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联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语文)八上 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对联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语文)八上 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对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4-25八年级上·浙江·期中)这是描绘鸭绿江风光的上联:风轻一江拂碧水,请选出作为其下联最恰当的一项( )
A.雨歇千鸥伴彩云 B.一轮红日染朝霞
C.雨奇两岸笼烟雾 D.碧波千顷浮翠岛
2.(24-25八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小嘉同学在游览湖心亭时乘兴写下了一副对联,请你将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四围山独好,抱_______,翠岫遥分云上下。
下联:何处景最奇,隔一帘细雨,____________。
A.几许晴光 青螺宛在水中央 B.八面风清 青螺宛在水中央
C.八面风清 佳人漱玉立湖心 D.几许晴光 佳人漱玉立湖心
3.(24-25八年级上·湖北黄石·期中)下面是某风景区的一副对联,请你选择合适的下联是( )
上联:两岸碧云天清流湖水无俗韵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最宜诗酒清淡远寺疏钟明月
B.绝妙溪山入画小桥流水夕阳
C.湖山留隐迹何异筑亭放闲鹤
D.一叶扁舟子斜风细雨有良朋
二、填空题
4.(24-25八年级上·湖北·期中)小语收集到一副关于做人和治学的对联,请将上下联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备选内容如下:①治学当以竹为师②立品毋忘松作范(只填序号)
上联:诚信善良,
下联:拼搏刻苦,
5.(24-25八年级上·湖北荆州·期中)小雨摘录了一副古联,警醒自己戒除骄躁的脾性,言谈不要虚浮。但其中有几处字迹不清晰,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备选词语:德 智 浅 杂
上联:气忌躁言忌浮才忌满学忌
下联:胆欲大心欲细 欲圆行欲方
三、语言表达
6.(24-25八年级上·山东烟台·期中)小语同学搜集了两副关于“诚信”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搭配这两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按要求填写相应序号即可)
①世事万千,唯诚实能成大事
②成而守信,有信大潮可作师
③宽以待人,无边浩海堪为鉴
④人生百岁,只善良可济苍生
第一组: 第二组:
7.(24-25八年级上·湖北黄石·期中)下面这副对联来自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小雨不小心把下联打湿了,请你根据所给提示,整理并填写下联。
提示:盛世 山高 声随月亮 歌 临风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4-25八年级上·宁夏银川·期中)下面是郑板桥故居的一副对联,请你先补全下联,再说说填写理由。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 )
理由:
9.(24-25八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为加大宣传力度,小文又搜集了两副关于“诚信”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帮他重新组合。
①拼搏刻苦,治学当以竹为师 ②世事万千,唯诚实能成大事
③人生百岁,只善良可济苍生 ④诚信善良,立品毋忘松作范
第一组: 第二组:
10.(24-25八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小瑾参加了“听长征故事,编红军草鞋”非遗手工实践活动。经过打结、编织等多种步骤,终于做成了一双草鞋。她在激动之余,即兴写了上联,请你结合此活动完成下联。
上联:听故事编草鞋回忆长征苦
下联:
11.(24-25八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中)班级举办“人无信不立”综合性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如下图片进行展示。老师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写对联,请你观察图片,根据下联写出上联。
上联: 下联:商鞅立木取信助国兴
12.(24-25八年级上·湖北黄石·期中)小亮搜集了眉山三苏祠的对联图片并整理成文字,其中下联图片有些模糊,他不能确定横线处的词语。请你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联横线处。
扬不清、扬不浑、名山、名岳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 ,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 。
13.(24-25八年级上·湖北十堰·期中)报纸是了解新闻的重要窗口。
为了号召同学们多看报纸,小语和小文作了一副对联,小语写的是“网罗中外大有文章”,小文写的是“通博古今方寸小地”。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图)。

14.(24-25八年级上·广西桂林·期中)以下是赞美体育运动员的对联,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恰当的对联誊抄在横线处,使内容连贯。
①好健儿奋写体坛新史②历艰辛战强手震国威
③众英杰威振民族雄风④健儿驰骋世界英名扬
上联: 下联:
15.(24-25八年级上·内蒙古鄂尔多斯·期中)下列本是一副倡导诚信的对联,无意中被某位同学打乱了,请你帮助他把这副对联复原。
皆铸 风采 人人 人格 事事 尽展 基石 诚信
上联:
下联:
16.(24-25八年级上·湖北荆门·期中)小雨准备在书签上写一副赞美师恩的对联,有两处还在斟酌用词,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写到横线上。
杨柳 月桂 师恩 恩师
上联:日短亭长赠① ,千声别益友 下联:山高路远寄飞鸿,万语念② 。
17.(24-25八年级上·湖北恩施·期中)小雨在国庆节游览杭州净慈寺时发现了一副对联,但回来后记忆模糊了,请你根据待选词语帮他还原对联。
上联:云间树色千花满
下联: (待选词语:飞 百道 泉声 竹里)
《7.对联》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A A D
1.A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上联“风轻一江拂碧水”中,“风轻(主谓)一江(数量词+名词)拂碧水(动宾)”,表现微风轻拂江水的轻柔画面。
A.“雨歇千鸥伴彩云”,“雨歇(主谓)千鸥(数量词+名词)伴彩云(动宾)”,描绘雨停后鸥伴彩云的灵动景象,与上联的轻柔、自然风格相符;
B.“一轮红日染朝霞”,“一轮红日(偏正)染朝霞(动宾)”,结构与上联不同,侧重红日染朝霞的色彩画面,与上联动态风格不一致;
C.“雨奇两岸笼烟雾”,“雨奇(主谓)两岸(数量词+名词)笼烟雾(动宾)”,“笼烟雾”有朦胧压抑感,与上联清新意境不符;
D.“碧波千顷浮翠岛”,“碧波千顷(偏正)浮翠岛(动宾)”,结构与上联不同。主要是静态的碧波浮翠岛,少了上联的动态美;
故选A。
2.A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结构方面:对联要求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第一个空对应“一帘细雨”,“一帘细雨”是偏正短语,“一帘”是数量词,“细”是形容词,“雨”是名词;
“几许晴光”是偏正短语,“几许”是数量词,“晴”是形容词,“光”是名词;“八面风清”也是偏正短语,“八面”是数量词,“风”是名词,“清”是形容词;故从词性结构上看,“几许晴光”和“一帘细雨”结构一致;
第二个空对应“翠岫遥分云上下”,“翠岫”是名词,“翠”是表颜色的词语,“遥分”是动词,“云”是名词,“上下”是方位词;
“青螺宛在水中央”中的“青螺”是名词,“青”是表颜色的词语,“宛在”是动词,“水”是名词,“中央”是方位词;
“佳人漱玉立湖心”中的“佳人”是名词,但是“佳”不是表颜色的词,“漱玉”是名词,“立”是动词,“湖心”是方位词;
所以,从词性和结构上看,“青螺宛在水中央”和“翠岫遥分云上下”一致;
故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分析上联“两岸碧云天清流湖水无俗韵”可知,“两岸”是数量词,“碧云天”“清流”“湖水”是名词,“无”是没有的意思,“俗韵”是名词,“韵”为仄声。
A.“最宜诗酒清淡远寺疏钟明月”中,“最宜”为形容词,和上联“两岸”(数量词)词性不同,根据“词类相当”原则,此项错误;
B.“绝妙溪山入画小桥流水夕阳”中,“绝妙”为形容词,和上联“两岸”(数量词)词性不同,根据“词类相当”原则,此项错误;
C.“湖山留隐迹何异筑亭放闲鹤”中,“湖山”为名词,和上联“两岸”(数量词)词性不同,根据“词类相当”原则,此项错误;
D.“一叶扁舟子斜风细雨有良朋”中,“一叶”是数量词,“扁舟子”“斜风”“细雨”是名词,“有”和“无”是反义词,“良朋”是名词,“朋”为平声,合适;
故选D。
4. 上联:② 下联:①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尾字是仄起平收。
第一个空承接前文,内容上要与“诚信善良”相关,属于品质,选“立品毋忘松作范”更恰当,且末字“范”是仄声,用于上联更恰当,故应选②;
第二个空承接前文,内容上要与“拼搏刻苦”相关,与学习相关,所以对应的是“治学”,应选“治学当以竹为师”,且末字“师”是平声,用于下联更恰当,故应选①。
5. 浅 智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
第①空,结合上联中的“躁”“浮”“满”可知,本处应填一个形容词,据此可在“浅、杂”中选用;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可知,本处只能选填“浅(qiǎn)”。
第②空,结合下联中的“胆”“心”“行”可知,本处应填一个名词,据此可在“德、智”中选用;结合下联的“圆”可知,“圆”有圆滑之意,如果选填“德”,与追求正直坦诚的文化传统不一致,因而此处选填“智”,“智欲圆”即遇事圆活机变,不拘泥。
6. ①④ ③②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结构相同;仄起平落;内容相关。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①“世事万千,唯诚实能成大事”中,“世事万千”对应④“人生百岁”,均为四字短语,描绘范畴;“唯诚实”对应“只善良”,“唯”与“只”呼应,“诚实”与“善良”均为品质;“能成大事”对应“可济苍生”,均为动宾结构,体现结果。从平仄看,①尾字“事”为仄声(上联),④尾字“生”为平声(下联),符合对联规则。
③“宽以待人,无边浩海堪为鉴”中,“宽以待人”对应②“成而守信”,均为四字短语,指向行为准则;“无边浩海”对应“有信大潮”,均为偏正结构,以自然意象作喻;“堪为鉴”对应“可作师”,均为动宾结构,体现价值。从平仄看,③尾字“鉴”为仄声(上联),②尾字“师”为平声(下联),符合对联规则。
综上,第一组:①④ ;第二组:③②
7.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中,动宾结构“把酒”可对“临风”,动词“问”可对“歌”,名词“鲶鱼”可对“盛世”,四字短语“谁道磁湖”可对“声随月亮”,主谓结构“水浅”可对“山高”,且“高”读一声,是平声字,放在下联末尾。上联以问鲶鱼表达对磁湖的感慨,下联以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展现出一种宏大、积极向上的氛围。故答案为: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8. 示例:花 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仄起平收的要求,因为上联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春风吹动柳枝写成春风壮胆为柳树梳妆,富有情趣;下联同样采用了拟人修辞,写“夜雨”瞒着人去做什么。做什么呢?与“梳柳”结构相同、意思相对、平仄相反的短语就可以填润“花”。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仄起平收的要求,以及上联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回答即可。
从对联的对仗工整角度来看,“春风”对“夜雨”,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放胆”对“瞒人”,都是动宾结构;“来”对“去”,是动词相对;“梳柳”动宾结构,且“柳”是植物,下联的字也应该是一样的内容和结构。同时,从意境上,上联描绘春风吹拂柳树的轻柔姿态,下联描绘夜雨悄然滋润花朵的情景,二者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景图,符合郑板桥故居的文化氛围和文学艺术韵味,展现出自然和谐的美感。
示例:下联:荷
理由:首先,从词性对仗上看,“柳”是名词,“荷”也是名词,二者相对极为工整。其次,从意境和修辞角度而言,上联中“春风放胆来梳柳”把春风比作人,大胆地为柳树梳理枝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风轻柔拂柳的画面;下联“夜雨瞒人去润荷”同样将夜雨拟人化,好像它瞒着人们去滋润荷花,与上联的拟人手法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美妙且富有生机的春夜情境,使整个对联在形式和内涵上都和谐统一,富有美感与诗意。并且“荷”字是平声,适合做下联的尾字。
9. ④① ②③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协。从内容上看,上下联应该在主题上相互关联、相互呼应。在古代汉语中,“平”声是指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仄”声是指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对联要求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
“诚信善良”对“拼搏刻苦”,都是并列结构的形容词;“立品”对“治学”,都是动宾结构;“毋忘松作范”对“当以竹为师”,结构上都是“动词+宾语(植物作榜样)”;尾字“范”是仄声,“立品毋忘松作范”是上联,尾字“师”是平声,“治学当以竹为师”是下联。在内容上,都涉及品德修养和学习方面的榜样作用。故:上联:④诚信善良,立品毋忘松作范。下联:①拼搏刻苦,治学当以竹为师。第一组:④①。
“世事万千”对“人生百岁”,都是主谓结构,且从范围和时间角度相对;“唯诚实”对“只善良”,都是副词加形容词的结构;“能成大事”对“可济苍生”,都是动宾结构;尾字“事”是仄声,“唯诚实能成大事”是上联,尾字“生”是平声,“只善良可济苍生”是下联;在内容上都是阐述品德(诚实、善良)对于成就大事、救济苍生的重要性。故:上联:②世事万千,唯诚实能成大事。下联:③人生百岁,只善良可济苍生。第二组:②③;
10.示例:爬雪山过草地铭记先辈恩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对联。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结构相同;平仄相对。
审题可知,下联的内容应该与长征有关,这样才符合情境。“听故事”“编草鞋”都是动宾短语,并且都是与长征有关的行为动作,可以用“爬雪山”“过草地”“啃皮带”“渡赤水”“夺泸定”等长征故事与之相对;“回忆长征苦(“苦”为三声,为仄声)”是动宾结构,写出了小瑾参加这次非遗手工实践活动的意义,可以用“缅怀壮士情”“感叹岁月艰”等与之相对。
示例:过草地啃皮带感叹岁月艰(“艰”为一声,为平声)。
11.示例:曾子杀猪守诺教子明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从图片内容来看,图中男子正要杀猪,旁边一位女子试图阻止他。由此可知,图片表现的故事是“曾子杀猪”,故事的核心人物是曾子,主要事件是杀猪,目的是为了对孩子守信。下联“商鞅立木取信助国兴”中,“商鞅”为人名,“立木取信”是商鞅的主要事迹,“助国兴”是这件事带来的积极效果,即对国家的作用。那么上联也应按照“人物 + 主要事迹 + 目的或效果”的格式来写。上联:曾子杀猪示儿传家善。末字是四声,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
12. 扬不清 名山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上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开头从为官经历说起,营造追溯氛围引出三苏。中间强调三苏一门三杰的独特成就,用“前无古,后无今”突出不凡。最后用“浩如江河行大地”比喻他们文章学识影响深远,气势宏大。
第一空:上联“前无古,后无今”,“古”与“今”相对,下联“清”与“浊”也应相对,所以填“扬不清”。
第二空:上联结尾“大地”是地理名词,下联需同样地理名词对仗,保结构对称。根据平仄的要求,上联最后一个音节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音节是平声,所以填“名山”。
13.左:网罗中外大有文章 右:通博古今方寸小地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的要求: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句式相同,位置相当;语意相关,上下衔接;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注意横批从右往左读,故右侧填上联,左侧填下联。
首先判断上下联:对联的规则一般是上联末字为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字为平声(一声或二声)。
“章”是平声,“地”是仄声。所以“通博古今方寸小地”是上联,“网罗中外大有文章”是下联。
然后根据横批来确定左右顺序,应是从右往左读“博览天下”,对联张贴顺序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从右往左读)。最后将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在左边(下联位置)写“网罗中外大有文章”,在右边(上联位置)写“通博古今方寸小地”。
14. 好健儿奋写体坛新史 众英杰威振民族雄风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题目要求选择一副恰当的对联来赞美体育运动员。
首先从对联平仄相对,仄起平收的原则来看,四个句子中,①句“好健儿奋写体坛新史”尾字“史”为仄音,可作为上联,其他三句尾字均为平音,可作为下联的备选。
先看“好健儿奋写体坛新史”,名词“好健儿”明确了赞美的对象是体育运动员,动词“奋写”体现出运动员积极努力的状态,偏正结构“体坛新史”说明他们在体育领域创造新的成就和历史,与体育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中拼搏创造佳绩的情境相符合。
再看“众英杰威振民族雄风”,名词“众英杰”同样指向体育健儿群体,动词“威振”突出了他们的影响力和气势,偏正结构“民族雄风”表明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赢得荣誉,展现出民族的豪迈气概。这两联对仗工整,名词“好健儿”对“众英杰”,动词“奋写”对“威振”,偏正短语“体坛新史”对“民族雄风”,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很恰当,且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能够很好地赞美体育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卓越表现和为国家民族带来的荣耀。
“历艰辛战强手震国威”此句单独来看可以表达运动员历经艰苦战胜强大对手、振奋国威的意思,“历艰辛”“战强手”“震国威”是三个结构一致的动宾短语,与①句“好健儿奋写体坛新史”在词性、结构和表达的主体上不匹配,对仗不工整。
“健儿驰骋世界英名扬”此句更多地强调健儿在世界范围内驰骋以及英名远扬,“健儿驰骋”与“好健儿奋写”在结构上不对应,“世界英名扬”与“体坛新史”在词性及结构上也不对应。
故上联:好健儿奋写体坛新史 下联:众英杰威振民族雄风
15. 上联:人人尽展诚信风采 下联:事事皆铸人格基石(根据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基本特点拟写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协等。“人人”和“事事”相对,都是名词且叠用,分别指代不同的主体范围;“诚信”和“人格”相对,都属于名词,并且“诚信”关乎品德,“人格”体现人的内在品性;“皆铸”和“尽展”相对,都是动词性的结构,表达一种行为动作;“基石(末字为平声)”和“风采(末字为仄声)”相对,都是名词,分别可用来作形象化的比喻。
所以上联可组合成“人人尽展诚信风采”,下联可以组合成“事事皆铸人格基石”。
16. 杨柳 恩师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
第一空:根据下联“飞鸿”确定第一空为偏正短语;且古代诗词中常以杨柳喻离别之情;故填:杨柳;
第二空:根据上联“益友”确定第二空为偏正短语,强调的是一种关系,与“念”搭配,表达对老师的敬重与感恩之情,故填:恩师;
17.竹里泉声百道飞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联中“云间”是名词,“树色”是名词,“千花满”是数量词加动词的组合。
备选词语中“竹里”是名词,“泉声”是名词,“百道”是数词,“飞”是动词。
据此可拟写下联:竹里泉声百道飞。词性的对应使得两句在结构上保持一致。
上联尾字“满”是仄声韵;下联尾字“飞”是平声韵,仄起平收,符合对联的音韵要求。
上联描绘的是云雾缭绕中树木繁花盛开的景象,富有诗意和动态感;下联则描绘了竹林中泉水潺潺,如百道飞瀑的静谧画面,同样生动形象。两联内容都在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主题和谐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