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填图专项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上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填图专项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上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填图专项
1.读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图中地形类型主要是 。
(2)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形部位②是: ①、②、③、④四地形部位,适合 攀岩运动的是 。
(3)该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 米,①山顶的海拔范围是 。
(4)图中“小河 ”两字所在河段的流向是 。图中河流有甲、乙、丙 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 ,理由是 。
(5)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 °C,那么B点的温度是 °C
(6)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爬山运动,A和B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 ;为什 么? 。
(7)甲、乙、丙、丁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 。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提示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盆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 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合)
虚线A: B: ;C: ;D: ;E: ;虚线F: ;
(2)可能存在河流的是虚线 ;图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或缓);等高线稀疏,坡度 (陡 或缓)。
(4)G地的海拔高度为 米,H地的海拔约为 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3.读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A ,B 。
(2)图中D、E两点中 处坡较陡,因为该处 。
(3)同一时间测得D地的气温为16℃ , 则E地气温应该 (填大于或小于)16℃。
(4)C地位于D地的 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 是 千米。
4.读“等高线地形图 ”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米,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米。
(2)写出地形部位名称A: ;E: 。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理由是: ,
, 。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河 流M的流向可能是 ,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
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地的海拔是 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千米。
(3)填出图中的地形部位名称:② , ③ , ④ 。
(4)B地在A地的 方向。
(5)a河段的水流比b河段的水流速度 (填“快 ”或“慢”),判断依据是

6.【地理实践出真知】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聚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甲村到丁村随 着海拔的升高,聚落的规模逐渐变 ;受水源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聚落大多沿 分
布。
(2)甲村规模最大的原因是 。
①水源缺乏 ②交通便利 ③工业发达 ④地形平坦
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
(3)某旅游团从甲村附近的A点乘坐汽车去寺庙参观,寺庙海拔为395米,则出发地A 点与寺庙的相对高度为 米,参观寺庙后,选择徒步向位于寺庙 方向的丁村前 进,若量得两点御的图上距离为1.2厘米,则寺庙与丁村实地直线距离为 米。
(4)该区域大力种植果树发展经济,下列各项中最符合当地实际的是 。
A.柑橘、椰枣 B.荔枝、桂圆 C.香蕉、榴莲 D.苹果、葡萄
7.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名称:A ,C 。
(2)由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3)该图使用的是 定向方法,此图比例尺属于 (选填“线段式 ”、 “文字式 ”、“数字式 ”)。
(4)图中铁路线为 走向。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点与 E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量得图上D点与E点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隧道的实地长 度应为 米。
(5)图中F坡与G坡比较, 坡的坡度大,原因是 。
8.【振兴乡村,保护古迹】
材料一: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 中国旅游日 ”,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 好旅程 ”。山西省某地区的村落王村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为振兴乡村经济,当地积 极发展旅游业。
材料二:下图示意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旅游团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露营点中,最有可能选择在 处,该旅游团发现 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是 。
(2)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可增加驾驶员视野。仔细观察图中凸面镜的特点,为减 少行车安全隐患,甲乙丙丁四处,需安装凸面镜的是 。如果有一辆汽车由甲处驶 向乙处,那么该车的行驶方向大致是 方向。
(3)图中甲、丁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5cm,实际距离为 米,为了缩短两点之间的 行程,如果在甲、丁之间拟修建一条直线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4)王村是聚落中的 聚落。举例说明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

(5)你认为保护好历史悠久村落的科学做法是 ( )
A.整体搬迁重建 B.按照原貌修复
C.打造现代风格 D.原址拆除新建
9.读“经纬网图 ”和“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写出图中①地的经纬度: ,当太阳直射图中①地时,海口 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 ”或者“昼短夜长 ”或者“昼夜相等 ”)。
(2)读图,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D: 。
(3)C地与山峰A的相对高度是 米;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5厘米, 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 米。
(4)FG与HI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 河段,判断依据是

(5)图中甲村庄位于乙村庄的 方向;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 镇的是 村。
10.下图为我国某景区局部地形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图中甲、乙两处,代表山谷的是 。
(2)古人游该景区的日记中写到“……岭角(指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
(指开花) ”主要是因为华顶峰海拔为 (1198米/1098米),与山脚相对高度大、 气温差异大,春分日,国清寺(298米)的平均气温为12℃ , 华顶峰的平均温度大约 为 。
(3)观瀑亭位于华顶寺的 方向,要计算观瀑亭到华顶寺的直线距离,还需要在
图中增加 。
(4)读图可知,该景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当地主要的粮食 作物是 。
(5)城区位于图中西南部,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至少答出两点)

1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 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a、b、c不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
(2)把图中数字式比例尺改写为文字式 。
(3)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沿 (山体部位)登山。若王村95 米处气温为26℃ 。大青山的山顶处气温约为 ℃。
(4)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 (山体部位)。该山体部位相 对高度至少是 米。
(5)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 方向。若出 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它们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6)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哪个方案 ?简述你的理由

12.李晓萌一家人打算周末到“湄尼风景区 ”游玩,李晓萌在网上查到了以下图文材 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湄尼风景区 ”主要旅游景点有“秀峰日出、尼湖风光、银河飞瀑、漂流探险、 古寺览幽 ”等。
材料2“湄尼风景区 ”景点分布图。(如图)
(1)李晓萌量得AB之间的距离是3cm,结合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可以计算出AB的实际 距离是 米。
(2)根据材料1“秀峰日出 ”、“古寺览幽 ”都是湄尼风景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从图 中可以读出秀峰的海拔高度是 米,“古寺览幽 ”景点海拔223米,“秀峰日出 ” 与“古寺览幽 ”两个景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3)李晓萌想到,地理课上学过: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是五种主要的地 形类型,从材料2可以看出,湄尼风景区地形类型以 为主。
(4)李晓萌入住了图中的宾馆,妈妈需要到附近的湄尼镇购买食物,湄尼镇在宾馆 的方向。
(5)由于李晓萌的妹妹年纪还小,一家人决定沿较缓的路上山,图中虚线a、b表示 两条推荐的上山路线,他们一家人会选择 路线,原因是: 。
(6)景点“银河飞瀑 ”可能位于 (填写图中旅游景点编号)。
(7)李晓萌的爸爸与家人走散,迷失在甲地茂密的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河时, 果断决定沿着这条小河前进,该小河可能位于 (山谷/山脊),走出丛林脱险后, 晓萌爸爸发现该小河是湄河的支流,湄河干流的流向是 。
13.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庄的地形是 。
(2)E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在E处能否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景观? (能/不能)。
(3)图中乙庄位于甲庄的 方向,甲、乙两村庄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估算甲乙两村 庄的实地距离约 千米。
(4)图中小河有三条支流A、C、F,支流 画错了,原因是

(5)在图中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图中A、B、H三处最适合修水坝 的是 处。
(6)若将小河的水引入疗养院,在两条规划路线①和②中,较为合理的是 。
14.小李和家人计划暑假期间到图中所示地区游玩,小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此 次旅行作了如下的一些准备工作。
(1)小李首先查看地形图,东南部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小李量出丙处聚落和最 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 千米。
(2)在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小李认为 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镇,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但他建议家人选择 处作为住宿地点,因为 该处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
(3)小李提醒家人要注意远离A-B沿线,因为这里是 (地形部位),夏季多暴雨 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登上最高山峰,小李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了 最省力的一条线路是 。
(4)小李与家人在真人cs游戏中,蓝营军团准备对红营军团打一次伏击战,假如你 是蓝营军团参谋长,请你根据红营军团的必经之路地形图,制定作战方案。图中地形 类型是 ,你将选择在哪处埋伏军队 处(填字母)
15.我校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前往某贫困乡村进行实地调查,读图——该地区等高线地 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A: ,D: ;
(2)兴趣小组学生计划从乙村庄出发,向西徒步考察西峰,该图等高距为 米,
据此判断西峰的海拔范围为 米;量出图中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8厘米,两地之 间的实际距离至少是 ( )
A.4千米 B.8千米 C.16千米 D.32千米
(3)考察路上学生们沿着河流干流行走,听到当地老百姓用山歌表达对精准扶贫政
策的拥护和喜爱:“小河弯弯向 (方向)流,脱贫致富跟党走……”。该河还存在 一条支流,B和C两处可能存在河流支流的是 处,判断依据是 ;
(4)当地扶贫开发中,想整合旅游资源,改善交通,计划在丙和丁两个度假村之间 修建一条旅游观光公路,从坡度陡缓来看,线路①②中坡度相对和缓的是 ;
(5)水库具备蓄水、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图 中水库大坝a建成前,必须做好 (填“ 甲 ”或“ 乙 ”)村的库区移民搬迁工作。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署假到野外开展了一 次登山旅行活动。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线路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二:线路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三:线路③——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1)线路①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途经的地形部位主要是 ,山顶的海 拔大约是 米以上。
(2)线路②同学们能开展徒手攀岩活动,是因为路线的终点附近有 (地形部 位)。
(3)线路③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 方向,若出发 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4)①②③三条线路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 ,原因是

(5)王村比李村发展快,从地形类型分析,王村位于 。
(6)若沿线路①登大青山的同学在下山途中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你认为 这个提议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
17.我国北方沿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2)同学们从甲村出发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行程中, 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图),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图中A、B两点 中的哪一点。
(3)瞻仰烈士纪念碑后,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青山。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 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4)山顶植被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同学们感觉心旷神怡。有同学认为可以在山顶 建一座疗养院,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合理。请你说出此处不适宜建疗养院的理 由。
(5)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绘制了图中沿 m 线的地形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 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单项选择)
18.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军事部署简图(下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军岗哨位于 (填地形部位名称)。
(2)我军阵地到敌军指挥部图上距离约4厘米,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 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 (填“是 ”或“否 ”)。
(3)我军指挥部所在位置海拔为 米,与敌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相对高度为 米。
(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 (填“A ”、“B ”或“C ”)进攻路线较好。
(5)如果我军首长想知道沿B进攻路线地面上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指挥部同志 应绘制我军阵地与敌方指挥所之间的( )(填字母)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交通路线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七上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填图专项
1.读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图中地形类型主要是山地。
(2)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形部位②是:山脊①、②、③、④四地形部位,适合 攀岩运动的是④。
(3)该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100米,①山顶的海拔范围是700米——800米。
(4)图中“小河 ”两字所在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图中河流有甲、乙、丙 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丙,理由是河流发育于山谷中,丙处是山脊。
(5)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 °C,那么B点的温度是 10 °C
(6)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爬山运动,A和B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 A ;为什 么?A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甲、乙、丙、丁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 丁 。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提示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盆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 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合)
虚线A:山脊B:盆地;C:陡崖;D:山顶;E:鞍部;虚线F:山谷;
(2)可能存在河流的是虚线F;图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C 。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陡或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陡 或缓)。
(4)G地的海拔高度为200米,H地的海拔约为300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100米。
3.读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A山顶/山峰,B陡崖。
(2)图中D、E两点中E处坡较陡,因为该处等高线排列密集,坡度陡。
(3)同一时间测得D地的气温为16℃ , 则E地气温应该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6℃。
(4)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 是 2 千米。
4.读“等高线地形图 ”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663米,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51米。
(2)写出地形部位名称A:鞍部;E:山谷。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B ,理由是:B为山脚下地形平坦,山脊处不 会有突发洪水的危险,更安全。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2.4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① 。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河 流M的流向可能是自北向南,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D 。
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地的海拔是500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2)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4 千米。
(3)填出图中的地形部位名称:② 山脊,③ 山谷,④ 陡崖。
(4)B地在A地的东北方向。
(5)a河段的水流比b河段的水流速度快(填“快 ”或“慢”),判断依据是a河段处 的等高线比b河段处的等高线密集,故a河段处比b河段处坡度大。
6.【地理实践出真知】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聚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甲村到丁村随 着海拔的升高,聚落的规模逐渐变小;受水源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聚落大多沿河流分
布。
(2)甲村规模最大的原因是 C 。
①水源缺乏 ②交通便利 ③工业发达 ④地形平坦
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
(3)某旅游团从甲村附近的A点乘坐汽车去寺庙参观,寺庙海拔为395米,则出发地A 点与寺庙的相对高度为195米,参观寺庙后,选择徒步向位于寺庙西南方向的丁村前 进,若量得两点御的图上距离为1.2厘米,则寺庙与丁村实地直线距离为600米。
(4)该区域大力种植果树发展经济,下列各项中最符合当地实际的是 D 。
A.柑橘、椰枣 B.荔枝、桂圆 C.香蕉、榴莲 D.苹果、葡萄
7.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名称:A山顶,C鞍部。
(2)由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丘陵。
(3)该图使用的是指向标定向方法,此图比例尺属于线段式(选填“线段式 ”、 “文字式 ”、“数字式 ”)。
(4)图中铁路线为南北走向。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点与 E点的相对高度是 0 米。量得图上D点与E点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隧道的实地长 度应为300米。
(5)图中F坡与G坡比较, F 坡的坡度大,原因是F处等高线密集。
8.【振兴乡村,保护古迹】
材料一: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 中国旅游日 ”,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 好旅程 ”。山西省某地区的村落王村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为振兴乡村经济,当地积 极发展旅游业。
材料二:下图示意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旅游团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露营点中,最有可能选择在 ① 处,该旅游团发现 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是 ④ 。
(2)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可增加驾驶员视野。仔细观察图中凸面镜的特点,为减 少行车安全隐患,甲乙丙丁四处,需安装凸面镜的是 丁 。如果有一辆汽车由甲处驶 向乙处,那么该车的行驶方向大致是东北方向。
(3)图中甲、丁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5cm,实际距离为3500米,为了缩短两点之间的 行程,如果在甲、丁之间拟修建一条直线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坡度 陡,穿越山脊,施工难度大等。
(4)王村是聚落中的乡村聚落。举例说明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等。
(5)你认为保护好历史悠久村落的科学做法是( B )
A.整体搬迁重建 B.按照原貌修复
C.打造现代风格 D.原址拆除新建
9.读“经纬网图 ”和“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写出图中①地的经纬度:20 °S,30 °E,当太阳直射图中①地时,海口 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填“昼长夜短 ”或者“昼短夜长 ”或者“昼夜相等 ”)。
(2)读图,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山峰、D:陡崖。
(3)C地与山峰A的相对高度是332米;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5厘米, 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750米。
(4)FG与HI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HI河段,判断依据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 陡,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5)图中甲村庄位于乙村庄的西南方向;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 镇的是甲村。
10.下图为我国某景区局部地形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图中甲、乙两处,代表山谷的是甲。
(2)古人游该景区的日记中写到“……岭角(指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
(指开花) ”主要是因为华顶峰海拔为1098(1198米/1098米),与山脚相对高度大、 气温差异大,春分日,国清寺(298米)的平均气温为12℃ , 华顶峰的平均温度大约 为7.2℃。
(3)观瀑亭位于华顶寺的西北方向,要计算观瀑亭到华顶寺的直线距离,还需要在
图中增加比例尺。
(4)读图可知,该景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南方地区地区,当地主要的粮食 作物是水稻。
(5)城区位于图中西南部,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至少答出两点)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1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 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a、b、c不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b 。
(2)把图中数字式比例尺改写为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00m。
(3)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沿山谷(山体部位)登山。若王村95 米处气温为26℃ 。大青山的山顶处气温约为23℃。
(4)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陡崖(山体部位)。该山体部位相 对高度至少是50米。
(5)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西南方向。若出 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它们的实地距离是1.5千米。
(6)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哪个方案方案三?简述你的理由等 高线稀疏,坡度缓。
12.李晓萌一家人打算周末到“湄尼风景区 ”游玩,李晓萌在网上查到了以下图文材 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湄尼风景区 ”主要旅游景点有“秀峰日出、尼湖风光、银河飞瀑、漂流探险、 古寺览幽 ”等。
材料2“湄尼风景区 ”景点分布图。(如图)
(1)李晓萌量得AB之间的距离是3cm,结合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可以计算出AB的实际 距离是27000米。
(2)根据材料1“秀峰日出 ”、“古寺览幽 ”都是湄尼风景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从图 中可以读出秀峰的海拔高度是1423米,“古寺览幽 ”景点海拔223米,“秀峰日出 ” 与“古寺览幽 ”两个景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200米。
(3)李晓萌想到,地理课上学过: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是五种主要的地 形类型,从材料2可以看出,湄尼风景区地形类型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4)李晓萌入住了图中的宾馆,妈妈需要到附近的湄尼镇购买食物,湄尼镇在宾馆 的方向。
(5)由于李晓萌的妹妹年纪还小,一家人决定沿较缓的路上山,图中虚线a、b表示 两条推荐的上山路线,他们一家人会选择 b 路线,原因是: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6)景点“银河飞瀑 ”可能位于 ⑤ (填写图中旅游景点编号)。
(7)李晓萌的爸爸与家人走散,迷失在甲地茂密的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河时, 果断决定沿着这条小河前进,该小河可能位于山谷(山谷/山脊),走出丛林脱险后, 晓萌爸爸发现该小河是湄河的支流,湄河干流的流向是东北向西南。
13.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庄的地形是平原。
(2)E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陡崖,在E处能否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景观? 不能(能/不能)。
(3)图中乙庄位于甲庄的南方向,甲、乙两村庄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估算甲乙两村 庄的实地距离约 2 千米。
(4)图中小河有三条支流A、C、F,支流F画错了,原因是F处是山脊,无法发育成河 流。
(5)在图中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图中A、B、H三处最适合修水坝 的是 B 处。
(6)若将小河的水引入疗养院,在两条规划路线①和②中,较为合理的是 ① 。
14.小李和家人计划暑假期间到图中所示地区游玩,小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此 次旅行作了如下的一些准备工作。
(1)小李首先查看地形图,东南部的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小李量出丙处聚落和最 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 2 千米。
(2)在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小李认为甲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镇,原因是多条道 路交会,交通更便利(写出一条即可)。但他建议家人选择丙处作为住宿地点,因为 该处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
(3)小李提醒家人要注意远离A-B沿线,因为这里是山谷(地形部位),夏季多暴雨 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登上最高山峰,小李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了 最省力的一条线路是 ① 。
(4)小李与家人在真人cs游戏中,蓝营军团准备对红营军团打一次伏击战,假如你 是蓝营军团参谋长,请你根据红营军团的必经之路地形图,制定作战方案。图中地形 类型是盆地,你将选择在哪处埋伏军队 A 处(填字母)
15.我校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前往某贫困乡村进行实地调查,读图——该地区等高线地 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A:陡崖,D:鞍部;
(2)兴趣小组学生计划从乙村庄出发,向西徒步考察西峰,该图等高距为 50 米,
据此判断西峰的海拔范围为550~600米;量出图中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8厘米,两地之 间的实际距离至少是( C )
A.4千米 B.8千米 C.16千米 D.32千米
(3)考察路上学生们沿着河流干流行走,听到当地老百姓用山歌表达对精准扶贫政
策的拥护和喜爱:“小河弯弯向东(方向)流,脱贫致富跟党走……”。该河还存在 一条支流,B和C两处可能存在河流支流的是 B 处,判断依据是B处为山谷;
(4)当地扶贫开发中,想整合旅游资源,改善交通,计划在丙和丁两个度假村之间 修建一条旅游观光公路,从坡度陡缓来看,线路①②中坡度相对和缓的是 ② ;
(5)水库具备蓄水、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图 中水库大坝a建成前,必须做好甲(填“ 甲 ”或“ 乙 ”)村的库区移民搬迁工作。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署假到野外开展了一 次登山旅行活动。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线路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二:线路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三:线路③——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1)线路①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途经的地形部位主要是山谷,山顶的海 拔大约是550米以上。
(2)线路②同学们能开展徒手攀岩活动,是因为路线的终点附近有陡崖(地形部 位)。
(3)线路③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西南方向,若出发 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 3 千米。
(4)①②③三条线路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 ③ , 原因是坡度缓, 省力。
(5)王村比李村发展快,从地形类型分析,王村位于平原。
(6)若沿线路①登大青山的同学在下山途中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你认为 这个提议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
可行;水往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也比较容易遇到村庄
17.我国北方沿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山地
(2)同学们从甲村出发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行程中, 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图),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图中A、B两点 中的哪一点。 A
(3)瞻仰烈士纪念碑后,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青山。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 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山上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槐花开花时间较晚
(4)山顶植被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同学们感觉心旷神怡。有同学认为可以在山顶 建一座疗养院,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合理。请你说出此处不适宜建疗养院的理 由。
山顶交通不便,地形较狭窄
(5)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绘制了图中沿 m 线的地形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 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B )(单项选择)
18.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军事部署简图(下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军岗哨位于鞍部(填地形部位名称)。
(2)我军阵地到敌军指挥部图上距离约4厘米,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 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否(填“是 ”或“否 ”)。
(3)我军指挥部所在位置海拔为400米,与敌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 C (填“A ”、“B ”或“C ”)进攻路线较好。
(5)如果我军首长想知道沿B进攻路线地面上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指挥部同志 应绘制我军阵地与敌方指挥所之间的( B )(填字母)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交通路线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