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物理学情检测卷参考答案1.A【详解】A.一拃(两手指尖张开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8 ~20 cm,3拃长度约为3×20cm=60cm=600mm,符合单人课桌的实际长度,故A符合题意。B.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为1庹,臂展约等于身高,小明身高为170cm=1.7m,若黑板长2.5庹,则黑板长约为2.5×1.7m=4.25m=425cm不等于900cm,故B不符合题意;C.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在0.6m左右,15步幅应该在9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指约1cm,文具盒宽4指,约为4cm=40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详解】A.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所以有经验的人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古筝还是琵琶在演奏,故A符合题意;B.频率决定音调,演奏同一首乐曲,同一个音的频率是相同的,故B不符合题意;C.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与分辨乐器种类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演奏同一首乐曲,同一个音的音调是相同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详解】A.乘舟的人相对轻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舟的人相对轻舟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岸上的树相对轻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岸上的树相对轻舟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两岸相对轻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两岸相对轻舟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山相对轻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相对轻舟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A。4.A【详解】A.“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 符合题意;B.“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菡萏香清画舸浮”,“香清” 是分子运动,“画舸浮” 中画舸位置是否变化不明确,整体不是典型机械运动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D.“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关于颜色的描述,没有物体位置变化,不是机械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5.B【详解】A.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阻断噪声,故A错误;B.声源定位系统精确定位鸣笛的车辆位置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正确;C.汽车喇叭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不影响传播速度,故C错误;D.声源定位系统在汽车鸣笛声发出后直接被声源定位系统所接收,不是利用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形成回声定位,故D错误。故选 B。6.A【详解】能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振动频率。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可以改变振动频率,故A符合题意;B.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是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C.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是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详解】AC.由图甲可知,甲车的速度为由乙图可知,所以两车均做匀速运动,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AC不符合题意;B.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均做匀速运动,并不是从静止开始的,故B不符合题意;D.甲、乙都以的速度匀速运动,经过通过的路程均为,故D符合题意。故选。8.(1) 0.1 2.70(2)347.9(3) 热胀冷缩 37.8 -4【详解】(1)[1][2]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1cm分为10小格,则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70cm对齐,则所测木块长度为(2)由图乙知,秒表的小表盘是分针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表盘为秒针盘,分度值为0.1s,对应刻度为47.9s,所以秒表的示数为5min47.9s,合347.9s。(3)[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2]图丙是体温计,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是37.8℃。[3]丁图是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面在零刻度的下方,示数是-4℃。9. 响度 B 声源处【详解】[1]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2]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总是杂乱无章的。如图乙中B波形图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3]图丙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产生。10. 音调 甲和丁 甲和乙【详解】[1]现在简谱中的“1、2、3、4、5”相对应的是“哆、来、咪、发、索”;这里本质上是声音的高低不同,即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故五音反映的声音特征是音调。[2][3]由图可知,甲和丁振动频率相同,波形相同,则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相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甲和乙振动的频率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所以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11.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2.2【详解】[1]观众判定谁游得最快,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员通过的路程,即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2]裁判判定谁游得最快,是在相同路程( 100 米)内,比较运动员所用的时间,即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3]潘展乐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2. 不可 平均值【详解】[1]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是不可以避免的。[2]分析四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这个数据与其他几个的准确值不同,相差太大,是错误数据,物体的长度为其它三次测量的平均值[3]由此可知,这是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13.14.2【详解】由图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t1=0.16s, 这段距离超声波第二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t2=0.12s, 这段距离汽车行驶的距离为由题图知,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 汽车行驶的时间汽车行驶的速度14.(1) 甲 相同(2) 长 低(3) 空气 能量【详解】(1)[1]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小明应采用甲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避免钢尺拍打桌面。[2]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在探究音调时,小明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将钢尺按下相同的幅度,重复上述实验。(2)[1][2]如图1所示实验发现,当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振动比较慢,即振动的频率低,声音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1][2]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声波传到左边的音叉,让左边的音叉也振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5.(1) 刻度尺(2) 小 方便测量时间(3) 90.0 15(4)大(5)变速直线运动(6)偏小【详解】(1)[1]本实验测量平均速度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这个实验的原理是。[2]本实验中通常使用刻度尺测量所通过的路程,使用秒表测量通过某段路程所用时间,所以为了完成本测量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刻度尺。(2)[1][2]斜面的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3)[1][2]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甲丙的距离,所用时间则甲到丙的平均速度(4)如果实验时过了位置甲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甲到丙的时间偏小,根据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大。(5)甲乙段小车通过的路程所用时间甲乙段的平均速度乙丙段小车通过的路程,所用时间乙丙段的平均速度由此可知,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6)由题意可知,实验时,小明因紧张按下秒表的同时会向后拉一点才松开小车,这样操作会导致测量出的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偏大,根据公式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小。16.(1)1h(2)(3)50km【详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广州南站乘车到珠海站的时间(2)从广州南站到珠海站路程为,这段路程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从珠海站到机场站的时间为由可得,从珠海站到机场站的路程17.(1)没有超速(2)63km/h(3)300m【详解】(1)小客车的速度为所以可知小客车没有超速。(2)由图丙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5m/s,运动时间为15s,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的距离为s2=vt=15m/s×15s=225m运动的总路程为s=s1+s2=300m+225m=525m平均速度为(3)车队的速度是v车队=90km/h=25m/s设车队的长度为l,则有s隧道+l=v车队t代入数据可得车队的长度为l=v车队t-s隧道=25m/s×280s-6700m=300m18. 夹角 长 量角器 减小测量的误差 长【详解】[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时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和摆下时的角度相同,改变摆长,故用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2]由表格数据可知,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1)[3]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需要控制摆下时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长,测量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故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刻度尺和秒表。(2)[4]由于所测量的时间较短,小于分度值,直接测量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误差。[5]由图丙可知,外环直径为D1,铅笔直径为D2,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3)[6]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的重心位置比站着的重心位置更低,即坐着时的摆长更长,摆长越长,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长,故坐着时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长。19.(1)反射能力强(2)不能(3)A(4)不能(5)次声波(6)大象【详解】(1)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3)根据的变形公式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大,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越大,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由图可知,猫的发声频率范围为760Hz~1500Hz,听觉的范围为60~65000Hz;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24Hz,听觉的范围为1~20000Hz;猫发出的声音大象能听到,而大象发出的声音,猫无法听到,故大象与猫之间是不能完成语言沟通。(5)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24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所以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6)如果有地震发生,地震发出的是次声波,大象能听到次声波,故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检测八年级物理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1分)1.(本题3分)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 B.黑板长2.5庹(tuǒ),约C.教室长15步,约 D.文具盒宽4指,约2.(本题3分)古筝、琵琶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有经验的人只凭听就能分辨出它们合奏时各自的声音,这是因为古筝声和琵琶声( )A.音色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调不同3.(本题3分)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意境如题图所示。下列相对于轻舟静止的是( )A.乘舟的人 B.岸上的树 C.两岸 D.山4.(本题3分)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行白鹭上青天 B.满架蔷薇一院香 C.菡萏香清画舸浮 D.霜叶红于二月花5.(本题3分)如图,“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取证系统主要包括声源定位、摄像机监控系统、显示屏、后台联动执法系统。当机动车违法鸣笛后,可通过声源定位系统精确定位鸣笛的车辆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B.声源定位系统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C.汽车喇叭声音越大,其传播速度就越快D.声源定位系统利用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形成回声来定位6.(本题3分)如图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B.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C.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7.(本题3分)如图所示,图(a)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b)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车以的速度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通过的路程都是二、填空题(共22分)8.(本题6分)(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分度值为 cm,所测木块长度为 cm;(2)如图乙所示的读数为 s;(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 。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图丁所示的温度计读数是 ℃。9.(本题3分)图甲是某街道上的噪声监测装置的显示屏,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填声音的特性),图乙中 _______(选填“A”或“B”)可以反映这种声音的波形;图丙是马路上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标志,该措施是从 减弱噪声的。10.(本题3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古谱以“宫、商、角、徵、羽”五音谱组成,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4、5,五音反映的声音特性是 。如图所示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只有响度不同的是 ,只有音色不同的是 (最后两空均选填“甲和乙”或“甲和丁”)11.(本题3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潘展乐以46.4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斩获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如图甲所示,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观众以 的方法判定谁游得最快;如图乙所示,当比赛结束时,裁判以 的方法判定谁最快。(均选填“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此次比赛中,潘展乐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m/s(保留一位小数)。12.(本题3分)测量过程中,误差是 避免的(选填“不可”或“可”)。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5.79cm,5.97cm,5.77cm,5.78cm,去除错误数据后该物体的长度是 cm,这是利用多次测量求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13.(本题1分)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 m/s(保留1位小数)。(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三、实验题(共30分)14.(本题12分)在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1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直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小明应采用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在探究音调时,小明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 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重复上述实验。(2)完成如图1所示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3)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传声,声音可以传递 。15.(本题18分)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 ,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 ;(2)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是为了 ;(3)小车从甲到丙的距离为 cm,平均速度为 cm/s;(4)如果实验时过了位置甲才开始计时,则甲到丙的平均速度测量值偏 (选填“大”或“小”);(5)通过计算可知,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6)小明在实验时,一只手操作秒表,另一只手释放小车,由于紧张,按下秒表的同时总会把小车向后拉一点才松开小车,这样操作会导致计算出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四、计算题(共18分)16.(本题9分)小明一家从广州出发去珠海机场观看航展,下表为所乘坐的列车换乘时刻表,其中标明了从出发站到各个站点的时刻:站名 到时 发时 停留广州南站 ---- 7︰20 ----珠海站 8︰20 9︰00机场站 9︰30 ---- 终点站(1)求小明一家从广州南站乘车到珠海站的时间;(2)已知从广州南站到珠海站路程116km,求这段路程列车的平均速度;(3)列车从珠海站开出,若速度是,求从珠海站到机场站的路程。17.(本题9分)港珠澳大桥(如图甲)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k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求:(1)一辆小客车匀速通过大桥用时40min,该小客车是否超速?(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0.3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m?五、综合题(共12分)18.(本题6分)如图甲所示是公园里两个绳长不同的秋千,小圳荡秋千时发现这两个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不同。小圳猜想: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是否与绳长有关?【证据】小圳用细线系上一个小球模拟秋千,图乙,悬点O到小球重心距离简称摆长,每次让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改变摆长进行探究,记录结果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摆长L/cm 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t总/s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s1 60.0 15.8 1.582 80.0 18.1 1.813 100.0 20.0 2.00【解释】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 不变,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 (选填“长”或“短”),由此可知,秋千未坐人时(如图甲所示)往返一次的时间与绳长有关。【交流】(1)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秒表和 ;(2)小圳发现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他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①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 ;②如丙图所示一条纸带厚薄均匀,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3)小圳联想到杂技演员荡秋千,有时站着,有时坐着,由此猜想,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比站着往返一次的时间更 (选填“长”或“短”)。温馨提示:杂技动作,请勿模仿。19.(本题6分)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如图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请你从图中所给信息来回答下列问题。(1)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点;(2)宇航员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选填字母);A. B.C. D.(4)大象与猫之间是否能完成语言沟通吗? (选填“能”或“不能”);(5)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6)如果有地震发生,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还是猫? (选填“大象”或“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物理学情检测卷参考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物理学情检测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