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随堂练习(一)八年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7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篡改(chuan)要塞(sài)颁发(ban)惮精竭虑(dan)B.潜质(qian)仲裁(zhong)娴熟(xin)膛目结舌(cheng)C.镌刻(juan)匿名(ni)吹嘘(x)抑扬顿挫(cuò)D.翘首(qiào)关健(jian)歼灭(jian)振聋发聩(ku1)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的奇观。▲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在这里,黄河,▲一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气势恢宏。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千百年来,传诵不衰。难怪林庚先生要击节赞叹:“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的力量。”A.壮美虽然锐不可当约束B.壮美虽然势不可挡束缚C.美好也许锐不可当,约束D.美好也许势不可挡束缚3.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①包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②包容是一种情操、一种美德,是化解矛盾的法宝,是消除隔阔的催化剂,③包容不是懦弱,不是胆怯,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是笑看风云的开怀与爽朗。④一个人能否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让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往往在于懂得包容。A.“善待“矛盾“大度”都是名词,消除是动词。B.句①中的“它”是代词,指代的内容是“包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C:“它不但可以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给自己心灵带来宁静与祥和这句话适合接在第②句后。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懂得”删去。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A.《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B.《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C.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人或事物某一方面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有些成语也带有夸张的特点,如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千钧一发”等。D.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所以写传记时作者不可以发挥想象。(2)跨越时空,与斯诺相遇。小语同学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有一些问题向斯诺先生请教。请你依据这本书的内容,推测斯诺先生会怎样回答。(3分)问题一:在“序言”中,您说“从字面上讲,这一本书是我写,这是真的”,您为什么强调这是真的”?①问题二:您采访了红军领袖周恩来,请您谈谈对他的印象。②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问题三:您为什么对“红小鬼”这么感兴趣呢?看到他们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5.古诗文默写(6分)八年语文随堂练习(一)第1页共6页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随堂检测(一)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7分)1.C 2. B 3. C 1-3题每题2分,计6分。4.计5分(1)D 2分(2)计 3分①. 这是一部纪实性作品,是我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1分)②. 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态度温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2分)5.本题有错别字不得分。每空1分,计6分。(1)岂不罹凝寒(2)寄身于草野(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二、文言诗文阅读(满分17分)说明:阅读部分中的主观性试题,学生的回答与试题答案大意相符即可。(一)6. D 3分(二)(14分)7.A (3分)8.计5分(1)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有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2分)(2)开始时还想勉强撑着自己走,等到十分疲惫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3分)9.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每处1分,计2分。10、《三峡》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可结合“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正侧面描写谈;(2分)《游黄山记》描绘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可结合“虽兜笼不能容”“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步行良苦”等正侧面描写谈。(2分)计4分。【乙】译文参考:在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沐浴了黄山的温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即使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6分)(一)(8分)11.B (2分)12.(1)看看它着重报道哪些新闻,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定位; (2)发现新闻事件;(3)对比阅读不同媒体,思考选取的角度、所持的立场各有什么不同。 每处1分,计3分。13.(1)消息 (2)新闻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3)江苏靖江大剧院正式启用 每点1分,计3分。(二)(17分)14.A:担心 B:守望花生C:期盼D:收获花生(起晾花生)每空1分,计4分15.拟人,排比;(2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月下充满生机的景象,渲染了和谐美好的氛围,烘托了母亲照顾花生地愉悦的心情,增强了语势。(2分)计4分16.父亲想用花生表达对刘教授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感恩与尊严;想到将能与家人分享品尝花生的幸福;今年花生丰收的喜悦以及来年丰收的信心。(写出任意2点即可)计2分17.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花生”上蕴含着丰收的喜悦;“花生”上寄托着农民对年年丰收的渴望;“花生”上寄寓着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花生”上体现了作者对父亲吃苦耐劳、懂得感恩品质的赞美。(写出任意三点即可)计3分18.勤劳、能吃苦:父亲不辞辛苦种花生,手术后回家看花生、起花生;懂得感恩:要给救自己一命的刘教授送花生;爱孩子:要把一部分花生送给孩子们吃。(写出任意两组即可)计4分(三)(11分)19.①一进院就看出我家菜园的种植情况有问题。②熟练、精细地帮忙备垄、敲碎土块。③把平整地面挖出的多余的黑土,添到菜地里,并把土块捏碎。④告诉我菜该怎样施肥、培土、打枝权。⑤熟知下雨对种地的影响。(任选2件事,各1分)计2分20.“抄”写出了王师傅拿锄头备垄的动作迅速,(1分)表现他干农活的熟练、利落,(1分)体现他为人热情、朴实。(1分)计3分21.插叙,(1分)回忆在江边看到老人离开土地后的伤心,表明农民这个群体对土地都怀有深沉的热爱之情,引出下文对农民的赞美。(2分)计3分22.王师傅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知足常乐、认真负责和对土地由衷热爱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2分)表达我对王师傅的赞美和敬佩之情。(1分)计3分四、写作(满分50分)【评分标准】一类文(50—46)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二类文(45—41)较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3个),有个别错别字,结构较完整,有条理。三类文(40—36)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语言大体通顺(病句不超过6个),有少量错别字,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四类文(35—31)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病句多(病句超过7个),错别字较多,不成篇。五类文(30分以下 )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语言不通,错别字多,不成段。说明:1.无文题扣2分。2.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均可奖励2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超过120分;手写潦草难以辨认,最多扣4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低于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语文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随堂练习(.pdf 八年语文(一)参考答案(1).docx