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第五章《一次函数》培优卷—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第五章《一次函数》培优卷—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资源简介

第五章《一次函数》培优卷—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把两根木条AB和AC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AC自由转动至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面的量是常量的为(  )
A.的度数 B.BC的长度 C.的面积 D.AC的长度
2.(2025八上·慈溪期末)甲、乙两人沿同一跑道从A处跑到B处.乙比甲先出发2分钟,甲的速度为每分钟150米.若两人之间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两地的路程为(  )
A.1800米 B.2000米 C.2400米 D.2500米
3.(2023八上·盐湖月考)小磊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列出了如下表格,小颖看到后说有一个函数值求错了.这个错误的函数值是(  )
x … 0 1 2 …
y … 9 5 1 …
A.1 B. C. D.
4.(2025八上·成都期末)关于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  )
A.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点
B.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C.的值随的值的增大而增大
D.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5.(2024八上·宁波竞赛) 交管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信号, 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 测出车速, 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 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表示超声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的速度为 ,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汽车的速度约为(  ) (结果保留整数)。

A.20 B.22 C.24 D.26
6.(2024八上·衢州期末)八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的值为(  )
A. B. C. D.
7.(2024八上·龙岗期中)关于函数y=-x-2的图象,有如下说法:①图象过点(0,-2);②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2,0);③从图象知y随x增大而增大;④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⑤图象是与y=-x平行的直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2025八上·西湖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或 D.若,则
9.(2025八上·嵊州期末)如图,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M,N分别是y轴和直线上的点,,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若点C落在直线上,则点M的纵坐标是(  )
A. B. C.或 D.或
10.(2025八上·余姚期末)学校组织甲,乙两队顶备共峝团员步行前往距离学校 6 km 的革命纪念馆进行实践参观活动,为了避免交道拥堵安排两个队伍在不同的时刻出发。已知乙队始终以 的速度匀速前进,甲队匀速的进 0.5 h 后逨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后两队恰好同时到达纪念馆。甲,乙两队前进的路程 (单位; )与甲队出发时间 单位: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队比甲队晚出发
B.甲队减速后前进的路程 与甲队出发时间 的函数表达式为
C.甲队开始减速时,乙队前进的路程为 1 km
D.甲队某同学在某个时间掉队,原地等待 后被乙队追上,则他拈队时甲所前迸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4八上·深圳开学考)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km)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与x之间有如下关系:
x/km 1 2 3 4
y/℃ 55 90 125 160
根据表格,估计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为230℃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   km.
12.(2023八上·蜀山期中)若函数,则当函数值时,自变量的值是   .
13.(2024八上·门头沟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轴上的一个动点,当最小时,点的坐标是   .
14.(2025八上·嘉兴期末)已知直线与轴交于点,直线与轴交于点.设,当时,随着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15.(2025八上·海曙期末)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该函数随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16.(2025八上·诸暨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点坐标依次为,,,,点为线段上一动点,点为线段上一动点,点为轴上一动点.当三点运动到最短时,点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2024八上·慈溪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在该函数图象上,求点的坐标;
(3)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一次函数的值都大于一次函数值,请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18.如图1所示,在A,B两地之间有汽车站C站,客车由A地驶往C站,货车由B地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图2是客车、货车离C站的路程y1,y2(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填空:A,B两地相距   千米;
(2)求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客、货两车何时相遇
19.(2025八上·鄞州期末)如图,在 Rt 和 Rt 中, ,点 在 上, 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 .
(1)若 ,判断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已知 ,设 .
①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②若 ,求线段 的长.
20.(2025八上·海曙期末)如图,在中,是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连结,取的中点,连结.小梦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的面积与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1)设的长度为,的面积,通过取边上的不同位置的点,经分析和计算,得到了与的几组值,如下表:
0 1 2 3 4 5 6
3 1 0 2 3
根据上表可知,___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
(3)在(1)的条件下,令的面积为.
①用的代数式表示.
②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时,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1.(2024八上·宁波期末)如图①,已知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以OA、O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长方形OABC.
(1)求点A、C的坐标;
(2)将△ABC对折,使得点A与点C重合,折痕交AB于点D,求直线CD的解析式(图②);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APC与△AB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2025八上·余姚期末)根据以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如何设计采购方案?
素材1 王阳明故居纪念馆为了能更好地宣传阳明文化以及王阳明的书法,文创商店近期推出了许多新的文创产品,有阳明书法手袋、阳明书签、阳明书法冰箱贴等.已知1套书签的售价比1个冰箱贴的售价高18元.
素材2 小明在本店购买了1套书签和4个冰箱贴,一共花费了158元.
素材3 临近期末考试,某数学老师打算提前给学生准备奖品,他准备用1000元在本店同时购买书签和冰箱贴两种商品若干件.
问题解决
任务1 求1套书签和1个冰箱贴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任务2 该老师打算购买书签和冰箱贴共25件.最多能买几套书签?
任务3 【拟定购买方案】 在任务2的条件下,该老师要求购买的书签比冰箱贴多.则分别购买多少书签和冰箱贴时,所需费用最省?并求出最省费用.
23.(2024八上·温州期末)综合与实践
项目任务:设计由 10 弹簧构成且成本不超过 40 元的弹簧拉力计.
来材 1:弹簧并联时,拉力计拉力等于每根弹簧拉力之和,如图 1, .5弹簧 拉力 与长度 之间有关系式 ;测得弹簧 拉力 与长度 的数据如下表:
图 1
图2
弹簧长度 10 15 20 25
拉力 5 10 15 20
素材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伸长后最大长度均为 30 cm .弹簧 每根 6 元,弹簧 每根 3 元.
(1)任务 1:在图 2 中描出以弹簧 测得数据的各对 与 的对应值为坐标的各点,并判断这些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2)任务 2:求 关于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的最大拉力。
(3)任务 3:如何购买 两种弹簧,使并联后的弹簧拉力计拉力最大(在弹性限度内)?并求出弹簧拉力计的最大拉力.
24.(2024八上·浦江期末)本学期,我们已经学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其中轴与轴互相垂直.现定义:将任意坐标轴绕原点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一定度数,得到新的两条直线(直线正方向与原坐标轴一致),由这两条直线组成的新的坐标系,称之为“动感坐标系.”而过某一点在新坐标轴上作铅垂线、水平线(如图),与新坐标轴相交,从这一点到水平线与某一条新坐标轴交点的距离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横坐标,从这一点到铅垂线与另一条新坐标轴的交点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两者重新组合,形成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动感坐标.”而一次函数的图象仍然保持原状.
【初步探究】
(1)已知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动感坐标系”.则点的动感坐标为______.
(2)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在轴上有一点,在轴上有一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当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求点的动感坐标.
【类比猜想】
根据“初步探究”中的内容,请归纳一条关于“动感坐标系”的性质.
【深入探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轴分别交于,且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刚好经过点.求点的动感坐标以及的值(点不与原点重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量、变量
【解析】【解答】解: 把两根木条AB和AC的一端A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AC自由转动至AC'位置,在转动过程中,∠BAC的度数由大变小,BC的长度由大变小,线段AC与AB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ABC中AB边上的高线逐渐变小,所以△ABC的面积在逐渐变小,所以A、B、C三个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从而结合图形根据旋转的性质逐项分析得出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乙的速度为(米/分钟),由图像可知,当甲出发的时间a分钟时,追上乙,
则,
解得,
∴当甲出发分钟时追上乙,
设甲出发分钟后,到达B处,
则,
解得,
∴,两地的路程为(米).
故选:C.
【分析】要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因为甲的速度已知,实质是求甲的运动时间。观察图象知,当甲准备出发时,甲乙两人相距200米,即乙2分钟跑了200米,则乙的速度为100米/分;因为a分钟后甲追上乙,由追及问题知:,解得;因为甲的速度快乙的速度慢,所以当甲到达终点时两人之间距离达到最大值600米,设甲出发m分钟后到达B地,则有,解得,所以。
3.【答案】B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kx+b(k≠0),
将(-3,9)和(-2,5)代入y=kx+b(k≠0),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4x-3,
∴当y=1时,-4x-3=1,则x=-1,不符合题意;
当y=-4时,-4x-3=-4,则,符合题意;
当y=-7时,-4x-3=-7,则,不符合题意;
当y=-11时,-4x-3=-11,则x=2,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错误的函数值是-4;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4x-3,再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求解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A、∵当时,,
∴函数图象不经过点,故此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此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的值随的值的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D、当,,
当,由得,
∴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与y轴交点坐标为,
∴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故此选项结论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将代入函数解析式,算出对应的函数值,将该函数值与比较即可判断A选项;y=ax+b(a≠0),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据此可判断B选项;在一次函数“y=ax+b(a、b为常数,且a≠0)”中,当a>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可判断C选项;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纵坐标轴交点的坐标特点“与x轴交点纵坐标为零,与y轴交点横坐标为零”求出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进而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判断D选项.
5.【答案】D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 由 可得距测速仪 波
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由 可得距测速仪 波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 汽车的速度
故答案为: D.
【分析】先确定汽车收到第一、二次信号时用的时间,利用s 求出到测速仪的距离,进而求出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6.【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设直线l和八个正方形最上面交点为A,过A作于点B,如图所示:
∵正方形的边长为1,
∴,
∵经过原点的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两边的面积都是4,
∴,
∴,
∴,
把代入得:,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求一次函数解析.设直线l和八个正方形最上面交点为A,过A作于点B,先根据图形得出,根据经过原点的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可推出两边的面积都是4,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进而可求出,得出,把代入,可求出k的值,进而可选出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①将(0, 2)代入解析式得,左边= 2,右边= 2,故图象过(0, 2)点,正确;
②当y=0时,y= x 2中,x= 2,故图象过( 2,0),正确;
③因为k= 1<0,所以y随x增大而减小,错误;
④因为k= 1<0,b= 2<0,所以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正确;
⑤因为y= x 2与y= x的k值(斜率)相同,故两图象平行,正确.
故选C.
【分析】 通过分析y=-x-2的图像的性质来对①②③④⑤五个说法进行验证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题知,
函数y1=kx-k(k>0)的图象过定点(1,0),
如图所示,
当x>-1时,y1y2可能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x<2时,y1y2可能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x<1时,y1<0,y2>0;
当10, y2>0;
当x>2时,y>0,y<0;
∴当x<1或x>2时,y1y2<0;
当10;
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分析】根据所给函数解析式,得出函数y1=kx-k(k > 0)的图象过定点(1,0),据此画出函数图象的大致示意图,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解决问题.
9.【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令,则,令,则,
∴,,,,
设,
∵点C落在直线上,则,
∵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作轴于点,
则,
∴,
∵,
∴,
∴,,
∴,
∵点直线上,
∴,
解得,
∴点M的纵坐标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轴对称得到,即可得到,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得到,即可得到解题.
10.【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如图,
A、乙队即为AC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假设该函数表达式为y乙=k乙x+b乙,∵ 乙队始终以 的速度匀速前进 ,∴k乙=5,将C点(1.5,6)代入,得到6=5×1.5+b,解得b=-1.5,∴乙队的函数表达式为y乙=5x-1.5,当y乙=0时,解得x=0.3,即A点坐标为(0.3,0),意思就是乙队比甲队晚出发 ,故选项A正确;
B、OB段即甲队开始时候的函数表达式,则速度=斜率=3÷0.5=6,而“ 甲队匀速的进 0.5 h 后逨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即BC段函数表达式的斜率就是6÷2=3。设BC段函数表达式为y减速甲=3x+b减速甲,将C点(1.5,6)代入,得到6=3×1.5+b减速甲,解得b减速甲=1.5,∴ 甲队减速后前进的路程 与甲队出发时间 的函数表达式为 ,故选项B正确;
C、甲队在0.5h的时候开始减速,此时乙队的前进路程为5×0.5-1.5=1km,故选项C正确;
D、当甲队前进0.25h的时候,此时前进的路程为6×0.25=1.5km,该同学在1.5km的地方等待乙队,此时乙队需要用时列式为1.5=5x-1.5,解得x=0.6h,因此甲队某同学在某个时间掉队,原地等待 0.6h 后被乙队追上,则他掉队时甲所前迸了0.25h。故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根据图象和条件,分别求出乙队的函数表达式和甲队两部分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四个选项分别代入进行详细的计算,即可找出正确的选项。
11.【答案】6
【知识点】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表格中数据知:x值每增加1,对应的y值恒增加35,
∴ 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km)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
把(1,55)(2,90)代入
得,解得,
∴y=35x+20,
当y= 230 时,230=35x+20,解得x=6,
∴ 估计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为230℃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6km.
故答案为:6.
【分析】先判断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km)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再求出y= 230 时x值即可.
12.【答案】4或
【知识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
【解析】【解答】
解:∵函数
∴ 当y=8时,x2+2=8,x≤2,解得x=
当y=8时,2x=8,x>2,解得x=4
∴自变量x的值是4或
故答案为:4或.
【分析】本题考查函数值与自变量。根据函数值,得出关于x的方程,根据x的取值范围,得出自变量x的值。
13.【答案】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交x轴于点C,

∴当点B,C,D三点共线时,最小.


∴设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
∴,解得

∴当时,
解得
∴点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可得当点B,C,D三点共线时,最小,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可得,设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D,B坐标代入表达式可得,再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将y=0代入表达式即可求出答案.
14.【答案】增大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

∴,
∵,,
∴,
∴,
∴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分析】先得到,再根据,可得,然后根据增减性解题即可.
15.【答案】(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函数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
∵函数图象经过点,
∴,
取,
此时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得到,设y=-x+b,把点代入解析式得到的值解题即可.
16.【答案】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作线段关于轴的对称线段,且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点,
则,,,
∴,
过点作的平行线,由图可知线段在直线上方,
故当点与点重合,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时,取最小值,即取最小值,
设直线交轴于点,延长交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
可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可得,即,
∴,
∴,
∵,
∴,
∴,
∵,
∴,
∴,
∵轴,,
∴,,,
∴,
∴,
∴.
故答案为:.
【分析】作线段关于轴的对称线段,且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点,根据轴对称可得当点与点重合,点在同一直线上,取最小值,设直线交轴于点,延长交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点,然后得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的值解题即可.
17.【答案】(1)解:把代入得,解得
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把代入得,解得
点坐标为
(3)
【知识点】比较一次函数值的大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1)解:把代入得,解得
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把代入得,解得
点坐标为
(3)因为当 x < 3 时,有不等式: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因为x < 3 ,所以,即:
【分析】(1)已知点的坐标求参数值,只需把点的坐标代入到函数表达式中,即可得到所求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2)求点的坐标,先把坐标值所含字母的代数式代入到函数表达式中,再求解关于该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3)先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再用含有字母n的不等式表示出解集,最后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可确定字母n的取值范围。
18.【答案】(1)420
(2)解:由图2可得:
2小时后货车由B地到达C地
∴货车速度为:60÷2=30(千米/小时)
∴货车到达A地的时间为出发后小时,即图2中点P的坐标为(14,360)
设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将点D(2,0),P(14,360)代入关系式可得:
,解得:
∴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3)解:设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将点(0,360),(6,0)代入关系式可得:
,解得:
∴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当y1=y2时,
解得:
即客、货两车出发小时候相遇.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图2可得:
A,C两地相距360千米,B,C两地相距60千米
∴A,B两地相距360+60=420千米
故答案为:420
【分析】(1)根据图2信息可得A,C两地相距360千米,B,C两地相距60千米,则A,B两地相距360+60=420千米,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图2信息可得2小时后货车由B地到达C地,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货车速度,求出货车到达A地时间,则点P的坐标为(14,360),设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D,P坐标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出答案.
(3)设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0,360),(6,0)代入关系式可得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当当y1=y2时,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9.【答案】(1)解:△AD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在Rt△ABC中,∠ACB=90°,∠B=30°,
∴∠BAC =60°,
∴∠DAE=∠BAC =60°,
∵AE= DE,
∴△ADE是等边三角形
(2)解:①在Rt△ABC和Rt△DEC中,
∠ACB=∠CDE=90°,
∴∠CAB+∠B =90°,∠EDA+∠CDA=90°,
∵AE= DE,
∴∠EDA=∠EAD,
∵∠EAD=∠BAC,
∴∠EDA=∠EAD=∠BAC,
∴∠CDA=∠B,
∴△BCD是等腰三角形,
∵∠CDE=90°,AC=5,设DE=x,BC2=y,
∴y= BC2=CD2=CE2- DE2 =(x + 5)2-x2=10x+25;
②过点C作CH⊥BD于H,
∵BC=CD,
∴BH= DH,
∴AB-AD=BH+AH-(DH-AH)=2AH=6,
∴AH=3,
∵AC=5,
在直角三角形ACH中,由勾股定理得:
设BH =a,
在Rt△BCH中,由勾股定理得:
BC2= BH2+ CH2= a2+ 42,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BC2=AB2-AC2=(a+3)2- 52,
∴a2+42=(a+3)2-52,
解得a =,
∴BC2=10x+ 25 =+ 42,
解得x =,
∴AE=DE=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证明∠EAD=∠BAC=60°,结合AE=DE可得证;
(2)①先证明△BCD是等腰三角形,再结合勾股定理可得结论;
②过点C作CH⊥BD于H,求出CH,AH,设BH=a,在Rt△BCH和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两种方式BC2,列方程解出a的值,进而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20.【答案】(1),.
(2)
(3)①由题意可得在,边上的高为2.
∴.
∵F是AE的中点
∴.
②如图
根据图象可知当时,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求面积
【解析】【解答】(1)设中DE边上的高为h
当 时,可知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
故答案为:2,1;
【分析】(1)先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的高,然后求出a、b的值即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作图即可;
(3)①利用面积公式、中线的性质列函数关系式即可;
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两个图象,借助图象解答即可.
21.【答案】(1)解:当x=0时,y=4,∴C(0,4);
当y=0时,-2x+4=0,解得,
∴A(2,0);
∴A(2,0);C(0,4).
(2)解:由折叠知:.
设则,
根据题意得:解得:
此时,,D(2,)
设直线CD为,把代入得 解得:
∴设直线CD解析式为;
(3)解:①当点P与点O重合时,,此时P(0,0)
②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如图,
由得,
则点P在直线CD上.过P作于点Q,
在Rt△ADP中,
由得:

∴,把代入得
此时P(,)
③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如图,
由(2)同理可求得:
∴在Rt△PQC中,根据勾股定理

此时
综合得,满足条件的点P有三个,分别为:(0,0);();(-).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x、y轴上点的特点求得A和C的坐标;
(2)由折叠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D长,然后得到D点坐标,最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的解析式;
(3)分为 点P与点O重合 ,点P在第一象限,点P在第二象限三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得到点P的坐标即可.
22.【答案】解:任务1.设1套书签为x元,1个冰箱贴为y元,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1套书签为46元,1个冰箱贴为28元;
任务2.设老师打算购买书签为a件,则冰箱贴为件,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老师打算最多购买16套书签;
任务3.设总费用为W,根据题意,得

即,且,
∵,
∴一次函数值w随着a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元.
即购买13件书签,12件冰箱贴所需费用最省,最省费用为934元.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 设1套书签为x元,1个冰箱贴为y元 ,由“ 1套书签的售价比1个冰箱贴的售价高18元”列出方程x=y+18,由“ 购买了1套书签和4个冰箱贴,一共花费了158元 ”列出方程x+4y=158,联立两方程,求解即可;
(2)设老师打算购买书签为a套,则冰箱贴为(25-a)件,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及购买a套书签的费用+购买(25-a)个冰箱贴的费用不超过1000列出不等式,求出最大整数解即可;
(3)设总费用为W,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及购买a套书签的费用+购买(25-a)个冰箱贴的费用=总费用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w,结合“ 购买的书签比冰箱贴多 ”求出a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
23.【答案】(1)解:描点如图,
由图可知,这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2)解:设y2=kx + b,
则:,
解得: ,
则y2=x-5,
当x =30时,y2=25,
则弹簧B在弹性限度内的最大拉力为25N
(3)解:设购买A种弹簧a根,弹簧拉力计的最大拉力为y,
当x=30时,A的最大拉力为35N,B的最大拉力为25N,
则: y= 35a+25(10 -a) = 10a +250,
∵ 6a + 3 (10 -a)≤40,
解得: a≤
又∵a≥0,
∴0≤a≤,
∴当a = 3时,y的最大值为280,
即:购买3根A弹簧,7根B弹簧,弹簧拉力计的最大拉力为280N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秒点法作图;
(2)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
(3)先列出最大拉力的函数,再根据函数的性质求解.
24.【答案】[初步探究](1)解:如图,根据题意,过点作作铅垂线、水平线,交轴于点,交旋转后的轴于点,

可得,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点在旋转后的轴上,


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
仍为,
设,则,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负值,
,,
点的动感坐标为,
故答案为:;
(2)解: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
轴与轴的夹角为,轴与轴的夹角为,
轴与轴的夹角为,
当轴时,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
如图,轴,过点作水平线,铅垂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
可得,,
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





,,,

又,
平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的动感坐标为;
[类比猜想]
根据原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通过勾股定理或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求得 “动感坐标.”
[深入探索]
解:如图所示,当在上时,
∵直线与直线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
∴,
∴,
令,则,
∴,
∴,

∴是等边三角形,则,
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


∴是等边三角形,则

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轴于点,
∵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
∴,

∴,
又∵,
∵,则
在中,,
∴的动感坐标为
当点在上时,如图所示,
则,
∴,
∴,
同理可得
∴的动感坐标为
综上所述,时,的动感坐标为;时,的动感坐标为.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初步探究](1)画出图形,根据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
(2)由旋转可得当轴时,点与点的距离最小,作图并求得点的动感坐标即可;
[类比猜想]得出相关结论解题;
[深入探索]画出图形,分类讨论,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新定义解题即可.
1 / 1第五章《一次函数》培优卷—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把两根木条AB和AC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AC自由转动至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面的量是常量的为(  )
A.的度数 B.BC的长度 C.的面积 D.AC的长度
【答案】D
【知识点】常量、变量
【解析】【解答】解: 把两根木条AB和AC的一端A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AC自由转动至AC'位置,在转动过程中,∠BAC的度数由大变小,BC的长度由大变小,线段AC与AB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ABC中AB边上的高线逐渐变小,所以△ABC的面积在逐渐变小,所以A、B、C三个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从而结合图形根据旋转的性质逐项分析得出答案.
2.(2025八上·慈溪期末)甲、乙两人沿同一跑道从A处跑到B处.乙比甲先出发2分钟,甲的速度为每分钟150米.若两人之间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两地的路程为(  )
A.1800米 B.2000米 C.2400米 D.2500米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乙的速度为(米/分钟),由图像可知,当甲出发的时间a分钟时,追上乙,
则,
解得,
∴当甲出发分钟时追上乙,
设甲出发分钟后,到达B处,
则,
解得,
∴,两地的路程为(米).
故选:C.
【分析】要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因为甲的速度已知,实质是求甲的运动时间。观察图象知,当甲准备出发时,甲乙两人相距200米,即乙2分钟跑了200米,则乙的速度为100米/分;因为a分钟后甲追上乙,由追及问题知:,解得;因为甲的速度快乙的速度慢,所以当甲到达终点时两人之间距离达到最大值600米,设甲出发m分钟后到达B地,则有,解得,所以。
3.(2023八上·盐湖月考)小磊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列出了如下表格,小颖看到后说有一个函数值求错了.这个错误的函数值是(  )
x … 0 1 2 …
y … 9 5 1 …
A.1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kx+b(k≠0),
将(-3,9)和(-2,5)代入y=kx+b(k≠0),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4x-3,
∴当y=1时,-4x-3=1,则x=-1,不符合题意;
当y=-4时,-4x-3=-4,则,符合题意;
当y=-7时,-4x-3=-7,则,不符合题意;
当y=-11时,-4x-3=-11,则x=2,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错误的函数值是-4;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4x-3,再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求解即可。
4.(2025八上·成都期末)关于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  )
A.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点
B.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C.的值随的值的增大而增大
D.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A、∵当时,,
∴函数图象不经过点,故此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此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的值随的值的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D、当,,
当,由得,
∴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与y轴交点坐标为,
∴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故此选项结论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将代入函数解析式,算出对应的函数值,将该函数值与比较即可判断A选项;y=ax+b(a≠0),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据此可判断B选项;在一次函数“y=ax+b(a、b为常数,且a≠0)”中,当a>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可判断C选项;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纵坐标轴交点的坐标特点“与x轴交点纵坐标为零,与y轴交点横坐标为零”求出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进而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判断D选项.
5.(2024八上·宁波竞赛) 交管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信号, 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 测出车速, 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 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表示超声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的速度为 ,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汽车的速度约为(  ) (结果保留整数)。

A.20 B.22 C.24 D.26
【答案】D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 由 可得距测速仪 波
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由 可得距测速仪 波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 汽车的速度
故答案为: D.
【分析】先确定汽车收到第一、二次信号时用的时间,利用s 求出到测速仪的距离,进而求出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6.(2024八上·衢州期末)八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设直线l和八个正方形最上面交点为A,过A作于点B,如图所示:
∵正方形的边长为1,
∴,
∵经过原点的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两边的面积都是4,
∴,
∴,
∴,
把代入得:,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求一次函数解析.设直线l和八个正方形最上面交点为A,过A作于点B,先根据图形得出,根据经过原点的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可推出两边的面积都是4,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进而可求出,得出,把代入,可求出k的值,进而可选出答案.
7.(2024八上·龙岗期中)关于函数y=-x-2的图象,有如下说法:①图象过点(0,-2);②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2,0);③从图象知y随x增大而增大;④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⑤图象是与y=-x平行的直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①将(0, 2)代入解析式得,左边= 2,右边= 2,故图象过(0, 2)点,正确;
②当y=0时,y= x 2中,x= 2,故图象过( 2,0),正确;
③因为k= 1<0,所以y随x增大而减小,错误;
④因为k= 1<0,b= 2<0,所以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正确;
⑤因为y= x 2与y= x的k值(斜率)相同,故两图象平行,正确.
故选C.
【分析】 通过分析y=-x-2的图像的性质来对①②③④⑤五个说法进行验证即可。
8.(2025八上·西湖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或 D.若,则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题知,
函数y1=kx-k(k>0)的图象过定点(1,0),
如图所示,
当x>-1时,y1y2可能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x<2时,y1y2可能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x<1时,y1<0,y2>0;
当10, y2>0;
当x>2时,y>0,y<0;
∴当x<1或x>2时,y1y2<0;
当10;
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分析】根据所给函数解析式,得出函数y1=kx-k(k > 0)的图象过定点(1,0),据此画出函数图象的大致示意图,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解决问题.
9.(2025八上·嵊州期末)如图,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M,N分别是y轴和直线上的点,,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若点C落在直线上,则点M的纵坐标是(  )
A. B. C.或 D.或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令,则,令,则,
∴,,,,
设,
∵点C落在直线上,则,
∵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作轴于点,
则,
∴,
∵,
∴,
∴,,
∴,
∵点直线上,
∴,
解得,
∴点M的纵坐标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轴对称得到,即可得到,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得到,即可得到解题.
10.(2025八上·余姚期末)学校组织甲,乙两队顶备共峝团员步行前往距离学校 6 km 的革命纪念馆进行实践参观活动,为了避免交道拥堵安排两个队伍在不同的时刻出发。已知乙队始终以 的速度匀速前进,甲队匀速的进 0.5 h 后逨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后两队恰好同时到达纪念馆。甲,乙两队前进的路程 (单位; )与甲队出发时间 单位: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队比甲队晚出发
B.甲队减速后前进的路程 与甲队出发时间 的函数表达式为
C.甲队开始减速时,乙队前进的路程为 1 km
D.甲队某同学在某个时间掉队,原地等待 后被乙队追上,则他拈队时甲所前迸了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如图,
A、乙队即为AC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假设该函数表达式为y乙=k乙x+b乙,∵ 乙队始终以 的速度匀速前进 ,∴k乙=5,将C点(1.5,6)代入,得到6=5×1.5+b,解得b=-1.5,∴乙队的函数表达式为y乙=5x-1.5,当y乙=0时,解得x=0.3,即A点坐标为(0.3,0),意思就是乙队比甲队晚出发 ,故选项A正确;
B、OB段即甲队开始时候的函数表达式,则速度=斜率=3÷0.5=6,而“ 甲队匀速的进 0.5 h 后逨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即BC段函数表达式的斜率就是6÷2=3。设BC段函数表达式为y减速甲=3x+b减速甲,将C点(1.5,6)代入,得到6=3×1.5+b减速甲,解得b减速甲=1.5,∴ 甲队减速后前进的路程 与甲队出发时间 的函数表达式为 ,故选项B正确;
C、甲队在0.5h的时候开始减速,此时乙队的前进路程为5×0.5-1.5=1km,故选项C正确;
D、当甲队前进0.25h的时候,此时前进的路程为6×0.25=1.5km,该同学在1.5km的地方等待乙队,此时乙队需要用时列式为1.5=5x-1.5,解得x=0.6h,因此甲队某同学在某个时间掉队,原地等待 0.6h 后被乙队追上,则他掉队时甲所前迸了0.25h。故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根据图象和条件,分别求出乙队的函数表达式和甲队两部分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四个选项分别代入进行详细的计算,即可找出正确的选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4八上·深圳开学考)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km)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与x之间有如下关系:
x/km 1 2 3 4
y/℃ 55 90 125 160
根据表格,估计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为230℃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   km.
【答案】6
【知识点】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表格中数据知:x值每增加1,对应的y值恒增加35,
∴ 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km)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
把(1,55)(2,90)代入
得,解得,
∴y=35x+20,
当y= 230 时,230=35x+20,解得x=6,
∴ 估计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为230℃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6km.
故答案为:6.
【分析】先判断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km)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再求出y= 230 时x值即可.
12.(2023八上·蜀山期中)若函数,则当函数值时,自变量的值是   .
【答案】4或
【知识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
【解析】【解答】
解:∵函数
∴ 当y=8时,x2+2=8,x≤2,解得x=
当y=8时,2x=8,x>2,解得x=4
∴自变量x的值是4或
故答案为:4或.
【分析】本题考查函数值与自变量。根据函数值,得出关于x的方程,根据x的取值范围,得出自变量x的值。
13.(2024八上·门头沟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轴上的一个动点,当最小时,点的坐标是   .
【答案】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交x轴于点C,

∴当点B,C,D三点共线时,最小.


∴设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
∴,解得

∴当时,
解得
∴点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可得当点B,C,D三点共线时,最小,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可得,设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D,B坐标代入表达式可得,再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将y=0代入表达式即可求出答案.
14.(2025八上·嘉兴期末)已知直线与轴交于点,直线与轴交于点.设,当时,随着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大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

∴,
∵,,
∴,
∴,
∴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分析】先得到,再根据,可得,然后根据增减性解题即可.
15.(2025八上·海曙期末)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该函数随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答案】(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函数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
∵函数图象经过点,
∴,
取,
此时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得到,设y=-x+b,把点代入解析式得到的值解题即可.
16.(2025八上·诸暨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点坐标依次为,,,,点为线段上一动点,点为线段上一动点,点为轴上一动点.当三点运动到最短时,点的坐标是   .
【答案】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作线段关于轴的对称线段,且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点,
则,,,
∴,
过点作的平行线,由图可知线段在直线上方,
故当点与点重合,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时,取最小值,即取最小值,
设直线交轴于点,延长交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
可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可得,即,
∴,
∴,
∵,
∴,
∴,
∵,
∴,
∴,
∵轴,,
∴,,,
∴,
∴,
∴.
故答案为:.
【分析】作线段关于轴的对称线段,且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点,根据轴对称可得当点与点重合,点在同一直线上,取最小值,设直线交轴于点,延长交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点,然后得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的值解题即可.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2024八上·慈溪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在该函数图象上,求点的坐标;
(3)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一次函数的值都大于一次函数值,请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把代入得,解得
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把代入得,解得
点坐标为
(3)
【知识点】比较一次函数值的大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1)解:把代入得,解得
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把代入得,解得
点坐标为
(3)因为当 x < 3 时,有不等式: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因为x < 3 ,所以,即:
【分析】(1)已知点的坐标求参数值,只需把点的坐标代入到函数表达式中,即可得到所求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2)求点的坐标,先把坐标值所含字母的代数式代入到函数表达式中,再求解关于该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3)先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再用含有字母n的不等式表示出解集,最后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可确定字母n的取值范围。
18.如图1所示,在A,B两地之间有汽车站C站,客车由A地驶往C站,货车由B地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图2是客车、货车离C站的路程y1,y2(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填空:A,B两地相距   千米;
(2)求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客、货两车何时相遇
【答案】(1)420
(2)解:由图2可得:
2小时后货车由B地到达C地
∴货车速度为:60÷2=30(千米/小时)
∴货车到达A地的时间为出发后小时,即图2中点P的坐标为(14,360)
设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将点D(2,0),P(14,360)代入关系式可得:
,解得:
∴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3)解:设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将点(0,360),(6,0)代入关系式可得:
,解得:
∴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当y1=y2时,
解得:
即客、货两车出发小时候相遇.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图2可得:
A,C两地相距360千米,B,C两地相距60千米
∴A,B两地相距360+60=420千米
故答案为:420
【分析】(1)根据图2信息可得A,C两地相距360千米,B,C两地相距60千米,则A,B两地相距360+60=420千米,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图2信息可得2小时后货车由B地到达C地,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货车速度,求出货车到达A地时间,则点P的坐标为(14,360),设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D,P坐标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出答案.
(3)设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0,360),(6,0)代入关系式可得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当当y1=y2时,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9.(2025八上·鄞州期末)如图,在 Rt 和 Rt 中, ,点 在 上, 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 .
(1)若 ,判断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已知 ,设 .
①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②若 ,求线段 的长.
【答案】(1)解:△AD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在Rt△ABC中,∠ACB=90°,∠B=30°,
∴∠BAC =60°,
∴∠DAE=∠BAC =60°,
∵AE= DE,
∴△ADE是等边三角形
(2)解:①在Rt△ABC和Rt△DEC中,
∠ACB=∠CDE=90°,
∴∠CAB+∠B =90°,∠EDA+∠CDA=90°,
∵AE= DE,
∴∠EDA=∠EAD,
∵∠EAD=∠BAC,
∴∠EDA=∠EAD=∠BAC,
∴∠CDA=∠B,
∴△BCD是等腰三角形,
∵∠CDE=90°,AC=5,设DE=x,BC2=y,
∴y= BC2=CD2=CE2- DE2 =(x + 5)2-x2=10x+25;
②过点C作CH⊥BD于H,
∵BC=CD,
∴BH= DH,
∴AB-AD=BH+AH-(DH-AH)=2AH=6,
∴AH=3,
∵AC=5,
在直角三角形ACH中,由勾股定理得:
设BH =a,
在Rt△BCH中,由勾股定理得:
BC2= BH2+ CH2= a2+ 42,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BC2=AB2-AC2=(a+3)2- 52,
∴a2+42=(a+3)2-52,
解得a =,
∴BC2=10x+ 25 =+ 42,
解得x =,
∴AE=DE=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证明∠EAD=∠BAC=60°,结合AE=DE可得证;
(2)①先证明△BCD是等腰三角形,再结合勾股定理可得结论;
②过点C作CH⊥BD于H,求出CH,AH,设BH=a,在Rt△BCH和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两种方式BC2,列方程解出a的值,进而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20.(2025八上·海曙期末)如图,在中,是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连结,取的中点,连结.小梦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的面积与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1)设的长度为,的面积,通过取边上的不同位置的点,经分析和计算,得到了与的几组值,如下表:
0 1 2 3 4 5 6
3 1 0 2 3
根据上表可知,___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
(3)在(1)的条件下,令的面积为.
①用的代数式表示.
②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时,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1),.
(2)
(3)①由题意可得在,边上的高为2.
∴.
∵F是AE的中点
∴.
②如图
根据图象可知当时,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求面积
【解析】【解答】(1)设中DE边上的高为h
当 时,可知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
故答案为:2,1;
【分析】(1)先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的高,然后求出a、b的值即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作图即可;
(3)①利用面积公式、中线的性质列函数关系式即可;
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两个图象,借助图象解答即可.
21.(2024八上·宁波期末)如图①,已知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以OA、O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长方形OABC.
(1)求点A、C的坐标;
(2)将△ABC对折,使得点A与点C重合,折痕交AB于点D,求直线CD的解析式(图②);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APC与△AB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当x=0时,y=4,∴C(0,4);
当y=0时,-2x+4=0,解得,
∴A(2,0);
∴A(2,0);C(0,4).
(2)解:由折叠知:.
设则,
根据题意得:解得:
此时,,D(2,)
设直线CD为,把代入得 解得:
∴设直线CD解析式为;
(3)解:①当点P与点O重合时,,此时P(0,0)
②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如图,
由得,
则点P在直线CD上.过P作于点Q,
在Rt△ADP中,
由得:

∴,把代入得
此时P(,)
③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如图,
由(2)同理可求得:
∴在Rt△PQC中,根据勾股定理

此时
综合得,满足条件的点P有三个,分别为:(0,0);();(-).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x、y轴上点的特点求得A和C的坐标;
(2)由折叠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D长,然后得到D点坐标,最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的解析式;
(3)分为 点P与点O重合 ,点P在第一象限,点P在第二象限三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得到点P的坐标即可.
22.(2025八上·余姚期末)根据以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如何设计采购方案?
素材1 王阳明故居纪念馆为了能更好地宣传阳明文化以及王阳明的书法,文创商店近期推出了许多新的文创产品,有阳明书法手袋、阳明书签、阳明书法冰箱贴等.已知1套书签的售价比1个冰箱贴的售价高18元.
素材2 小明在本店购买了1套书签和4个冰箱贴,一共花费了158元.
素材3 临近期末考试,某数学老师打算提前给学生准备奖品,他准备用1000元在本店同时购买书签和冰箱贴两种商品若干件.
问题解决
任务1 求1套书签和1个冰箱贴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任务2 该老师打算购买书签和冰箱贴共25件.最多能买几套书签?
任务3 【拟定购买方案】 在任务2的条件下,该老师要求购买的书签比冰箱贴多.则分别购买多少书签和冰箱贴时,所需费用最省?并求出最省费用.
【答案】解:任务1.设1套书签为x元,1个冰箱贴为y元,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1套书签为46元,1个冰箱贴为28元;
任务2.设老师打算购买书签为a件,则冰箱贴为件,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老师打算最多购买16套书签;
任务3.设总费用为W,根据题意,得

即,且,
∵,
∴一次函数值w随着a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元.
即购买13件书签,12件冰箱贴所需费用最省,最省费用为934元.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 设1套书签为x元,1个冰箱贴为y元 ,由“ 1套书签的售价比1个冰箱贴的售价高18元”列出方程x=y+18,由“ 购买了1套书签和4个冰箱贴,一共花费了158元 ”列出方程x+4y=158,联立两方程,求解即可;
(2)设老师打算购买书签为a套,则冰箱贴为(25-a)件,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及购买a套书签的费用+购买(25-a)个冰箱贴的费用不超过1000列出不等式,求出最大整数解即可;
(3)设总费用为W,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及购买a套书签的费用+购买(25-a)个冰箱贴的费用=总费用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w,结合“ 购买的书签比冰箱贴多 ”求出a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
23.(2024八上·温州期末)综合与实践
项目任务:设计由 10 弹簧构成且成本不超过 40 元的弹簧拉力计.
来材 1:弹簧并联时,拉力计拉力等于每根弹簧拉力之和,如图 1, .5弹簧 拉力 与长度 之间有关系式 ;测得弹簧 拉力 与长度 的数据如下表:
图 1
图2
弹簧长度 10 15 20 25
拉力 5 10 15 20
素材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伸长后最大长度均为 30 cm .弹簧 每根 6 元,弹簧 每根 3 元.
(1)任务 1:在图 2 中描出以弹簧 测得数据的各对 与 的对应值为坐标的各点,并判断这些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2)任务 2:求 关于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的最大拉力。
(3)任务 3:如何购买 两种弹簧,使并联后的弹簧拉力计拉力最大(在弹性限度内)?并求出弹簧拉力计的最大拉力.
【答案】(1)解:描点如图,
由图可知,这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2)解:设y2=kx + b,
则:,
解得: ,
则y2=x-5,
当x =30时,y2=25,
则弹簧B在弹性限度内的最大拉力为25N
(3)解:设购买A种弹簧a根,弹簧拉力计的最大拉力为y,
当x=30时,A的最大拉力为35N,B的最大拉力为25N,
则: y= 35a+25(10 -a) = 10a +250,
∵ 6a + 3 (10 -a)≤40,
解得: a≤
又∵a≥0,
∴0≤a≤,
∴当a = 3时,y的最大值为280,
即:购买3根A弹簧,7根B弹簧,弹簧拉力计的最大拉力为280N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秒点法作图;
(2)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
(3)先列出最大拉力的函数,再根据函数的性质求解.
24.(2024八上·浦江期末)本学期,我们已经学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其中轴与轴互相垂直.现定义:将任意坐标轴绕原点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一定度数,得到新的两条直线(直线正方向与原坐标轴一致),由这两条直线组成的新的坐标系,称之为“动感坐标系.”而过某一点在新坐标轴上作铅垂线、水平线(如图),与新坐标轴相交,从这一点到水平线与某一条新坐标轴交点的距离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横坐标,从这一点到铅垂线与另一条新坐标轴的交点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两者重新组合,形成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动感坐标.”而一次函数的图象仍然保持原状.
【初步探究】
(1)已知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动感坐标系”.则点的动感坐标为______.
(2)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在轴上有一点,在轴上有一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当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求点的动感坐标.
【类比猜想】
根据“初步探究”中的内容,请归纳一条关于“动感坐标系”的性质.
【深入探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轴分别交于,且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刚好经过点.求点的动感坐标以及的值(点不与原点重合).
【答案】[初步探究](1)解:如图,根据题意,过点作作铅垂线、水平线,交轴于点,交旋转后的轴于点,

可得,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点在旋转后的轴上,


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
仍为,
设,则,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可得方程,
解得,舍去负值,
,,
点的动感坐标为,
故答案为:;
(2)解: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
轴与轴的夹角为,轴与轴的夹角为,
轴与轴的夹角为,
当轴时,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
如图,轴,过点作水平线,铅垂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
可得,,
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





,,,

又,
平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的动感坐标为;
[类比猜想]
根据原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通过勾股定理或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求得 “动感坐标.”
[深入探索]
解:如图所示,当在上时,
∵直线与直线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
∴,
∴,
令,则,
∴,
∴,

∴是等边三角形,则,
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


∴是等边三角形,则

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轴于点,
∵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
∴,

∴,
又∵,
∵,则
在中,,
∴的动感坐标为
当点在上时,如图所示,
则,
∴,
∴,
同理可得
∴的动感坐标为
综上所述,时,的动感坐标为;时,的动感坐标为.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初步探究](1)画出图形,根据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
(2)由旋转可得当轴时,点与点的距离最小,作图并求得点的动感坐标即可;
[类比猜想]得出相关结论解题;
[深入探索]画出图形,分类讨论,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新定义解题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