长沙市周南中学 2025 年下学期高二年级 化学科第一次月课时作业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