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帮助学生发现昼夜变化规律,并结合模拟实验解释这一现象。科学探究目标:●能有利于学生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等角度对昼夜交替现象提出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假设性解释;●用模拟实验方法探究昼夜成因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大胆想像,引导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的学习态度,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模拟的方法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确立“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这一认识。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激情引入,引领学生猜想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经历着白天与黑夜,根据你的观察和经验,能说一说地球上什么情况下是白天?什么情况下是黑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边讲述边演示:如果老师用灯座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当灯座上的灯泡发出亮光,看看地球仪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1教育网3、板书课题:白天与黑夜4、教师提问:你能说一说,地球仪上贴标签的地方是白天还是黑夜?为什么?学生观察,说说贴标签的地方是白天的理由是什么?5、教师小结,提问:许多同学认为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白天与黑夜也就不断地交替。为什么会有白天与黑夜?请你猜猜,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你为什么这样猜?6、教师总结并板书:我们的猜想:(1)太阳绕着地球转;(2)地球绕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活动2【活动】(二)创设多种途径,引领学生搜集事实和证据1、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活动一:(1)出示转椅,教师讲述: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当作地球,周围的学生当作太阳,分组体验地球的自转。(2)提问:坐在转椅上,从右向左旋转,看周围的物体会是怎样的情况?(3)讨论: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活动二:(1)介绍昼夜交替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要求。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2)演示操作一遍。问:它们是不是一直这样静止不动的?(3)分组模拟实验。(4)提问:你有什么发现?照到的地方表示什么?没照到的地方又表示什么?2、运用类比进行推想。引领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活动经历来类比推想。3、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的现象。4、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这一体会,你怎样解释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5、教师小结: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白天和黑夜有规律地交替变化着。活动3【活动】(三)重视反思讨论,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1、教师指导学生反思讨论:在上面的猜想与假设中,哪些与事实相符?为什么?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2、把自己的反思记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活动4【活动】(四)注重教学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1、教师出示评价表:评价内容提出猜想搜集证据反思讨论自我评价☆☆☆☆☆☆☆☆☆2、教师举例说明评价表的填写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填写评价表,交流评价结果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