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第6课时Project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轻质减负】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第6课时Project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轻质减负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第6课时Project 教学设计
课型:Project项目课(海报制作与展示)
二、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项目式学习需以“真实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创造等活动,整合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本单元主题“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隶属于“人与自然”范畴中的“自然生态”子主题,本课时作为单元总结性项目课,需实现“语言学习—实践应用—文化理解—价值塑造”的融合。
本课时围绕“制作动植物主题海报”这一核心任务,通过“选标题—集信息—设计布局—展示评价”的完整项目流程,引导学生整合单元所学词汇(如动植物名称、特征描述词汇)、句型(如描述栖息地、特征的句型)及阅读写作技能(信息提取、简单创作),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与综合性;同时深化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教材解读
本课时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4“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结尾,是单元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环节,承担“整合提升—实践输出—评价反馈”的功能。内容由“任务驱动(4a-4d)”和“成果展示与评价”两部分构成:
4a 选标题:提供或创作海报标题(如“The Strangest Animal”“The Most Amazing Plant”),明确项目主题方向,培养主题提炼能力。4b 集信息:围绕选定动植物,收集名称、栖息地、选择原因、有趣事实等核心信息,整合单元阅读课信息提取技能(如3a课蓝鲸信息提取)。4c 设计布局:规划海报元素(标题、图片、文字信息)的排版,注重美观性与信息传达效率,渗透视觉设计思维。4d 展示投票:班级展示海报并投票评选“最佳小组”,锻炼口头表达与评价能力,实现项目成果的交流与反馈。
本课时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单元分散的语言知识(词汇、句型)与技能(阅读、写作、口语)融入真实项目场景,让学生在“做中学”中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整合,同时通过动植物主题的深度探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可贵。
(三)学情分析
1. 基础知识
词汇基础:已掌握单元核心动植物词汇(如blue whale, sunflower, panda)、特征描述词汇(如huge, bright, cute)及功能句型(如“It lives in...”, “It is special because...”),但在海报创作中可能缺乏“layout, element, poster”等项目相关词汇。
技能基础:通过3a-3c课掌握了信息提取、思维导图整理、第一人称改写等技能,但将碎片化信息整合为海报图文内容的能力较弱;具备简单口语表达能力,但海报展示时的逻辑阐述与互动回应能力有待提升。
项目经验:有过简单小组合作经验,但对“分工—协作—整合”的项目流程不熟悉,易出现任务分配不均、进度拖沓等问题。。
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如绘画、设计),但在信息收集的严谨性(如事实准确性)和时间管理上需引导;对视觉化成果(海报)兴趣浓厚,但易忽视文字内容的准确性与逻辑性。
合作习惯: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主导发言,部分学生被动参与;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冲突解决能力,需教师明确分工与合作规则。。
关键能力
整合应用能力:将单元语言知识转化为海报内容的转化率约60%,需加强“知识—实践”的衔接指导。
创新设计能力:海报设计易陷入“文字堆砌+图片粘贴”的模式,缺乏创意排版与个性化表达,需提供范例启发与设计思路引导。
评价反思能力:评价他人作品时多关注“好不好看”,难以从“信息完整性、语言准确性、设计合理性”等维度进行客观评价,需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
学习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 能识别并运用5个以上海报制作相关词汇(如poster, layout, element, fact, title)及10个单元核心动植物词汇。2. 能按照“选标题—集信息—设计布局”的步骤完成小组海报初稿,确保信息包含“名称、栖息地、选择原因、1-2个有趣事实”。3. 能使用简单句型(如“Its name is...”, “It lives in...”, “We chose it because...”)口头介绍海报核心内容。4. 能根据基础评价标准(信息完整性、图文结合)对他人海报进行简单点评。
拓展性 目标 1. 能合作优化海报设计,实现“标题醒目、信息条理清晰、图文搭配合理”,并添加个性化元素(如手绘插图、创意标语)。2. 能运用单元所学句型(含“as...as...”结构、第一人称描述)拓展海报文字内容,使表达更生动(如“The sunflower is as bright as the sun.”)。3. 能脱稿介绍海报,时长1-2分钟,逻辑连贯,包含“主题介绍—信息讲解—设计思路”三个部分。4. 能依据多维评价标准(信息、语言、设计、表达)对海报进行全面点评,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挑战性 目标 1. 能创新海报形式(如立体海报、互动式海报),或融入跨学科元素(如生物知识“植物光合作用”、环保倡议)。2. 能撰写海报配套的详细解说词(80-100词),整合单元阅读写作技能,语言准确且富有感染力。3. 能担任“海报展主持人”,组织小组展示环节,引导同学提问互动,并对展示成果进行总结点评。4. 能基于海报项目,提出“班级动植物保护行动方案”,如制作宣传册、发起环保倡议,实现项目成果的延伸应用。
四、实现路径
预备性知识 学习 学生需在课前回顾已学的动植物核心词汇(如 blue whale、sunflower 等)及基础描述句型(如 “It lives in...”),完成教师推送的 “词汇匹配 + 句型填空” 速测任务;同时观看 Unit4 课件配套的 “简易海报制作” 短视频,了解 “title、layout、element” 等项目词汇及海报基本元素,参考课件中 “熊猫海报” 范例感知制作流程;此外,提前与小组协商 “信息员、设计师、发言人、记录员” 角色分工,填写分工预报表,确保课堂项目起步高效。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紧扣 Unit4 Project 课件 4a-4d 核心环节,通过情境化策略落实基础目标:选标题环节参考课件 4a 提供的 “The Cutest Animal” 等选项,或引导小组创作主题;集信息环节用课件 4b 的 “向日葵信息示例” 设计信息收集模板,确保包含 “名称、栖息地、选择原因、有趣事实”;设计布局环节提供分区域线稿模板,指导完成海报初稿;介绍环节发放含基础句型的句型卡,模仿课件中 “向日葵介绍” 音频演练;评价环节简化课件 4d “最佳小组” 评选标准,用 “信息完整性、图文结合” 两项指标设计评价表,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点评。
拓展性目标 实现路径 优化海报时对比课件中 “优秀 / 待优化海报” 范例,用课件提供的 “向日葵有趣事实” 融入个性化手绘元素(如向光性图示);语言表达上,设计 “句型拓展卡” 引导将基础句升级为 “The sunflower is as bright as the sun.”;展示环节参考课件 4d 展示流程,梳理 “主题 — 信息 — 设计思路” 三步骤,开展小组内 “看稿 — 脱稿” 两轮演练;评价环节细化课件 4d 评选标准,用 “信息、语言、设计、表达” 四维量表,指导学生写出具体改进建议。
挑战性目标 实现路径 创新海报形式时,参考课件中 “动植物保护” 元素,融入跨学科知识(如生物课 “植物光合作用” 简易图解)制作立体或互动海报;撰写解说词时,用课件 “保护呼吁” 微视频启发思路,完成 80-100 词含 “主题 — 细节 — 呼吁” 的文本;海报展主持环节,依据课件 4d 展示流程设计主持脚本模板,选拔学生模拟主持并练习过渡语;保护行动方案环节,结合课件 “环保” 主题,指导小组撰写含 “目标、步骤、分工” 的可落地方案,实现项目成果延伸。
五、课堂流程
基本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导入 激活 背景 5分钟 播放“神奇动植物世界”短视频(含蓝鲸、向日葵、熊猫等单元学过的动植物,时长1分钟),提问:“Which plant or animal in the video impresses you most Why ” 展示3张优秀动植物海报范例(含课件中的“熊猫海报”及补充范例),引导观察:“What elements do these posters have (标题、图片、文字信息)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Why ” 明确项目任务:“Today we’ll work in groups to make a poster about your favorite plant or animal, then show it to the class. Let’s create amazing posters together!” 观看视频,积极分享印象最深的动植物及原因,如:“The panda impresses me because it’s cute and unique to China.” 观察海报范例,找出共同元素,讨论喜欢的海报及其优点,如:“I like the sunflower poster because its title is big and the pictures are colorful.” 明确项目任务,激发创作兴趣,小组间简单交流初步想选择的动植物主题。 通过短视频激活单元所学知识,唤醒学生对动植物主题的认知与兴趣;海报范例展示直观呈现项目成果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海报是什么、包含什么”的清晰认知,为后续项目开展奠定视觉与认知基础;情景化的任务导入能快速聚焦课堂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自主 学习 教师 引领 12分钟 发放“信息收集引导卡”,讲解核心信息要点:“When collecting information, remember to find 4 things: name, habitat, reason for choosing it, and 2 interesting facts.” 结合课件中的“向日葵信息示例”进行说明。 提供信息收集渠道提示:“You can use what we learned in Section B 3a (blue whale), or your own knowledge. If you need more facts, ask me for help!” 指导小组确定主题与分工:“First, discuss and choose one plant/animal for your group. Then pick your role from the cards: Information Collector, Designer, Speaker, Recorder.” 讲解各角色职责(信息员:收集整理信息;设计师:规划排版;发言人:准备展示;记录员:记录讨论要点与进度)。 巡视指导,帮助小组解决主题选择分歧,确保分工明确。 阅读“信息收集引导卡”,明确信息收集要点,参考向日葵示例理解各要点的具体内容。 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如“Sunflower”“Giant Panda”“Blue Whale”),通过协商分配角色,领取“角色分工卡”并记录职责。 信息员开始梳理已有信息,如:“Our topic is panda. Its name is giant panda. It lives in Sichuan.” 记录员同步记录信息要点。 通过“引导卡+范例”降低信息收集的难度,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方向,整合单元所学知识;角色分工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避免小组活动混乱;教师的巡视指导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初期困惑,确保项目起步阶段有序高效,为后续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 学习 拓展 能力 15分钟 阶段一:信息整合与文字撰写(10分钟) 引导信息员与记录员合作,将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简洁的海报文字:“Write 1-2 sentences for each point. Use simple and clear English, like ‘It eats bamboo for 12-16 hours a day.’” 提供句型参考卡(如“We chose it because...”, “A fun fact is that...”)。 阶段二:设计布局与图文创作(10分钟) 发放海报布局模板与材料,指导设计师带领小组规划排版:“Put the title at the top—it should be big and eye-catching. Put pictures and text in the middle. You can add a small slogan at the bottom.” 展示3种排版示例(对称式、主次式、环绕式),启发设计思路。 巡视各小组,对设计不合理处(如文字过多、图片遮挡信息)提供建议;鼓励添加手绘元素,体现个性化。 信息整合阶段:信息员与记录员合作,运用参考句型将信息转化为海报文字,如:“We chose the sunflower because it always faces the sun, symbolizing optimism. A fun fact is that its head has thousands of tiny flowers.” 设计师与发言人参与讨论,提出文字修改建议(如“Make it shorter”)。 设计创作阶段:设计师主导讨论排版方案,如“Title: ‘The Most Amazing Plant—Sunflower’ at the top; left side: picture of sunflower; right side: text information.”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绘制/粘贴图片、书写文字,发言人同步思考展示思路。 分阶段的合作任务使项目流程更清晰,降低协作难度;信息整合环节强化单元语言知识的应用,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结构化文字;设计布局环节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与创新能力,排版示例提供支架但不限制创意;小组内全员参与不同任务,实现“各展所长、协作共赢”,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深度。
语言 应用 熟能 生巧 6分钟 小组内部展示演练 指导发言人结合海报进行1分钟演练:“Start with ‘Hello, everyone. Today we’ll introduce our poster about...’ Then talk about the name, habitat, reason and fun facts. End with ‘Thank you!’” 其他组员担任“小评委”,根据“表达流畅度、信息完整性”提供建议。 班级展示与互动 组织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每组1分钟),提醒台下同学认真倾听,准备提问或点评;展示后引导互动:“Does anyone have a question for this group Or a compliment ” 教师适时补充提问,如:“Why did you choose this layout ” 内部演练:发言人按照指导进行展示练习,如:“Hello, everyone. Our poster is about the blue whale. It’s the largest mammal on Earth. It lives in all oceans except the Arctic... Thank you!” 组员点评:“You spoke clearly, but you can add why we chose it.” 发言人修改完善。 班级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认真倾听他人展示,主动提问或点评,如:“Your panda poster is cute! How did you draw the panda ” 或 “You forgot to talk about the fun fact of the sunflower.” 内部演练为正式展示提供缓冲,通过同伴互评帮助发言人优化表达,提升语言应用的准确性与流畅度;班级展示是项目成果的集中输出,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通过互动交流拓宽思路;提问环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互动意识,使展示环节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交流”,深化项目学习效果。
提炼意义 情感升华 3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Through making this poster, what did you learn about plants/animals Why are they important to our world ” 播放“动植物与人类关系”微视频(时长1分钟,强调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提问:“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se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 总结升华:“Every plant and animal is unique and important. They make our world colorful. Let’s be ‘Nature Protectors’ to care for them!” 结合海报制作过程分享收获,如:“I learned that sunflowers can track the sun. They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provide seeds and oil.” 观看视频后积极发言,提出保护建议,如:“We can stop littering in the ocean to protect blue whales.” “We can plant more sunflowers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beautiful.” 认同“自然保护者”的理念,表达保护动植物的意愿。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项目操作”转向“意义思考”,将海报制作与自然认知、环保意识关联;微视频直观呈现动植物的生态价值,强化“保护自然”的情感共鸣;总结升华环节渗透价值观教育,使项目学习不仅停留在语言与技能层面,更实现“知识—情感—行动”的转化,体现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
自我小结 检测练习 2分钟 发放“项目学习自测表”(含3个问题): ① Did you finish your group poster (Yes/No) ② Can you introduce 3 key points of your poster (Yes/No) ③ What’s one thing you learned from this project 给予2分钟时间填写,然后邀请2-3名学生分享自测结果与收获。 快速填写自测表,反思项目完成情况与个人收获。 分享收获,如:“I learned how to work with my group better.” “I can use ‘A fun fact is...’ to talk about animals.” 简洁的自测表帮助学生快速梳理项目学习成果,明确自身掌握情况;分享环节为学生提供表达与反思的平台,教师可通过学生反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会主动反思学习过程与收获。
作业布置 1分钟 布置分层作业,明确要求: ① 基础层:完善海报文字内容,添加1个新的有趣事实;将海报展示内容写下来(50词左右)。 ② 提升层:录制海报介绍视频(1-2分钟),上传至班级群;为海报设计1条环保宣传语(如“Protect pandas, protect nature!”)。 ③ 拓展层:以小组为单位,基于海报主题制作“动植物保护宣传册”(2-3页);或发起班级“认养绿植/了解濒危动物”活动倡议。 说明作业提交时间与评价方式:“We’ll share the best videos and brochures next class. Keep up the good work!” 作业理解:认真听取作业内容和要求,理解每个层次作业的具体要求。 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层次。 记录要求:记录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确保自己清楚作业内容。 计划安排:思考如何安排时间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作业层次,记录作业要求与提交时间。 小组间简单交流拓展层作业的初步想法,如:“Let’s make a宣传册 about blue whales with pictures and tips.” 分层作业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基础层侧重知识巩固,提升层侧重能力拓展,拓展层侧重创新与实践;作业内容与课堂项目紧密衔接,实现“课堂学习—课后延伸”的闭环;宣传册、活动倡议等作业形式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