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课时练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声的利用 课时练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3节 声的利用
@基础巩固
声可以传递信息
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医用B超诊断仪;③超声波清洗眼镜;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2025·湛江麻章区期末)如图是某旅游景区放置的智能伴游机器人,可担任导游陪伴游览,进行历史文化讲解和科普.机器人在讲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仅把声音由男声改为女声,声音的响度发生了改变
D.游客能听懂机器人的讲解,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3.[传统文化](2024·汕头期中)《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如图所示),战场上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 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 ,而士兵们是通过 辨别鼓声和锣声的.
声可以传递能量
4.(2024·佛山南海区期中)如图为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可以把牙齿刷得更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B.刷牙时,听到牙刷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该电动牙刷利用的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5.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
A.声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6.如图是一种声悬浮仪,它发出的声波与蝙蝠发出的一致,这种声波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在空气中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相比它具有更大的 (选填“速度”或“频率”).将泡沫小球放在悬浮仪的两个发声体之间,小球会悬浮在空中振动,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
声音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7.(回归教材)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建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车辆以40 km/h左右的速度匀速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如果汽车驶过时的速度为60 km/h,则听到音乐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明显变化.
@能力提升
8.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9.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的生熟,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B.人耳要听到回声,必须距离障碍物34 m远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15 Hz,则它的翅膀每秒钟振动15次
D.大象发出次声波,只要响度够大,我们就肯定能听见
@拓展培优
10.[科学思维]海底地震引发海啸时,会在海面上掀起巨浪并产生次声波,巨浪和次声波沿海面向周围传播.巨浪的推进速度为200 m/s,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若某次海啸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海岸距离为300 km.
(1)求从海啸发生到海岸边监测仪器接收到次声波所需的时间;
(2)海岸边的居民从接收到次声波到巨浪登陆还有多少分钟用来逃生?(结果保留整数)第3节 声的利用
@基础巩固
声可以传递信息
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D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医用B超诊断仪;③超声波清洗眼镜;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2025·湛江麻章区期末)如图是某旅游景区放置的智能伴游机器人,可担任导游陪伴游览,进行历史文化讲解和科普.机器人在讲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仅把声音由男声改为女声,声音的响度发生了改变
D.游客能听懂机器人的讲解,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3.[传统文化](2024·汕头期中)《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如图所示),战场上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 响度 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 信息 ,而士兵们是通过 音色 辨别鼓声和锣声的.
声可以传递能量
4.(2024·佛山南海区期中)如图为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可以把牙齿刷得更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B.刷牙时,听到牙刷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该电动牙刷利用的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5.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 )
A.声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6.如图是一种声悬浮仪,它发出的声波与蝙蝠发出的一致,这种声波是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在空气中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相比它具有更大的 频率 (选填“速度”或“频率”).将泡沫小球放在悬浮仪的两个发声体之间,小球会悬浮在空中振动,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能量 .
声音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7.(回归教材)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建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车辆以40 km/h左右的速度匀速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如果汽车驶过时的速度为60 km/h,则听到音乐的 音调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明显变化.
@能力提升
8.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振动 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能量 (选填“信息”或“能量”).
9.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的生熟,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B.人耳要听到回声,必须距离障碍物34 m远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15 Hz,则它的翅膀每秒钟振动15次
D.大象发出次声波,只要响度够大,我们就肯定能听见
@拓展培优
10.[科学思维]海底地震引发海啸时,会在海面上掀起巨浪并产生次声波,巨浪和次声波沿海面向周围传播.巨浪的推进速度为200 m/s,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若某次海啸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海岸距离为300 km.
(1)求从海啸发生到海岸边监测仪器接收到次声波所需的时间;
(2)海岸边的居民从接收到次声波到巨浪登陆还有多少分钟用来逃生?(结果保留整数)
解:(1)由题意可知,海啸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海岸距离s=300 km=3×105 m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v声=1 500 m/s,海岸边的监测仪器接收到次声波所需的时间
t声===200 s
(2)巨浪到达海岸的时间t浪===1 500 s
居民的逃生时间t逃生=t浪-t声=1 500 s-200 s=1 300 s≈21 min
(逃生时间不满整数部分舍去)
答:(1)从海啸发生到海岸边监测仪器接收到次声波所需的时间为200 s;(2)海岸边的居民从接收到次声波到巨浪登陆还有21 min用来逃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