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基础巩固光源1.[物理观念]能够 自行发光 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①耀眼的流星、②燃烧的火炬、③波光粼粼的水面、④熄灭的电视荧屏,属于光源的是 ①② (填序号).2.在①太阳、②月亮、③萤火虫、④霓虹灯、⑤宝石、⑥LED灯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①③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④⑥ ;不属于光源的是 ②⑤ .(均填序号)光的直线传播3.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D )A.传统文化“皮影戏” B.金边日环食C.小孔成像 D.湖中倒影4.[传统文化](2024·广州期末)《考工记》著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流传至今年代最早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其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太阳和木杆的影子辨别东西方位的方法,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竖立一根木杆,从早晨到傍晚,木杆的影子从图中的OA处运动到OC处,则C点在O点的( C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5.国庆期间天气晴朗,小雨同学去农村的奶奶家.小雨发现奶奶家的牛棚顶漏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洞,阳光透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则光斑是 圆形的 (选填“圆形的”“三角形的”或“不规则的”),这实际是太阳的 像 (选填“影子”或“像”),这种现象利用了 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光速6.关于光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光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约为3×108 km/s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能力提升7.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快 (选填“快”或“慢”).如果某人看到闪电后经过4 s听到雷声,根据空气(15 ℃时)中的声速,可以算出打雷处离这个人的距离是 1 360 m.8.[物理学与日常生活]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C )A.图甲中,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丙中,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影子D.图丁中,队伍排列整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9.(2024·广州天河区期中)在图中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半透明纸上的像A'B';半透明纸向远离小孔方向移动,纸上的像会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回归教材)(2024·广州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B.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使成像变大C.小孔的形状影响着像的形状D.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随之转动【解析】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薄膜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的实像,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故A正确;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大小无关,故BC错误;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不动,故D错误.@拓展培优11.[科学思维](2024·广州期中改编)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我们在用手机看电影时,手机的屏幕不是光源B.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能防止上方的窥视C.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以适当地增大超细百叶窗的间距D.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基础巩固光源1.[物理观念]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①耀眼的流星、②燃烧的火炬、③波光粼粼的水面、④熄灭的电视荧屏,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2.在①太阳、②月亮、③萤火虫、④霓虹灯、⑤宝石、⑥LED灯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不属于光源的是 .(均填序号)光的直线传播3.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传统文化“皮影戏” B.金边日环食C.小孔成像 D.湖中倒影4.[传统文化](2024·广州期末)《考工记》著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流传至今年代最早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其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太阳和木杆的影子辨别东西方位的方法,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竖立一根木杆,从早晨到傍晚,木杆的影子从图中的OA处运动到OC处,则C点在O点的(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5.国庆期间天气晴朗,小雨同学去农村的奶奶家.小雨发现奶奶家的牛棚顶漏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洞,阳光透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则光斑是 (选填“圆形的”“三角形的”或“不规则的”),这实际是太阳的 (选填“影子”或“像”),这种现象利用了 原理.光速6.关于光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约为3×108 km/s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能力提升7.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选填“快”或“慢”).如果某人看到闪电后经过4 s听到雷声,根据空气(15 ℃时)中的声速,可以算出打雷处离这个人的距离是 m.8.[物理学与日常生活]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A.图甲中,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丙中,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影子D.图丁中,队伍排列整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9.(2024·广州天河区期中)在图中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半透明纸上的像A'B';半透明纸向远离小孔方向移动,纸上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回归教材)(2024·广州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B.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使成像变大C.小孔的形状影响着像的形状D.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随之转动@拓展培优11.[科学思维](2024·广州期中改编)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在用手机看电影时,手机的屏幕不是光源B.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能防止上方的窥视C.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以适当地增大超细百叶窗的间距D.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光的直线传播 - 学生版.docx 4.1 光的直线传播.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