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第2课时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轻质减负】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第2课时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轻质减负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第2课时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课型: 听说阅读课
二、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听说教学需以"语篇"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听说活动,掌握听前预测、听中获取信息、听后表达等技能,实现"理解意义—内化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递进。本单元主题"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隶属于"人与自然"范畴中的"自然生态"子主题,同时关联"人与社会"范畴中的"文化传承"子主题。
本课时(Section A 2a-2e)围绕"竹子的神奇世界"这一核心话题,通过视频导入、听力理解、思维导图整理、角色扮演、词汇练习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听前预测技巧预测对话内容;运用精听技巧提取竹子的关键信息(特点、用途、文化意义);结合思维导图对信息进行结构化整理;准确流畅地朗读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理解并运用与竹子相关的核心词汇(bamboo, symbol, useful, folding fan等)及最高级表达;基于对话内容形成对"竹子文化内涵"的思考,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材解读
本课时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A 2a-2e,是单元"话题感知—深入探究—语言应用—文化理解"学习链的重要环节,承担"通过对话提升听说能力+理解竹子文化内涵"的双重功能。
内容由"听力探究(2a-2d)"和"语言应用(2e)"两部分构成:听力探究(2a-2d):以"陈杰和埃拉谈论折扇"为对话载体,通过"2a 话题引入(观看竹海视频)—2b 泛听抓大意(了解对话主题)—2c 精听填信息(提取竹子关键信息)—2d 思维导图整理(结构化呈现信息)"的梯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对话内容,从"获取信息"过渡到"结构化整理"。语言应用(2e):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导游介绍竹子)—词汇练习(运用核心词汇)—对话创编(讨论竹子重要性)"的活动,实现"语言内化—情景应用—拓展表达"的能力提升,同时深化对竹子文化内涵的理解。
内容维度上,核心词汇涵盖"bamboo, symbol, useful, folding fan, bamboo shoot"等话题名词,"fast-growing, popular"等描述性形容词,以及"grow, build, make"等动作动词;核心听力技能聚焦听前预测、精听细节提取、信息结构化整理;核心文化目标指向"理解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活动设计遵循"输入—内化—输出"逻辑:听力部分从"感知话题"到"深度解析对话",帮助学生构建对"竹子神奇世界"的认知;应用部分从"角色扮演"到"对话创编",巩固语言基础;文化理解环节则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结合,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1. 基础知识
词汇:已掌握"plant, animal, beautiful"等基础话题词,对"bamboo, tree, flower"等植物名称有初步认知,但对"symbol, folding fan, bamboo shoot"等文化相关词汇不熟悉;形容词最高级的运用仍需巩固,易混淆"most useful"与"more useful"的用法。
听力:能听懂简单日常对话,但对包含文化背景知识的对话理解存在困难;听前预测习惯尚未养成,精听时提取"特点—用途—意义"等关联信息的成功率约65%。
文化认知:对竹子的基本用途有了解(如制作家具、熊猫食物),但对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坚韧、谦虚)知之甚少;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待提升。
行为习惯
课前:课前预习:多停留于背诵单词,较少主动进行听前预测和背景知识收集;对文化类话题兴趣浓厚,但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
课堂参与:在实物展示、视频观看等直观活动中表现积极,但在需要用英语表达文化观点时参与度较低;小组合作中存在"搭便车"现象。
课后复习:倾向于完成机械性练习(如抄写单词),对需要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任务(如对话创编)完成质量不高。
关键能力
信息获取:信息提取:能从听力材料中获取简单事实信息,但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的能力较弱;思维导图使用经验不足。
语言运用:能运用简单句型描述事物特征,但在复杂语境中(如文化解释)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语音语调准确性有待提高。
文化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认同感,但缺乏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跨文化比较意识不强。
学习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 听辨并掌握核心词汇:bamboo, symbol, useful, folding fan, bamboo shoot, fast-growing, popular, build, make, grow 2. 能运用听前预测技巧(看图预测、话题联想)预测对话内容,准确率达到80%以上 3. 能通过精听准确提取对话中关于竹子的关键信息(生长特点、用途、文化意义、产地等) 4.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2d对话,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语义重音的运用 5. 能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如"Bamboo is one of the most...", "People can use it to...", "It is a symbol of...")描述竹子的基本特征
拓展性 目标 1. 能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思维导图中的信息,模拟导游介绍竹子的特点和文化意义,每人至少说3-4句话 2. 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用英语列举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至少3种用途,并说明理由 3. 能参与"竹子重要性"的讨论,运用对话中的表达(如"Bamboo is very useful because...", "It has many uses in our life")支撑自己的观点 4. 能理解并解释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象征美好品质),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挑战性 目标 1. 能创编一段关于"神奇植物/动物"的简短对话(6-8句),运用至少5个本课时核心词汇和2个最高级表达 2. 能制作"竹子文化"主题海报,包含"竹子特点"、"文化意义"、"保护建议"三个板块,用英语完成主要内容 3. 能撰写一段80词左右的短文,介绍一种自己认为神奇的植物或动物,包含其特点、用途和文化意义。
四、实现路径
预备性知识 学习 1. 学生提前预习本课时核心词汇(按"植物名称"、"描述性词汇"、"文化词汇"分类抄写)。 2. 观看教师推送的"中国竹子文化"短视频,思考"竹子在生活中的用途",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3. 收集身边的竹制品,了解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1. 核心词汇教学: 以"竹制品实物展示"为导入,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竹制品名称,结合课件图片讲解"bamboo, folding fan, bamboo shoot"等词汇,通过"看—读—译—造简单句"巩固记忆。 设计"竹子词汇分类"活动,将词汇分为"植物名称"、"描述性词汇"、"动作词汇"三类,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网络。 2. 听力策略训练: 呈现2a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折扇上的竹子图案",提问:"What will Chen Jie and Ella talk about ",总结听前预测技巧(观察图片细节、联想话题词汇)。 播放2b录音第一遍,让学生验证预测结果,快速把握对话主题。 3. 信息提取练习: 播放2c录音,设计"竹子信息填空表",包含"生长特点、用途、文化意义、产地"四个维度,学生边听边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针对易错点(如"fast-growing"的拼写、"symbol of goodness"的理解)集中讲解,确保学生准确掌握。 4. 朗读技能提升: 播放2d标准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重点练习"symbol of goodnes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plants"等表达的语音语调。 组织"分角色朗读"活动,学生轮流扮演Chen Jie和Ella,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拓展性目标 实现路径 1. 导游角色扮演: 展示"竹海导游"示例对话,提供句型框架("Welcome to...", "Bamboo is famous for...", "People use it to...", "It symbolizes..."),小组合作编写导游词。 创设"竹海游览"情景,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视指导,评选"最佳导游"。 2. 用途头脑风暴: 组织"竹子用途大发现"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竹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提供思维导图框架(建筑、工具、食物、装饰等)。 每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补充竹子的特殊用途(如制作乐器、造纸等)。 3. 话题讨论深化: 提出讨论话题"What makes bamboo so special ",学生结合对话内容和生活经验表达观点。 教师提供表达支架("I think...because...", "One reason is...", "Another important thing is..."),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4. 文化内涵探究: 展示竹子在中国画、诗词中的形象,播放"竹子文化"短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竹子象征坚韧、谦虚、气节"等文化内涵。 组织"文化小使者"活动,学生用简单英语解释竹子的文化意义,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挑战性目标 实现路径 1. 对话创编实践: 提供对话创编模板,包含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神奇植物或动物进行创编。 运用本课时核心词汇和最高级表达,小组内互相评价修改,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 2. 海报设计创作: 展示优秀海报范例,明确制作要求(图文并茂、信息准确、设计美观),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完成海报设计。 课堂展示并进行互评,教师从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设计创意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五、课堂流程
基本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导入 激活 背景 5分钟 1. 播放竹海视频(30秒),提问:"What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What do you know about bamboo " 2. 展示竹制品实物,说:"These are all made of bamboo. Let's talk about bamboo today." 1. 观看视频,思考并分享对竹子的了解(如"It grows fast.", "Pandas eat it.")。 观察竹制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激活已有知识。 用视觉冲击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竹子"主题,激活背景知识,为听力做铺垫。
自主 学习 教师 引领 12分钟 1. 听力策略指导: - 呈现2a图片,引导学生预测对话内容:"What will Chen Jie and Ella talk about " - 总结听前预测技巧(观察图片、联想话题)。 2. 布置2b任务:"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find out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1. 观察图片,小组讨论预测对话内容,分享预测结果。 运用预测技巧,听第一遍录音,快速把握对话主题。 3. 举手分享答案,验证预测准确性。 通过预测训练培养听前准备习惯,提升听力理解效率,达成基础性目标中"听前预测"的要求。
合作 学习 拓展 能力 15分钟 1. 精听训练(2c): - 播放第二遍录音,布置填空任务:"Listen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bout bamboo." - 巡视指导,关注学生信息提取情况。 2. 思维导图整理(2d): - 展示思维导图模板,引导学生整理信息:"Let's organize what we learned about bamboo." - 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精听录音,专注提取细节信息,完成填空任务。 小组合作,将提取的信息填入思维导图(特点、用途、文化意义等)。 3. 各小组展示思维导图,全班共同完善。 通过精听和思维导图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和结构化整理能力,达成基础性目标中"信息提取"的要求。
语言 应用 熟能 生巧 6分钟 1. 角色扮演(2e): - 示范"竹海导游"角色扮演:"Welcome to Bamboo Sea! I'm your guide..." - 提供句型提示:"Bamboo is...", "People use it to...", "It symbolizes..." 2. 词汇练习: - 组织"竹子词汇接龙"游戏,巩固核心词汇。 - 完成句子仿写练习。 两人一组,轮流扮演导游和游客,运用思维导图信息介绍竹子。 积极参与词汇游戏,熟练运用核心词汇。 3. 完成句子仿写,巩固语言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和词汇练习,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的转化,达成拓展性目标中"情景应用"的要求。
提炼意义 情感升华 6分钟 1. 文化讨论:"Why is bamboo important in Chinese culture " 2. 总结升华:"Bamboo is not just a plant, but a symbol of goodness and wisdom in Chinese culture." 1. 思考并分享对竹子文化意义的理解。 2. 倾听教师总结,深化对竹子文化内涵的认识。 3. 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之情。 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习上升到文化理解,培养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达成拓展性目标中"文化理解"的要求。
自我小结 检测练习 2分钟 1.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词汇、句型、文化知识)。 2. 快速检测:口头提问竹子的特点、用途等核心内容。 1. 主动回顾并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 积极回答检测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3. 反思学习过程,明确改进方向。 回顾本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强调核心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对个体差异的积极态度。
作业布置 1分钟 (一)基础层作业 1. 抄写本课时核心词汇(10个)和核心句型(4个),各2遍。 2. 听2d对话录音,模仿语音语调,录制朗读音频。 3. 完成竹子思维导图的补充和完善。 (二)提高层作业 1. 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对竹子用途的认识,用英语记录3-4条。 2. 拍摄一段介绍竹制品的短视频(1分钟),用英语进行简单介绍。 3. 写5-7句话描述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或动物,运用最高级表达。 (三)拓展层作业 1. 制作"竹子文化"主题海报,包含竹子的特点、用途和文化意义,用英语标注主要内容。 2. 撰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Amazing Bamboo",介绍竹子的神奇之处。 3. 调研一种其他国家的特色植物,比较其与竹子在文化意义上的异同。 1. 根据自身水平选择作业:基础层学生重点巩固词汇和句型;提高层学生重点进行对话创作;拓展层学生重点进行实践设计。 2. 记录完成时间和要求,按时提交作业。 分层作业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基础作业巩固基础(词汇、跟读);提高作业强化语言应用(对话创作);拓展作业将语言学习与实践、思考结合(海报设计),实现课堂学习向课后生活的延伸,符合课标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化发展” 的要求。
六、板书设计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A 2a-2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