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练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练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巩固
声音的产生
1.如图所示,蝼蛄是一种农田里常见的害虫,夏天的晚上常能听到它的叫声,小明想了解蝼蛄的发声器官是否为它的翅膀,以下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C )
A.观察蝼蛄的双翅,若蝼蛄发出叫声时,双翅振动,没有发出叫声时,双翅不振动
B.留有双翅的蝼蛄能发出叫声,剪去其双翅之后,蝼蛄不能发出叫声
C.把一只发出叫声的蝼蛄放进真空罩内并抽去内部空气,观察是否能听到蝼蛄的叫声
D.把原来能发出叫声的蝼蛄双翅用塑料片粘住固定,观察其是否还能发出叫声
2.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
(1)根据以上现象,可知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2)音叉旁放乒乓球、将音叉插入水中的目的是 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
(3)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纸屑(答案合理即可) .
声音的传播
3.[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5年1月21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在舱外,航天员开展舱外设备设施巡检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航天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信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4.[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佛山月考改编)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固体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周边的人却听不到耳机里的声音,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 好 ;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的.
声速与回声
5.(回归教材)天坛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C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发生反射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6.[科学思维](回归教材)一根500 m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音,则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铁管 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来的,这些声音是由铁管的 振动 产生的.
7.(回归教材)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了3 s玲玲才听到隆隆的雷声,请问产生闪电的地方离玲玲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解:声音传播用时t=3 s,声速v=340 m/s
产生闪电的地方和玲玲的距离
s=vt=340 m/s×3 s=1 020 m
答:产生闪电的地方离玲玲1 020 m.
@能力提升
8.(2024·深圳月考)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D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碎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却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
A.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为340 m/s
C.若100 m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会降低运动员的成绩
D.不能够利用回声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拓展培优
10.[科学探究]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瓶内用细棉线挂着一部手机,用另一部电话拨打手机,可以听到手机发出的响铃声,并看到手机上的信号灯在闪烁.
(1)用抽气设备抽瓶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响铃声将会 越来越小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把瓶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实验表明 真空不能传声 .
(2)在(1)中,我们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叫 理想实验法 (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3)在不停地向外抽气的过程中,有时还是能听到微弱的铃声.请你分析其中一种原因是 空气没有抽干净 .
(4)实验中,我们能看见来电号码,却听不见声音,说明了手机 仍然 (选填“没有”或“仍然”)发出响声.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巩固
声音的产生
1.如图所示,蝼蛄是一种农田里常见的害虫,夏天的晚上常能听到它的叫声,小明想了解蝼蛄的发声器官是否为它的翅膀,以下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观察蝼蛄的双翅,若蝼蛄发出叫声时,双翅振动,没有发出叫声时,双翅不振动
B.留有双翅的蝼蛄能发出叫声,剪去其双翅之后,蝼蛄不能发出叫声
C.把一只发出叫声的蝼蛄放进真空罩内并抽去内部空气,观察是否能听到蝼蛄的叫声
D.把原来能发出叫声的蝼蛄双翅用塑料片粘住固定,观察其是否还能发出叫声
2.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
(1)根据以上现象,可知 .
(2)音叉旁放乒乓球、将音叉插入水中的目的是 .
(3)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声音的传播
3.[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5年1月21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在舱外,航天员开展舱外设备设施巡检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航天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信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4.[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佛山月考改编)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周边的人却听不到耳机里的声音,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 ;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声速与回声
5.(回归教材)天坛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发生反射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6.[科学思维](回归教材)一根500 m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音,则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来的,这些声音是由铁管的 产生的.
7.(回归教材)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了3 s玲玲才听到隆隆的雷声,请问产生闪电的地方离玲玲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能力提升
8.(2024·深圳月考)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碎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却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为340 m/s
C.若100 m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会降低运动员的成绩
D.不能够利用回声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拓展培优
10.[科学探究]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瓶内用细棉线挂着一部手机,用另一部电话拨打手机,可以听到手机发出的响铃声,并看到手机上的信号灯在闪烁.
(1)用抽气设备抽瓶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响铃声将会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把瓶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实验表明 .
(2)在(1)中,我们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叫 (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3)在不停地向外抽气的过程中,有时还是能听到微弱的铃声.请你分析其中一种原因是 .
(4)实验中,我们能看见来电号码,却听不见声音,说明了手机 (选填“没有”或“仍然”)发出响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