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视频: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条件学习目标01通过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02了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PART O1环境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在播种前要浇水,但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根据资料,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制定计划明确实验步骤实施计划按计划进行试验,定期观察,认真记录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表达交流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4312不洒水、橱柜适量水、橱柜适量水、冰箱大量水、橱柜1号瓶和2号瓶的变量是:3号瓶和2号瓶的变量是:4号瓶和2号瓶的变量是:水分温度空气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水、橱柜适量水、冰箱大量水、橱柜1234瓶号 环境条件 结果温度 水分 空气 1号 室温 无水 有 不萌发2号 室温 适量 有 萌发3号 低温 适量 有 不萌发4号 室温 大量 无 不萌发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土壤和光照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吗?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表达与交流1、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装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2、1号瓶和3号瓶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低温条件下:实验组室温条件下:对照组有必要。2号瓶可以分别与1号瓶、3号瓶、4号瓶作对照,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是。因为1号瓶和3号瓶中的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PART O2自身条件自身条件煮熟的花生胚已死亡缺少营养物质干瘪的种子自身条件处于休眠期胚不完整大米种子的休眠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特性称为休眠。休眠可以避免种子在不适宜的季节或环境里萌发,免于幼苗受伤害和死亡。视频:种子为什么要休眠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胚是完整的度过休眠期种子饱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在农业生产中,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假如你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应当怎样测定它们的发芽率呢?需要测定整袋种子吗?测定时,应当挑选那些饱满、个儿大的种子吗?应当给种子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怎样计算发芽率呢?发芽率=注意:重复测定2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100%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应总体情况的方法。样本大小要合适随机取样检测方法要科学知识梳理1、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发育完全,完好无损,通过休眠阶段,在种子的寿限制内种子萌发的条件2、内在条件:课堂练习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A.促进空气流通 B.提高温度,促进种子萌发C.避免种子被风吹日晒 D.防止害虫破坏种子B课堂练习2.仓库中贮存的种子不萌发,主要的原因是( )A.缺乏水分 B.温度不适宜C.空气不充足 D.以上三项都不能满足需要D课堂练习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c课堂练习实验探究: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实验中所选种子颗粒饱满且完整,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都适宜。(1)表中B组的种子是放入①处应填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填“20毫升”或“30毫升”)。两个组只改变了一个条件,其他的都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2)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想提高实验的准确应该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毫升控制单一变量对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种子处于休眠期或胚死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5.1.1第二部分《种子的萌发条件》 分层练习(基础+提升+拓展培优,限时3层提升)一、选择题1.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种子萌发所必须的外界条件是( )①一定的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空气;④充足的光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为了有好的收成,要在早春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A.遮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B.保护种子不被雨水淋湿C.保护种子不被鸟类取食 D.保温、保湿,利于种子萌发3.在种子萌发实验设计中,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构成对照的一组是( )A.有光和无光 B.30℃和0℃C.温度和水分 D.有土壤和无土壤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作出的假设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实验在种子自身条件满足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是种子在 25℃和4℃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对此该小组应该(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重新设置实验条件,重复实验操作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证与原有的假设一致5.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虫蛀空了的水稻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D.籽粒饱满的莱豆种子6.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A.营养物质的积累 B.吸收各种营养C.渡过恶劣的环境 D.营养物质的制造7.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胚失去了活性 B.种子结构不完整C.种子缺乏营养储备 D.种子处于休眠状态8.大米和豆瓣播种以后,都不会长出幼苗,那是因为种子的( )已被破坏。A.胚乳 B.胚 C.子叶 D.种皮1.春季播种在潮湿、肥沃、疏松土壤里的种子易萌发。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肥沃的土壤 D.充足的空气2.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种子发芽率后,结果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C有光 98% 3% 49.7%无光 25% 97% 50.3%A.种子A萌发时需要光B.种子B萌发时需要光C.种子C萌发不受光的影响D.光对不同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的影响3.小红将如下装置放在窗台上用来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种子能萌发是因为有充足的空气B.②和③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C.实验是在光下进行的,说明绿豆种子萌发需要光D.④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没有活的胚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A 向阳 20℃ 充足B 暗室 30℃ 充足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5.在上海世博园英国馆内,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涵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A.空气、水 B.温度、光 C.空气、光 D.光、水6.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7.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① 50 20 无光 通风 适量② 50 20 有光 通风 少量A.水分 B.空气 C.光照 D.温度8.农民播种前需要挑选种子,下列哪一组种子适于播种( )A.籽粒干瘪,存放一年的种子B.粒大饱满,已经存放了五年的种子C.抽样检测了500粒种子,测定其发芽率为96%D.在种子中精心挑选了500粒饱满的种子,测定其发芽率为 98%9.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葵花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编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处理方式 1粒种子 1粒种子 1粒种子 1粒种子不加水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加水淹没种子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25℃ 25℃ 25℃ 5℃(1)实验设计中,2号瓶和3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______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______ 号瓶,其余三组是实验组。(3)通过实验可知,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 ______ 。(4)即使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一定都能萌发,请分析原因 ______ 。(回答一条即可)(5)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存在不足,主要是 ______ 。1.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库存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步骤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步骤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请回答以下问题:(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2)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率= 。(3)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过程中,挑选样本种子时应做到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售种子的发芽率为 。2.月季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比较第①、②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 。(2)比较第 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3)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④组实验。第④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4)若第④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B.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冀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条件》教学设计课题 种子的萌发条件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1 第二部分的内容。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学生对种子萌发现象有一定生活经验,但对萌发条件缺乏系统认识。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植株生长等知识奠定基础。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通过学习种子萌发条件,使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自身条件,树立生命的适应性和整体性观念。 科学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思维方法,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设计和实施对照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 :让学生认识到种子萌发与农业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教学难点 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被子植物一生的视频,提问学生:“视频中展示了被子植物经历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等阶段,那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 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如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通过视频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建立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的联系,引出本节课主题。讲授新课 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2 分钟) 展示农民春天播种、浇水、松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农事活动背后的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并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介绍实验材料,提问学生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假设。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强调设置对照组的重要性。展示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图片,提问学生:“1 号瓶、3 号瓶、4 号瓶分别与 2 号瓶形成怎样的对照关系?变量分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展示实验结果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8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煮熟的花生、干瘪的种子、大米等图片,提问学生:“这些种子能萌发吗?为什么?” 讲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且度过休眠期。播放种子休眠的视频,提问学生:“种子休眠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种子休眠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5 分钟) 展示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图片,讲解抽样检测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样本大小、随机取样、检测环境条件等。提问学生:“如何计算发芽率?为什么要重复测定并取平均值?” 强调发芽率测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4.知识巩固(10 分钟) 展示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选择题如:“早春播种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早出苗,主要原因是( )”,实验探究题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影响’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答题,巡视指导,选取部分小组汇报结果,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 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并作出假设。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对照组设置。观察实验装置图片,分析实验结果,与假设对比,得出结论。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观看视频,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对照实验分析加深学生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理解,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认识种子自身条件对萌发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和发芽率测定方法。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种子萌发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条件 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 胚是活的 胚是完整的 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抽样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发芽率的计算公式课后作业 设计并实施一个实验,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调查当地农业生产中种子处理的方法,如选种、浸种、催芽等,撰写一篇小调查报告,分析这些方法与种子萌发条件的关系。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实验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较弱,需要更多指导。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指导,提供更详细的实验操作说明,同时增加实验练习机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对于种子休眠内容,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后续应补充更多实例和解释,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5.1.1第二部分《种子的萌发条件》分层练习(基础+提升+拓展培优,限时3层提升)一、选择题1.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种子萌发所必须的外界条件是( )①一定的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空气;④充足的光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是①一定的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空气。故答案为B。2.为了有好的收成,要在早春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A.遮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B.保护种子不被雨水淋湿C.保护种子不被鸟类取食 D.保温、保湿,利于种子萌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故答案为D。3.在种子萌发实验设计中,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构成对照的一组是( )A.有光和无光 B.30℃和0℃C.温度和水分 D.有土壤和无土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对照实验”。有光和无光→变量为光照,30℃和0℃→变量为温度,有土壤和无土壤→变量为土壤,选项A、B、D变量唯一,可形成对照实验。选项C温度和水分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故答案为C。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作出的假设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实验在种子自身条件满足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是种子在 25℃和4℃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对此该小组应该(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重新设置实验条件,重复实验操作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证与原有的假设一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不应该直接放弃,而是应该仔细分析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失误、实验变量的设置是否合理等因素,重新设置实验条件,重复实验操作 。故答案为B。5.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虫蛀空了的水稻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D.籽粒饱满的莱豆种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完整且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选项A、B、C中的种子结构不完整,不能萌发,故答案为D。6.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A.营养物质的积累 B.吸收各种营养C.渡过恶劣的环境 D.营养物质的制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经过休眠,可以躲过严冬,繁衍后代,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故答案为C。7.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胚失去了活性 B.种子结构不完整C.种子缺乏营养储备 D.种子处于休眠状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胚已死亡,失去了活性。故答案为A。8.大米和豆瓣播种以后,都不会长出幼苗,那是因为种子的( )已被破坏。A.胚乳 B.胚 C.子叶 D.种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大米主要为水稻种子的胚乳,豆瓣主要为大豆种子的子叶,大米、豆瓣不能萌发是因为胚遭到了破坏,失去了活性。故答案为B。1.春季播种在潮湿、肥沃、疏松土壤里的种子易萌发。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肥沃的土壤 D.充足的空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与土壤是否肥沃无关,故答案为C。2.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种子发芽率后,结果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C有光 98% 3% 49.7%无光 25% 97% 50.3%A.种子A萌发时需要光B.种子B萌发时需要光C.种子C萌发不受光的影响D.光对不同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科学探究”。种子B在有光时发芽率为 3%,无光时发芽率为 97%,说明种子B萌发时不需要光,B的叙述错误。故答案为B。3.小红将如下装置放在窗台上用来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种子能萌发是因为有充足的空气B.②和③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C.实验是在光下进行的,说明绿豆种子萌发需要光D.④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没有活的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科学探究”。①中种子缺少水分不能萌发,选项A表述错误;②和③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选项B表述错误;本实验没有设置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不能说明绿豆种子萌发需要光,选项C表述错误;④中是胚干死了的黑绿豆,胚失去活力不能萌发,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A 向阳 20℃ 充足B 暗室 30℃ 充足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对照实验”。本实验是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因此在设置对照实验过程中,除了光照条件不同之外,其余的条件应该均相同。实验中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均应相同,光照条件不同,则选项A、B、D均表述错误,选项C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5.在上海世博园英国馆内,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涵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A.空气、水 B.温度、光 C.空气、光 D.光、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透明的亚克力杆内没有充足的空气和水,抑制了种子的萌发。故答案为A。6.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科学探究”。本实验只是在22℃的条件下探究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选项A表述错误;由表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2℃,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选项B表述正确;在环境温度为22℃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当水量约为80%时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81%,所以该植物种子并不是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选项C表述错误;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的条件下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B。7.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① 50 20 无光 通风 适量② 50 20 有光 通风 少量A.水分 B.空气 C.光照 D.温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科学探究”。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因此在设置对照实验过程中,除了光照条件不同之外,其余的条件应该均相同。实验中温度、空气、水分条件均应相同,光照条件不同。方案中水分条件不同,应该设置为水分条件相同,即设计中的不妥之处是水分。故答案为C。8.农民播种前需要挑选种子,下列哪一组种子适于播种( )A.籽粒干瘪,存放一年的种子B.粒大饱满,已经存放了五年的种子C.抽样检测了500粒种子,测定其发芽率为96%D.在种子中精心挑选了500粒饱满的种子,测定其发芽率为 9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籽粒干瘪,存放一年的种子不适于播种,选项A不符合题意;粒大饱满,已经存放了五年的种子,大部分种子的胚可能已经死亡,不适于播种,选项B不符合题意;抽样检测了500粒种子,发芽率为 96%,适于播种,选项C符合题意;在种子中精心挑选了 500 粒饱满的种子,测定其发芽率为 98%,是个别现象,不适于播种,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1)充足的空气(2)2(3)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4)种子受损,胚不完整(5)种子数量少,具有偶然性 【解析】解:(1)实验设计中,2号瓶和3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探究的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2)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2号瓶是对照组,其余三组是实验组。(3)据实验结果可见: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即使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一定都能萌发,原因可能有:种子受损,胚不完整.(5)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存在不足,主要是1粒种子数量少,具有偶然性。故答案为:(1)充足的空气(2)2(3)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4)种子受损,胚不完整(5)种子数量少,具有偶然性(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科学探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1.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库存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步骤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步骤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请回答以下问题:(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2)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率= 。(3)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过程中,挑选样本种子时应做到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售种子的发芽率为 。【答案】(1)抽样检测;(2)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3)随机取样;(4)96.33% 。【解析】本题考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2)种子的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3)抽样时要做到随机抽样,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4)为了使探究实验的结果可靠,应该设置重复组,三次实验结果应该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实验结果,即(96%+98%+95%)÷3=96.33%,目的是减少误差。2.月季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比较第①、②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 。(2)比较第 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3)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④组实验。第④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4)若第④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B.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答案】(1)4℃;(2)②和③;(3)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4)C。【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科学探究”。(1)第①和②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温度,②4℃冷藏处理后,萌发率为19%,①常温贮藏的种子萌发率为0%,证明温度为4℃时能打破种子休眠。(2)第②和③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湿度,与湿沙混合4℃冷藏的种子发芽率为42%,不与湿沙混合4℃冷藏的种子发芽率为19%,证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3)增设第④组实验为了验证“湿沙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实验变量是湿度。所以应该将第①和④组形成对照,因此第4组实验条件设置为: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4)若第④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可证明低温处理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1第二部分《种子的萌发条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5.1.1第二部分《种子的萌发条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 【核心素养目标】冀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1第二部分《种子的萌发条件》教案表格式..docx 【核心素养目标】冀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1第二部分《种子的萌发条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