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0《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10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 “生物与环境” 主题的重要组成,衔接 “生物特征” 与 “生态适应” 的知识,符合小学生从具体现象到抽象规律的认知逻辑。 教材以四季为线索,通过图文结合呈现典型案例:春天聚焦动物繁殖,夏天突出避暑行为与持续繁殖,秋天强调储食与南迁,冬天则围绕冬眠、集群保暖展开。案例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如燕子、青蛙等常见动物,降低认知门槛。 教材设计注重实践导向,通过观察对比、讨论总结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生物行为适应季节环境的核心观念,既培养观察、归纳的科学思维,又渗透保护生物及其栖息地的责任意识。教学中可依托教材案例,补充本地动物实例,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结,落实科学观念、思维、实践与态度的四维教学目标。
2.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青蛙、燕子、松鼠等常见动物有生活认知,能初步关联夏天青蛙叫、冬天见不到燕子等现象与季节,但缺乏对行为本质的系统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乐于参与小组讨论、简单观察活动,但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抽象归纳能力较弱,难以自主提炼生物适应环境的规律。 部分学生有饲养小动物或户外观察经历,可作为课堂探究的经验基础;同时,需通过具象案例、趣味互动降低抽象知识难度,引导他们从知道现象向理解原因过渡,逐步培养科学观察与简单归纳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晓季节变化会使动物在毛色、繁殖、迁徙、冬眠等方面产生不同行为。 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季节动物的行为,分析归纳出季节对动物行为影响规律。 探究实践:能主动观察不同季节的动物,记录并描述其典型行为。 态度责任:激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探究兴趣,树立保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春、夏、秋、冬四季中动物的典型行为 难点:比较不同季节动物行为的不同。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春夏动物典型行为知道动物春季繁殖、夏季降温和继续繁殖能基本能不能秋冬动物典型行为知道动物秋季迁徙、储存食物;冬季冬眠、报团取暖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1 出示北极兔图片 观察北极兔在不同季节有什么不同? 教师:和北极兔一样,有些动物的毛色在不同季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北极狐、雪兔、雷鸟等。 追问:在不同的季节, 动物还会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1 观察交流:毛色不同活动意图说明:以直观的生物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与探究欲,自然引出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主题。环节二:春夏动物典型行为教师活动2 出示春夏动物典型行为图片 观察图片, 说一说动物在春天和夏天会有什么典型的行为。 拓展: (1)动物在春天更多的典型行为,如喜鹊筑巢、狗熊出洞觅食、家燕哺育后代等。 (2)动物在夏天更多典型行为,如小狗吐舌头散热、狐狸换短毛、蚊子叮人等。 教师:通过你的观察,动物在春天和夏天有哪些典型的行为? 学生活动2 学生小组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并交流: 春天:动物开始呼朋引伴,繁殖哺育后代;候鸟北迁,冬眠动物苏醒觅食。 夏天:动物多避暑降温,部分动物持续繁殖。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春、夏季动物的行为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合作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秋冬动物典型行为教师活动3 出示秋冬动物典型行为图片 观察图片, 说一说动物在秋天和冬天会有什么典型的行为。 拓展: (1)刺猬过冬是吃饱了然后找个洞穴开始沉睡,等它饿了的时候也就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了。刺猬的过冬方式叫冬眠。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 (2)南极企鹅、蚂蚁等动物,在冬天相互抱在一起,靠体温避寒,这种过冬方式叫抱团取暖。 (3)大雁过冬是飞往南方,暖和了又飞回来,哪里温暖去哪里。燕子的过冬方式叫迁徙。迁徙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 (4)兔子、狮子、狗、羊等在冬天到来前,会换上新毛保温过冬。这种过冬方式叫换毛。鸟类过冬换上新羽叫换羽。 (5)蜜蜂、蚂蚁、老鼠等会在冬天到来前采好很食物,藏在巢穴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这种过冬方式叫储食过冬。 提问:通过你的观察,动物在秋天和冬天有哪些典型的行为? 学生活动3 学生小组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并交流: 乌龟、青蛙、狗熊等 丹顶鹤、驯鹿、家燕等 秋天:候鸟向南迁徙,动物大量储食、换厚毛或厚羽,多数结束繁殖; 冬天:部分动物冬眠,不冬眠的动物减少活动、集群保暖,适应寒冷环境。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秋、冬季动物行为,通过对比深化对季节变化影响动物迁徙、储食、冬眠、保暖等行为理解,提升比较、分析与归纳的科学思维能力。
7.板书设计 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 春季:繁殖 夏季:降温 秋季:迁徙、储食 冬季:冬眠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 请你结合生活经验认真观察,下列哪幅图片展现的是青蛙夏天的行为( ) 2. 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四季变化无关的是( )。 A.北极狐换毛 B.青蛙冬眠 C.猫头鹰捕猎 3. 小明在公园观察到一只青蛙,它正趴在池塘边的草丛里大声鸣叫,还不时跳进水中。这种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哪个季节?( ) A. 春天 B. 冬天 C. 秋天 4. 下列哪种动物行为场景,最不可能出现在冬天的是( ) A. 一群松鼠在雪地里寻找之前储存的坚果 B. 一只熊蜷缩在树洞里,几乎不活动 C. 一只青蛙在池塘里游动,还发出鸣叫 5. 夏天正午,天气炎热,小刚在农村老家发现一头水牛没有在田边吃草,而是整个身体浸泡在村口的池塘里,只露出头部。水牛的这种行为目的是( ) A. 寻找水中食物 B. 躲避天敌 C. 降温避暑 【参考答案】 BCACC 作业布置: ①课后观察身边动物在不同季节的行为并记录; ②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冬眠动物或其他季节典型行为的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