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C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C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9 月
月考化学 C 卷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 78%和 21%
B.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 SO2、CO2、NO2等
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灯泡中可充入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和 21%,选项说法正确;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 SO2、CO、O3、NO2等,CO2无毒,不是污染物,选项说法错
误;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的性质,变化过程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延长使用寿命,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2. 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胆矾研碎 C. 煤炭燃烧 D. 干冰升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
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详解】A、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
误;
B、胆矾研碎只是形状改变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干冰汽化的过程中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称量固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滴管应悬空竖直,以免污染滴管,故 A 错误;
B.天平应左物右码,故 B 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手握住试管,导管插入水中,故 C 正确;
D.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 D 错误。
4.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 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 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易引发爆炸;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易导致污染环境;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引起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防止被伤害。
选 D。
5. 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热水蒸发 B. 蜡烛燃烧
C. 石墨导电 D. 比较硬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
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A. 热水蒸发,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石墨导电,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比较硬度,在刻划的过程中只有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 B。
6.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读液体体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该选项操作正确;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种酒精灯,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空,该选项操作正确;
D.量取液体体积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 B。
7.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  )
①装置不漏气是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③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
④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⑤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
A. ④⑤ B. ③② C. ②①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装置不漏气可以保证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是试验成功的重要
因素之一,正确;②红磷的用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反应,使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实验结论,正确;③
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到流入集气瓶内,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正确;
④将红磷改为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体不减少,压强不变小,水不能倒流,不能测定氧
气的含量,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错误;⑤氧气的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燃烧就会停止,红磷熄灭后瓶
内还有少量氧气,错误。故选 A。
【点睛】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
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才是淡蓝色火焰,故 B 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 C 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9.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以下哪种气体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氧气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 A 错误。
B. 氮气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 B 错误。
C.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 C 正确。
D.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而几乎没有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 20 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
读其体积为 10 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10 毫升 B. 大于 10 毫升 C. 小于 10 毫升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 20 毫升,数值小了,可以假设实际准
确值为 21 毫升;又俯视读其体积为 10 毫升,数值大了,同样假设准确值为 9 毫升,那么实际倒出液体的
体积应为 21 毫升-9 毫升=12 毫升,大于 10 毫升。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56 分)
11. 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
用编号回答:上述仪器中可用于固体加热的是______;可用于液体加热的是______;能直接加热的是
______;加热时要垫陶土网的是______;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用于移取少量液体的是______;
要准确量取 10 mL的水,需选用的是______;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是______。
【答案】 ①. 酒精灯 ②. 铁架台 ③. 量筒 ④. 胶头滴管 ⑤. 水槽 ⑥. 试管
⑦. 烧杯 ⑧. 集气瓶 ⑨. ⑥ ⑩. ⑥⑦##⑦⑥ . ⑥ . ⑦ . ③ . ④
. ③④##④③ . ⑧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①是酒精灯;②是铁架台;③是量筒;④是胶头滴管;⑤是水槽;⑥是试管;⑦是烧
杯;⑧是集气瓶。
⑥试管可用于固体加热;⑥试管和⑦烧杯可用作液体加热;⑥试管能直接加热;⑦烧杯加热时要垫陶土
网;③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④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少量液体;要准确量取 10mL 的水,需选用的是③
量筒和④胶头滴管;⑧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
故答案为:酒精灯、铁架台、量筒、胶头滴管、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⑥;⑥⑦或⑦⑥;⑥;
⑦;③;④;③④或④③;⑧。
1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
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能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1)纯水是______色,食盐是______色的;
(2)写出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二氧化碳______,啤酒______。
(3)将植物油倒入水中,油能浮在水面上,说明水的密度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油的密度。
(4)燃烧是常见的现象,有的物质很容易燃烧,如______。
(5)以上描述中,属于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
【答案】(1) ①. 无 ②. 白
(2) ①. 气体 ②. 液体
(3)大于 (4)汽油、酒精等
(5) ①. (1)、(2)、(3) ②. (4)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纯水是无色的液体,食盐是白色的固体。
【小问 2 详解】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气体,啤酒是液体。
【小问 3 详解】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油能浮在水面上,说明水的密度大于植物油的密度。
【小问 4 详解】
燃烧是常见的现象,有的物质很容易燃烧,如汽油、酒精、纸等。
【小问 5 详解】
物理性质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以上描述中(1)、(2)、(3)
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4)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13.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3)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4)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答案】 ①. O2; ②. N2; ③. CO2; ④. H2O。
【解析】
【详解】(1)由于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
含有氧气(O2);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N2);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明空气中含有二
氧化碳(CO2);
(4)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H2O)。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14. 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不同。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空
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高低的探究。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
空气各一瓶,将燃着的小木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
②_____
条分别伸入瓶中,盖上玻璃 中氧气的含量低

③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 ④呼出气体瓶中澄清 ⑤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空气各一瓶,______ 石灰水______,空气 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
瓶中无明显现象
⑧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
⑥_____ ⑦_____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_。
【答案】 ①. 呼出气体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空气中燃着的小木条正常燃烧 ②. 分别加入等量
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③. 变浑浊 ④. 高 ⑤.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
块哈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 ⑥. 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⑦. 高
【解析】
【分析】
【详解】氧气含量探究:
实验步骤: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盖上玻璃片。
实验现象:呼出气体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空气中燃着的小木条正常燃烧。
实验结论: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二氧化碳含量探究:
实验步骤: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实验现象: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水蒸气含量探究:
实验步骤: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
实验现象: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C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
B.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等
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灯泡中可充入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2. 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胆矾研碎 C. 煤炭燃烧 D. 干冰升华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称量固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4.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 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 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 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5. 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热水蒸发 B. 蜡烛燃烧
C. 石墨导电 D. 比较硬度
6.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读液体体积
7.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
①装置不漏气是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③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
④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⑤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
A. ④⑤ B. ③② C. ②① D. ①③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9.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以下哪种气体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空气
1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10毫升 B. 大于10毫升 C. 小于10毫升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6分)
11. 填写下列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
用编号回答:上述仪器中可用于固体加热的是______;可用于液体加热的是______;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加热时要垫陶土网的是______;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用于移取少量液体的是______;要准确量取 的水,需选用的是______;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是______。
1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能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1)纯水是______色,食盐是______色的;
(2)写出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二氧化碳______,啤酒______。
(3)将植物油倒入水中,油能浮在水面上,说明水的密度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油的密度。
(4)燃烧是常见现象,有的物质很容易燃烧,如______。
(5)以上描述中,属于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13.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3)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4)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4. 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不同。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高低的探究。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盖上玻璃片 ②_____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③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空气各一瓶,______ ④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______,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⑤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
⑥_____ ⑦_____ ⑧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