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双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双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卷(一)】
八年级语文(RJ)
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一、第三单元
座号
(含第二单元名著阅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果与运用(共22分)
1.晓豫开学后,参加了学校的研学活动,到河南博物院观看了“山河永固一晋冀鲁豫革命文物
展”。在写总结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共9分)
总结(一)
文物展精心规划为五个部分,以山河四省地区的珍贵遗存为切入点,共展出280多件革命
文物与300多幅历史图片。这些展品通过实物与影像,生动再现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作为战
略要①
(赛塞),从创建、现固到发展的壮阔历程。展览深刻证明了“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在关②
(健键)战役中展
现出的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
(1)请根据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字,并工整书写。(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晓豫不知道画横线处用哪个成语贴切。请根据成语的意思,结合语境,从括号中为其推荐一
个,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总结(二)
铭记历史,方知和平之珍贵。那些惨绝人寰的杀戮场景,是侵略者暴行的铁证,不容任
何篡改与抵赖。历史的真相
(A,震耳欲聋B振聋发聩),警示我们勿忘国耻。而
今,这些惨痛记忆已深深镌刻在民族记忆中,不仅彰显着正义战胜邪恶的真理,更时刻提醒
着世人:任何企图掩盖罪行、逃避责任的行为,终将被历史审判。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2.小豫在参观中还了解到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国家级抗战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
个纪念日(“国家公祭日”除外),为其写一则宣传标语。注意表述要准确、语言要得体。(2分)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国家公祭日)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3.小豫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想到学校的“和为贵”演讲比赛,他需要写演讲提纲,请按照合理的
逻辑重新排序。(3分)
写“和为贵”演讲稿,首先要有针对性,明确演讲目的,做到心中有听众;其次,要注意写好开
头,吸引听众的关注;

①内容上,要结合具体事例,生动阐释“和为贵”在生活中的体现
②最重要的是明确表达观点。提高“和为贵”这一核心主题的辨识度
③此外,还要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
④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通过简洁有力的呼吁,升华主题,引发共鸣
⑤还要把思路展现出来。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和过渡句来提示演讲稿的思路,搭建演讲词框
架,规划开头、主体、结尾的内容层次
正确顺序:
(只填序号)
4.小豫参观完博物馆,内心激动不已。家国情怀一直在心中激荡,请运用积累的古诗文帮他完成填空。
(8分)
家国情怀是热爱祖国各地的大好风光。来到李白(《渡荆门送别》)的荆门山,我们可以欣赏
到(1)“
”的壮美景色;江南早春,你能领略白居易(《钱塘
湖春行》)看到的(2)“
”鸟儿忙碌的美景。家国情怀还是
生命自觉的传承。曹植《梁甫行》中的(3)“
”是对贪苦人
民家园荒芜,生存难以为继的深沉忧思;曹操《龟虽寿》中的(4)“
”,其中蕴含着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一8题。(共17分)
走进红旗渠
时国金
①站在红旗渠坚固的石堤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它称为“世界奇迹”。
②1959年,十年九旱的林县(现林州市)再次遭遇特大旱灾,从春到秋,没下过一场透雨。年
底,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这个号召,一经提出就得到热烈响应。
一个壮举一“引漳入林”工程诞生了。将漳河水拦腰截流,把河水从山西平顺引上太行山、引进
林县。
③元宵佳节,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全体同志率领由3万多民工组成的修渠大军,冒着寒风,踏
着霜冻,开上了太行山,扑到荒无人烟的漳河滩和“引漳入林”工程的各个施工段。
④在寒冷的太行山深处,铁锤声、钢钎声打破了太行山几千年的宁静,坚硬的岩石和血肉之驱
开始碰撞。
⑤这战场一摆就是十年。
⑥今天,在老鹰嘴,我仰头注视着那几欲下坠的绝壁悬崖,试图复原出当年建设者之一任羊成
和他的除险队凌空除险的场景和心境。难以想象,在这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缘的石壁上悬
空作业,需要多强的意志和多大的勇气!
⑦那时,除险队员用绳索捆住腰,手持长杆抓钩,身背铁锤钢钎等工具,将一块块浮石勾撬、掀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