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阅读以下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
己手里。
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
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从2018年开始攻关,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
度基因组图谱,解析了大豆物种的进化历程。截至2022年,该团队己经找到183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个基因,这些基因影响着大豆的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
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部分优良基因的杂交育种已进入试验
田种植阶段。
找回大豆“走失”基因,推动中国种业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
用自己的手攥紧更多的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真正实现粮食安全。
1.大豆和根瘤菌生长在一起,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大豆植株能吸收的含氮
物质,大豆植株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与大豆植株的关系是()
试卷第1页,共4页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2.大豆的秸秆可作为牛、羊等动物的饲料,牛、羊排出的粪便又能作为有机肥供
植物利用,这体现的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种植的大豆,其生殖过程如图甲所示。而豆天蛾是一种危害大豆的害虫,图乙
是它发育过程的形态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的g
4
图甲
图乙
A.它们都采用有性生殖方式繁殖B.豆天蛾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C.大豆采用自花传粉方式
D.消灭豆天蛾应在蛹期
4研究者从野生大豆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栽培大豆受精卵中,培育出
具有抗旱耐盐性状的栽培大豆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B.转基因栽培大豆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这段DNA只存在于野生大豆的体细胞中,不能遗传给子代
试卷第2页,共4页
5.大豆的豆荚颜色黑色和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黑色大豆和纯种棕色大豆
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黑色。则子一代自交所得的子二代中黑色和棕色的比例
是(
)
A.1:1
B.2:1
C.3:1
D.4:1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6.酱油起源于我国周朝,是以大豆为原料、面粉为辅料,利用微生物发酵酿造而
成。制作酱油的工艺流程可概括如下:
浸泡
蒸煮
冷却
搅拌
→制曲
发酵
→酱油
(加入面粉)(相当于接种)(加入盐、水等)
(1)制作酱油的主要菌种是
发酵前期会产生大量的酶,彻底分解大豆的
蛋白质,使
的含量上升。
(2)制曲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步骤中的
在制曲前要先将蒸煮的大豆进
行冷却,原因是

(2分)
(3)古法酱油酿造通常需要180天,讲究“日晒夜露”,白天打开酱缸让豆酱充分享
受太阳热度,提供适宜的
条件促进微生物发酵:晚上热气散去浓缩酱味。
(4)现代酱油的制作工艺中还会在发酵环节适当加入酵母菌和乳酸菌,这样会加
速有机物的分解,缩短发酵时间。乳酸菌在
环境中分解
产生乳酸,
增加酱油的风味。
(5)无论是古法酿造还是现代工艺,制作酱油时在发酵后期都要加入一定的盐分,
可延长保存时间,其主要原理是
(2
分)
试卷第3页,共4页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阅读以下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从2018年开始攻关,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解析了大豆物种的进化历程。截至2022年,该团队已经找到183个基因,这些基因影响着大豆的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部分优良基因的杂交育种已进入试验田种植阶段。
找回大豆“走失”基因,推动中国种业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更多的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真正实现粮食安全。
1. 大豆和根瘤菌生长在一起,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大豆植株能吸收的含氮物质,大豆植株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与大豆植株的关系是( )
A. 竞争 B. 捕食 C. 共生 D. 寄生
2. 大豆的秸秆可作为牛、羊等动物的饲料,牛、羊排出的粪便又能作为有机肥供植物利用,这体现的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帮助植物传粉
C.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种植的大豆,其生殖过程如图甲所示。而豆天蛾是一种危害大豆的害虫,图乙是它发育过程的形态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采用有性生殖方式繁殖 B. 豆天蛾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C. 大豆采用自花传粉方式 D. 消灭豆天蛾应蛹期
4. 研究者从野生大豆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栽培大豆受精卵中,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性状的栽培大豆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B 转基因栽培大豆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
C.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 这段DNA只存在于野生大豆的体细胞中,不能遗传给子代
5. 大豆的豆荚颜色黑色和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黑色大豆和纯种棕色大豆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黑色。则子一代自交所得的子二代中黑色和棕色的比例是( )
A. 1:1 B. 2:1 C. 3:1 D. 4:1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6. 酱油起源于我国周朝,是以大豆为原料、面粉为辅料,利用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制作酱油的工艺流程可概括如下:
(1)制作酱油的主要菌种是______,发酵前期会产生大量的酶,彻底分解大豆的蛋白质,使______的含量上升。
(2)制曲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步骤中的______,在制曲前要先将蒸煮的大豆进行冷却,原因是______。
(3)古法酱油酿造通常需要180天,讲究“日晒夜露”,白天打开酱缸让豆酱充分享受太阳热度,提供适宜的______条件促进微生物发酵;晚上热气散去浓缩酱味。
(4)现代酱油的制作工艺中还会在发酵环节适当加入酵母菌和乳酸菌,这样会加速有机物的分解,缩短发酵时间。乳酸菌在______环境中分解______产生乳酸,增加酱油的风味。
(5)无论是古法酿造还是现代工艺,制作酱油时在发酵后期都要加入一定盐分,可延长保存时间,其主要原理是______。
7. 2023年4月,雌性旅美大熊猫“丫丫”归国引发全网关注。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它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图甲是大熊猫某一条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由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组成。
(2)2023年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共繁育大熊猫4胎7仔,其中雄性5只,雌性2只。大熊猫胚胎在母体________内发育,并通过脐带和________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3)图乙为白化病大熊猫遗传图解。大熊猫的体色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一对________。大熊猫的性状除受到基因控制外,还受到________的影响。
(4)由图乙可以推测大熊猫“白化”这一性状是由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子代“白化”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用B、b表示),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体色正常大熊猫的概率是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5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D 4. D 5.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6题答案】
【答案】(1) ①. 米曲霉 ②. 氨基酸
(2) ①. 接种 ②. 避免高温杀死米曲霉
(3)温度 (4) ①. 无氧 ②. 有机物
(5)高盐环境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7题答案】
【答案】(1) ①. X ②. 蛋白质 ③. DNA
(2) ①. 子宫 ②. 胎盘
(3) ①. 相对性状 ②. 环境
(4) ①. 隐性 ②. bb ③. 75%##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