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第1课时)@基础巩固量筒的使用1.如图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D )A B C D2.[物理观念]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地测出90 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合适的量筒( A )A.最大测量值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B.最大测量值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C.最大测量值是50 mL,分度值是1 mLD.最大测量值是50 mL,分度值是2 mL3.(1)50 mL= 50 cm3= 5×10-5 m3.(2)3.5×103 L= 3.5×103 dm3= 3.5 m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4.(2024·广州期末改编)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步骤如下:(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零刻度线 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图甲),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左 (选填“左”或“右”)调.(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岩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71.4 g.(3)将水倒入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再把岩石放入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岩石的体积为 20 cm3,该岩石的密度为 3.57 g/cm3.(4)如果把步骤(2)、(3)的顺序对调,会使测量的结果 偏大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原因是 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因为岩石上沾有水,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由ρ=可知,会使测得的密度偏大 .@能力提升5.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63.0 g;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 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36 g.(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茶油的体积为 40 mL,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 0.9×103 kg/m3.(4)小明提出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读出图丙中茶油的体积V,然后将图丙中的茶油全部倒入空烧杯,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则茶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ρ= ;用小明的方法测量茶油的密度,会导致测量结果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解析】(4)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读出茶油的体积V,然后将题图丙中的茶油全部倒入空烧杯,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倒入烧杯中茶油的质量m=m2-m1,则茶油的密度ρ==;此过程中,由于将量筒中茶油往烧杯中倒时,会有一部分茶油沾在量筒内壁上,这样测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偏小,则测得茶油的质量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测得茶油的密度偏小.@拓展培优6.[科学探究]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时的主要实验步骤.(1)正确的测量顺序是 ADBEC (填字母).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图甲)B.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40.0 gC.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D.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图乙)E.计算出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2)填写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g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cm3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 食用油的 密度ρ/(kg·m-3) 94.0 40.0 60 54 0.9×103 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第2课时)@基础巩固测量液体的密度1.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 60 cm3.(2)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 152.2 g.(3)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 g,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72.2 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1.2 g/cm3,即 1.2×103 kg/m3.(5)该实验存在误差,即测量的密度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测量固体的密度2.[科学探究]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棱长的情形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棱长为 2.00 cm,金属块的体积V为 8 cm3.(2)用托盘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为 37.4 g.(3)此金属块的密度为 4.675 g/cm3 ,即 4.675×103 kg/m3.(4)给你一把小刀,在以上步骤前增加一步就可以测马铃薯或苹果的密度,试写出增加的步骤: 用小刀将马铃薯或苹果切出一小块正方体 .@能力提升3.小珠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使天平平衡.(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珠先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 g;再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64.2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测出盐水的体积V= 30.0 mL,则盐水的密度ρ= 1.1 g/cm3;该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实验结束后,小珠想继续利用上述器材,测量一枚质量约为4 g的小铁钉的密度,实验过程中她发现不能借助量筒和水精确测出它的体积,理由是 小铁钉体积太小 .4.(2024·广州月考)小明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设计甲和乙两种方案测量金属球的密度,按图示完成以下步骤.方案甲: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不吸水).(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接着他按如图A所示的方法来称量金属球的质量,其中有两个错误,请指出错误:① 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②用手拿取砝码.(3)改正错误后,正确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和体积,所测数据如图B和图C所示.密度的测量值是 7.2 g/cm3.方案乙:器材:电子秤、溢水杯、水.①用电子秤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如图D所示;②将金属球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出总质量,如图E所示;③缓慢取出金属球,再向溢水杯中补满水,测出此时总质量,如图F所示.(4)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是 7.5 g/cm3.实验中取出金属球时会带出一些水,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将 不变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ρ水=1.0 g/cm3).【解析】(4)排开水的质量m排=72.0 g+35.6 g-98.0 g=9.6 g,排开水的体积V排===9.6 cm3,金属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球=V排=9.6 cm3,金属球的密度ρ球===7.5 g/cm3.实验中取出金属球时会带出一些水,再往溢水杯中加满水,总质量不变,排开水的质量不变,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将不变.@拓展培优5.(2024·汕头二模)小明在郊外游玩时捡到一块石头,他想知道石头的密度,将石头带回学校进行测量.(1)实验前,小明先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于是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这样的做法会使得所测石头质量偏 大 .(2)小明用重新调好的天平测石头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移动后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石头的质量为 52.0 g.(3)用量筒和水测出的石块体积如图丙所示,可计算出该石块密度为 2.6×103 kg/m3.(4)小明想用已知质量为m、密度为ρ的石头来测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①将石头浸没在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在液面位置作标记;②将烧杯放在电子秤盘内,称出总质量为m1;③将石头从液体中取出,向烧杯中添加液体到标记处,再用电子秤称出此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则后添加液体的质量为 m2-m1+m (用字母符号表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字母m,m1,m2,ρ表示).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第1课时)@基础巩固量筒的使用1.如图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2.[物理观念]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地测出90 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合适的量筒( )A.最大测量值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B.最大测量值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C.最大测量值是50 mL,分度值是1 mLD.最大测量值是50 mL,分度值是2 mL3.(1)50 mL= cm3= m3.(2)3.5×103 L= dm3= m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4.(2024·广州期末改编)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步骤如下:(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图甲),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岩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g.(3)将水倒入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再把岩石放入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岩石的体积为 cm3,该岩石的密度为 g/cm3.(4)如果把步骤(2)、(3)的顺序对调,会使测量的结果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原因是 .@能力提升5.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 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g.(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茶油的体积为 mL,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 kg/m3.(4)小明提出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读出图丙中茶油的体积V,然后将图丙中的茶油全部倒入空烧杯,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则茶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小明的方法测量茶油的密度,会导致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拓展培优6.[科学探究]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时的主要实验步骤.(1)正确的测量顺序是 (填字母).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图甲)B.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40.0 gC.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D.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图乙)E.计算出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2)填写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g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cm3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 食用油的 密度ρ/(kg·m-3)40.0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第2课时)@基础巩固测量液体的密度1.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 cm3.(2)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 g.(3)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 g,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g/cm3,即 kg/m3.(5)该实验存在误差,即测量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测量固体的密度2.[科学探究]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棱长的情形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棱长为 cm,金属块的体积V为 cm3.(2)用托盘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为 g.(3)此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即 kg/m3.(4)给你一把小刀,在以上步骤前增加一步就可以测马铃薯或苹果的密度,试写出增加的步骤: .@能力提升3.小珠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平衡.(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珠先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 g;再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测出盐水的体积V= mL,则盐水的密度ρ= g/cm3;该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实验结束后,小珠想继续利用上述器材,测量一枚质量约为4 g的小铁钉的密度,实验过程中她发现不能借助量筒和水精确测出它的体积,理由是 .4.(2024·广州月考)小明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设计甲和乙两种方案测量金属球的密度,按图示完成以下步骤.方案甲: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不吸水).(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接着他按如图A所示的方法来称量金属球的质量,其中有两个错误,请指出错误:① ;②用手拿取砝码.(3)改正错误后,正确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和体积,所测数据如图B和图C所示.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方案乙:器材:电子秤、溢水杯、水.①用电子秤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如图D所示;②将金属球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出总质量,如图E所示;③缓慢取出金属球,再向溢水杯中补满水,测出此时总质量,如图F所示.(4)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实验中取出金属球时会带出一些水,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ρ水=1.0 g/cm3).@拓展培优5.(2024·汕头二模)小明在郊外游玩时捡到一块石头,他想知道石头的密度,将石头带回学校进行测量.(1)实验前,小明先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于是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这样的做法会使得所测石头质量偏 .(2)小明用重新调好的天平测石头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移动后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石头的质量为 g.(3)用量筒和水测出的石块体积如图丙所示,可计算出该石块密度为 kg/m3.(4)小明想用已知质量为m、密度为ρ的石头来测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①将石头浸没在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在液面位置作标记;②将烧杯放在电子秤盘内,称出总质量为m1;③将石头从液体中取出,向烧杯中添加液体到标记处,再用电子秤称出此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则后添加液体的质量为 (用字母符号表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字母m,m1,m2,ρ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 学生版.docx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